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死靈之書》之中的故事(一)

就在李玉龍翻開了埃及版本的《死靈之書》——《阿爾·阿吉夫》的時候,他發現扉頁上寫着這樣的一段文字,這段文字是以古代阿拉伯語寫成的,而在這段文字的下面,卻寫着一段用楷書寫成的繁體中文,卻是對上面那段庫法體的阿拉伯語文的鉅細無遺的翻譯。

而這段繁體中文的楷書寫了這樣一段故事:

得此書者,須知餘心之所向乃寰宇之大道,餘自開蒙之時,嘗思萬物究極之理,每苦思冥想,夙夜不能成眠。

古語嘗曰:欲求知識,必到華夏。

及至餘成年而有膂力之時,隨同商隊,泛舟出海。

餘所到之處,遍訪真理,而不得。

及至餘到達華夏之刺桐,投名師,訪高友,得華夏天子之接見,薦餘於長生不死之聖人門下。

長生不死之聖人見餘亦喜,乃曰:

憶往昔,餘與西來之聖人相識於華夏昌盛之時,每縱論天地宇宙之窮奇,不亦快哉。

後其返國創教,吾亦嘗聞聖教之名久矣。

今其成聖做祖,開教創派,建邦立國,不亦壯哉。

而今之華夏,天下倒懸,海內怨毒,藩鎮割據,禮崩樂壞。

若西來聖人聞之,恐亦有慼慼焉。

故吾方外之人,亦仿效西來之聖人,開教創派,選賢任能,遣徒衆於世俗,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

然則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

餘憫恤衆生之悲苦,行逆天改命之事,傳以殺止殺之法,順乎天,逆乎天?

餘聞之,亦慨然長嘆曰:

嗟夫!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今聖人之行,自詡逆天改命,以殺止殺,安知其不亦天命乎?

天命昭昭,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萬物之理,必有其常。

然則聖人又何以自疑乎?

長生不死之聖人聞之亦喜,對曰:

君亦知天道,又何必自苦而遍求之?

餘聞之,亦大悟:

夫天地之道,存乎一心,求之於外,不若反求諸己。

遂曰:

餘乃悟。

長生不死之聖人乃曰:

大善!

賜餘真經一冊,命餘勤習之,他年必有所成,乃還。

看完這段故事之後,李玉龍也感到異常的驚訝,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居然會使用中文楷書來寫繁體字,而且居然用華夏國古代的文言文記述了他求見華夏國長生不死之聖人的經過。

李玉龍覺得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這個人絕對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學者,而且很有可能,他真的見到過華夏國境內長生不死的聖人,並且得到了他的點化,這更進一步證明了《阿爾·阿吉夫》這本埃及版的《死靈之書》的真實性。

於是李玉龍繼續向下翻頁閱讀起來,而阿什麗·曼森因爲不懂阿拉伯文,所以只能站在一旁幹看着。

尤素福·伊布拉辛看到李玉龍的眼中精芒大盛,便知道面前的這個來自東方的年輕人,一定是從《阿爾·阿吉夫》裡面得到了某種啓示。

其實也確實是這樣,在李玉龍研讀《阿爾·阿吉夫》的過程之中,他發現這本書雖然是一本盜版書,但很有可能如尤素福·伊布拉辛所說,是最接近原著的版本了。

《阿爾·阿吉夫》裡面記述了一個讓李玉龍歎爲觀止的世界。

《阿爾·阿吉夫》的開頭,除了那段用楷體書所寫的漢字繁體文言文之外,餘下的字全都是用阿拉伯文字寫成的,而且還配上了一些非常精美的插畫。

這種做法在阿拉伯文的經書之中是非常罕見的,因爲聖教一向反對偶像崇拜,所以在經文之中,一般是不會加入圖畫的。

但是《阿爾·阿吉夫》的前三分之一部分,並不是一本魔法經書,而更像是一本關於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旅行冒險經歷和人生感悟的傳記。

原來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出生於也門港口城市薩那的一個海上商人之家,他們的家族生意遍及整個阿拉伯半島的沿海港口,是當時阿拉伯帝國的哈里發的御用商人之一。

從書中可以看出,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在年輕的時候,是一個好奇心非常旺盛,非常富於冒險精神的阿拉伯海上商人。

他駕駛着阿拉伯式的槳帆船行走於阿拉伯半島,印度次大陸沿岸,印度尼西亞的亞奇地區,以及馬來西亞的室利佛逝等地。

在那些地方他接觸了,當時還很有勢力的印度教,以及東南亞的小乘佛教,還有正在衰落中的拜火教和耆那教。

並且在他的記述中,把自己所信奉的聖教教義與印度教、拜火教、耆那教和小乘佛教的教義相對比。

可以說,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在他前期的旅行途中是一個比較宗教學家。

因爲他的航海經歷,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宗教學說,使他的視野更加的開闊。

當他去當時的華夏國做蠶絲和瓷器的生意的時候,他也在刺桐港當地聽說了儒家學說和道家學說。

在當時的華夏國的刺桐港雲集着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來自於已知世界範圍之內各地的商人。

