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

聽罷楊震的這番話,格里戈連科少將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看了看身邊的一個第一階段戰役已經大體定局後,從蘇聯國內趕過來身穿便裝的官員一眼後才道:“楊震同志,不是我們不相信你們。但就目前來看,你們的生產能力是極爲有限的,根本就無法滿足你們償還貸款的需要。”

“你們還至今尚未能大規模的履行償還我們之前簽訂貸款所需的煤炭,我們很難相信你們能在短時間之內會將生產能力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至於鶴立地區的石墨礦,好像自從被你們佔領後就一直停工,再也沒有生產過。”

“很抱歉,除非你們能將這些礦山交給我們開發利用,否則我們無法相信你們的償還能力。楊震同志,我們的這些產品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是蘇聯人民付出辛勤勞動一點一滴的成產出來的,我們也需要成本。在和你們達成協議之前,我們必須要考慮到你們的償還能力。”

“要知道,蘇聯人民雖然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已經將祖國從一個落後的封建帝國主義國家,建設成爲一個社會主義強國。但畢竟還在發展之中,其承受能力還是有限的。在我們自身建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的時候,我們無力承擔太多的需求。”

“這和國際主義精神是兩碼事。楊震同志,我想你應該明白這件事情。爲了體現蘇聯黨和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我們之前對你們的支援已經是盡了最大努力了。再多,我們根本就無法承擔。”

格里戈連科少將那句除非你們將這些礦山交給我們開發利用的話,讓楊震與李延平兩個人對視一眼,知道這是對手已經失去耐性,開始亮出底牌了。

話說到這裡,格里戈連科少將雖然沒有直接挑明,但楊震已經明白蘇聯人對這個石墨礦如此志在必得,但有了這麼一個先決條件總歸還是不錯的。他們果然盯上了鶴立地區的石墨資源。

石墨這東西的重要性,在座的其他幾個人也許不清楚,但楊震可就心知肚明瞭。如果說石油號稱現代化工業的血液,那麼石墨就是現代工業的潤滑劑和防護牆。在冶金、化學等方面,石墨的作用幾乎是不可替代的。沒有耐高溫的石墨製造坩堝,冶金工業則會直接陷入癱瘓。

老大哥雖然號稱礦產資源豐富,現代化工業基礎的鐵、石油、煤、銅等資源一樣不缺,但是卻恰恰沒有石墨這個看起來不起眼,但卻是冶金和化工行業相當關鍵的一個資源。而這兩個行業,正是建設現代化國防最基礎的工業。在現在這種資源都掌握在美英手中的情況之下,老大哥想方設法弄到自己短缺的資源,也就不難理解了。

想到這裡,看了一眼格里戈連科少將,以及他身邊的一個身穿西裝的神秘人物。楊震卻是突然想起了一個在二戰中發展起來,二戰後開始壯大的。也是除了冶金和化工工業之外,最大的石墨消耗產業。心裡不禁有些疑問,難道老大哥現在已經開始動手了?

琢磨了一下,楊震笑道:“格里戈連科少將,您應該清楚。原來控制在我們手中的只有一個鶴立的興山煤礦,一年的產量不過百餘萬噸。除了我們自身消耗的,可以用來償還貸款的數量有限。”

“而現在,在第一階段戰役勝利結束之後,日本人爲了掠奪北滿豐富的礦產資源修建的四大煤礦都在我們手中。這四個煤礦,不許改進一年的產量便有近千萬噸。如果我們開動馬力,全力生產的話。欠蘇聯同志的那幾千萬盧布的貸款,即便按照眼下一噸煤四十盧布這種白菜價,我想用不了兩年我們連本帶利就能全部償還完畢。”

“至於鶴立地區的石墨礦,我們這次已經與美國人達成意向協議。我們出礦山的經營權,他們出技術和資金,合資開採。美國人還初步同意,在鶴立地區建立一個石墨提純廠,同樣由我們合資經營。我保證只要這個石墨礦一投產,我們獲得的收益,將全部用來償還蘇聯方面的資金。”

楊震這句話,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座的幾個人,除了與他搭檔這麼長時間,對他已經很瞭解,知道他這麼說,不知道又有什麼鬼道的李延平之外。不僅對面的格里戈連科少將被嚇了一跳,就連身邊的總指揮與李延祿也不知真假的被嚇了一大跳。

只是這兩位都經歷過多年殘酷游擊戰爭的考驗,這心裡素質也過硬的緊。尤其總指揮,對楊震很瞭解。所以雖然被嚇了一跳,但只是遞過去一個懷疑的眼神而已,面上卻是依舊平靜無波。

因爲此次談判,中央指定由軍區執行,他們並未太多的參與。這次來,他們是昨天應楊震的要求,準備前來接替他參與談判的,對於楊震之前的談判他們並不是很清楚。所以對於楊震的這句話,倒是感覺到相當的意外,也真給嚇了一大跳。

不過嚇一跳歸嚇一跳,但兩個人知道,涉及這種事情楊震就算在膽大包天,也不會不與自己商議。畢竟鶴崗的煤礦和其他礦產資源已經全部劃撥給了東北局統一開發,以楊震的性格,只要不是軍事上的問題,他的手不會伸這麼長。

