第五十二章 英國人的想法

陳泊的話,說出在座所有人的心聲。對於這次美國人和英國人聯手搞出的這次,大家都很是不滿意。在很多人的心中,這不僅僅是過分,而是相當的過分。最起碼這是基本的禮貌問題,更是很不尊重抗聯的行爲。

看着在座所有人臉上的表情,楊震淡淡一笑。大家的心裡面此刻在想着什麼,他心裡面大致還能猜的出。說實在的美英的這種舉動,無論是出於什麼心態來考慮,都是一種相當無禮的態度。

無論你們的初衷是什麼,你到人家那裡去都是要提前打招呼的,畢竟這是兩個國家的事情。像這樣的突然襲擊,是相當不禮貌的。若是說的過一些,那是你瞧不起人家,你打心裡面輕視人家。

美英的這個舉動,無論他們出發點是什麼,都讓楊震很不舒服,甚至感覺到被輕視了。但是有一點,他卻是很清楚。你讓人家尊重,你得有讓人家尊重你的實力。對於現實的美國人和英國人來說,真理永遠是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的。

尤其是對那些一向自私自利,只看自己利益的英國人來說。哪怕刺刀已經頂到了胸口,他也想着找一個墊背的。楊震甚至可以肯定,之所以出現突然襲擊這種事情,搞不好背後就有想要與抗聯爭奪物資的英國人在搗鬼。甚至蘇聯人,也有可能參上一手。

否則那位自蘇德戰爭爆發以來,在莫斯科渡過的時間,遠遠超過他原本工作地的英國駐抗聯軍事代表團准將團長,在莫斯科呆那麼長的時間幹嘛?總不能是跑到此時戰火連天的蘇聯那裡去度假吧。沒準就是和蘇聯人一起算計抗聯,怎麼多吃多佔,好減輕他們的負擔。

其實楊震的判斷還是比較準確的,搞突然襲擊這件事情,就是那位英國駐印度總司令搞出來的。不過英國人出發點,他卻是判斷錯了。日本人的刺刀都頂到胸膛上,而眼下根本就沒有多少兩面作戰能力的英國人,就算再想多吃多佔,也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

至於搞出這件事情來的真正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他們對中國人的不信任,尤其是由中國人組成軍隊戰鬥力的不信任。說的直白一些,就是對中國所有的軍隊,那種從骨子裡面的輕視。

這不是對那一支軍隊輕視,而是對所有中國軍隊的輕視和不信任。說的輕一些,這是對自一八四零年以來,對外屢戰屢敗中國人的輕視。說的直白一些,就是他們骨子裡面那種白人至上理念在作怪。

中國戰場打成這個局面,別看他們英軍的坦克和火炮數量,遠遠的多餘中國軍隊。如果與日軍一對一的單獨較量,他們恐怕打的還不如現在的中國軍隊。幾年後的英帕爾會戰,日軍是輸在整個戰略上,以及後勤補給上。要是日軍有英軍的那麼充足的補給,恐怕會一口氣衝到新德里。

至於現在儘管英國人也看了抗聯去年會戰的紀錄片,但從那種骨子裡面散發的那種不信任,還是促使這位老兄搞出了這一手。他倒不是隻看不起抗聯,恐怕還沒有真正領教過日軍戰鬥力的這個傢伙,連日軍都看不起。

而這位老兄在臨到莫斯科之前,曾經與那位英國首相就遠東的局勢秘密談了很久。兩個人都認爲大部分實力被牽制在北非戰場和本土防禦的英軍,目前已經抽不出太多兵力加強遠東防禦的情況之下。

如果日軍南下進攻英屬東南亞和英屬印度。中國北方的這支多次擊敗日軍的部隊,能不能牽制日軍部分,甚至大部分的兵力,使其無法全力南下,以分散日軍對東南亞的壓力是很關鍵的。

