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

實際上楊震桌子上的這些文件的來源,郭炳勳還是很清楚的。只是這些文件之中,必須得楊震這個一號親自拍板的。他此次進關作戰幾個月,這文件積累下來的數量過多,也就不足爲奇了。聽到楊震的抱怨,郭炳勳搖了搖頭也沒有多說什麼。

就在郭炳勳剛一轉身,準備離開去下達通知的時候,楊震卻是突然道:“老郭,等這次開完會議,我們兩個去看看老彭,在他的墓前上一炷香吧。老彭走的時候我們沒有能送他,這次回來我們應該去看看他的。儘管我們不講究那些迷信的說法,但上柱香祭奠一下還是可以的。”

“還有,你的事情,我已經給中央打了報告,主席已經親自批了。等忙完這一陣子,把你的事情抓緊時間辦了。我們這些人都已經錯過了太多的東西,就不要在繼續錯過下去了。一旦錯過,等待我們的將會是終身難以彌補的遺憾。”

“老郭,我不希望我的事情,在你身上重新上演一遍。再說,你這麼忙碌,身邊也該有一個人照顧你了。我昨天晚上與小袁也談過這件事情,她也很支持你們早點把事情辦了。老郭,這次你別在固執了。”

聽完楊震說的這番話,郭炳勳就像被定住一樣站在那裡,良久才嘆息一聲轉身離開。看着郭炳勳顯得有些孤寂的背影,楊震也嘆了一口氣。郭炳勳心中的那道坎,他還沒有能夠真正的邁過去。

彭定傑的去世,小虎子的犧牲,這接連的不幸消息,讓楊震顯得有些意興闌珊。坐在辦公室內,顯得多少有些失神。良久才緩過神來,一邊考慮下午調整分工的事情,一邊拿過昨天看完,但是還沒有批示的幾份文件看了起來。

下午的調整分工會議顯得多少有些沉悶,別的倒是無所謂,但明顯誰都不願意去佔美國人的邊。最後楊震決定由眼下擔任東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的軍長,除了繼續院校工作之外,還要負責與進駐東北根據地的美軍陸軍航空兵協調。軍區後勤部專門抽調一個副部長出來,配合他協調美軍供給。

其餘的幾位副司令,除了王光宇分管作戰不變之外。新調任東北軍區副司令員的原山東軍分會書記,分管鐵道兵、工程兵、國防工程與軍事交通建設。原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則主管地方武裝和民兵建設,以及內衛、合成訓練基地。

從新四軍四師師長任上被楊震專門找主席要過來,此次隨同楊震一同返回東北,調任東北軍區副司令員的原新四軍四師長兼淮北軍區司令員,以東北人民政府主管軍工和科技的副主席身份,兼任東北軍區科技發展委員會主任分管科研與裝備研發和製造。

原本楊震想要將軍隊院校一塊,也交給他負責。但是猶豫了一下,楊震還是決定將院校繼續交給軍長負責。畢竟他還要代表軍區,擔任東北人民政府主管軍工科技的副主席。一下子擔子加的太多,還是會有影響的。

再說將軍長那塊只留下一個協調與美國航空兵之間聯繫的工作,這也有些架空的嫌疑。最終楊震還是決定,將分管院校那一塊繼續交給軍長。同時將一直在自己管理的航空裝備建設這一塊,則移交給了他負責。

現在攤子鋪的太大,楊震自己也感覺到實在有些抓不過來。按照眼下的建設速度,自己就是長成一隻有着八隻腳的螃蟹,也無法管理的滴水不漏。這些繁重的工作,都壓的自己有些喘不過氣來。

除了那些必須要嚴格保密,與誰也不能說的方面之外,自己也該往下卸卸擔子了。在這麼弄下去,別說自己累個半死,沒有一點的自己時間。這萬一自己在某一些方面,一個顧及到不到會影響到自己全盤計劃的。

