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大明痛失柱石,南洋局勢緊繃

“聖旨到,安國郡王劉鴻漸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茲安國郡王劉鴻漸自十月入江南始,除鹽商以振商稅,驅鄭匪以安東南,大明中興幸甚,朕心甚慰。

賜蟒服三件,賞金千兩,加太保,望卿戒驕戒躁,爲朝臣豎標榜,則爲朝廷之幸,萬民之幸。

欽此!”

已經榮升司禮監隨堂的龐大海把聖旨合了起來,雙手呈給劉鴻漸。

“王爺快請起,說起來咱家也有好些日子沒見您了呢!”龐大海笑眯眯的衝劉鴻漸道,言語間味道卻怪怪的。

“呵呵,龐公公遠道而來辛苦,咱們屋裡說話。”劉鴻漸伸手示意龐大海進屋道。

一轉眼在江南地界已經呆了三個月,說起來還有點想念家裡的人,雖覺這龐大海說話有點陰陽怪氣,但劉鴻漸也沒太在意。

“哦對了,看我這記性,差點壞了大事。”龐大海剛走到門口突然拍了下腦門兒,衝院子裡的一個小黃門招了招手。

“這是皇爺給您的密信,裡頭還有太上皇的。”龐大海從小黃門手裡接過一個檀木匣子,鄭重的雙手呈給劉鴻漸。

劉鴻漸接過匣子與龐大海一起入了泰運樓,並吩咐下人上了茶後,劉鴻漸才小心打開了密封完好的匣子。

裡頭左右各放着一封書信,左邊是朱慈烺的,右邊是崇禎的,劉鴻漸毫不猶豫直接先取過崇禎的信展開來看。

吾婿佑明親啓:

一別三月有餘,朕甚爲想念,聽聞鄭患已除,朕心悅之際,特在西山別苑設了宴,軍械所之宋先生、徐先生、兩位畢先生皆在列。

朕與四位先生談起你,四位先生皆言你天縱奇才,實爲大明之福。

他們皆好奇你的那些圖紙從何而來,朕自以太祖皇帝所賜搪塞。

然朕這兩年反覆思量,鬼神之事不足以信,恐沒那麼簡單,是以這次回來,朕定要好好的盤問你。

今秋十月末,朕與宋先生苦研半年,終於將那蒸汽機的驅動力又提升了一倍。

宋先生言,待再測驗改良一番便可交由天津之寶船廠,待時定能提高我大明戰船之神速。

至於你所言,蒸汽機可以猛火油爲燃料,加以車輪驅動,朕與宋先生反覆斟酌,亦沒有頭緒,此是朕之憾也。

最近幾日,朕覺精力大不如前,好賴周氏、坤興、昭仁每日陪在朕身邊,朕覺此生無憾。

至江南之事,不論大小卿皆可自行斟酌處置,後以奏疏轉交慈烺便可,慈烺年輕,往後仍需你來多費心。

倘若江南事了,卿且儘快返京。

此詢順安

丙戌年十月十二。

劉鴻漸看完輕輕嘆了口氣,大叔雖然天天在軍械所忙活,但這心裡頭仍舊是放不下朝廷和慈烺啊。

至於那汽車和火車,即便是有圖紙,不過是基礎類的說明而已,不把石油提煉、橡膠提煉等一系列必需品先研究出來,不過是子虛烏有之事。

劉鴻漸唯一擔心的還是崇禎的身體,大叔只說精力大不如前,但劉鴻漸知道,可能真的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了,只不過大叔不想讓他擔心而已。

見龐大海只是端着個茶碗靜靜的坐着,劉鴻漸隨即又取出了朱慈烺的信攤開。

劉卿親啓:

劉卿此去江南,除兩淮鹽商之阻,又爲朝廷去了鄭氏海匪之大患。

朕得知這消息欣喜之餘,還特地前往西山別苑給父皇稟報,父皇聽了也極爲高興,聽聞還在別苑開了宴席慶賀。

然自鄭氏海匪難逃之後,朝廷隱有傳言,言那鄭家孽子與劉卿是舊友,鄭氏之所以能安然出走南洋,皆是劉卿你故意爲之。

朕聽聞此事怒不可遏,已着東廠、大理寺聯合查訪,若查出傳播謠言之人,朕定當重處。

卿着人送來的奏疏朕看了,既然海關可爲朝廷增加大筆稅收,朕自然不能放任。

海關征稅之事權由劉卿做主,朕已知會吏部、工部加以配合,一應所需皆可直接從各省、府調配。

還有一事,按禮制明歲需爲朕定立年號,內閣幾位閣老經反覆斟酌,給朕呈上兩個年號待選,一曰慶豐,是爲取今歲風調雨順南北皆豐收之意,一曰泰順。

兩個年號朕都覺不錯,不知劉卿意下如何?

父皇這幾日身體愈加不好,已經臥牀半個多月,太醫院齊太醫言,父皇的病竈已擴散全身入膏肓矣,倘若江南之事了卻,劉卿需儘早返京。

順頌時綏

丙戌年十月十七。

劉鴻漸放下信來思緒良多,從明年開始就要用新年號了,這標誌着崇禎年的徹底終結。

至於朱慈烺的年號,慶豐?怪怪的,似乎是個包子鋪?這內閣怕不是開玩笑的吧?