這些商人不但在當地行商,做買賣,還在當地傳播宗教和刺探情報,甚至有的阿拉伯商人想要趁着華夏國天下大亂的機會,在華夏國建立殖民地和行商的據點。

但是,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也聽說過一些華夏國的軍閥曾經懲罰過那些想要建立沿海據點和殖民地的阿拉伯商團的故事。

щшш◆ тTk án◆ c○

在故事中那個叫黃巢的軍閥,不但把那些野心勃勃的阿拉伯商團的商隊和軍隊屠戮殆盡,而且還把他們的船舶和商品全部沒收扣押。

這也導致了一部分心懷叵測的阿拉伯商人伺機報復。

而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經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覺得那些野心極大的阿拉伯商團,想要在華夏國沿岸建立起殖民地的做法並不可取。

即使當時的華夏國天下大亂,各個沿海藩鎮割據勢力的力量,也都不是任何浮海遠洋而來的阿拉伯商團的力量可以顛覆的。

所以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做了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他向當時刺桐港的管理者出賣了他的一些阿拉伯同胞。

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把那些懷有野心勃勃的軍事入侵計劃的阿拉伯商團的入侵行動的細節,完全告發給了當時華夏國的港口管理當局。

而因爲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的告密,華夏國的港口管理當局成功的挫敗了當時在東南亞地區有非常大勢力的一個阿拉伯商團的武裝偷襲,並且把那個阿拉伯商團在華夏國內的勢力斬盡殺絕。

根據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的描述,他因此受到了刺桐港總督的賞識,這位總督舉薦他去面見了當時的華夏國天子,居住在洛陽的朱溫。

並且通過這位華夏國天子的舉薦,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成功的拜入了華夏國深山裡居住的長生不死的聖人的門下。

在長生不死的聖人那裡他盤桓了兩年之久,而那位聖人告訴他的大部分道理,都是和華夏國道教之中的修真方法有關係的。

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在閱讀了大量的道教典籍之後,也領悟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道理,並且練就了一身很高強的華夏國道教修真武藝。

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自稱,他經過華夏國長生不死的聖人的指點,甚至可以用意念駕馭飛劍,既可以腳踩飛劍在天空中飛行,又可以用飛劍召喚來擊殺敵人。

李玉龍看完這些之後,覺得和自己目前知曉和掌握的信息大概其是一致的。

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在《阿爾·阿吉夫》書中還寫道,在他學習了兩年之後,他決定返回自己的家鄉。

而在臨別之時,華夏國長生不死的聖人贈送給他了一把專門爲他打造的,富有阿拉伯風情的飛劍,作爲他們這段師徒情誼的見證。

後來,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乘坐商船浮海返回阿拉伯世界,在東南亞的時候他們遭遇了室利佛逝地區的海盜。

這些海盜背後的支持者,正是當初他告密的那些阿拉伯商團的餘孽。

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利用自己手中的飛劍,在海上斬殺了海盜的頭領,在此之後他一戰成名,直到他離開整個東南亞海域之前,都不曾有任何室利佛逝地區的海盜敢冒犯他的商船隊。

當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的船隊在穿過斯里蘭卡海峽的時候,遇到了大型風暴,船隊把船停在了斯里蘭卡的一個港口。

而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居然發現統治那個港口的上層統治者是一些外貌長得更像魚人的怪物,這些魚人信奉着深海之中的某種長着非常多的觸手的神靈,他們把這位神明稱呼爲克蘇魯。

щшш⊕ ttкan⊕ ¢O

這是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第一次聽說克蘇魯這個名字。

當他們在那個港口躲避過去暴風雨之後,他們便揚帆起航了,但是據說之後那條船再也沒有在斯里蘭卡海峽裡發現過那個港口。

所以很多水手後來傳說那個港口是一個鬼港。

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的船隊沿着印度次大陸的沿岸開始向北航行,在他們的船隊航行過了卡利卡特之後,被季風吹拂到了阿拉伯海上,這樣他們不得不到索科特拉島上進行停泊和補給。

當他們離開那個島嶼的時候,他們又遭到了颶風的襲擊,被刮到了一個他們從來也沒有到過的海島。

當地人的長相和他們在印度洋上去過的那個魚人港口的統治階級的長相一模一樣,而當地人崇拜的神明,就是半人半魚的大袞。

李玉龍看到這裡,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很有可能在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的那個時代,深潛者們在印度洋沿岸和阿拉伯海的海島上面,建立過一系列的殖民地和定居點,甚至很有可能,他們還曾經建立起來過一個橫跨整個印度洋和阿拉伯海的海上帝國。

而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所碰到的那些由魚人統治的島嶼和港口,實際上就是深潛者們的聚居地,而從他們崇拜克蘇魯和大袞的事情上,更可以確定這一點。

經過了一系列的猶如奧德賽一般的海上冒險,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終於回到了他的故鄉,當時的阿拉伯半島最繁華的沿海貿易都市之一,也門的薩那。

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用飛劍在海上斬殺海盜首領的傳奇事蹟,被所乘坐船隻的水手們廣泛的在城市裡宣揚,這讓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引起了當時統治薩那的軍事首領埃米爾的注意。