那位大腹便便,即便是一心只想在中國人身上佔便宜的首相,心中很清楚,隨着美國對日製裁越來越嚴厲,日軍南下幾乎已經是無法避免。而他更知道的是以中國人目前的處境,如果英國人不出一點血,中國人是不會答應爲英國人出力的。

尤其是這支目前在整個中國戰場上,幾乎是承受着整個日軍最精銳部隊,最巨大壓力的中國軍隊。恐怕還巴不得日軍能把在滿洲的部隊全部調往東南亞,以便可以坐山觀虎鬥,好減輕自身的壓力。

甚至日軍爲了自己在南下作戰的時候不腹背受敵,以便全力對付大英帝國在遠東的軍事實力,以及美軍太平洋艦隊和荷屬東印度羣島的軍隊,還有可能私下與中國人達成一個私下媾和的停戰協議。

以便至少維持這支他們自進入中國以來,遭遇到最頑強的,也是給他們帶來損失最大的叫做抗聯的軍隊。在其南下的時候不趁機出兵從背後攻擊他們。使得日軍可以順當的攻佔資源豐富的東南亞,將那裡的大批資源爲自己所用,改變目前關鍵資源受制於人的現狀。

二如果日軍獲得東南亞的全部資源,將其一條腿的戰爭機器上足了勁,那麼對面前正在與德軍作戰的大英帝國纔是一場災難。他不會忘記,日本人還有遠遠超過遠東英軍海空軍實力的強大的海空軍。他們可以在印度,或是中東的任何地點登陸。

爲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減輕東南亞英軍目前承受的巨大壓力。那位一向都是隻有進沒有出的英國首相,答應這位英國上將。允許他提供一批裝備給這支軍隊,以便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增強這支軍隊的實力。

如果實在不能拉攏他們到東南亞戰場,也要讓他們在日軍對東南亞英屬殖民地發起進攻的時候,在北方發起一次大規模的攻勢,牽制日軍不能在東南亞戰場增兵。英屬馬來亞可以放棄,但是英屬新加坡必須要保住。

當然其實他也不算是大出血,因爲眼下美國人的援助的坦克,已經開始陸續開始抵達北非。而英國新式的坦克產量,也隨着時間的進展逐步開始增加。雖然還無法給北非戰場上所有的軍隊換裝,但是換下來一部分卻是沒有問題。

美製M三斯圖亞特輕型坦克,以及M三格蘭特中型坦克的性能雖說不咋地。不如北非戰場上德軍的四號坦克,也不如英國最新式的瓦倫丁步兵坦克。但是總比現在使用的十字軍和馬爾蒂達二型坦克要好的多,至少不是一個行動過慢,一個裝甲太薄,性能還是比較平均的。

M三中型坦克整體性能雖然只能說一半,而且其裝備的七十五毫米火炮,射擊的角度有些也有些過於狹窄。但是卻可以有效的擊毀德軍的四號坦克,威力要遠遠的勝於英制坦克上的四十毫米火炮。

而M三輕型坦克的綜合性能,雖說也存在着這樣和那樣的毛病,但是整體性能也在十字軍巡洋坦克之上。同時隨着英軍綜合性能更好的瓦倫丁步兵坦克產量增加,以及美國人逐步加大了對北非戰場上的投入,運抵北非的美國坦克的數量增加,北非戰場上的英軍現在有些坦克過剩的情況。

那位大腹便便的首相認爲這些在北非戰場已經落後,無法有效對付德軍坦克的英國二流坦克。除了留下下來一部分在北非戰場繼續使用之外,剩餘的完全可以移交給蘇聯和中國人。以換取蘇聯人和中國人,爲他們拖住更多的現在敵人,以及未來的敵人。

