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 斬首!(第二更!)

“也好。”

楊塵想了想,點頭同意了陳銘的提議,隨即又道:“把徐海浪也帶上,他偵察經驗豐富,對你們的行動將會大有益處。”

“是!”

陳銘應了一聲,便向團座楊塵告辭。

然後就開始親自點兵,挑選了10來名身手最好的特戰隊員,和段鵬、徐海浪一起,朝不遠處的縣城摸去。

此時,已是夜深,城門緊閉。

凌晨兩點,按理說,應該是人一天最勞乏的時刻。

然而此時的縣城西門卻是燈火通明,兩盞超大功率探照燈在城下來回掃射,所過之處,宛如白晝。

讓一切妄圖盡皆靠近城門的人,或者動物,都無所遁形。

因此,陳銘直接放棄了從城門進入縣城的打算,而是帶着衆人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繞過了西門,來到西門和北門的城牆拐角處。

這裡,日軍的警戒力量相對薄弱一些。

陳銘、徐海浪和段鵬觀察了一會兒,發現守軍每隔5分鐘,就會有一支10多人的巡邏隊,持槍從西北兩個方向,在這片城牆上交匯而過。

“5分鐘,我們只有5分鐘時間,速度一定要快!”

說話間,正好又兩隊守軍巡邏兵經過,陳銘當即示意衆人低頭趴下。

足足過去了兩分多鐘,待那兩隊巡邏兵走遠了。

他們才擡起頭,四處看了看。

確定安全後,陳銘見時機已到,當即沉聲喝道:“上!”

說完,三人便各自拿着一條一頭帶有鉤子的登城繩索,向城牆飛奔過去。

其餘特戰隊員緊隨其後,不過他們卻是在距離城牆稍遠一點的位置停下,舉槍警戒。

三人來到城下,擡頭看了看,提着有鉤子的一頭,掄圓了胳膊,用力使勁一甩,繩子就直直的朝城牆之上飛去。

待鉤子飛過城牆,三人又用力拉了拉,確定鉤牢後,他們這才城牆攀爬上去。

三人速度極快,五六米的城牆,僅僅只用了幾秒鐘,就相繼翻越了上去。

翻身上到城牆之上,左右環顧一眼,確定沒有人發現之後。

陳銘立即站起身,對城牆下的特戰隊員們擺手,示意他們上來。

然後又全部從城牆上,相繼跳到一處靠近內城城牆的民房房頂。

藉助民房的緩衝,先後平穩落了地,很快便消失在了城中。

那三根登城繩索,也被他們順手藏在了城裡一個不起眼的地方。

進入城內後,衆人謹慎而行,刻意避讓。

超級戰兵的能力,被他們發揮到了極致,一路上根本沒有巡邏的鬼子和僞軍發現他們的蹤跡。

沒多久,他們便來到接頭地點,與提前潛伏在城內的兩名特戰隊員合兵一處。

此時,總人數已經達到了15人。

陳銘事先曾親自進入過新鄉縣城,因此已經摸清城內的地形和道路。

是以,15人正好組成三個特戰小分隊,由他們三人帶路,很輕易就摸到了鬼子縣城指揮部。

衆人對鬼子指揮部進行一番實地考察之後,發現其防備十分森嚴。

正門和後門,都至少有8名鬼子兵站崗。

哪怕已經快凌晨三點,這些鬼子兵依舊精神抖擻,沒有絲毫犯困的跡象。

同時,指揮部裡面也是燈火通明。

三人碰頭。

一番思量之後,陳銘放棄了突襲的打算,而改由強攻。

其中,由徐海浪率隊攻擊正門,段鵬帶領攻擊後門,他自己則在兩個分隊的掩護下,帶隊從側面實施爆破,炸開院牆後突進去對日軍高層進行斬首。

見自己的計劃衆人都沒有意見,陳銘又補充了道:“槍聲一響,城內其他日軍最多七八分鐘就能趕到。

所以,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我們必須在7分鐘之內爆破突襲,完成斬首,然後再趁亂撤退,都聽明白了嗎?”85

“明白!”

徐海浪和耙耳朵紛紛點頭。

“那就行動吧!”

陳銘說完,帶頭起身,和四名特戰隊員攜帶着他們帶來的幾個炸藥包,和一些安放、和引爆炸藥的裝置,悄悄離開了衚衕。

朝鬼子指揮部大院的側翼摸去。

徐海浪和耙耳朵,則是各自率部,分別沿旁邊的巷子,朝鬼子指揮部的正門和後門摸去。

沒多久,他們便全部爬上了房頂,各自尋找到合適的制高點。

徐海浪伸手看了看腕錶,確定陳銘和耙耳朵應該都已經就位,當下,毫不遲疑的就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給我狠狠的打!”

言訖,徐海浪就擡起手中的九五式自動步槍,調成點射狀態,果斷扣動了扳機。

“砰!”

一發5.56mm口徑的步槍彈高速旋轉着脫膛而出,“噗”的一下,精準命中了目標。

不等其他鬼子衛兵反應過來,徐海浪微微調整槍口,緊接着於是第二槍打出。

登時,另外一名鬼子衛兵也是眉心中彈,還沒有反應過來,就應聲倒在了地上。

“噠噠噠!”