只是雖然不認爲楊震會擅自做主,但憑藉對楊震的瞭解,兩個人也認爲他不會無的放矢,他這麼說應該是事出有因。所以兩個人也耐着性子沒有問出來。而相對於總指揮兩個人的冷靜,那位格里戈連科少將就顯得沉不住氣的多了。

被楊震這句話弄的動了真火的格里戈連科少將當場失去冷靜,直接站起來怒道:“楊震同志,你這是什麼意思?爲什麼要將鶴立的石墨礦開採權交給美國人?你們事先爲什麼不與我們商議?你們中國黨的中央知不知道這件事情?我們會向中國黨的中央提出嚴正的抗議。”

看着盛怒中的格里戈連科少將,楊震卻是不慌不忙的喝了一口水後才道:“格里戈連科同志,請不要着急。在這件事情上,我想必須請蘇聯黨理解,你們也得爲我們考慮一下。畢竟我們欠着蘇聯人民一大筆貸款,在現在無力償還的情況之下,我們只能抓緊時間開發自身的資源,以換取我們急需的資金。”

“現在我們手中儲量最大的就是鶴立的石墨礦和幾大煤礦。正如你說的,由於自身的能力限制,我們沒有能力開發。又不好總麻煩蘇聯同志,你也知道的我們現在想爭取部分貸款很費力,我們又急需坦克的生產技術和裝備。所以我們只能用這些石墨礦來交換美國人的坦克技術。”

“不過格里戈連科少將,我們現在只是達成了一個意向。儘管美國人很是看好鶴立的石墨礦、鉀礦石和菱鎂礦,但出於礦石運輸上的憂慮,一時還有一些猶豫。不過請格里戈連科少將放心,只要我們能與美國人達成協議,恢復石墨礦的生產,我們一定優先提供蘇聯同志以償還貸款。”

“格里戈連科同志,我們也想拿現匯購買這批裝備和生產技術。畢竟身上背了那麼大的一筆債,換了誰都不好受。但現在我只能說抱歉,少將同志,我們實在拿不出蘇聯同志需要的這麼一大筆現匯。”

格里戈連科少將聞言一愣後,又坐下和身邊的人進行一陣子眼神交流後,也顧不得之前的遮遮掩掩,直接開門見山的道:“這樣,楊震同志,我們可以按照你們要求的數字和型號,在三個月之內提供你們所要的坦克數量,並轉讓全套技術以及援助你們兩條生產線。”

“如果中國同志在經濟上的確有困難,我們還是願意提供幫助的。我們可以與莫斯科商議,你們不用現匯支付所需的費用,但我們要求我們要取得在鶴立地區的石墨礦一定年限的開採權。所有礦山的建設,將由我們全部自己承擔。不過這個開採權限至少要十五年以上。”

聽到格里戈連科少將提取以鶴立地區的石墨礦十五年的開採權,換取他們的坦克的生產技術和裝備,楊震心中一動:“看來蘇聯人是真的急了,開始圖窮匕見了。不過,這個條件再加上一會九成以上會提出的七臺河煤礦,就應該就是他們的全部條件了。”

想到這裡,楊震卻沒有直接的回答他們,而是顯得有些猶豫的道:“格里戈連科同志,我們已經和美國人達成了意向協議,現在違約不好吧。還有,這件事情您也容我們商議一下。這樣,我們先休息一個小時。等一個小時過後,我們再給您一個滿意的答覆。”

格里戈連科少將與那個神秘人物對望一眼後,又道:“可以,不過還有一件事情我們希望也和你們談一談。蘇聯對七臺河地區的優質工業用煤也很有興趣,需求量也很大。如果中國同志不介意的話,我們也希望採取同樣的方式取得七臺河地區煤礦的部分經營權。除了償還貸款之外,我們還可以向你提供部分你們需要的裝備。”

聽到格里戈連科少將的話,楊震微微皺了皺眉頭。儘管心中早就有了準備,但多少還有些不舒服的感覺。現在是鶴立的石墨礦和七臺河的優質煤礦,今後還會有什麼?楊震強忍着心中的不舒服,勉強的點點頭道:“我們研究一下,一個小時之後給你們答覆。”

第二百二十三章 無奈的戰術調整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五百七十章 險象環生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二百八十六章 順勢而爲第九十一章 爲誰而戰(2)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二百零四章 調整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三百九十二章 總動員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三百二十一章 固執己見的上官雲相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249章 袁芷若的身世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零九章 日落冀中(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三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邊倒的坦克戰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開刀第三百五十六章 底線第二十五章 意料之外第四章史上最黴的穿越(4)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四十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三百八十二章這種仗我們打不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六十四章 政委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三十七章 龍入大海(4)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謙吉的最後瘋狂第三百一十五章改不了的小家子氣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東西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書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二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八十八章 毒計(1)第一百六十一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五百七十二章 要是個男的多好第三百五十八章 意外發現第九十九章 合作之中的相互拆臺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三十九章 生死之線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第一百四十章 砸鍋賣鐵的何志山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關部隊的困境第三百六十五章 影響之過度反應第二百六十六章 主攻、助攻之爭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五百七十二章 要是個男的多好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二百九十章 松田崗的決勝手段第一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無奈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問題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已經來不及了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爲動力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六十八章 奔襲(1)第三百九十一章 第七師團地獄之旅開端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二百九十章 松田崗的決勝手段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執仗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