當地的埃米爾薩比爾接見了他,並且和他徹夜長談,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就像那講述《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山魯佐德一樣,把自己的冒險經歷加以潤色,繪聲繪色的講給了埃米爾薩比爾聽。

埃米爾薩比爾在聽完了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這些年豐富的冒險故事之後,並不是十分相信他治下的這位商人所敘述的過於傳奇的經歷。

所以埃米爾薩比爾提出了一個要求,他要求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在他面前展示一下自己使用飛劍的能力。

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覺得自己講述了自己的航行經歷之後,並沒有得到埃米爾的認可。

而且如果自己不表演御劍飛行和殺敵的話,他很有可能就被面前的這位剛愎自用的統治者,當作散佈異端邪說者,而加以逮捕,並且很有可能就地正法。

如果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不能御劍飛天,並且使用飛劍殺敵的話,他就要讓他手下的馬木魯克奴隸兵立即逮捕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並且以詐騙罪和妖言惑衆罪處以他死刑。

阿卜杜·阿爾·哈茲萊德此時也認爲埃米爾薩比爾這麼做是對他的侮辱,他決心要在全城的市民,以及所有的本國的和來自外國的水手和船長的見證之下,好好的給埃米爾薩比爾一個教訓。

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靈之書》之中的故事(十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來自亞述的恐怖魔怪第二百二十六章 機場裡面的插曲第一百三十章 阿撒託斯之屁的威力第五十二章 劍橋鬼影(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卡達斯的毀滅第三十四章 血濺五步第十一章 消失的中文聖書第三十二章 復活的觸手怪第二百五十四章 埋在熱帶雨林裡面的聖靈之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靈之書》之中的故事(十三)第一百八十五 荷魯斯,拉,還是古神的眷族?第五十三章劍橋鬼影(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五十六章 劍橋鬼影(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雨林聖靈之城的傳說第二百零八章 初入千柱之城埃雷姆第五十六章 劍橋鬼影(六)第一百六十四章 《死靈之書》之中的故事(四)第九十六章 他人即地獄(六)第二十二章 南海拉萊耶老故事(一)第八十章 食人惡魔之謎(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古神的解決方案第十一章 消失的中文聖書第五十九章 劍橋鬼影(九)第二百五十八章 黑法老奈亞拉託提普的故事(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狂暴之路第五十七章 劍橋鬼影(七)第六十三章 邪神奴僕狗咬狗(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回到現實第一百三十一章 德魯伊和蜥蜴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身體像中子星一樣堅硬第九十九章 他人即地獄(九)第一百二十七章 卡達斯古菌第一百零六章 金雀花隱修會(一)第一百九十章 金字塔上的妖魔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靈之書》之中的故事(十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在精神的荒原上面汆燙靈魂第二百二十四章 熟悉的黑市古董交易商第一百八十六章 克蘇魯神話裡面的埃及的古神第二百七十七章 克蘇魯學與終極問題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湖地區的考古遺址第一百零五章 歷史性的遺憾(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觀埃及國家博物館第二百七十章 大湖遺址的克蘇魯學秘密(七)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靈之書》之中的故事(十八)第二百章 倫道夫·卡特家族的隱密第二百八十三章 沒被炸死被氣死第二百一十二章 古神的解決方案第一百八十九章 先要把人找齊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湖遺址的克蘇魯學秘密(十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回到現實第二百九十七章 邪神奴僕的憤怒海嘯第十六章 噩夢中的呼喚第二百四十四章 沉沒的古城尼亞扎的傳說第二百七十章 大湖遺址的克蘇魯學秘密(七)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湖遺址的克蘇魯學秘密(十)第六十七章 血債得不到血償(一)第五十五章 劍橋鬼影(五)第二百八十章 《遠古外星人》節目組的採訪第二百六十二章 過關不斬將,全靠手裡錢第二百三十二章 在精神的荒原上面汆燙靈魂第一百九十章 金字塔上的妖魔第二百五十四章 埋在熱帶雨林裡面的聖靈之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歐甘字母魔法陣第四十九章 火車怪客(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痛苦的重逢第一百四十五章 陰暗的真相第八十七章 開學了第一百三十章 阿撒託斯之屁的威力第五十一章 劍橋鬼影(一)第五十七章 劍橋鬼影(七)第七十八章 食人惡魔之謎(二)第五十八章 劍橋鬼影(八)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六十一章 喪心病狂(二)第六十五章 邪神奴僕狗咬狗(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殘酷古神的殘廢製造方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靈之書》之中的故事(二十一)第九十九章 他人即地獄(九)第一百零三章 魔經新考(二)第七十七章 食人惡魔之謎(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機場裡面的插曲第七十二章 貝葉魔經(四)第五十八章 劍橋鬼影(八)第一百三十章 阿撒託斯之屁的威力第七十九章 食人惡魔之謎(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突襲金融城(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獲得阿努比斯的士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要去英雄救美第二章 迫不得已第二十九章 重獲自由第七十五章 貝葉魔經(七)第二十六章 碎屍藝術家第二十九章 重獲自由第七章 奈亞拉託提普的門徒第一百四十三章 邪吃黑,越吃越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