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戰鬥總結

內蒙古軍區的戰鬥總結會議還在進行,韓雲華就原內蒙古軍區的部隊進行整編的問題向所有旅級以上的軍官進行了闡述。

內蒙古軍區原來單單正規的武裝力量大約在十二萬左右,這還不包括地方保安團和各縣的區小隊以及各村的民兵。可以說經過將近一年的發展,內蒙古軍區在察哈爾地區組建了一支龐大的軍事力量,這支軍事力量遠遠超過了八路軍所掌握的所有軍事力量的總和。儘管這支軍事力量成分複雜,戰鬥力也是參差不齊。但是它依然是察哈爾和綏遠兩省最大的軍事集團,就連一向飛揚跋扈的日軍也多次在這支在他們眼中十分神秘的武裝面前吃了大虧。

但是,經過塞北大會戰後,韓雲華所部的實力遭到了嚴重削弱,單單步兵就損失了三萬多人,騎兵和炮兵也損失慘重,而損失最大的還是地方保安團和各縣的區小隊,尤其是那九個保安團。由於韓雲華率領部隊主力東征,所以造成了根據地正規部隊的兵力捉襟見肘,無奈之下只好讓戰鬥力很弱的地方保安團和鬼子鏖戰。無論是集寧保衛戰還是阻擊日軍第二十一師團北上的張北戰役,地方保安團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戰果是輝煌的,但是損失卻是慘重的,九個地方保安團戰後存活率僅爲31%,這還包括哪些躺在野戰醫院的輕重傷員,輕傷員還好說,恢復後還可以重新回到部隊,但是那些重傷員可就麻煩了,就算傷好了也不能重新作戰了。例如雲倩所在的興和縣保安團在參加完張北戰役後,只剩下六百多人,原來一個1900多人的一個團剩下的竟然還不到三分之一,包括團長、政委、兩個副團長以及四個正副營長都犧牲了,興和保安團已經不能用元氣大傷來形容了。而且現在內蒙古軍區整編的八萬人有很大一部分是戰鬥時新加入的部隊,例如吳永江的土匪軍隊,不過這次大戰也進一步促使內蒙古軍區的部隊成熟起來。

一直以來,韓雲華就知道部隊的成熟不是刻苦訓練就能達到的,而是必須要經過戰爭的洗禮。再有在戰火中,部隊的戰鬥力才能提升,戰士們的戰鬥素養才能學會發揮,一直沒有經過戰鬥的洗禮的部隊充其量只是一羣新兵蛋子,無論日常訓練中多麼刻苦,紀律多麼嚴明,但是其實際戰鬥力必須在這個基礎上大大折扣。在實戰中,這種沒有經過殘酷的戰爭考驗的部隊的戰鬥力能發揮出一半就算很不錯了。

就好比現在的地方保安部隊,就算剩下的不到六千人,但是這六千人都是真正的精英,是大浪淘沙後得到的真金。韓雲華相信這六千人如果恢復後,不會比以前那一萬九千多人的戰鬥力差多少。正因爲如此,才促使韓雲華撤銷地方保安團的編制,畢竟真正意義上的保安團只剩下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但剩下的都已經不能用保安團來使用了,如果韓雲華把這些大戰後留下的精銳當做是保安部隊來使用的話,那他就不是韓雲華了。

韓雲華也明白一個民族的崛起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陣痛,尤其是現在中華民族正處於外憂內患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任何的婦人之仁都有可能給整個民族帶來不可彌補的創傷。而中華民族想要真正的站在世界的最高峰,屹立在世界民族的東方,沒有一支足以震撼世界的軍事力量是行不通的。內蒙古軍區以前就像一個肥胖的人,看似龐大,戰鬥力卻與所具備的力量不大相符合,而現在雖然廋了下來,但全身上下都是肌肉,戰鬥力卻並沒有下降多少。

