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

相對於正在開始着手準備的朝鮮戰場,關內戰場上卻是顯得有些異樣的平靜。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在關內戰場在四五年的頭三個月,主要的任務儲備彈藥和油料,以及醫藥、糧食等物資。

中央要求在河北、山東境內,要保證華北部隊兩年彈藥儲備量,抗聯入關部隊一年半的彈藥儲備量,重武器彈藥要保證按照抗聯標準五個基數。油料和糧食等其他物資,要保證一年半的使用數量。

剛剛完成搶修的北寧鐵路上,每天都有大量向關內轉運物資的軍列在行駛。最多的時候從瀋陽的甦家屯站,在不到二十四小時之內,向關內發送了三十一列轉運物資的軍列。搶修完成的瀋陽兵工廠也將全部的產能開動,全力製造所需的武器彈藥。

按照現有的庫存以及武器編制,眼下七九子彈和日式子彈倒是不用在製造了。此次南滿總決戰,繳獲的日式輕重武器彈藥,主要是山野炮彈足夠關內部隊使用幾年的。楊震從蘇聯搞來的七九子彈,也足夠關內部隊三年所需的。

整個東北的兵工廠,所需要製造的只有抗聯所使用的彈藥以及重武器的彈藥,部分德制衝鋒槍所使用的子彈,對繳獲的日軍重武器進行維修與翻新。剩下的就是全力生產和製造,各種航空炸彈以及空對地火箭彈。

鑑於大量繳獲的日式武器,在中央的要求之下,楊震已經終止了除了德制衝鋒槍和機槍之外,與蘇聯人交換輕武器的計劃。以節省寶貴的糧食彌補關內產量的不足,緩解關內糧食上的壓力。

整個華北根據地最大的糧食產區,就是河北的冀中平原。山東的糧食產量雖說也不小,但是整個四五年夏糧下來之前還是指望不上。整個四四年冬季連同四五年春季,單靠一個冀中平原,是無法滿足關內部隊以及大量機關所需。中間的糧食缺口,還需要從東北調運糧食進關補充。

在接手抗聯主力之後林總的決心很大,同時中央也想要利用抗聯主力入關的時機,打通與蘇北的新四軍主力之間的聯繫。並在穩固山東解放區的基礎上,將山東解放區與淮北、蘇北,以及蘇中、淮南根據地,徹底的連成一片。

而中央意圖席捲兩淮,不單單是戰略上的需要,也是整個江淮地區目前的整體態勢需要。位於淮河以南的蘇中、淮南兩個根據地,在日軍大面積收縮至淮南,並大量增兵皖東、蘇北淮河防線後,一下子壓力倍增。

儘管當地的僞軍已經是軍心不穩,但是在江淮之間西起壽縣、東至阜寧一線,日軍兵力大增的前提之下。原來相對穩定蘇中與淮南,這兩個各大敵後根據地之中最富裕的根據地,形勢有些急轉直下。

日軍一方面在淮河沿線,不斷的增加兵力、構築工事。一方面爲了徵集足夠的糧食,保證華中日軍的戰鬥力,以及肅清淮河防線的背後威脅。不斷的組織大股兵力,對津浦路兩線以及蘇北、蘇中地區,進行輪番的大掃蕩。

整個江淮地區原來相對穩定的形勢,短時間之內急轉直下。淮南與蘇中軍區,進入了最艱難的階段。但考慮到整體戰略形勢,將兩軍區暫時南撤卻也不現實的情況之下。爲了策應蘇中與淮南兩個根據地的新四軍部隊,以及整體的戰略需要,中央正在着手製定發起江淮戰役。

考慮到戰役之中的巨大消耗,眼下華北部隊的任務就是搶修黃河以南的津浦鐵路,在淮河以北各條河流上架設橋樑,保證戰時的後勤補給和部隊機動。並囤積戰略物資,保證戰時彈藥和物資的供應。同時調進關之前,剛剛結束了南滿戰役的抗聯部隊,也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和補充。

