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微妙的世界格局

一、類歷吏卜所有能記載的戰爭,沒有哪次不是因爲利派7而所有利益最終都將量化成向徵着商業價值的數字。

因爲,戰爭並以依託經濟爲支撐!隨着中國在亞洲進行的版圖擴張,李氏財團在李若風動用軍隊特權的支持下,幾乎把亞洲範圍內所有的大型油氣田全部納入囊中。

在這個石油爲地球最重要能源的大工業現代化發展的時代,李氏財團幾乎控制了整個地球三分之一還有多的石油資源,這裡面所蘊涵的財富價值,那絕對是個讓人不敢想像的天文數字。

後世全球十大油田,除了在非洲的那個,其他都被李氏財團控制着,像洛克菲勒這類靠石油壟斷謀利的超級財團,手中所有的那點石油資源,跟李氏財團相比的話。

那就簡直是相差太遠了。

從石油產業涎生出來到化工產業,像杜邦這樣的財團,如果沒有石油來源,那絕對是巨大的央難。

後世那些中東的阿拉伯皇室和富豪,以及俄羅斯能源巨頭們,他們匯聚起來的鉅額財富,現在全部都變成了李若風的私人所有,本就多災多難的阿拉伯世界,手裡沒有了石油,就不會再有懷璧其罪而引發美英列強的垂涎,或許,也算是一種福份吧!以羅斯福的性格,他是絕對不甘心向中國低頭的,但是,那些操縱着美國政治的超級財閥們,可不會給羅斯福要性子的機會,因爲現在再不跟中國講和,對於美國剛剛復甦的石油、化工、鋼鐵、能源、軍工等產業鏈而言,意味着面臨更嚴重的危機。

現在,李若風把中國本土所有的能源礦業開採全部停工封存。

國內除了保留那些科技含量高的重工業和軍工業,以及沒有環境污染的輕工業,其他的工礦產業鏈,都轉移到各個特別行政區,一方面可以給特別行政區帶來無數個。

就業崗位,發展當地的經濟,另一方面,可以穩定特別行政區多民族形成的複雜社會格局。

作爲生活的社會最底層的平民,不論是工人還是農民,有工作可幹,能掙錢養家餬口,加上還有政府的各種福利補助,就算是神仙。

也很難把他們煽動起來造持政當局的反。

儘管現在大中華聯邦擁有世界最大的版圖和地盤,但是,李若風對人口管理和計劃,芒育這個既定的國策還是當中重中之重來抓。

在他對未來的潁劃中,五十年後,中華民族的人口增長必須控制在十億人之內。

四億生活在中國本土,六億在分散在各個特別行政區,作爲上等民族來管理和治理當地的土著居民。

這個國策,他特別將之列入聯邦憲法裡面,並註明,一百年不改!若要問,大中華聯邦現在最多的是什麼?除了土地,就是勞力!中國本土的基礎設施建設。

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支援建設,在這個龐大的建設大軍隊伍裡,除了部分英、法、蘇、日籍戰俘,還有大批來自阿拉伯世界的阿拉伯人。

印度人、俄羅斯人、印尼人、朝鮮人等來自各個特別行政區的二等三等公民和平民。

這個時代,世界的科技中心還在歐洲,而現在歐洲是德國和中國共掌的天下。

希特勒喜歡歐洲的城堡和的盤,李若風則盯着歐洲的各項工業技術和技工人才。

各取所需的結果。

就是現在的中德科技城比之前擴大了整整五倍。

當李若風把中國的工業第一基地作爲西部大開發的源點這個國策確定下來後,中國的西北地區早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彷彿是盤古開地劈地一樣。