泰順倒聽起來不錯,泰順,太順,國泰民安,朝事順遂。

至於朱慈烺所說京城傳的那些關於他與鄭家的謠言,劉鴻漸心裡極爲的不爽,看來,這事兒就是朱慈烺心裡也在懷疑。

不然這麼大點的事,有必要寫在信裡嗎?

你朱慈烺若是不信,直接下旨處置那些編造謠言之人便可,何必來告訴老子?

唉,是他自己太自以爲是了,朱慈烺不是崇禎,不是那個已經近乎於無條件信任他的大叔。

怪不得韓大爺和黃大炮總是提醒他,到底是當了幾十年的官,知道君臣之道,自己還是太年輕了。

龐大海傳完了旨意連劉鴻漸備好的酒宴都沒吃,以宮中還有要事爲由直接告辭而去。

“老爺,俺懷疑這廝扯謊,但俺沒有證據。”牛大棒槌候在一旁撇了撇嘴道。

“哼,這龐大海是打定主意要跟東宮那幾位走一起了,也罷,老子懶得管這些破事,他不吃咱們吃,走,喝酒去。”劉鴻漸甩開心頭的烏雲起身道。

張羅朝廷之事本就非他所願,他不知有多想置身事外,做些自己喜歡做又沒有時間做的事。

可憐那些個削尖了腦袋想往上爬的人,竟是以小人之心度人,真教個聖賢眼裡皆聖賢,狗屎眼裡皆狗屎。

劉鴻漸與牛大棒槌主僕二人剛坐下準備大快朵頤,這時泰運樓外忽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失去左臂的秦佐明幾乎是跌跌撞撞進了來。

“王爺,我姑母……過世了!”

PS:猛火油,即石油。

PS:白yin萌主的效果真的很厲害呀,才4天時間,訂閱數量已經超過5月份的前20天,但我發的衆chou感言又被系tong刪除掉了,不知道是什麼字眼造成的,真是令人難過,在這裡再次感謝諸位朋友的慷慨相助了。

第516章 渾河往事(二合一)第563章 有朕在,卿勿慮第887章 黑鴉傭兵團(第六更)第149章 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第848章 你是大明的皇帝第505章 曹化淳的助攻(近五千字二合一大章,求訂閱呀,要死了……)第16章 寒酸的御宴第511章 羅曼諾夫王朝第511章 羅曼諾夫王朝第556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749章 內廠牛逼第584章 胖虎與兩個蘿莉(第三更,上月月票加更)第84章 崇禎閱軍(二)第295章 又被催婚(爲推薦票加更)第469章 忠僕護主第555章 只因爲,我來了第754章 沒有耕壞的田,只有累死的牛第874章 不死不休第70章 內閣之爭(求推薦票,求打賞)第255章 下輩子別做漢奸第167章 不分貴賤(求首訂)第498章 儒教誤國(二合一大章)第239章 君臣垂淚第495章 花錢(二合一大章)第62章 又得了個官兒第796章 本王要送炭第416章 再戰渾河第69章 凌遲吳三桂第581章 烹羊宰牛且爲樂第283章 叔父,不要第239章 君臣垂淚第280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四更,推薦票加更)第361章 物是人非第22章 那就大幹一場吧第160章 又來這套(求推薦票)第343章 羣起攻之(第一更)第799章 老子要搞事情第290章 這島以後便叫文龍島吧第31章 歪脖子樹(求推薦票)第536章 飛蛾撲火、螳臂當車第702章 土魯番願降第649章 萬國來朝?第352章 御駕親征(第五更,推薦票加更)第888章 漫漫歸途(第七更)第607章 王爺就能爲所欲爲嗎第444章 蒙古獒第494章 返京(四千字大章)第226章 前屯殉難(一)寫給參與衆籌書友的話第474章 比凌遲更殘酷的刑罰第275章 令行禁止第14章 連救三門(二)第62章 又得了個官兒第712章 意外之喜第707章 養兵千日第76章 終於開光了(求推薦票)第723章 鹽巴交易第524章 窮究於理,成就於工第391章 免費的礦工第167章 不分貴賤(求首訂)第573章 縉紳會議第268章 冤家路窄第568章 弗拉基米爾·諾頓很蛋疼(爲盟主 天忉酬勤 加更2/3)第576章 劉鴻漸的條件第168章 老古董?新發明(第四更)第338章 可憐沒人愛第217章 言官都是垃圾第327章 掙點銀子不容易(第一更)第260章 那就砍了他(第一更)第621章 大人,您的意大利炮來了第485章 風林火山(第一更)第150章 悽慘的匠戶第216章 斯人已去(爲所有曾打賞過本書的書友加更!)第10章 賭約(求推薦!求打賞!)第364章 瞅準了打第429章 傳國玉璽第311章 倔強崇禎與執拗太子(第四更,本週推薦票加更)第536章 飛蛾撲火、螳臂當車第59章 組建軍隊的艱辛(求推薦票)第315章 喜訊頻傳第564章 二次北伐(第三更,爲盟主 天忉酬勤 加更1/3)第738章 奈何以死懼之第640章 朱慈烺的擔憂第620章 應得的榮耀關於明代宮廷內部的一些稱謂小考第570章 狙擊手炮手的戰爭第573章 縉紳會議第579章 大清的寶藏第366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2018感謝有你,2019砥礪前行第794章 賜名鄭林第528章 買票,登船第835章 溫室的花朵第340章 魔術師第700章 錦囊妙計第206章 排隊槍斃第74章 血戰山海關(四)第296章 本侯不信第758章 任重道遠第491章 秦淮二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