接着韓雲華有對鄧華、宋時輪等人說道:“你們原本是晉察冀軍區的部隊,現在卻駐紮在我們的防區內,但是總部首長有沒有明確表態是將你們劃歸我們軍區指揮還是待日後讓你們歸建,只是讓我和沈玉泉政委對你們以及從冀東撤回來的部隊進行整編和初步訓練,所以我也不好過多幹涉你們的行動。我和沈玉泉政委商量了一下,決定將你們第四縱隊和冀東撤回來的那十六個旅合編爲八個整編旅,每個旅下轄四個步兵團、一個工兵團、一個重機槍營、一個警衛營、一個偵察連、一個通訊連,每個整編旅一萬三千九百人。而原來由我們軍區派出的軍官全部歸建,或者作爲教官訓練這八個整編旅,至於部隊的高級軍官暫時不任命暫時由李運昌書記和你們第四縱隊的軍官代爲指揮,等待總部首長的指示。近段時間我不會給你們這八個旅安排任何任務,你們的只要磨合訓練達到標準就行了,訓練你們這些部隊的是我的親衛隊。鄧華、宋時輪你們要協助李運昌書記以及冀熱特委的其他領導做好部隊的思想以及日常訓練工作,一個月後我會檢查你們訓練的成果。

交代完這些事情後,韓雲華宣佈散會,在散會前他特意叮囑在座的所有軍官道:“這次會議的內容列爲2A級保密級別,有些東西不能隨意說出去,尤其你們各部的編制以及部隊的具體人數。”

散會後,韓雲華將錢壯飛獨自留了下來。等其他人都出去了以後,韓雲華有些低沉地問道:“老錢,事情辦得怎麼樣了,有消息嗎?”

錢壯飛急忙答道:“已經有了一點眉目了,但是還是不太確定李雨涵同志現在的具體情況,但是我可以肯定,李雨涵同志沒有犧牲。日軍偷襲大青山總部的時候,李雨涵同志正在您的指揮所,也就是司令員的臥室裡整理文件,由於事情發生的太過於突然,再加上日軍似乎對總部地形以及佈防圖很熟悉,所以直奔您的指揮所而來。幸好李雨涵同志身邊有一羣戰鬥力很強悍的警衛,當日軍的特戰隊衝進您的指揮所的時候遭到了李雨涵同志的警衛的伏擊,損失慘重。戰後我們在您的指揮所外找到了十一具日軍特戰隊的屍體,加上當時地上的血跡判斷,日軍在那裡損失最少也在三十人以上。但是我們卻沒有找到李雨涵同志,和李雨涵同志失蹤的還有興和縣政府幹事江雪吟。根據我們掌握的證據表明這個江雪吟身份很可疑,很有可能指引鬼子進攻我軍區總部的就是這個江雪吟。”

“江雪吟,這個人是怎麼進入我們軍區的,難道你們情報部門沒有對她進行調查嗎?”韓雲華不悅地問道。

“調查過,這個江雪吟是跟隨劉老黑投奔過來的,她是和許多國共兩軍低級軍官一起被劉老黑從鬼子手裡解救出來的,後來劉老黑向楊成武部求援,最後在楊成武旅長的邀請下率部參加了我們八路軍。而江雪吟和國民黨的大部分被俘的軍官也在那個時候參加了我們部隊,事後我們也對這些人做過詳細的調查,還從中揪出兩個日軍安插的釘子。不過,正是在這個江雪吟的幫助下我們纔將那兩個漢奸查出來的,現在看來那兩個釘子只是日軍專門放出來迷惑我們視線的棋子,是在爲這個江雪吟打掩護。”錢壯飛懊悔地說道。

韓雲華想了想說道:“那你們是怎麼發覺到不對的,那其他參加我們的軍官有問題嗎?”

“是這樣的,日軍偷襲總部後的第二天我們就覺得有些不對勁首先是日軍直到攻入總部的核心地帶才被發現,這顯然不是我們不夠小心,而是日軍已經摸清了我們的佈防圖。第二您的指揮所所在的位置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換一次,但是鬼子偷襲我軍區總部的時候竟然直奔您的指揮所而來,這件事情透着詭異。時候我們調查,那一天江雪吟就在山上,是以彙報工作的名義來到總部的,而她彙報工作的對象正是李雨涵同志。而我們通過興和縣的其他同志得知,並沒有人允許其到總部彙報工作,包括興和縣縣長。至於和他一同來的那些軍官以及知識分支,當然也包括劉老黑以前的土匪等都沒有什麼問題,絕大多數人在這次和鬼子作戰中表現相當優異,還有一部分則已經以身殉國了,這些人當中就包括劉老黑,他是在攻擊張家口的時候犧牲的。”錢壯飛道。

“嗯,那還好,這樣說來絕大多數都是真心參加我們部隊的,剩下的也只有這個江雪吟可能懷有異心,不過既然她已經暴露了,那麼也就對我們的危害變的微乎其微了。現在除了雨涵那裡之外,這個江雪吟已經失去了作用。老錢,那現在雨涵可能在什麼地方,你查到了嗎?”韓雲華問道。

