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打到九江去,活捉吳三桂!(求月票

共和三年,七月初五。

長江。

暴雨如注,傾盆而下。

兩座浮橋已經架在江面上,騎兵披着斗篷,在茫茫雨霧中四下巡視警戒。大雨幾乎形成了水牆,下得接地連天兒。

原來從六月二十日開始的東風是一場從東南沿海一路吹過來的颱風的先頭部隊,開頭幾天吹得挺好,把李中山的水師一股腦就吹到了鄂贛二省交界處的武穴。但是從六月二十五日開始,長江上就開始刮狂風下暴雨,之後的十天裡連着下了兩場雨,一場五天,一場四天(到七月初五爲止),當中還風停雨停了一天——估計是風眼正好打武穴到城子鎮一帶路過。老天爺“歇”了一天後,繼續颳風下雨,風倒是小多了,不過雨還是挺大的,稀里嘩啦下個不停。

由於這場狂風暴雨,李中山便在劉國軒的建議下,把艦隊停在了武穴附近的長江水面上,沒有繼續西進。與此同時,他又得到了“吳三桂被不知道什麼人氣病了”和“吳三桂在九江動彈不了”這兩個可以相互佐證的好消息。

李中山掐指一算,今年是共和三年,康熙那邊則是康熙十六年,換算成西洋耶誕曆法,則是天兄耶穌誕辰1677年.好像那個吳三桂也差不多到點兒下去向崇禎皇帝彙報工作了。

既然吳三桂快到點兒了,那麼他真的有可能被人一刺激,就在九江當場躺平,一病不起了。

那李中山就和周昌、姚啓聖、李中正、劉國軒等人合計了一下,就稍稍改變了一下計劃,來個分兵兩路,第一路是劉國軒率領水軍主力加上一個鎮(老式的鎮,不是模範鎮)的陸師,趁着東風還沒完,就繼續向西再推進一點,好歹把田家鎮和半壁山這對隔江相望的要衝先拿下,再用浮橋和鐵索什麼的把長江封鎖了。然後再在田家鎮、半璧山東南的富池鎮修一個水軍大營,好把在臺風、交戰和航行中損壞的船隻修一修。

第二路則李中山親領,一共八個鎮的陸師,先以一部渡江,拿下江西境內的城子鎮,然後在長江上搭建浮橋,隨後就是大軍渡江,進入江西省九江府境內,再視情況決定是去九江送吳三桂上路,還是先去南昌把李輔臣解救出來,再一起北上九江,送吳三桂下去見崇禎。

經過了幾天的努力,兩座浮橋終於架在寬闊的長江江面上了。

在稀里嘩啦的暴雨之下,兩條看不見頭尾的隊伍,正快步通過這兩座浮橋。每個士兵都戴着斗笠,披着蓑衣,長槍架在肩膀上,火槍則用油布包着,埋頭疾步走着。偶爾一道閃電從黑壓壓的天空中劈下來,總有一面殷紅的旗幟被閃光照亮。

李中山騎在馬上,身邊全是在講武堂參謀班進修過的年輕參謀,還有周昌、姚啓聖這兩個大參軍,李中正則率領的李中山的親衛騎兵團,人人揹着油布包裹的燧發槍,立馬雨中,站在長江南岸的堤壩上,看着滔滔長江,滾滾東流。

雨水打在李中山臉上,幾乎讓他眼睛都有點睜不開,在雨聲和風聲之中,只聽見他在哪兒喃喃自語。

“這個吳三桂要是就這麼死了,那倒是萬事大吉了.就怕這老小子不肯痛痛快快下去見崇禎,還想再掙扎一下.可是他如果還想掙扎,會在什麼地方出招呢?”

周昌和姚啓聖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湊到了李中山身邊,兩人好像聽見了他的自言自語,而且也在思考同樣的問題,還有了一些想法。

周昌說:“大將軍,下官也覺得吳三桂很有可能又在裝死了!他都已經裝了兩回了咱們不能不防。下官總覺得吳三桂還在憋什麼壞!畢竟他的水師雖然沒了,但他的陸師起碼還有三十多萬!其中擺在江西和湖南的陸師至少有二十五萬.絕對有一戰之力!”

李中山輕輕點頭,他也覺得吳三桂很可能在憋大招!