“噠噠噠!——”

幾乎在槍聲響起的同一刻,其餘四名特戰隊員,也果斷扣動了扳機。

相對於徐海浪的點射,他們的攻擊方式可就簡單粗暴了很多,直接採取連射的方式。

短短不到兩秒鐘時間,四個半梭子子彈,就被傾瀉了出去。

其餘6名鬼子衛兵,剛聽聞槍聲,就被兜頭打來的子彈,給打成了馬蜂窩。

另外一邊。

後門。

這邊槍聲剛響,段鵬他們也紛紛扣動扳機,黑夜裡,五支九五式自動步槍噴吐出一條條瘮人的火舌。

傾瀉出的密集彈雨,很快也將這8名值崗的鬼子衛兵打成了血篩子。

齋藤鷹遭到刺殺,讓上村保一郎得以成功上位。

不過,遲遲無法抓住行兇的四名匪寇,甚至連他們的蹤跡,以及一點訊息都調查不到。

這讓上村保一郎從最開始的興奮,變成了後來的擔憂,因爲他害怕,這四名匪寇還會對他出手。

所以,這幾天他不光下令讓整個新鄉戒嚴,而他自己更是沒有出過指揮部。

值崗的衛兵,也增加了一倍。

可就是這樣,上村保一郎的睡眠依舊不是很好。

究其原因,就是那兩個字引起的。

楊塵!

這個名字,已經成爲日軍軍官們揮之不去的永恆夢魘。

儘管第11軍信誓旦旦的說,他們已經將楊塵殲滅在落日嶺。

可根據他得知的情報,似乎第11軍並沒有找到殲滅楊塵的直接證據,一切都是猜測。

尤其在固始之戰中,皇軍也曾信誓旦旦的向全世界宣佈,他們已經擊斃了楊塵。

第八百八十三章 鬼子女醫生要方便(第二更!)第九百五十三章 虎賁團強勢迴歸1(第一更!)第八十一章 斬殺少將(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二百八十九章 菊花殘第652章 時局分析!(第三更!)第九百六十六章 重拳出擊,民族自豪感!(第二更!)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比武結束第598章 川軍之殤(下)(第二更!)第九百三十八章 借兵,重回落霞寨!(第二更!)第八百九十七章 拼死炸橋!(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八百一十六章 美女的崇拜!(第一更!)第三百零五章 鬼子的狂轟亂炸第515章 殺上城頭第一百五十五章 運氣爆棚出暴擊第613章 大戰前夕(第一更!)第554章 偵察營,失聯了(第二更!)第396章 畜生不如的小鬼子!第七百三十章 麻爪的藤田進(第二更!)第611章 重奪陣地(第三更!)第七十一章 人道主義精神(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九百八十章 返回根據地第466章 小鬼子鬧哪出?第七百九十九章 貽笑大方的小鬼子(第二更!)第594章 主動請纓(第一更!)第八百七十八章 危機解除,損失慘重!(第三更!)第一千零五章 炮擊東門第615章 形勢不妙!(第三更!)第678章 戰後算賬!(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楊塵被鄙視第666章 鬼子大軍突圍!(第四更!)第八百五十六章 壯士斷腕,王貴斷後(第二更!)第326章 遭遇鬼子騎兵第七百九十三章 暗殺徐海浪!(第二更!)第453章 楊塵歸來!第483章 虎賁團的危機(第十四更!)第八百九十二章 攻陷蚌埠1(第二更!)第八十八章 勝利?還遠沒有(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七十七章 搞笑的二鬼子(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九十六章 死亡禁區(第一更!求打賞,求推薦票!)第507章 血戰城南(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七更!)第3卷 第九百六十五章 敢揍我太爺爺?(第一更!)第401章 新番號:虎賁團!第393章 閻老西的憤怒三問!第476章 一勞永逸(第七更!)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陷蚌埠3(第二更!)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建立根據地第一千零三十章 形勢逆轉第3卷 第八百一十九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一更!)第533章 決戰城東(第三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計謀的較量第449章 全殲日軍第四十旅團第七百五十八章 退守石家寨,援軍終到!(第三更!)第三十七章 白刃戰(兩更!求收藏,求推薦票!)第689章 強勢反擊!(第二更!)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458章 女兵被俘的後果第476章 一勞永逸(第七更!)第606章 真正的絕望!(第二更!)第二百三十四章 拒絕嘉獎(求月票,求訂閱!)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鬼子潰敗第539章 兩件事情!(第一更!)第535章 千米爆頭!(第一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撤退、伏擊(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新四軍接上頭!(第二更!)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比武結束第3卷 第七百九十一章 楊塵被下黑手!(第三更!)第392章 奔赴忻口第548章 突出東門(第二更!)第330章 楊塵的宣誓!第549章 阻殺追兵(第三更!)第八百五十七章 陳銘迴歸,順利脫險!(第三更!)第674章 白父的身份(第二更!)第七十三章 前所未有的危機感(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國軍魂第二十二章 收工回家(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八百五十三章 心生一計(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準備關門打狗第3卷 第九百七十一章 震驚的武器專家(第一更!)第九百八十章 返回根據地第七百六十六章 現在開始吹牛B(第二更!)第二百六十九章 擴編補員(第十三章!)第七百六十一章 楊塵趕到!(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五章 警衛營正式成立(第二更!求打賞,求推薦票!)第466章 小鬼子鬧哪出?第一百一十章 戰俘營徵兵(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七十章 白健生將軍的抉擇(第三更!)第361章 轉戰城西第九百六十二章 來自沃頓家族的電文(第二更!)第341章 倍受打擊的幽冥使者第424章 南懷化大捷第391章 忻口告急,危機再現!第358章 警衛團陣地失陷!第406章 我們不是逃兵第三百一十章 主動出擊!第510章 楊塵的野心第3卷 第九百一十三章 阻擊部隊之殤1(第一更!)第373章 最後的決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