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大小姐張如雲已經十二歲,多少也知道些事情。日常多數時間,她都是在萱馨園和黃嬤嬤、小蓮那裡學規矩、禮儀,後來還加了書畫、女紅,一整天都忙碌的很。就是晚飯後,纔回姨娘的院子休息,姨娘也只是問問她的功課,指點一下她的書寫和女紅,對府裡的事情並不多說。
可是,今天姨娘怎麼了?明顯就是在陷害他們府上。如雲不解的看着自己姨娘,很想問問,姨娘這是想幹什麼?可是,周圍的人太多,她不願意當衆問姨娘難堪的問題。
黃嬤嬤催促衆人各自做事,如水已經被姚氏領走。
小蓮過來叫如雲:“大小姐,咱們也走吧。吃過午飯休息一會兒,還有下午的功課要學。”
若雲舒了口氣,終於不用問姨娘爲什麼說那樣的話,而且,大家看起來對她和姨娘也沒敵意。
諸事安頓妥當,黃嬤嬤找到廉伯,問芊姑姑那裡怎麼辦?
廉伯淡淡說道:“先不要理會她,不過幾天的飯食,咱們還是供得起的。既然她自己不想留在府上,也不替大小姐考慮,咱們也不用多管她。這場事情之後,六爺少不得要遣人出府,芊姑姑不能留在府上就是了。”
這幾年,有了遠途運輸行、爆竹行和洋芋生意的進項,北地的建設大大加快,現已初具規模。而且,那裡也有了一定數量的火器作防禦。
他們就是馬上遷去北地也可以,只是需要個合理的藉口,才能把這上上下下的生意結束。如今就是個好機會。
府裡被抄的同時,張家全部產業也都被封。另有文書發往各地,張家在外省份做的生意,也一樣全部抄沒。
安頓着行志吃過午飯,哄着他午睡,冬兒纔去外院向廉伯打聽外面的買賣。雖然她事先已經知道,這些買賣恐怕保不住,可她還是忍不住想打聽打聽,那終究是她一手經營出來的。
尤其是運輸行,這個參照現代物流運輸方式做起來的買賣,冬兒可沒少下辛苦。朝廷這麼隨隨便便一句話,不需要任何理由,就能全部抄沒了去。這纔是真正的沒地方說理去。
其實,廉伯也給不了冬兒多少實在消息,這上半天的時間,也只夠官差們把買賣封了。所以廉伯也只能籠統的告訴冬兒,手下送進來消息,六爺的全部買賣,的確讓官府沒收了。
至於沒收以後,具體的查對賬目,給買賣作價這些事請,以及再怎麼轉手,那就是戶部懂此類事情的人來做。到那時,他們就更插不上手了。
冬兒其實也就是和廉伯落實一下,他們的買賣是不是真的被連鍋端了。聽到確切消息,冬兒也只能靜下心,在家裡靜候張謙的消息。
這次不比前次,前次入獄,是牽扯進謀逆案。歷朝歷代的謀逆案,別管是實情,還是被冤枉,只要定了案,那就是殺頭的罪,而且極有可能滿門抄斬。張謙雖然是脅從,但是搞不好就會丟命。
這次的案子,其實沒那麼嚴重。不過就是繳不齊朝廷要的銀子,只要銀子湊齊了,張謙理應沒事。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個經濟案,還是個類似於無意識的漏稅經濟案件,絕不牽扯職務犯罪。
可是,這個名目的前提,是朝廷不會發現他們的生意有鉅額收入。若是戶部的人查到他們的賬目有問題,追查那樣一筆天大的財富去向,張謙的罪名一樣很嚴重,足夠滅門。
冬兒自己覺得賬目上不會出現疏漏,並且和賬目相關的人,都已經離開。可以說,他們把事情做的滴水不漏。
上次廉伯還能通過關係去看望張謙。這次,整個張府都被圈禁起來,除了專管採買的人,能在後門買些急用的物品,等閒人不能離開。
所以,就算冬兒擔心,也只能每天窩在錦繡院裡,惴惴不安的安慰自己,這只是個簡單的經濟案,而且是朝廷理虧的經濟案,張謙只要朝廷把買賣買了,收穫足夠的銀子,張謙就會被放出來。就算有問題,張謙不是還安排有後路嗎?他們可以用各種病遁、死遁、流放遁……等方法離開京城,或者製造一個大事故,多人一起死遁。
………
冬兒和廉伯知道這次事件的往來細節,心裡多少有點底。姚氏那裡就不一樣了,回到萱馨園之後,查看她放置銀票的地方安然無恙,心放回肚子裡。
可是一頓飯吃下來之後,放下的心又提起來。她已經和黃嬤嬤證實過,張謙的買賣真的全部被抄沒了,包括外省份的分號。張家真的一丁點兒家產也沒有了。
午飯之前,她想到的都是她的細軟和值錢的擺設,以及張家的家產到底是不是沒了。靜下心來,她才驚覺,張謙怎麼又被朝廷抓去了?到底他又犯了什麼事?
依照姚氏的想法,張謙上次牽扯的是謀逆大案。謀逆大案,也只是把張謙關進牢房,府裡一點兒沒受波及,買賣也不過是封了,卻沒有抄沒。至於最後流錦行充公,那是張家爲了給張謙的脅從謀逆罪交贖金,自願抵押給朝廷。
而這次,不但張謙被羈押,府裡被抄,連所有買賣都被抄沒。這是犯了多大的事啊?
姚氏的心止不住的狂跳,會不會張謙真的謀逆,被朝廷發現,這才招來大禍。如果是這樣,她面臨的已經不是錢財問題了,而是小命是不是保得住的問題。
姚氏坐在房裡,目光越來越驚恐、臉色越來越灰敗。
徐嬤嬤進來服侍姚氏午睡,一見她的樣子,嚇了一跳,忙問:“六奶奶怎麼了?是不是那裡不舒服,要不要找郎中來?”
姚氏遲鈍的轉動眼珠,看到徐嬤嬤,眼裡纔有了些許的光澤。她扯着徐嬤嬤,急急說道:“嬤嬤,嬤嬤,你回侍郎府一趟。和我父親說,我願意出三萬兩銀子,讓父親把我和懷志、囡囡接回家,和張家脫離關係。你現在就去,這就去。”一邊說,一邊往外推徐嬤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