在部隊還處在準備階段的情況之下,爲了策應和支援淮南和蘇中兩大根據地,與日軍幾乎是持續不斷的掃蕩作戰。抗聯調往關內戰場的航空兵,不顧一場大戰後的疲勞,率先結束休整投入戰鬥。

不斷的給兩大根據地空投彈藥和物資,同時出動攻擊機羣,對日軍出動的掃蕩部隊,實施空中火力打擊。但地面作戰,卻是暫時還無法發起。調往淮河以北的部隊,眼下能做的就是不斷對淮河以南日軍陣地,實施火力打擊。

同時在淮河以北大量調動兵力虛張聲勢,以將大部日軍牽制在淮河沿線。但對於中央下一步準備發起的江淮戰役,作爲戰役總指揮的林總依舊很慎重。江淮地帶不是東北,那裡水網縱橫,河道密如蜘蛛網。

再加上花園口決堤之後黃河奪淮入海,淮河大量來水無處宣泄,整個淮南地區到處都是湖泊。在這種地形之下,抗聯的重裝部隊,尤其是裝甲部隊還能不能發揮作用,對於林總來說顧慮很深。

而整個淮河沿線的情況也相當的複雜,壽縣以西的地區是重慶方面新成立的第十戰區,駐紮有桂系的主力一個集團軍,以及川軍和東北軍各一個集團軍。同時皖東地區,情況也相對複雜的多。

兩國三方攪在一起,如果採取河北戰場那種大範圍的迂迴穿插戰術,搞不好會影響到國內的政治形勢。如果選擇蘇北進行突擊河網又過於密集的同時,日軍主要的兵力和火力,也都部署在這個方向。

爲此在戰役準備階段林總不斷的飛東北,與楊震對中央下一步作戰態勢,進行研究與商討。自身都一頭爛賬的楊震,對於林總這個自己回到這個時代第二個導師,特別還是軍事上的導師,也只能打點起精神來一起探討。

整個江淮作戰所面臨的大河小河多如牛毛,河網密佈的地形,對於楊震來說也是第一次。雖說在河北作戰以及遼中戰場,抗聯也面對過的河流密集地帶。但像江淮地區這麼河流這麼密集的地方,他也是首次經歷。

相對於地形上好一些,但三方糾纏在一起,形勢相對複雜的皖東來說,林總制定主攻方向的蘇北河道更多。甚至鹽城以南地區,可以用多如牛毛來形容。不動用裝甲部隊,勢必會影響到部隊的突擊速度。如果動用裝甲部隊,這一戰場在地形上又存在着大量的制約因素。

在研究良久,楊震認爲還是應該動用坦克部隊。但是要給裝甲部隊配備大量的工兵,以及架橋的工具。楊震建議如果選擇蘇北作爲突破口,那麼可以給每輛坦克都攜帶一定的架橋工具。

同時在投入的坦克之中,可以選擇以美製的M三、M五輕型坦克,以及英制的十字軍巡洋坦克、德制的三號坦克,這些輕型坦克以及整體重量沒有那麼大的坦克。將最重的四號和T三四坦克作爲二線梯隊。

在主攻方向的選擇上,楊震慎重的建議林總,還是不要選擇蘇北一個方向爲主攻方向,應該採取東西並進、兩翼突擊、向心攻擊的戰術。如果在選擇皖東作爲突擊方向有顧慮的話嗎,那麼可以將西線的主攻方向,放在日軍眼下重點佈防的淮南鐵路。

眼下安徽境內雖說佈防有桂系主力一個集團軍,但其駐紮區域主要是在大別山區。在皖東平原地帶,控制力相對來說是很薄弱的。在合肥、巢縣以東地區,除了一些打着他們旗號的遊雜武裝之外也並無什麼兵力。

而這一帶是我淮南軍區的活動範圍,無論是從羣衆基礎來說,還是從地形上來說,如果選擇這個方向作爲西線穿插路線還是可以的。而這一線距離關內戰場,侵華日軍總司令部所在地南京,也不過幾百公里。

