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窮兵黷武(上)

高飛不是傻瓜,斯大林吃了這麼大的一個癟的情況下肯定會在醞釀很多報復性的手段,而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加強武裝部隊的自身的實力,高飛將蘇軍新式t342f85中型坦克與斯大林二型重型坦克的殘骸分別移交了美軍方面,m4e3a8謝爾曼中型坦克在與t342f85中型坦克的對戰中竟然不佔據優勢,這一點讓美國人也十分震驚,尤其是如此大的損失比例,要知道蘇軍與德軍交戰中蘇軍的各類型t34坦克損失數字一直居高不下,排除駕駛人員等各方面的因素,從火炮的威力到穿甲的深度等等方面綜合分析,如果讓m4e3a8謝爾曼中型坦克對陣德軍最新式的黑豹h中型坦克,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海參崴事件雖然是以蘇聯方面的暫時退步告一段落,但也深深的刺激了高飛,在美國金屬專家的幫助下,分析蘇軍坦克的裝甲和其提供的德國坦克的裝甲數據,結合美國方面的金屬冶煉技術的進步,高飛提出在東北生產新式的重型坦克或者中型坦克的設想得到了美國方面的全力支持。

但是對於美國人方面提供的m6坦克的方案,高飛給予了否決,因爲從數據方面看該坦克的性能雖然優於德國的黑豹d中型坦克,但在火炮穿甲厚度與防護性方面比不上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而且這僅僅是美國人提供的理論數據而已,很多理論上行得通的事情,在真實的戰場上是需要大量鮮血去證明其是錯誤的,裝備和戰略戰術亦是如此.)

而且,高飛清楚美國人正在秘密試驗潘興t26e3與潘興t26e4兩種所謂的重型坦克,美國人安裝在潘興t26e3的主炮爲九十毫米m3型坦克炮,t26e4爲九十毫米t15e2型坦克炮,兩者都是美軍九十毫米高射炮的改造產物,這與德國坦克炮發展思路相似,起因無非是高射炮具有與坦克炮同樣的高初速特徵。

m3炮身長五十倍口徑,t15e2炮身長七十倍口徑,如同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裝載五十六倍口徑的kwk36,而虎王裝載則是七十一倍口徑的kwk43,這樣的設計可以節約很大的成本的同時,縮短列裝的時間,與蘇聯人用加農炮代替在單獨開發坦克炮的設計思路完全不同,而且蘇聯人與美國人設計坦克的思路也完全的不符,運用戰術更是不同,蘇聯人的主導思路是裝甲集羣的中央重兵團突擊戰略,美國人更強調地空聯合作戰,空軍佔據主導,坦克是戰術層面武器。

而且,美國人竟然給自己他們已經淘汰的設計計劃,於是高飛決定在長春成了裝甲坦克設計院,自行設計研發新式車種,畢竟美國人設計的潘興t26e3還是潘興t26e4坦克,雖然是按照重型坦克設計的,實際上美國大規模列裝的時候,潘興系列坦克全部爲中型坦克。

對於美國人方面提供的炮身長五十倍口徑m3式坦克炮,與炮身長七十倍口徑t15e2坦克炮,高飛對於其的口徑也不算滿意,但是高飛知道,製造這種帶有線膛的坦克炮的成本相對較高,如果在提高彈種研究方面考慮,高飛畢竟傾向於自主研發,因爲裝甲坦克火炮的技術是由於戰爭的升級才進行研發升級的,是戰爭推動的科研的進步,就如同矛與盾之間的關係一般。

很多技術實際上已經滿足的研發的需要的製造的條件,但是由於成本和需要的之間的經濟技術等諸多關係,就如同明明七十五毫米火炮就能有效摧毀的目標,爲何要研發一百五十毫米火炮去摧毀?戰爭同樣是在綜合國力和經濟層面上的雙重較量。

而且,後世坦克大多采用滑膛炮,高飛想採用滑膛炮的主要原因是滑膛炮採用長徑比較大的動能彈,因而穿甲能力強,二是管壁較厚,且無膛線,不存在膛線燒蝕問題,膛內阻力小,使用壽命較長,更符合經濟性方面的要求,只要解決合金與防熱隔層技術問題,滑膛炮的戰鬥綜合數值遠遠要超過線膛跑。

而且滑膛炮發射的彈種藥裝比線膛跑多,膛內壓力大,因而發射初速能大,可以提高穿甲彈的穿甲能力,而且滑膛炮發射破甲彈時,由於彈丸不靠膛線穩定,因而無離心力對聚能射流的有害影響,破甲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炮彈無滑動彈帶和傳動機構,減輕了彈重,火炮的後座形成也相應得到減小。

但是在星型轉動機構和溼性彈藥架方面,包括穩定射擊儀等方面,全部採用美國技術的翻版,美軍的星型轉動機構射界爲360度,炮塔旋轉一週僅僅需十七秒,高低射界爲負十度到正二十度,而德國虎式的炮塔在液壓驅動下旋轉一週需要十九秒之多,斯大林二型坦克則需要二十三秒,相對供直接射擊用的潛望式瞄準鏡和望遠式瞄準鏡,美國人還爲坦克裝配了供間接射擊用的方位儀和象限儀,而且美國人已經在北非得到了德國人開始列裝的主動式紅外線夜間瞄準具的殘骸,相信很快美國人的研究就會有結果。