除了修建了可連接歐洲、西亞、中亞各國的鐵路,還在鐵路的邊上修築了一條高級雙向六車道的公路。

要想富先修路,李若風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人都明白把路修通修好的重要性。

寬敞平整的公路,不僅可以帶動地方經濟建設,同時也是戰略物資運輸的有力保障。

由於沿海一帶隨時都有可能面臨戰火的洗禮,因此,李若風把經濟發展的重心調整爲先西北再東南。

有錢有人有技術有設備。

中國本土的每一弈城市,都是按綠色園林式格局在建設。

蘇洲園林的建築風格,隨處可見,比比皆是。

聳然,向徵着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也是林林立立。

大中華聯邦作爲當今世界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是人口最多的國家,如此龐大的甫場,對於任何商業公司而言,都是不可能放棄的。

美國的企業需要中國的市場,中國也同樣需要外資來調劑和刺激本土民族企業的發展。

促使美國在和談中作出讓步的外在因素有很多,但歸結起來就兩個字,利益!對於美國的各心劇詡來去了菲律賓和關島但尖打開了整個大中華腎易壁壘,此中的的失利弊,傻瓜都能算得出來。

菲律賓和關島的人口和麪積,跟整個橫跨歐亞大陸,並佔據着整個。

亞洲的大中華聯邦相比,簡直就是微不足道。

李若風當然明白閉關自守是自掘墳墓,所以,他一直都奉行開放搞活這個原則。

凡是想來大中華聯邦投資興業的人,不論你是什麼國籍,什麼民族,一律歡迎。

只不過,對於每位投資者,聯邦政府都有着一份相對人性化的規定。

到中國本土投資的審覈是最嚴格的,而到各個特別行政區的審覈就相對放鬆一點點。

並把主要權力都下放到特別行政區政務部門。

當美國政府把與中國簽署的停戰和平協定通過秘密渠道泄露出去後,整個世界都震動毛最先反應過來的不是德國人,而是日本!日本政府明顯有一種被美國人賣了,還在替他們數錢的屈辱感。

當初如果不是美國佬在背後使壞,說會組成美日聯軍進攻中國,日本敢跟中國叫板?現在好了。

萬惡的美國鬼子,居然打都沒打。

直接從菲律賓和關島撤離,宣佈把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所有地盤都無條件交給中國政府。

把菲律賓讓給中國,這相當於在日本本土和澳州大陸之間釘了一根釘子,而且這根釘子是直接釘在咽喉要害。

想讓我們日本人單獨跟中國惡戰,你們這些該死的西方列強坐山觀虎鬥,門都沒有!既然現在南洋的地盤眼看着保不了了,石原莞爾和寺內壽一經過緊急磋商,馬上決定也採取妥協這門政治藝術,派出談判代表團,請求跟中國政府就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進行談判。

李若風對外交給出的答覆很簡單小鬼子想談判可以,告訴他們,退出南洋所有區域,中隊保證不向日本本土和澳洲擴大戰事。

印尼、馬來西亞等大肥肉都沒了,再佔着巴布亞新幾內亞這片島嶼也沒啥意思。

雖然從戰略上這個島鏈可以成爲保衛澳州的門戶,但是以澳洲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有沒有這道門戶都無關緊要。

既然中國政府要求我們日本政府表示出和平的誠意,沒問題,我們答應,反正,擁有的澳州大陸,日本的生存空間已經脫離了島國的命運,英國人想從日本政府搶走,那簡直是癡心妄想!隨着中日停戰談判的進行,南洋的戰火開始慢慢熄滅。

事實證明,李若風當初狼煙四起四面出擊的軍事震懾和威脅起到了明顯的效果。

面對現在超級巨無霸一般強大的中國。

沒有哪個國家願意跟中國拼的兩敗俱傷,而讓別有用心的陰謀家漁翁得利。

希特勒對中美、中日接連和平談判這種局面,差點沒被一棒子打懵。

作爲一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希特勒並沒有勃然大怒,叫囂着大罵李若風背叛了中德軍事同盟的友好條款。

