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

但本土的形勢對於日本人來說卻是形勢逼人,不搬是不行的。再不搬,任由形勢發展下去,整個日本陸軍上下就全部斷頓了。而且再不搬,除了已經炸成一片平地的東京和朝鮮仁川之外,大阪、名古屋、小倉、相模這些城市,連同那裡的兵工廠,也徹底的保不住了。

到四三年中這些城市絕大部分只剩下了一半,大阪與東京一樣,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市區。如果在不趕緊找地方搬遷走。萬一相當於一個火藥桶的兵工廠被徹底的炸燬,剩下的一半恐怕也難保得住。

那些城市裡面,可集中着大量的國民。在耽擱下去,任由他們轟炸。到時候不僅兵工廠也保不住,按照他們不把整個城市夷爲平地的架勢來看,很可能還要搭進去幾百萬的國民。搬了至少還有一線的生機,至少還能讓本土喘口氣。

日本陸軍就搞不明白了,這抗聯怎麼就和自己較上勁了。按照美英對德轟炸的範圍來說,陸海空三軍所有的兵工廠都應該在轟炸目標之內。怎麼到了他們那裡,專門找日本陸軍的兵工廠炸?

你不炸海軍目標,鍊鋼廠也總該在你們的目標之內吧。鋼鐵是戰爭的根本,一切武器裝備離了鋼鐵都玩不轉。可八幡鋼鐵廠那麼大的目標,你們瞪着眼睛就跟沒有看到似的。只炸陸軍的兵工廠和飛機制造廠,而且不是那種定點轟炸。是想要連同這些兵工廠所在的城市,一起從地圖上抹掉。

被逼着忙着給自己家底搬家的陸軍,只能在海軍幸災樂禍的眼光之下,按照抗聯的意圖將這些兵工廠的相當一部分,遷往至少現在看起來還安全的南滿。沒錯,都這個時候了還沒有忘記內鬥海軍,對陸軍的遭遇的確在幸災樂禍。

海軍的兵工廠雖說也遭到了美軍的轟炸,但是當時的美軍投入的轟炸兵力,遠遠比不上抗聯投入轟炸機數量多,力度與抗聯相比也小了很多。在加上美軍與抗聯之間,因爲一些費用換算問題,引發的一系列糾紛干擾。

整個四三年,美軍對日本本土轟炸的力度遠遠比不上抗聯。直到四四年六月份,美軍大批的B二十九轟炸機投入轟炸之後,海軍才真正的笑不出來。但四三年期間海軍雖說也在挨炸,但是被炸的絕對沒有陸軍慘。

所以在四三年中海軍非但還笑得出來,笑的這個舒服。而被海軍嘲笑的異常惱火的陸軍,也拒絕和海軍分享轟炸情報,以及防空的經驗。海軍則拒絕自己設置的雷達站,以及觀通站爲陸軍提供情報。陸海軍的隔閡非但沒有因爲戰局的不利,而略微緩和一些,反倒是越發的加深。

雖說被海軍恥笑有些丟人,不過這次的搬遷行動,在日軍高層看來在本土到處挨炸的情況之下,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只要增加對南滿的兵力,守住南滿,這些兵工廠也不見得就真的危險了。

反倒是比在日本本土天天挨炸,更加安全一些。形勢逼人,日本人最終還是放下了最後矜持,將本土的軍工產業相當一部分轉到了南滿。即便對海軍恨的咬牙切齒,但陸軍還是做出了最現實的選擇。

至於海軍愛笑就讓他們去笑吧,早晚有一天他們也會笑不出來。別忘了,美國人也不是善茬子。在太平洋上與美國人對抗的主要還是海軍,美國人能放過你們海軍的那些造船廠和兵工廠,還有飛機制造廠?要是真的那樣,才真是活見了鬼?

