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黃河之上

魏徵和趙雲澤帶領的東路巡視組,自長安乘船,沿渭河漂流而下。於正午時分到達渭南縣。

在渭南靠岸,稍做停留,船隊又自渭水進入黃河,繼續向東而去。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時間是半下午時分,趙雲澤佇立在大船的甲板上,兩手扶着欄杆,望着滾滾黃河水詩興大發。

“好詩!”趙雲澤的詩剛一背誦完,他身後就響起了魏徵的稱讚聲。

“魏大人,您也出來了?”趙雲澤回過頭,跟魏徵打招呼。

“艙裡太悶,出來透透氣。”魏徵邊答着,邊走到了趙雲澤身邊。

簡單的寒暄兩句,魏徵和趙雲澤就都不說話了。兩人挨着甲板邊緣的圍欄站立着,一起望着奔涌向東的黃河水。

船隊行至此段的黃河,已經流過黃土高原。雖然唐初的黃土高原植被破壞的還不算很嚴重,可黃土高原本身的地形土質特徵,還是給黃河水帶入了大量的泥沙。這一段的黃河,已經很渾濁了。

“同樣是河,天上銀漢令人無限嚮往,可地上這條黃河,多少年了,卻給無數的百姓帶來了無盡苦難。難怪鵬羽要感慨‘同到牽牛織女家’了。”魏徵眼望黃河水感慨道。

“是呀,黃河向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尤其是下游流域,黃河動不動就決口氾濫、改道。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無數良田被沖毀,無數城鄉被淹沒,無數百姓深受其害呀!”趙雲澤也感慨道。

“善淤、善決、善徙。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鵬羽對黃河之災頗有見地啊!”魏徵深以爲然道,“不知鵬羽可有治河的方略?”

趙雲澤一聽魏徵居然向他詢問治河之計,立即搖頭苦笑道:“魏大人還真看得起趙某!從古至今,無數有大智的先人都致力於黃河的治理,可也沒有鎖住這條黃龍,某一介愚子,又有什麼好的辦法治理黃河?”

魏徵微微一笑,道:“鵬羽太自謙了。在某看來,你可是大智之才。且不說其他,單是這開中法,若是實施得力,將爲朝廷獲得無數糧米。以後,賑災就不愁無米下炊了。”

稍頓,魏徵又道:“此次陛下派八路大臣巡視天下,其他幾路,只是安撫地方,行勸農之事。唯獨鵬羽與老夫的東路,卻是擔負着推行開中法,設立常平倉、義倉的任務。此行,你我任務艱鉅啊!”

趙雲澤點點頭,道:“魏大人也無需太過憂心,咱們帶的那一船精鹽,就是最好的引子。河南道、河北道的那些門閥世家,別看一個個都掛着詩書傳家的名頭,可是他們的眼睛,也是盯着銀錢的。爲了精鹽的巨大利潤,他們必會支持開中法的。”

魏徵笑了笑,說道:“鵬羽弄出的這個開中法,確爲奇思妙想。不過,單靠讓世家門閥向朝廷捐糧,怕也不是長久之計啊!今年只是在關內道和河北、河南兩道設立常平義倉,那些世家門閥捐獻的糧食也許能滿足朝廷需要。可將來,大唐各道、各州縣都要設立常平義倉,光靠世家門閥捐糧,怕是不夠的。”

趙雲澤道:“朝廷現在不是窮嘛,不讓世家門閥捐糧,朝廷也無處籌糧啊!等將來朝廷有錢了,開中法也可以因時而變嘛!”

魏徵點頭道:“看來鵬羽對開中法已然有了全盤考慮,那老夫就不多置評了。”

稍頓,魏徵又皺起眉頭問趙雲澤:“聽陛下說,你曾言今年關中、河北、山東三地有旱澇災害?”

趙雲澤稍稍一驚,心道:李世民居然連這件事情也告訴魏徵了!

“那是某的師傅曾經用占卜之術做過的推算,至於會不會應準,誰也不知道。”趙雲澤解釋道。

魏徵長嘆一聲道:“難怪陛下親耕那日,耕牛忽然跪地,上天也鳴雷示警。鵬羽師父的推算,有極大可能應準啊!”

聽魏徵又說起祭農大典那天的事情,趙雲澤猛然想起一事,連忙問魏徵:“魏大人,某那日觀陛下親耕,是將糧種直接播於土地,難道民間也是如此做法?”

“哈哈哈,看來鵬羽也是知農之人啊!”魏徵大笑起來,“民間自然不是如此做法。民間種糧,是要先將土地深翻,然後或起壟成墒,或培土爲畦,再播撒糧種的。”

“那爲何陛下卻直接播種呢?”趙雲澤不解的問道。

魏徵一笑,道:“鵬羽,你既然知農,那老夫問你一句,仲春之月播撒的糧種,可能出苗?”