畢竟中國政府現在的舉措,還沒有真正違反中德軍事盟約裡的核心內容。

希特勒在琢磨李若風的真正意圖是什麼。

亞洲全面停戰,對於德國目前對英國本土的攻擊,以及在非洲的軍事行動,並沒造成太多的影響。

唯一不利的。

是美國人可以抽出更多的兵力來援助英國佬。

但是,希特勒很敏銳地看到了李若風不染指澳洲這着棋的奧妙。

英國佬如果不想真正失去對澳洲的控制,就卑必跟現在佔據着澳州四分之三面積的日本人再起戰火。

只要英國佬跟小日本在澳洲重新開戰,英國佬的忠實盟支美國人,肯定不會坐視不管。

如此一來,只要說服朝三暮四的小日本重歸軸心國的陣營。

處於孤立局面的小日本,想來不會拒絕我們偉大的德國人拋出的這根橄欖枝。

被美國人徹底愚弄了的小日本,現在應該對美國佬恨愕牙都痛了。

正是由於美國佬的出賣,日本現在纔不得不放棄了他們辛苦打下來的南洋地盤。

也就是說,現在日本政府完全有向美國佬宣戰的理由和動機。

要知道。

在希特勒最開始的計劃,中,就是希望能讓日本在太平洋跟美國開戰,直接威脅美國本土的西海岸,只是因爲日本政府心存對中國政府的忌憚。

才導致最初那個軸心陣營的分裂,以德國跟中國的交情,說服李若風暫時放小日本一馬,讓他們全力去面對美國人,這個事情,應該沒什麼難度。

打定主意後。

希特勒決定公開出訪中國,對中國進行第三次國式訪問。u

第5章 國內局勢第240章 兩島齊進148章 情勢驟變第47章 歷史真相第61章 反戈一擊第166章 接見石原第225章 大圍殲(一)第22章 揮師出征第35章 採取措施第103章 搶佔日資第58章 巧奪重炮第90章 精打細算第26章 虎頭蛇尾第29章 難言心結第145章 戰略構想第84章 反間之計第95章 川島芳子第55章 政治搏亦第17章 深謀遠慮(下)第223章 殲滅蒙哥馬利(中)第125章 鬆滬抗戰(十四)第164章 連瑣反應第38章 防範未然第228章 大殲滅(三)第18章 混水摸魚第8章 無心插柳第163章 斬首行動第8章 無心插柳第46章 秘密謀劃第213章 還施彼身第204章 天意使然第56章 突襲行動第229章 佔領印度第99章 參謀論戰第248章 利益互換第175章 戰爭策劃第234章 在朝冷策第2章 ,遊子歸來(二)第64章 機場動員第68章 外交策略第233章 印度之用第52章 戰前結盟第206章 末日疑雲第135章 鬆滬抗戰(二十四)第139章 無心之失第55章 政治搏亦第166章 接見石原第5章 國內局勢第89章 連鎖反應第34章 己所不欲第120章 鬆滬抗戰(九)第236章 哥城事變第19章 謀取甘州第63章 重炮攻擊第50章 戰爭前夕第119章 鬆滬抗戰(八)第224章 殲滅蒙哥馬利(下)第123章 鬆滬抗戰(十二)第155章 無奈決策第25章 各方反應第131章 鬆滬抗戰(二十)第93章 分工合作第41章 李氏軍械(續)第232章 攻克要地第214章 無可奈何第119章 鬆滬抗戰(八)第127章 鬆滬抗戰(十六)第137章 鬆滬抗戰(二十六)第190章 爾虞我詐第100章 權衡得失第23章 巧舌如簧第32章 夫妻情話第101章 合縱連橫第247章 東西搏奕第235章 出兵北非第82章 親臨前線第229章 佔領印度第179章 戰略武器第151章 心中悸動第162章 大好局面第73章 風良結盟第112章 鬆滬抗戰(一)第58章 巧奪重炮第250章 絕對國防圈第147章 曝光黑幕第33章 諜影浮現第174章 國防改革第167章 禍水南引第172章 順勢而爲第116章 鬆滬抗戰(五)第42章 整合西北第66章 勝利全殲第247章 東西搏奕第19章 謀取甘州第62章 拖刀之計第100章 權衡得失第231章 摩步逞威第135章 鬆滬抗戰(二十四)第183章 平息風波第165章 詭異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