錢壯飛臉色有些難看地說道:“根據李雨涵同志的警衛留下的痕跡,我們從大青山一直追蹤到了商都,之後就再也找不到關於他們的痕跡了。但是我們卻可以確定李雨涵同志一直都受到鬼子的特戰隊的追殺,一路上我們找到了十幾處雙方交戰的地點,同時還找到了九具日軍特戰隊員的屍體,也找到兩具李雨涵同志的警衛的遺骸。現在我們初步判斷,李雨涵同志在警衛的保護下逃到了北方的草原,而且很可能是到了鑲黃旗和正鑲白旗。”

韓雲華嘆了口氣說道:“雨涵是我韓雲華的女人,我不能看着他出事的,不然此生此世我不會原諒我自己的。老錢,我現在將飛龍特戰隊交給你指揮,無論你使用什麼辦法,但是在一個月內必須將雨涵給我找回來,能辦到嗎?”

錢壯飛大聲道:“請司令員放心,就算是挖地三尺我也會把李雨涵同志完好無缺的交到您手上的?”

會後,韓雲華便專心致志地投入到了根據地的部隊整編工作中來,由於這次是內蒙古軍區所有部隊的一次大整編,幾乎涉及到了內蒙古軍區所有的部隊。而這一次整編完後的,內蒙古軍區將會有三個整編步兵旅團、一個騎兵旅團、一個機械化旅團、一個炮兵旅,雖然說只有三個步兵旅,但是部隊的編制情況卻使得這三個步兵旅一點都不遜於國民政府的五個師。而機械化旅和炮兵旅也只有號稱中國王牌中的王牌,蔣介石的嫡系第五軍纔有這個待遇,也有這個實力同韓雲華所部抗衡。

8月22日,內蒙古軍區轄下的所有部隊都整編完畢,包括韓雲華的心肝寶貝機械化旅。現在內蒙古軍區管轄的範圍內一共集結了十一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一個機械化旅、一個炮兵旅、一個騎兵總隊、一個步兵總隊,總兵力達到了恐怖的23萬人。

由於總部首長現在一直都沒有明確從冀東撤回來的起義部隊的歸屬問題,所以韓雲華也就不能將這八個整編旅團納入內蒙古軍區的作戰序列。但是總部首長又將這八個整編旅團交由內蒙古軍區代爲訓練,韓雲華無奈地發現總部首長是讓內蒙古軍區用自己繳獲的物資武裝這十幾萬人。

不過韓雲華也知道總部首長有自己的難處,經過鬼子數萬人的圍剿,總部以及八路軍其它幾個師的損失都很大,暫時無法承擔得起這十幾萬人的糧餉武器。而韓雲華所部這次儘管損失也很大,單繳獲的物資卻極爲龐大,在總部首長眼裡他韓雲華就是名副其實的地主老財,不打劫他那打劫誰。

最鬱悶的要數楊瑞華了,剛剛入庫沒幾天的武器彈藥現在卻使勁地往外運,尤其是用來裝備那些軍區之外的部隊,雖然他也知道這都是八路軍轄下的部隊,但是每想到這些武器裝備都是內蒙古軍區的戰士們有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就這樣白白地送給了別人,實在讓他有些想不通。儘管心裡不舒服,但是司令員都下了命令,他楊瑞華就得不折不扣地執行。

爲了合理利用資源,韓雲華將歸綏守備旅調往歸綏擔任歸綏的守備任務。突擊一旅總部設在大青山,負責興和、商都、康保、張北等地的防禦工作,同時也擔任監視張家口的日軍的任務。而騎兵旅則被韓雲華調往集寧,擔任集寧地區,包括豐鎮一線的防禦工作。獨立77旅則是被韓雲華調到包頭,駐守包頭市,和獨立77旅同去的還有剛剛整編完的炮兵旅以及機械化旅。

而由冀東起義部隊整編成冀東獨立一旅、二旅、三旅、四旅、五旅、六旅、七旅、八旅則是被韓雲華在興和、歸綏、包頭、集寧四地各安置了兩個旅,和其它幾個旅一起交由軍刀特戰隊統一訓練。

韓雲華自己帶着一箇中隊的特戰隊的老隊員以及788名新桃選進來的新隊員一起趕赴包頭訓練新組建的機械化旅和炮兵旅。跟隨韓雲華一起來的還有原學兵一團、二團、火力支援團、炮兵一團、二團、三團、四團等部隊。