到四三年年底,奉天兵工廠的產量不僅完全恢復了此戰之前的產量,而且隨着日本本土的兵工廠搬遷與合併到南滿,其整個軍工廠的產量還大幅度的增加。輕武器和彈藥的產量,比原來整整翻了兩番。當然如果本土能夠提供足夠的槍炮用鋼的話,維持這個產量基本沒有問題。

除了奉天兵工廠在日本人全力搶修之下,在兩個月之內恢復了部分生產之外。撫順的煤礦、本溪和弓長嶺的鐵礦,日軍也通過大量抓捕勞工,以人力代替被拆卸或者破壞的機械。不惜一切代價,以中國人的生命換取急需煤炭的辦法,在半年之後恢復了生產。

雖說產量已經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只相當於其原來年產量的三分之一,但是至少部分恢復了產能。但對鞍山和本溪的鍊鋼廠、撫順和奉天的特種鋼材、有色金屬冶煉,以及人造石油和鋁業工業,雖說也採取了不惜一切代價恢復的辦法。

只是原來依靠進口的一些關鍵設備的被拆走,本土又無法生產補充,使得日本人對這些工業的恢復恢復異常的緩慢。尤其是整個被拆走的撫順鋁廠、奉天、撫順兩個特種鋼材廠、兩個人造石油煉化廠,實際上已經沒有可恢復的價值了。幾經努力,最終還是放棄了恢復工廠的打算。

而在鞍山鍊鋼廠的恢復上,日本人到底不敢像轉移兵工廠那樣,將國內的八幡制鋼所等鋼廠轉到南滿。凡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二大鋼鐵廠鞍山的昭和制鋼所已經被搞了一個半身不遂,要是將八幡制鋼廠,也轉移到南滿。萬一南滿真的丟了,到時候日本就真的沒有將戰爭維持下去的本錢。

兵工廠在日本本土好賴還留下了大阪炮工廠,東京第二兵工廠作爲必要的防範措施。但鋼鐵廠,可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昭和制鋼所和本溪湖煤鋼廠已經丟了,要是八幡制鋼所在丟了,也就等於日本的鋼鐵產量去了三分之二。

戰爭打的就是鋼鐵,如果沒有鋼鐵那戰爭還玩個屁了。再加上搬遷鋼鐵廠的巨大費用和漫長的時間,以及海軍的堅決反對。最終這個日本最大的鋼鐵廠八幡制鋼所,還是留在了日本本土。

再說抗聯在轟炸日本本土的時候,總師很小心的避開了這些鋼鐵廠。這些鋼鐵廠,基本上都沒有挨炸。雖說日本陸軍高層,包括海軍高層都搞不明白,抗聯爲什麼不轟炸這些鋼鐵廠。但從本土的情況看來,這些鋼鐵廠至少目前看還是很安全的。

小氣的日本人別說八幡鋼鐵廠,就連規模小一些的室蘭制鋼所和釜石制鋼所,都沒有捨得拆卸過來。不過爲了恢復鞍山的鋼鐵生產,充分利用南滿的鐵礦石資源。日本人突擊建了一批二十噸的小高爐,又從本土和朝鮮運過來兩座高爐,勉強恢復了生產。

但幾經努力,昭和制鋼所還是沒有恢復到原來的產能。在留在關東軍手中最後兩年的時間之內,最高年產量也不過十餘萬噸粗鋼,二三十萬噸生鐵的產量。因爲失去了大量的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僅有的幾萬噸鋼材的質量也是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在投入有限的情況之下,直到整個南滿在四四年被抗聯徹底的收復,也沒有能夠完全恢復生產。最終這個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在落入抗聯手中的時候,產能已經下滑到了自建成以來最低。

至於日本人最終還是留在本土的鋼鐵工業,等日本人宣佈投降之後,他們才明白這些在戰爭之中最重要的鋼鐵基地,爲何會在整個對日轟炸期間,能夠最終倖免於難。儘管也捱了一些炸彈,但並未傷筋動骨。原來中國人早在戰爭期間,就打上了這些鋼鐵廠的主意了。

