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語音輸入法的用戶高達3000萬。
在1月10號的一點左右,用戶陸續接到清瓷科技智能翻譯軟件的推送。
輸入法只有安卓版,首先接觸到了智能翻譯軟件的就是安卓用戶。
其實這也正常,軟件剛研發出來,蘋果的審覈又是出名的漫長。短時間內不會有蘋果版本的軟件出現。
燕京大學語言學院的老教授陸文遠。
他已經退休幾年,被返聘學校工作。一直在從事國內外名著的翻譯工作。
近幾年來,手指越來越不靈活電腦打字很慢。
現在他手裡拿着智能手機,用智能語音輸入法來錄一下他想說的話。
他感慨國內人工智能技術真的很發達。由於年紀太大舌頭不怎麼靈活。
他說出的話都帶着顫音,智能語音輸入法軟件卻可以輕易的識別。
突然有一個提示音響起,語音軟件給他推送了一款軟件。
陸文遠看到名稱是智能翻譯軟件,他自己就是做翻譯工作。懷着好奇的心情把這個軟件下載。
“便捷溝通,無距交流,世界因我而廣闊。歡迎使用智能翻譯軟件。”一個清亮的女聲響起。
之後就是電子合成音,對軟件的操作進行引導。
陸文遠學會基礎操作之後,登錄他的賬號。
軟件提示,使用一小時0.5元,包月使用59,包年使用590。
第一次可以免費使用30分鐘。
陸文遠直接59元包月,這點小錢他是不在乎。
他發現智能翻譯軟件做活動,買一贈一。自己買一個月直接給開通兩個月。
他發現自己的語音信息,可以直接同步到智能翻譯軟件中。
陸文遠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六國外語。
他開始測試這個翻譯軟件,通過多種語言的互譯,驗證了這個智能翻譯軟件的準確性。
他打開這個軟件,發現軟件操作很簡單,設置的也很精巧。
通過他自己多年從事翻譯的經驗,陸文元看到這個軟件欣喜。只發現軟件有一個細微的瑕疵。
其實也不算瑕疵。除了特殊的同聲傳譯人員,就是普通的翻譯也做不到這種事。
那就是對一句話進行同步的翻譯。
這不是軟件的毛病,而是受到各種語言的語法限制。
不說完一句完整的話,誰也無法知道整句話的大概意思。
也只有在大型公共場合,同聲傳譯人員在有對方稿件的情況下。
纔可以順暢的同步進行翻譯對方的話。
陸文遠知道,不說完一句完整的話能實時翻譯不同語種。
這就不是唯物主義的科學觀,而是上升到神學程度。
軟件除了提供語音翻譯外,還提供文本圖片和視頻翻譯功能。
只不過文本圖片和視頻翻譯需要另花錢購買。
文本圖片翻譯功能每月需要40元,視頻翻譯功能每月需要60元。這個功能不提供包年。
陸文遠查看這個功能,文本翻譯支持讀取50兆大小的文檔和圖片。
視頻翻譯,支持五個g大小的視頻。
陸文遠內心很高興,這個小小的軟件對國家的影響太大。
全球的人們可以自由的交流,這能帶動起來的利益將是非常龐大。
特別是華夏作爲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家,直觀的感受就是產品更好賣了。
陸文遠在自己的公衆號上發佈一篇文章。
《翻譯界的灰犀牛來臨,人工智能將會取代大部分翻譯。同行們且行且珍惜。》
在文章中,他簡要的介紹智能翻譯軟件的能力。
文章的主體思路,認爲那種沒有文學修養。只會機械翻譯的人,很快就會被人工智能淘汰。
有文學修養的人,他已經不能稱呼爲一個翻譯,而是叫做翻譯家。文學水平幾乎和文學家相當。
對翻譯軟件萬般推崇的陸文遠,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翻譯軟件的翻譯準確度。
他把《三國演義》從中文譯成俄文,再由俄文譯成英文。
最後用英文譯成法文,用來和法蘭西的翻譯家對比。
陸文遠特別指出,他不譯成中文對比的原因是中文的白話文版本太多。
無論智能軟件翻譯成什麼樣?只要大概意思對,總能找到相應的白話文翻譯。
最後的結果是翻譯軟件能完美的翻譯出書中的主要意思。
陸文遠寫到這裡,筆鋒一轉。他又指出智能翻譯軟件的缺點,竟然只能翻譯白話文。
而對蘊含着華夏文化精髓的文言文和半文言文,只能翻譯成白話,卻無法反着翻譯。
陸文遠的公衆號關注人數很多。他發出一篇文章,很快被多個自媒體轉載。
聳人聽聞版
翻譯這個工作,將會全部被人工智能取代。今後所有翻譯將會下崗。
幸災樂禍版
號外,號外。又有一個職業將要消失。以前有人覺得學翻譯高高在上,現在卻被機器人取代了。
解說版
陸教授反覆提到灰犀牛一詞。有些讀者不明白,給大家介紹一下。
灰犀牛是指我們看得見的危險。但它平時沒有危險,我們都把它忽略。
某一時刻突然提速,朝我們撞過來。
和它相似的名詞是黑天鵝。這是指我們不可預見的風險,在某一時刻突然爆發。
這條消息在朋友圈中瘋傳,把沒有見識過智能翻譯軟件的人。也吸引過來。
隨着這條消息的傳播,也引起主流媒體的注意。
華夏的主流媒體環球時報。它在這個時代還算稍微有點責任心的媒體。
經過編輯部的詳細研究和採訪多位翻譯家。
在1月10號晚間,環球時報官網和公衆號推送了一篇新的社論。
《翻譯界的灰犀牛來臨》
副標題是我們將何去何從?
文章引用了陸文遠的話,深刻的指出在人工智能強勢進入翻譯領域後。
大部分翻譯都要失去他的本職工作,只能轉行。
文章探討國內數百萬編劇行業的從業者,他們將何去何從?
年輕人還有轉型的機會,老年人也將要退休。
但是對於事業已經定型的中年人,舊有的行業消失又無法加入新的領域。
新事物對於他們來說是最爲痛苦的存在。
在文章的最後筆鋒一轉。翻譯軟件可以實現全球主要語言的互通互譯。
華夏英語課還有沒有必要存在?
對於數千萬英語老師和擁有數千億市場的英語培訓行業他們將何去何從?
隨着衆多主流媒體轉載這篇社論,由智能翻譯軟件而引起的風潮。
正在以出乎李浩他們想象的速度,席捲着華夏的輿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