姚啓聖道:“大將軍,下官覺得九江城內的那個半死不活的吳三桂很有可能是假的.如果下官是吳三桂,在確定水戰無法取勝,長江航道即將爲敵所有,周軍主力也難以全部退回武昌的情況下,會自率大軍與明軍周旋於江西。同時讓吳應熊、吳世璠先回襄陽坐鎮,並且調集兵馬加強江夏、漢陽、漢口三城防禦,以阻我西進收復湖北。

這樣,他即便在江西戰敗,吳周也還能控有湖廣、雲貴、四川、陝甘和河南一部,再怎麼也能保有昭烈之後蜀漢的局面,讓吳應熊當個吳阿斗。”

李中山抹了抹臉上的雨水,“培公,熙止,你們二位覺得吳三桂會在什麼地方和咱們決戰?”

周昌想了想,說:“南昌周圍的可能性最大.他包圍南昌那麼長時間,不就是爲了圍城打援嗎?”

姚啓聖說:“如果吳三桂不在南昌和咱們決戰,那就會把我們的引到袁州府境內打咱們的埋伏袁州府境內遍佈山林,很容易打伏擊。而且袁州府又緊挨着湖南,即便戰之不利,還可以退往湖南。”

“那咱們該怎麼對付?”李中山接着問。

周昌道:“首先,咱們要拿下九江府不拿下九江府,咱們對長江的控制就有點虛,如果湖北境內的長江上打得不好,恐怕就得退回安慶。”

他頓了頓,“其次,咱們還是得解了南昌之圍,將老王爺的大軍從南昌城內解救出來.和老王爺合兵之後,咱們的兵力就雄厚多了。接下去是向湖南進軍,還是向武昌府進軍,那主動權就都在咱們手裡了。”

李中山又思索了一番,“也就是說.關鍵就是打九江,解圍南昌!咱們的兵力好像有點不夠對吧?”

“的確不是很夠,”周昌笑道,“咱們這十餘萬人要打下九江或是在南昌周圍和吳三桂決戰,都是足夠的。但是要同時幹這兩件事兒,兵力還是少了一點。”

姚啓聖補充道:“如果咱們先解決九江,再解南昌之圍.就怕老王爺被圍得糧盡!

如果咱們不管九江,直接去解南昌之後,搞不好會被南昌外圍的吳周軍和九江出來的吳周軍腹背夾擊!”

李中山笑道:“看來咱們得派個人去幕埠山把李自成找來包圍九江的吳三桂了!”

說着話,他又回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好弟弟李中正,笑道:“中正弟,你辛苦一下,去一趟幕埠山吧!”

向東!向東.去抓吳三桂!

夜色當中,大隊大隊的軍隊沿着從湘、鄂、贛三省交界處的幕埠山幾條山路,在滾滾向前運動。一片人喊馬嘶的聲音。這支從幕埠山“抗吳根據地”的開出來的軍隊,當然是化名李奉天的老闖王李自成親率的,盤踞在幕埠山當中的忠王府軍了。由於吳三桂的軍中吸納了許多因爲李自成忠實執行《天朝田畝制度》而喪失土地的湖北土豪劣紳,讓他們當了還鄉團,所以發生在湖北的武昌、漢陽、安陸、德化、黃州等五府的吳周軍和忠王府軍之間的戰爭,居然有了一些“土地G命戰爭”的意思了!

既然是“土地G命戰爭”,那麼參與其中的人可就多了!這不再是兩個軍閥集團或是兩或封建領主、兩個封建王朝之間的戰爭,而是吳周封建王朝和鄂東土豪劣紳同鄂東五府勞苦大衆之間的戰爭!而且李自成這個集團在鄂東五府推行的《天朝田畝制度》是有“共和大明”背書的。

“共和大明”可不是什麼流寇山賊,而是繼承了“帝制大明”法統的天下正統!

雖然那些鄂東的勞苦大衆本來也不覺得“共和大明”有多正統,可是當大傢伙拿到以“共和大明”之名分配的土地之後仔細想想,全都覺得“共和大明”那是太正統了!

既然是天下正統分配的土地,那就是他們合法擁有的土地,名正言順,理直氣壯!那些土豪劣紳想要回去,那就是反賊!

所以保衛“共和大明”就是保衛他們自己的土地而且聽說這個共和大明挺有錢的,等保衛妥了還能給大傢伙發一筆軍餉和獎賞!因此鄂東五府的勞苦大衆保衛“共和”的決心那叫一個堅定啊!