在日本人宣佈無條件投降之後。抗聯利用已經佔據了大半個朝鮮,距離日本本土已經近在咫尺的優勢。在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的短短兩天之內,出動一個步兵師、一個裝甲旅,保護大量的技術人員,搶先經朝鮮南部渡過朝鮮海峽進入日本本土。

而抗聯的第一空降師,則在日本人宣佈無條件投降的第二天採取空降和機降配合的辦法,成爲第一波登陸日本本土的盟軍部隊。這些率先進入日本本土的抗聯部隊,利用美軍還遠在沖繩的態勢。對日本本土工業,進行了一場規模,堪稱日本歷史上最大的拆遷活動。

登陸日本本土的抗聯部隊分工明確,空降第一師配合海軍,負責海軍和造船方面工業。而這個步兵師和裝甲旅則利用機動優勢,席捲了日本大部分的領土,着手點就是楊震點名要的日本冶金、光學、機械製造工業。

在被抗聯強行繳械的日本戰俘協助之下,將室蘭、釜石、神戶、大阪等日本冶金工業基地,所有的設備連同技術人員,以及大學內的工科和理科教授全部集中。除了通過海路搶運回來大部分之外,剩餘的則渡過朝鮮海峽,經朝鮮半島的鐵路系統運回東北。

即便是後來登陸日本的美軍,也沒有能完全攔得住登陸日本的抗聯對日本工業的打劫。而大學的那些教授和各個工廠的工程師,從醫學到工科幾乎所有涉及到工業建設科目,則早在第一時間被抗聯用運輸機給運回東北。

等到美軍大批登陸日本本土的時候,抗聯的行動已經大致進行了三分之二。即便美國人利用海空軍的優勢,快速的封鎖了日本沿海,扣押了一部分已經被抗聯拆卸下來的設備。尤其是八幡鋼鐵廠,保住了將近一半的設備。但是等其採取手段的時候,卻已經晚了大半步。

九州的日本工業雖說有三分之二保留了下來,但是日本其他部分的工業,卻丟掉了三分之二還多。尤其是美軍最後到達的本州島北部與整個北海道工業區,基本上連毛都沒有給日本人留下。

尤其是光學、電子、機械加工、發動機製造等楊震重點要求的行業,什麼都沒有剩下。日本最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之二的釜石和室蘭,徹底被打回了農業社會。八幡鋼鐵廠因爲過於龐大,雖說沒有最終完成拆卸。但一切能夠短時間之內拆下來,較爲輕便的設備,連同兩座最新式的高爐都被拆走了。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苦心經營近百年的現代化工業,以及苦心培養出來的大量各種工業人才,以及農業、畜牧方面的專家只剩下了四分之一。日本幾大財團的領導人物和所有的骨幹,包括繼承人在內,也被一併以戰犯的名義帶回了中國。

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三百二十八章 遠水救不了近火第四百一十五章 拜訪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北戰場的態勢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二十八章 沉得住氣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二百五十章 首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三百六十三章 查看地形第二百三十九章 自己送上門的情報第三百七十六章 卡脖子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二百二十章 爭吵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是原則問題第六十四章 總算露出狐狸尾巴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開山的及時雨第二十八章 真的很不容易第五百三十二章 一副暴發戶的做派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九十五章 反覆爭奪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訓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到並奪回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五百七十三章 咱們抗聯的女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七十章 最應該做的不是檢討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第十五章 什麼叫做真正的變態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柳川真一的抱怨第四百四十六章 顧不得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人的意圖第一章 郭邴勳的判斷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三百八十四章 咱們也可以發筆戰爭財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二百三十二章殺雞駭猴第六十四章 紀律第二章 一場豪賭第八十八章 人選第六十二章 把不可能變爲可能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一百四十二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入城紀律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十八章 增援部隊我一個沒有第二百五十章 首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第二十章 計劃(5)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十五章一個難纏的對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國利益第一百八十七章 亂戰的開局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聯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二人選第二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岡村寧次的想法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到並奪回來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一百六十五章 博取最大利益第三十四章 挺進軍的徵兵辦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撐到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二百九十三章 錯打錯着第二百八十三章 專門人才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