對於新式的坦克,高飛原本向參照潘興t26e3的低矮車身,但是在炮塔的選擇方面高飛傾向成本極高的鋼混合金整體鑄造炮塔的模式。

在坦克的設計上依據坦克上各部位的不同,採用不同的裝甲厚度,受攻擊概率大的正面裝甲較厚,其餘部位如頂部、底部、兩側及後側則降低,並且前裝甲做成傾斜狀,來增加跳彈機率以及增加炮彈需要水平穿透的裝甲厚度。

高飛非常清楚,現在很多技術都已經完全成型,並且可以參照,如同鑄造鋼合金炮塔的技術在鞍鋼就可以完全得到滿足,但是其高昂的成本讓美國工程師都望而生畏,高飛依仗的是一切的資本全部來源於國家的資源,而且中國的經濟已經近乎於崩潰的邊緣,不用受到經濟方面的過大限制,這也就意味着高飛可以最大限度的在東北進行窮兵黷武的計劃,而民主國家的美國卻不可能如此進行。

第651章 激戰密支那(八)第577章 最終決戰國策(下)第538章 風雲突變(上)第165節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下)第784章 第四百五十一章 路險坡又陡(1)第727章 第四百零九章 衛國盡忠血戰長街(1)第623章 同古保衛戰(五)第856章 奇襲七三一(上)第546節 第二百八十二章 武漢會戰之熱血在(2)第590章 外強中乾(上)第498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上)第348節 第一百五十二章 歷史驚變(三)第807章 第四百六十四章 連環計中計(2)第161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461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是誰非(2)第665章 大對決(六)第375節 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一)第764章 第四百三十六章 蓄謀北進計劃(1)第488節 第二百三十九章 武漢戰略(下)第832章 戰略大轉折(六)第438節 第二百零七章 突然來客(2)第294節 第一百二十七章 撿來的麻煩(2)第759章 第四百三十二章 早產的中國派遣軍(1)第72節 第三十一章 林淑傑遇襲(2)第350節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歷史驚變(五)第353節 第一百五十五章 歷史驚變(六)第595章 志願航空隊第482節 第二百三十五章 護送佳人(1)第986章 最慘烈一戰(二)第445節 第二百一十二章 圈套圈套(三)第968章 風捲 殘雲(十九)第815章 你來我往第349節 第一百五十三章 歷史驚變(四)第923章 鋒芒所向(四)第199節 第八十五章 驚天大爆炸(1)第636章 意志的較量(一)第836章 戰略大轉折(十)第711節 第三百九十九章 各出奇謀(1)第898章 特供風波(上)第2節 第一章 血肉羅店(2)第73節 第三十二章 驚風密雨(1)第807章 血染戰旗(三)第656章 辻政信遇襲(下)第612章 緬甸風雲起(六)第686節 第三百七十八章 戰略變動(2)第481節 第二百三十四章 懲治惡徒(2)第771章 第四百四十二章 中國軍人(1)第71節 第三十一章 林淑傑遇襲(1)第526章 福臨鋪喋血第585節 第三百一十章 疾風驟雨(上)第64節 第二十八章 憲兵二團(3)第310節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同形態(1)第789章 復土故都(六)第915章 東北大發展(二)第880章 虎頭要塞的後面第238節 第一百章 貴婦芳儀(2)第804章 流在太平洋上的血(下)第273節 第一百一十七章 腹黑之爭(上)第580章 日德雙諜第935章 鋒芒所向(十六)第934章 鋒芒所向(十五)第703章 激戰英帕爾(中)第755章 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昌城嶄新的一天(2)第632章 血戰鐘樓街(中)第600章 馬尼拉上空的軍旗(下)第514章 長沙戰雲(下)第29節 第十三章 敵後遇伏(1)第734章 復土揚威(四)第171節 第七十三章 最後的抵抗(中)第291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鉅額假幣(1)第92節 第四十章 宋希濂的權衡(1)第487節 第二百三十八章 武漢戰略(上)第589節 第三百一十二章 疾風驟雨(下)第296節 第一百二十八章 女人的戰爭(2)第594章 遠征軍開拔(下)第491節 第二百四十二章 戴笠的心思(1)第233節 第九十八章 四大敗家(1)第614章 有圖有真相第54節 第二十五章 點兵準備(1)第659節 第三百五十九章 日本人的三把利刃(2)第655章 辻政信遇襲(中)第713章 血戰!血戰!(上)第529節 第二百七十二章 武漢會戰(下)第306節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國空軍(1)第816章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際政治(1)第731章 復土揚威(一)第687章 決戰緬甸之中國利益(十八)第143節 第六十二章 絕域輕騎(1)第703節 第三百九十二章 城垣血戰(三)第983章 賠償與審判(三)第580節 第三百零七章 智取法國軍營(下)第534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五)第781章 龍雲的心思第689節 第三百八十一章 岡村寧次的顫抖(1)第469節 第二百二十七章 撤退之路(一)第385節 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名單(上)第611章 緬甸風雲起(五)第151節 第六十五章 突破口爭奪戰(1)第74節 第三十二章 驚風密雨(2)第856章 奇襲七三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