蘇聯人在蘇德戰場上多牽制德軍一個師,就可以減輕英國人在北非和歐洲戰場上的壓力。中國人在滿洲多牽制住日軍的一個師,就可以使得日軍在未來東南亞戰場上投入的兵力少一個師。別人多流血,英國人才能少流血。哪怕是能付出一些物資上的代價,對於英國人來說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那位首相還特地提出,英國本土還有一千多輛因爲引擎總是過熱,而無法投入到炎熱的北非戰場,性能已經無法與德軍坦克相比的盟約者巡洋坦克。如果抗聯同意出兵東南亞的話,或是保證能在日軍南下的時候出兵策應,減輕英國人在東南亞的壓力,也可以交給他們。

無論是那位整天算計別人的英國首相,還是這位作爲前英軍中東戰區總司令,現任印度英軍總司令,以及準備接任遠東英軍總司令的上將更清楚。此刻英國以及英聯邦軍隊的精華,都在北非戰場和英國本土。

英國在東南亞的英屬殖民地軍隊,其實連三流都算不上。除了澳大利亞、新西蘭幾個二流旅之外,剩下的都是一些戰鬥力連三流的部隊。而剛剛組建的英緬軍,用此次隨同來東北的英緬軍參謀長斯利姆中將的話來說,這支軍隊能在戰場上不投敵就不錯了,更不要說將他們派上戰場去作戰。

英國人在緬甸長期的殘暴統治,使得緬甸人視英國人如仇寇一般。用對英國人感恩戴德到想把在緬甸的英國人全部殺光,如果可能甚至連這個地球上所有英國人都殺光的緬甸人,來組織一支軍隊。即便是由英國軍官指揮,但是戰鬥力和可靠性恐怕連渣都不如。

使用這樣亂七八糟、建制混亂,戰鬥力三流,甚至更差一些的軍隊,去和已經在中國戰場上打了幾年的日軍作戰,換了誰都心裡沒底。儘管一直存在着白人至上觀點的英國人,對於日本陸軍的裝備和戰鬥力,並不是很看的起。

但畢竟面對的是幾十萬有着強大海空軍壓力,裝備也算精良,遠遠超過他們在東南亞軍隊的大軍。而正忙於應付北非戰場的英國人又抽調不出太多的兵力,來應對已經大量南下隨時可以對馬來亞展開攻勢的日軍。

哪怕是不管是不是再瞧不起中國人和中國軍隊,無論是再不情願拿出哪怕是一發子彈和一輛坦克交給中國人。但是英國人除了想辦法到處蒐羅兵力加強遠東和南亞地區防務之外,只能想法子拉攏抗聯這支多次大敗日軍,表現的比他們政府軍還要強悍的軍隊。

至於那位英軍上將搞出這麼一出,說通俗一些,這次英國人是想先驗貨再付錢。如果他們認爲抗聯真的幫不上他們,這些英國人會吝嗇的一個便士的裝備都不會給的。如果認爲增強抗聯的實力,有助於他們在遠東的局面,那麼他們也不是不會一滴血不放。

第一百八十一章 血肉雙城(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二百一十五章 祁口之戰(三)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四章史上最黴的穿越(4)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六十二章 秘營(1)第四百二十一章 百鍊才能成鋼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三百零八章 馬家寨之戰(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二百七十七章 越平靜的地方越危險第三百八十七章 終於有動靜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五百八十章重炮進城第三十三章 毀滅(4 )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零四章 餘波之楊震之膽氣的來源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宮的意圖第三百五十三章 歸心似箭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開刀第四百四十章 我們勢在必得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數第三百五十章 吉本貞一的分析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無奈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四十五章 處 置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百四十三章 咬牙階段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員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能搞血統論那一套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二百二十六章 暫停攻擊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第七十八章 履行承諾是有前提的第五百二十八章 艱難的攻堅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九十九章 合作之中的相互拆臺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五章史上最黴的穿越(5)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三百零七章 自己的屁股自己擦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一百四十五章 也許是一個辦法第三十一章 全線出擊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四十八章 假想敵中隊第二十八章 決斷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司令的叮囑第二百章 楊震的擔心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八十四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一百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五十七章 分兵南下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中的餘波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二百五十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一百八十四章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第三百三十章 不約而同的對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第三百零五章 騎兵營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