而且由於吳三桂急於東進江西,沒有及時對逃進幕埠山的忠王府軍進行清剿,甚至連幕埠山腳下的平原上的咸寧縣城都沒派兵去攻佔,使得李自成和忠王府得到了寶貴的喘息之機,很快就在幕埠山站穩腳跟發展壯大了。

而當吳三桂的“百萬大軍”在小孤山、八里江、小池口、城子鎮、武穴鎮連續遭遇大敗,甚至吳三桂本人都被困在九江府城內的消息傳到幕埠山時,那可真是滿山沸騰啊!在各個山谷山坳裡眯着的忠王府軍全都高興壞了.這可押中寶了!吳三桂要完,他們回頭都是共和功臣,當了功臣,不得多分個幾十畝土地犒勞一下?

於是李自成的忠王府軍又光速擴張了一倍!好多原來還比較老實,還在爲吳三桂的還鄉團士紳當佃戶的農民都丟下鋤頭,上山投李闖了。

一時間,武昌府城周圍的農村裡面都很難見着青壯年農民了!

而李自成的勁頭就更大了,在九宮山見到李中正,並且從李中正那裡得知了打輸了“小孤山之戰”,丟光了水軍主力的吳三桂已經被困在九江府城,而且很可能還一病不起,動彈不了之後,可真是高興壞了。都沒和李中正談錢,就立即下達了動員令,整整拉了五萬人浩浩蕩蕩向幕埠山東面進發。

李自成本人則騎在馬上,和忠王府行軍司馬司下面的參軍們還有遠道而來的李中正一起抹黑前進。這個吳三桂的“老夥計”,現在也是年過七旬的老人家了,還能那麼矍鑠,除了再次品嚐到了權力的甘甜讓他整個人都煥發了一波生機,就是因爲還有一個亡國大仇,還有那麼多老兄弟被殺的仇沒有找吳三桂報!

而這一回,報仇雪恨的機會終於來了!雖然一路風塵僕僕,但是也遮掩不住他老人家臉上的神采飛揚。在他的中軍縱隊的周圍,全是大隊大隊悶頭行軍的步兵,還有拖着六斤青銅炮的馬車騾車轔轔而過。李自成這些年還是在幕埠山裡面搞了一些建設的,修整了山路,架設了橋樑,這幾日雨也停了,路面也幹了,晚上的天氣又涼爽,天空當中還明月高懸,正是行軍打仗的好事兒。夜色當中除了行軍的聲音,偶爾也會聽到忠王府軍將們咬着後槽牙動員打氣的聲音:“額們這是去九江殺吳三桂這個龜孫子啊!大家夥兒加把勁,可別叫這老小子溜了!”

“對!額們必須加把勁,要不然吳三桂這老小子就算沒溜了,也說不定會叫大將軍的兵馬給滅了!”

“可別讓大將軍砍了吳三桂啊!那是額們的血海深仇.額們得殺了姓吳的!”

聽這口音,聽這語氣中的恨意,就知道這個“闖二代”了——本該是祖傳的富貴,都叫這個老小子給整沒了,要不是這兩年趁着天下大亂又支楞起來了,那可真是一輩子都過不上一天好日子了!

隊列當中響起了湖北當地口音士氣高昂的應和聲。忠王府的這些部隊,除了爲數不多的老營兵和闖二代、闖三代之外,多少鄂東五府的青壯。其中一些早就是忠王府的府兵,已經有了自己的田莊和國人身份,更多人則是巴望着可以在戰勝後得到土地和國人身份的原先的農民。

不得不說,現在共和大明搞得這套“羅馬式”的國人兵制,還真是挺費土地的.不過只要國人身份還有挺高的含金量,還有足夠的土地可以分配,那麼這支國人軍隊,就沒有他們無法擊敗的對手!

如果讓九江城內那位“被爸爸拋棄”的吳應熊看見這支黑夜中滾滾前進的大部隊,看見那個白髮蒼蒼,餘生只剩下復仇的李自成,恐怕得嚇得馬上向李中山投降

可惜吳應熊並不知道他的好女婿李中山派人上幕埠山“搖”來了李自成這個老魔頭打九江府城,而同樣的,這個時候正在九江城外圍的明軍營地中等待李自成抵達的李中山,也不知道吳三桂會在這個關鍵時刻狠狠坑了一把吳應熊他當然也沒想到吳三桂的格局會那麼大,在江西打不贏就來了個金蟬脫殼,留個兒子和十餘萬吳周軍頂雷,自己領着四萬吳周精銳跑去湖南和吳國貴會師,準備去撲李中山的“國人老區”廣東了!