“這……二月還是春寒料峭之時,無論是氣溫還是地溫,都不適於種子發芽生根,怕是長不成糧苗的。”趙雲澤一下想到了這個問題,心中也更加疑惑了。

魏徵點頭道:“陛下親耕,所播撒的糧種,是用來祭祀先農的,根本就不可能長成莊稼。所以,也無需像民間那樣精耕細作了。”

“哦,原來只是取象徵意義啊!我還真以爲陛下會親自種田呢。”趙雲澤恍然大悟。

魏徵搖頭道:“雖然親耕只是祭農、勸農,可陛下還真的要親自種田。不然,如何以藉田之糧供奉祖廟?”

“哦,是我誤解了。”趙雲澤會意道。隨即,他又問魏徵:“那現在民間用的耕牛,難道都不穿鼻環嗎?”

“牛穿鼻環?鵬羽這是何意?”魏徵不解的問道。

趙雲澤解釋道:“就是用堅韌的數枝或鐵環,穿透牛的鼻中膜,然後再在鐵環上繫上繮繩,這樣,牛就聽話了呀!”

見魏徵還是一副茫然的樣子,趙雲澤又道:“我與師父隱居山中時,也是種過地的。師父所用的耕牛,因爲穿了鼻環,很好侍弄。耕地時根本無需另有人牽牛,只一人便可一手扶犁,一手用長繮繩控牛了。”

魏徵的眉頭皺了起來,他想了一會兒,忽然一拍腦門道:“老夫懂了!老夫曾見過春秋時的銅牛尊,那牛尊的鼻子上,就穿有一碩大的鼻環。老夫還以爲那是裝飾品,如今聽鵬羽一說,老夫才知道,原來春秋時的先人們,就已經像鵬羽說的一般爲牛穿鼻環了。今人倒是埋沒祖先的智慧了!”

“啊?春秋時的古人就知道給牛穿鼻環了?”這下輪到趙雲澤驚詫了。

魏徵點點頭,又道:“咱們此次巡視,不妨將這牛穿鼻環的做法也一道推廣開!”

第137章 太監來了第432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下)第219章 納徵(上)第47章 火鍋夜宴(中)第516章 倒黴的長孫嘉慶第446章 第二梯隊第140章 開衙與閱兵(上)第271章 大神馬周第200章 瞌睡來了遇枕頭第504章 熱氣球(中)第296章 程咬金離京第163章 長安城的反應(上)第493章 白蛇傳首演(上)第186章 朔方之變(五)第67章 打一棒給顆甜棗第330章 大比武(上)第173章 入朔方(上)第541章 捷報第519章 李世民的決斷(上)第15章 變成大鳥第335章 防蝗與特戰裝備第312章 被皇帝坑了第406章 都是好東西第280章 又升官了第55章 拜師儀式(下)第6章 入涇陽第194章 回長安第308章 新生入學第218章 旨意背後的文章第159章 脫困之戰(下)第169章 當李績遇上魔王第514章 秋狩(三)第136章 涇陽諜影第272章 大神歸位第459章 冤家路窄(上)第249章 闖三關過五將(二)第504章 熱氣球(中)第307章 利益同步第324章 要生了第33章 李二是個心機婊(下)第456章 樹上開花(下)第548章 大捷報第395章 男兒當自強第530章 歸去來兮第357章 故人重逢第202章 內鬼要倒黴了第420章 裴寂罷官(下)第322章 招商會(下)第231章 洞房花燭夜第469章 槍聲與鮮花(中)第356章 爸爸去哪兒第118章 爲李世民科普(下)第115章 論文化入侵第141章 開衙與閱兵(中)第61章 關於書中爵位問題第450章 借糧(上)第64章 收田第456章 樹上開花(下)第213章 裴寂眼裡的沙子第349章 皇劍之名(下)第209章 仙人跳(下)第198章 辭親?結親?(上)第533章 混入定襄第308章 新生入學第168章 渭水逢故人(下)第296章 程咬金離京第476章 敲詐崔懿第238章 又見《推背圖》第100章 接掌內衛第507章 空中的浪漫(下)第405章 遼東方略(下)第372章 節外生枝第402章 再戲趙德言(上)第137章 太監來了第453章 柳暗花明第122章 四方館疑案(三)第418章 裴寂罷官(上)第282章 泰康堂第430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上)第41章 秦茉兒第366章 糖衣炮彈第426章 入城稅與保護費(下)第8章 去個好地方第203章 回家第106章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18章 突襲前奏(中)第103章 顯德殿演武(上)第455章 樹上開花(中)第472章 平滅飛雲寨(中)第27章 被警告了第17章 突襲前奏(上)第8章 去個好地方第274章 再戰王晊(中)第223章 物證第57章 重陽登高(上)第169章 當李績遇上魔王第241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中)第527章 運籌帷幄(中)第287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4章 撲朔迷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