來到包頭後,韓雲華並沒有進包頭城,而是直奔鬼子的戰車基地而來。在鬼子修建的戰車基地韓雲華見到了郭衛東,在郭衛東的介紹下,韓雲華得知在這個鬼子戰車基地裡一共存放着九四式輕戰車342輛、九五式輕戰車231輛、九七式中戰車79輛、摩托車287輛、各種炮彈汽油無數。

韓雲華將這些戰車編成三個120輛戰車的戰車團,兩個九四式輕戰車團、一個九五式輕戰車團、至於數量不多的九七式中戰車則讓韓雲華全部調撥給了特戰大隊。剩下的那些戰車,韓雲華一部分送到了倉庫,以備將來補充之用,一部分被韓雲華當做平常練習車來用。

這樣一來,內蒙古軍區的機械化旅也在韓雲華親自指揮下成軍了,成軍後的機械化旅下轄三個戰車團、一個由220輛摩托車組成的快速反應部隊、一個由240輛卡車組成的後勤運輸團。由於炮兵旅也需要卡車的運輸,所以韓雲華將炮兵旅的後勤運輸團也暫時合併到了機械化旅統一訓練。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內蒙古軍區的部隊都投入到了大練兵的運動中,韓雲華下達了軍區首長的第二號命令,命令內蒙古軍區境內所有的部隊一定要在9月20日之前形成戰鬥力。同時,內蒙古軍區所有的地方政權的負責人一定要大力組織人民羣衆展開生產自救,恢復被鬼子破壞殆盡的經濟。

而戰前搬遷或隱藏起來的大小企業工廠也全部恢復生產,並且在韓雲華的支持下,又新建立了一批軍工企業。現在內蒙古軍區轄下直接管理的工廠有:集寧大型軍服廠、歸綏被服廠、包頭軍工廠、包頭槍械修理廠、集寧鐵廠、包頭生鐵鋼廠、歸綏火藥廠、歸綏子彈復裝廠、歸綏手榴彈廠。同時韓雲華還接管了日軍、日僑留下的大批企業和軍工廠。在這三個城市,韓雲華初步建立了屬於內蒙古軍區的後勤工業保障體系。雖然這個後勤保障體系無論是從生產力還是持久性上來說都不夠完整,保障係數也極差,但是這卻是在八路軍中開了先河,受到了延安方面和八路軍總部的一致好評。

第606章 關東軍的末日(四)第148章 武漢會戰之抵達武漢(四)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433章 韓雲華的決定第442章 張家口攻防戰(二)第171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六)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366章 華北會戰(十三)第35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一)第105章 震撼出擊(三)第162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一)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528章 戰德州(二)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287章 初戰告捷第581章 東征之中計了第416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三)第417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四)第19章 聶榮臻的驚訝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538章 戰德州之總攻到來第41章 復仇行動(三)第396章 日軍的調整第644章 國共談判第195章 拜見丈母孃(一)第139章 升官第70章 生死時速(一)第428章 1940年的開年的大戲(十)第66章 陰謀陽謀第658章 最後之決戰(四)第204章 難得的平靜(一)第230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五)第38章 韓雲華怒了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578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二)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19章 聶榮臻的驚訝第645章 合併第1章 決戰叢林第587章 投桃報李第69章 你們就是種子第25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397章 中央視察(一)第42章 出兵晉西北第669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三)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192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一)第237章 冀南反掃蕩(六)第622章 關東軍的末日(二十)第310章 尾高龜藏的憤怒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88章 巔峰對決(二)第134章 戰鬥總結(一)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232章 冀南反掃蕩(一)第660章 最後之決戰(六)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278章 婚禮(三)第394章 戰後總結第139章 升官第612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209章 晉綏軍觀察團(四)第574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一)第128章 落幕(三)第2章 魂歸1937第322章 山東大風起(一)第492章 提前出現的報告第359章 華北會戰(六)第625章 訪蘇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642章 鉅變第127章 落幕(二)第460章 華北無戰事(六)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612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第524章 整飭軍紀第329章 山東大風起(八)第446章 張家口攻防戰(六)第621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九)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634章 暗流涌動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224章 絕對震撼(五)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512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冀中軍分區第49章 塞外風雲(一)弟三百四十七章戰冀南七第569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