從這個方向一旦打開突破口,將會大範圍調動日軍的兵力,可以爲後續作戰創造有利的戰機。這個方向的河流數量雖說也不少,而且也處在江淮丘陵東延的部位上。但越是這樣的地形,對戰役發起時候的突然性越是有利。

楊震的意思和想法是在穿插行動之中,避開位於皖西大別山區的十戰區主要控制區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顧及太多。如果在穿插過程之中,重慶方面對穿插部隊動手,恐怕現在掌握他們軍火來源的美國人都不會答應。

而且以重慶方面現在的心態,也不見得會真的動手。搞不好對於中央發起的此次戰役,還樂不得的坐山觀虎鬥。所以楊震給林總的建議,還是兩翼快速穿插後,採取向心攻擊的戰術。將打擊的重點放在淮河以南,津浦路沿線的日軍。

日軍整個佈防態勢儘管蘇北看起來是重點方向,但實際上來看還是以津浦路和淮南路爲重點方向。只要林總能合圍日軍在津浦路和淮南路之間的日軍西集團,蘇北之敵便處於孤木難撐的地步。

相對於整合了淮北軍區部隊,以及山東軍區可以南下作戰的部隊後,手中可以利用兵力豐富的林總來說,日軍可是三面作戰。不僅蘇中軍區和淮南軍區部隊,還在不斷的進行反掃蕩作戰。

就是日佔區西面的重慶方面,他們也需要派出兵力防禦。皖西的大別山區,還有重慶方面的三個集團軍。雖說是地方的雜牌,但是桂系的戰鬥力,日軍還是比較顧忌的。不管十戰區會不會利用這個戰機主動出擊,日軍都要在皖西留下部分兵力,以保證整個淮河防線左翼的安全。

楊震的意思是此次江淮作戰,難點一是在與克服江淮的水網地帶,保證裝甲兵的突進速度,第二點就是割裂日軍蘇北集羣與皖東集羣之間的聯繫。只要做到這兩點,那麼這一戰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意外。

但關鍵問題,搞不好會出現在收尾的階段。如果十戰區利用日軍潰敗的機會搶佔地盤,對於林總的收尾恐怕會是一個麻煩事。至於戰役初期十戰區,包括重慶方面坐山觀虎鬥的想法,可能會更加的可能。

在與林總商議此次江淮作戰整個思路的時候,楊震建議林總在左翼,還是要有一些針對性的部署,以免到時候被搞的整體被動。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將北撤後活動在豫東地區的新四軍五師,隨同南下部署在整個戰場的左翼。

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調整第三百一十七章 要全力一搏的日軍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問題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震也有打怵的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可思議的轉變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五章史上最黴的穿越(5)第一百七十二章 沒有必要去揭舊賬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一百零六章 餘波的後續發展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三百一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二百四十五章 伏擊戰(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三百六十章 誤解第267章從善如流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在保存實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尊嚴是要靠實力打出來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一百零六章 佐佐木到一的決定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第四百零一章 被嚇住的一木清直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一百二十三章 杜開山的心思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面對現實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三百六十五章 摸到弱點第四百二十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意外的保密原因第六十九章 血戰金沙崗第十九章 絕對不能戀戰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一百零八章 難得的機遇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二百一十七章 獵殺是需要耐性的第四百二十八章 陰溝裡翻船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三百六十章 戰後影響(一)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快慢機之爭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二百零六章 要做到一錘定音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書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犧牲準備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六十七章 這可都是老骨頭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三百三十章 擴編與機械化之爭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面打響第七十八章 履行承諾是有前提的第二百八十五章 驗證第三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3)第二百三十七章 柳川真一的抱怨第二百零七章 臨陣易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二百零五章 未必是真的平靜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後隱藏着什麼?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耗幹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詳的前兆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第三百章 旅順危機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麼是正確的戰術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三百八十六章另外一種因禍得福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瓦廖夫的真實身份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敵情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三十九章 龍入大海 (6)第八十五章 半截河要塞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二百八十章 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信任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