所以他去年才利用去中央彙報的機會,死纏爛打從主席那裡要了幾個有經驗、有魄力的軍事幹部。要不是新四軍那邊死活不放人,代理軍長指着楊震的鼻子,說他要把新四軍給挖空,他還想將新四軍三師師長也調到東北來。

從中央要來了兩員大將,再加上中央爲解決山東問題,調來的原山東分局書記,這下子楊震總算感覺到壓力輕了一些。這些老幹部沒有一個是白給的,那個放在任何一個方面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

不好好的壓榨一下他們的能力,楊震都感覺到有些對不起自己這些年來的辛苦,以及在主席那裡厚着臉皮,死纏爛打的要人時候的表現。既然調到東北來,想要出工不出力,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憑什麼別人當軍區司令,只管軍事上的事情,時間還是很充裕的。到了自己這裡同樣擔任大區司令的,卻整天累的半死。自己的攤子是搞的有些大,可也沒有到了自己連想要安心靜下來,思考一些問題的地步吧。自己就算再年輕,可也不能就這麼當牛做馬,連個喘息的時間都不給自己。

昨天晚上辦公桌上那些堆積如山,再加上堆滿了小半個沙發的文件,讓楊震很是受到了刺激。這次藉着此次調整分工的機會,將只要是能交出去的工作,一次性都抖落了一個利索。尤其是地方武裝和內衛武裝的建設,楊震乾淨利落的全部都交了出去。

原有兩位副司令,在加上新調來的三位副司令,整個分管工作基本上就此確定下來。剛從中央調任東北軍區副政委的原軍委政治部副主任,則除了原本分管的業務之外,還加上了分管軍事檢察院和軍事法院。

對於楊震對於軍區各個副職工作調整方案,李延平和高禹民表態支持,郭炳勳和張鎮華一個參謀長,一個後勤部長還是一如既往的不發言。除了對於自己分管與美軍打交道一事上,軍長多少猶豫之外。其他幾位副司令員和副政委,對這番分工調整基本上沒有什麼意見。

在宣佈完分工之後,楊震語氣很誠懇的道:“各位有的是中央派過來協助我工作的,有的是我和中央請求調來的。在紅軍時期就都是獨擋一面的首長,論起資歷來都遠遠勝過我這個三八式幹部,可以說無論是經驗還是工作能力都遠遠勝於我。”

“我這個人毛病很多,也經常犯錯誤。脾氣是急了一些,但也都是爲了工作出發。我不是一個萬能的人,在工作上還需要大家的幫助。衆人拾柴才能火焰高,東北的工作千頭萬緒,我一個人就是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多少釘子。”

“今天在這個會上,我想和大家說的是中央派各位來東北工作。無論擔任什麼樣的職務,或是分管那個方面都是有職有權的。大家對自己分管的事情,都有最終拍板的權利。實在決定不了的,可以在軍區常委會上拿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嗎。”

“我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操心到底。再說我一個人考慮問題,也不是很全面,也很容易犯錯誤的。大家現在都是各管一攤的副司令,論起工作能力都不比我差,我看就不要限制自己的工作能力發揮了。”

“就像軍區炮兵和裝甲兵學校,需要增加部分火炮和坦克進行訓練,並組織學員進行演習。鐵道兵增加物資供應,需要增加以保證幹部戰士在高強度作業時候的體力。某些新式武器,試驗場需要擴建這一類的報告。大家看是不是分管的副司令自己就可以決定,沒有必要往我這裡送了?”