不過有一點李中山並沒有猜錯,這位大周皇帝的確時日無多了,他的心臟明顯出了問題,在前往湖南的途中有小小的發作了一次,雖然沒要了他的性命,但卻讓他沒辦法騎馬,只能坐上轎子,讓人擡進了衡陽城。

吳國貴的王府原本擺在長沙,但是爲了執行吳三桂派給他的突襲廣東的任務,在兩三個月前就已經把王府遷入了衡陽。而且,他還在衡陽集中五萬軍隊,如果再加上吳三桂從江西帶來的四萬軍隊,截止七月初十,吳三桂、吳國貴手中可以用來撲擊廣東的軍隊已經多達九萬!

另外,孫吉慶還張羅起了五萬烏合,吳周軍撲擊廣東的總兵力已經多達十四萬之衆!

這也就是吳周王朝也搞了府兵制,還拿到了人口比較多的陝甘、湖廣,要不然還真沒那麼輕易可以湊出那麼多的軍隊。

不過廣東這個“國人老區”的動員能力也很強,所以吳三桂這一路都在擔心廣東一役不好打。到了衡陽,住進了吳國貴的王府,休息了一夜之後,他就馬上把吳國貴、李本深、吳世珏、吳世璠、劉玄初、汪士榮等武將謀臣都召集到自己的軟榻跟前,開始和他們商量撲擊廣東的事兒了。

“父皇,您老人家就放心吧.現在廣東的軍隊都調去了梧州,本來可以充當緩衝的賈漢復又被小菟調回了廣州,他家老六則領着湖南兵鎮守韶州,只要咱們賞他一個直隸州當藩地,他一準會倒戈的!”

吳國貴正一邊向吳三桂報告,一邊偷眼打量着自己這位看上去老態龍鍾,嘴脣發紫,臉色蒼白,一看就知道不大好了的養父。

“那麼說來,取廣府是很有把握的?”吳三桂強打着精神問吳國貴,不過他沒等養子回答,就加重語氣道,“國貴,廣東一戰是我大周可以壓倒大明,從而在將來得以一統天下的關鍵之役。一旦失敗,那大明就一如《三國志》中的曹魏.不,應該是佔了曹魏地盤的漢獻帝了!你可明白?”

“父皇,”吳國貴聽老爺子這麼一說,連忙拍着胸脯道,“您放心,如果小菟膽敢率兵抗拒我大周天兵,兒子就不認她這個女兒!”

吳三桂點點頭,“國貴,爲父還從江西帶來了四萬人,除了五千朕的親兵,其他人都交給伱了一定要好好打!”

“是,父皇!”