楊震的話音落下,幾位副司令員都會心笑了起來。說實在的除了軍長之外,大家當初調到東北工作的時候,心裡面都有一定的顧慮。論起歲數和資歷來,楊震自然是小字輩的。可論起職務來,這個小字輩的卻又成了自己的上級。

資歷這玩意,無論在那個國家軍隊之中,都是一個跨不過去的門檻。楊震現在是上級,可在資歷和年齡上,被稱之三八式幹部的他,無疑又是一個小字輩的。幾位副司令員之中就算資歷最淺的,也遠遠的超過楊震。

可偏偏幾年孤軍作戰,只能依靠自己的經歷。又讓楊震養成了有些霸道,基本上是說一不二,一旦下定決心就輕易不會改變的性格。在對待一些問題的觀點上,楊震又是極端的現實主義者。這與這些老前輩們,中間就多多少少有些矛盾。

再加上這幾位臨調任東北工作之前,基本上都是主席親自找的談話。談話之中一再叮囑這幾位,到了東北之後要服從楊震這個軍事主官的指揮。不許擺老資格,不許不服從分配。一切工作要服從楊震這個軍區司令員的命令。

搞的這些楊震的老前輩,除了那位剛到任的副司令之外。雖說到東北之後各自分管一攤,但都有一定各自顧慮。再加上自己在關內時期的工作作風和方法上,還與抗聯在楊震長期苦心培養下的作風有些不同,這工作上束手束腳也就不足爲奇了。

與關內各個根據地,都實施黨政軍一元化領導不同。在東北楊震的態度很明確,軍隊就是軍隊、地方政府就是地方政府,軍隊絕對不允許參合到地方工作之中,不允許對地方的工作指手畫腳。

除了自己這個東北局第二書記之外,其餘的軍隊幹部一律不在地方黨委和政府兼職,哪怕是名義上的掛職也不允許。這與其他根據地實施黨政軍一元化領導的工作方式,本身就有些格格不入。

除了地方黨委第一書記,兼任地方軍區和分區第一政委之外,地方幹部也不許身兼軍職。但這些地方黨委第一書記,並無調動部隊的權利。即便是調動各地成立的公安部隊,超過一箇中隊,也必須要經過軍區分管副司令的同意。

唯一例外的就是分管科技的副司令,因爲工作特殊性所以在東北人民政府,有了一個副主席的兼職,這是楊震唯一提出的例外。其餘的人要麼脫下軍裝去地方工作,要麼就老老實實的回到部隊來帶兵。

即便是新解放區派出的軍管會人員,也是主要由地方黨委和政府抽調人員組成。部隊的幹部,只在軍管會擔任一個普通的常委,時間不許超過一年。在軍管會撤銷改爲政府部門後,部隊幹部立即返回部隊。

第四十五章 處 置第一百六十章 楊繼財的聯想第二百九十七章 總攻擊第一百六十六章 敵情的新變化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人機器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懾手段第十七章 黏住他們打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第三百二十二章一定要嚴格保密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二百六十五章 麻煩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一百四十三章陶淨非的感慨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鬥機部隊之傷第三百七十六章 楊震的苦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二百一十六章 最頭疼的事情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聯人的交換條件第五十一章 關東軍的誘餌第三百五十三章 MG三四機槍的威力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中遭遇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五百三十九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三)第八十一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 (4)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斷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二百零六章 要做到一錘定音第三百四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賭注第二百四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五十七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書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三十八章 軍中無戲言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心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北戰場的態勢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三百六十八章 鬱悶的日本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央代表團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遼西之戰之影響第224章 總部的回覆第四百三十二章 壯大聲勢的打第六十四章 瀨戶啓二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軍要跑第二百章 教訓還不夠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第二百零九章 巴掌和手指頭那個打人疼第三百零一章 憤怒的王光宇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五百七十二章 要是個男的多好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有各自的理由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喬第二百章 楊震的擔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二百七十五章 服從命令是第一位的第四百六十三章 造化弄人的結局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六十八章 奔襲(1)第二百二十二章 採取一切手段第二百九十七章 壓力第二百五十三章 奇怪的一槍第三百七十七章 原子彈第三百六十三章 還是術有專攻爲好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了大財第二百六十九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蘇木之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268章 保密第一百二十章 忐忑的杜開山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惜一切待機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上當的日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專門人才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