第212章 反清復元,反清復明,總有一個能成第90章 圖海,你被捕了!(第三更!)第292章 這新大明到底是個什麼國?(求訂閱第267章 我們背後有人,還很多!(求訂閱,第67章 康熙是要謀害親爹嗎?第438章 淑英,這真是康麻子的作戰方略?(第440章 打到西班牙王政,阿茲特克共和國萬第95章 朱三太子,你要幹票大的!第460章 口袋陣!(求月票,求訂閱)第320章 大頭兒,快打錢!(求訂閱,求月票第489章 現在可以宰割日本了!(求訂閱,求第449章 有倭寇?找中正啊!(求訂閱,求月第451章 報告大本營,大捷啊!(祝花好,月第235章 李自成欲借荊州,吳三桂聲北擊南(第361章 吳應熊,你是拿到崇禎的劇本了?(第74章 這纔是自己人啊!第75章 賣完了吳三桂,還有尚可喜 耿繼茂可第197章 小心,有熊!(求訂閱,求月票)第501章 康熙重生記朕要反明覆清第191章 終於不是造反,而是真正的革命了!第229章 三國演義,四國大戰,優勢在我!(第253章 吳三桂,額奉詔討汝!李自成,我奉第300章 皇爺爺,李中山是孫兒的摯愛親朋!第117章 大家都贏了,就是大清有點懸了(求第344章 吳三桂,消消氣,你的機會來了!(第404章 開幹,造船,準備戰鬥!(求訂閱,第158章 額最懂造反了,你們要借殼造反!(第379章 沙皇陛下,蒙古人又來了!(求月票第11章 好兄弟就要一起終大清!(求收藏,求第35章 忠孝賣爹!(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第345章 來戰吧!先滅大明,再爲崇禎報仇!第69章 把“終臣”包裝成“忠臣”,把“忠臣第510章 康熙重生記小日本,一分幾?李中堂第391章 我們的世界太小了,必須做大!(求第51章 明天,明天就抓鰲拜!(求收藏,求推第214章 我又要去造反了,你們誰跟着?(求第471章 康熙,您要的殺招到了!(求訂閱,第14章 康熙,原來你也想造反啊!(求收藏,第198章 怎麼辦?賭王鄂扎!(求訂閱,求月第149章 康熙,你的八旗子弟要不夠死了!(第131章 康麻子出兵了,吳三桂你行不行啊?第409章 不如來個中法合辦的米利堅吧!(求第243章 吳應熊入關是送死,大清朝還有天助第146章 吳應熊,跟我喊:反清復明!(求月第321章 這他喵的是共和制還是股份制?(求第60章 連升三級!第308章 皇上萬歲,攝政王是逆賊!(求訂閱第382章 真是沒想到,零元購也能幹賠了!(第116章 雖然我們打不過鰲拜,但是我們還可第204章 先對個賬,有人見過真鰲拜嗎?(求第405章 康熙,這是大清國最後的機會了!(第39章 這是親後媽啊!(求收藏,求推薦,求第149章 康熙,你的八旗子弟要不夠死了!(第211章 只要布爾尼到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172章 額們是吳三桂派來的,你們還不歸順第19章 我在北京有大院!(求收藏,求推薦,第1章 歡迎收藏第218章 尚之信陣戰多隆於此!(求月票,求第5章 你調戲良家少女!有沒有這事兒?(求第91章 什麼,鰲拜反清復明了?(第四更)第364章 吳世璠,你來當大周吳阿斗!(求訂第130章 八旗新軍,火力很猛啊!(求訂閱,第58章 鰲拜化成灰,鰲拜在裝活!第88章 周昌,你和圖海必須死一個!(第一更第11章 好兄弟就要一起終大清!(求收藏,求第313章 新的開始,好爸爸,好兒子(求訂閱第229章 三國演義,四國大戰,優勢在我!(第137章 清天已死,周天當立 二(求月票,求第108章 當東林黨加上李自成?(求訂閱,求第111章 朱三太子,你欠天下人一場起義!(第435章 不好啦,執政官卷款跑英國啦!(求第290章 莫愁湖三尚戰呂布!(求訂閱,求月第489章 現在可以宰割日本了!(求訂閱,求第463章 康熙背水一戰,中山不動如山!(求第379章 沙皇陛下,蒙古人又來了!(求月票第427章 認罪吧,哈布斯堡王朝!(求訂閱,第379章 沙皇陛下,蒙古人又來了!(求月票第4章 這些門路都靠譜嗎?(求收藏,求推薦第431章 福全斯基的辮子軍(求訂閱,求月票第39章 這是親後媽啊!(求收藏,求推薦,求第294章 耿精忠,你知罪嗎?不,我就要當皇第233章 復明大會,議政之始,敵是吳三桂?第108章 當東林黨加上李自成?(求訂閱,求第457章 聖公,你會不會投降?(求月票,求第279章 賣國求援,借師助剿!(求訂閱,求第353章 吳國貴,您來當西王好嗎?(求月票第186章 不好了,平南王和鰲拜一起反了! (第255章 好一個活呂布,四分天下原來有你一第393章 那拉氏 恭親王 八大臣(求訂閱,求第336章 這是什麼部隊啊,陳近南你會打仗嗎第132章 陰魂不散鰲衛帥,又精又忠耿精忠(第286章 這天下,依靠誰?(求訂閱,求月票第363章 吳世璠,小心玄武門!(求訂閱,求第138章 清天已死,周天當立 三(求月票,求第316章 這纔是真親爹啊!這纔是好兄弟啊!第342章 快說,東大洲怎麼走?(求訂閱,求第322章 只要“國人”漲起來,一切都會好起第357章 誰更進步?(求訂閱,求月票)第429章 新大陸勸進團到了!(求訂閱,求月第457章 聖公,你會不會投降?(求月票,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