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大捷報

d

大年過後,正月初六,朝廷開始正常辦公。

早朝過後,李世民把房玄齡、長孫無忌、侯君集三人留下來議事。

這三人,是如今大唐對突厥戰事的朝中總調度。年前,杜如晦因爲病情惡化,向李世民告病請休。李世民便讓兵部尚書侯君集替代了杜如晦,參與了三人組的工作。

“三位愛卿,朕將你們留下,是想聽一聽你們對突厥戰事的看法。”李世民開宗明義的說道,“頡利已經請降,這場戰事,也已經休戰。到底該如何結束這場戰事,朕一直頗爲猶豫啊。不知三位愛卿如何看?”

三人考慮了一會兒,長孫無忌說道:“陛下,臣以爲,頡利絕不是真心請降。執失思力來朝中已半個多月了。他代表頡利向大唐提出的條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留頡利的封地和治下子民。也就是說,頡利只是名義上歸順大唐。實際上,他的勢力並未有影響。頡利顯然是在圖日後重振。這如何使得?”

侯君集道:“臣也同意長孫大人的看法。如今,各路大軍已對陰山形成包圍之勢。不如,一舉攻破陰山大營,將頡利擒來長安,免除後患。”

李世民望向房玄齡。房玄齡卻只捋着鬍鬚做思考狀,並不發言。

李世民只好自己說道:“朕何嘗不知頡利是假意投降,圖日後再起。可是,頡利已經請降,大唐若再攻打他,就失了道義了。”

房玄齡這時發言了:“陛下,不如先派出使臣前往突厥,走走這個過場。至於是戰是和,還是讓前方的將領視和談的情況,自己決定吧。”

“房大人的意思是……我們堅持自己的立場,不答應頡利的條件,故意把和談弄崩?”侯君集問道。

房玄齡一笑,道:“某可沒這麼說。不過,頡利想保留他的封地和子民,這一點,大唐決不能答應。既然是投降,就應該像主動歸順的楊政道和突利一樣,任憑大唐處置。”

“房大人,你這不還是想把和談弄崩,逼着頡利繼續與大唐對抗到底嘛!”侯君集笑着說道。

房玄齡道:“興許,頡利迫於形勢,能夠退一步,真心投降呢?”

“他要是真心投降,他就不是頡利了。”侯君集道。

“頡利若不真心投降,那就是他的不是了。大唐打到他真心投降就是了。”長孫無忌也笑着說道。

李世民道:“那就按玄齡的意思辦吧,先派出使臣,與頡利和談。該派誰去呢?”

長孫無忌道:“非溫彥博莫屬。他對突厥最爲熟悉。”

李世民眉頭一皺,道:“溫彥博的確是最好的人選。可是如今天氣嚴寒,溫彥博今冬身體也欠佳,卻是不良於遠行啊!”

“哦,臣倒是忘了溫老的身體狀況了。”長孫無忌說道,“要不,就換民部尚書唐儉?”

“嗯,唐儉的確是比較適合的人選。”李世民思慮了一會兒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先暫定唐儉了。回頭,朕再召集大臣們議一議和談之事。”

既然君臣議定了坑頡利的“陰謀”,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侯君集三人便要陛辭。

李世民又道:“三位愛卿先不忙回衙,朕今日想去探視一下克明的病情,不如三位愛卿陪朕一起去吧。”

三人一愣,互相對視了一眼。房玄齡朝李世民一拱手,道:“陛下,您親自去探望克明可以,但卻不能以探病的名義。”

“這是爲何?”李世民詫異道。

房玄齡道:“自古,臣子生病,只有在病危之時,君王纔會親自探視,以示恩寵。克明雖然患病,但卻還未到那一步啊!”

李世民一拍腦門,道:“幸虧玄齡提醒,要不然,朕大張旗鼓的去探視克明的病情,這不是逼着他死嘛!算了,朕乾脆也不去看望他了。你們回吧!”

“臣等告退!”

房玄齡、長孫無忌、侯君集三人剛一出大殿,卻見門下省的一名官員,領着一個像是軍中信使的士兵,正匆匆趕來。

“劉主事,出了什麼事?”長孫無忌連忙問那名門下省官員。

“李靖大總管有八百里加急軍報遞送陛下。”

“哦,那我們再等等吧,興許,陛下看完軍報,又該召見我們了。”侯君集對房玄齡和長孫無忌說道。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點了點頭,就在大殿門口駐足,小聲閒聊起來。

門下省那名官員和李靖的信使進殿沒多久,一名內侍就出了殿門。那內侍一見房玄齡三人,當即樂了:“原來三位大人還沒走呢。正好,陛下讓奴趕緊追回三位大人呢。”

“有勞公公了!”房玄齡對那名內侍拱了拱手,便與長孫無忌、侯君集再次入殿。

三人行禮入座後,李世民苦笑道:“咱們剛纔白忙活了。”

“可是軍情又有變化?”侯君集連忙問道。

李世民示意黃德海,將李靖的軍報拿給房玄齡三人傳閱,又道:“李靖和李績大年夜出兵陰山,一戰攻破陰山大營,自頡利以下,俘虜突厥軍民十萬餘口。當夜西逃的突厥人,也被李道宗截獲。這場戰事,大唐完勝!”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不待看完軍報,就立即朝李世民道喜。

李世民一擺手道:“都是前方將士的功勞!”

侯君集這時卻說道:“陛下,難道您給了李靖密旨,讓他出兵陰山?”

李世民苦笑道:“朕若讓李靖出兵陰山,又何苦召集三位愛卿議論和談之事呢?”

“那……李靖就是擅自行動了?”侯君集說道。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二人一聽侯君集這話,都對侯君集投去了一絲鄙視的目光。這個人,才能是不小,可就是太小心眼了。他這是嫉妒李靖的滅國之功,要給李靖小鞋穿啊。

“侯尚書,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定是前方出了狀況,李靖大總管纔出兵陰山的。”長孫無忌替李靖辯解道。

李世民一笑,道:“李靖說,是趙雲澤擔心頡利收攏部族,想西逃。這才提議出兵陰山的。趙雲澤率領特戰隊,最先對陰山發動突襲,在蘇定方的火器營和李靖、李績率領的一萬騎兵裡應外合之下,一舉攻破陰山大營。特戰隊還俘虜了頡利。”

“那還是擅自行動啊!”侯君集說道。

房玄齡笑了笑,道:“不管李績是不是擅自行動,突厥已滅,這是不可更改的了。這對大唐來說,終究是一樁喜事啊!”

長孫無忌也道:“李靖的功過,還是留待以後朝廷關起門來議論吧。如今,突厥已滅,陛下應立即發佈詔令,將這一消息告知朝廷內外。這個節骨眼上,實在不宜追究前方將士的功過是非。”

李世民點點頭,道:“輔機說的對,這個節骨眼上,朕要的是普天同慶,斷不能寒了前方將士的心。”

說完,他就轉過頭,又對黃德海說道:“傳旨,在京五品以上官員,速來兩儀殿。”

“遵旨!”c

第257章 涇州之變(中)第340章 夜梟演習(一)第6章 入涇陽第508章 公主駕到第484章 白蛇傳(下)第474章 分贓第292章 廢物利用第235章 推背第365章 蕭皇后的請求(下)第151章 護龍會(中)第302章 高爐第413章 大鬧甘露殿(上)第225章 胡江入坑(下)第146章 老李同志的賞賜第225章 胡江入坑(下)第74章 找個人管管他第99章 重組第503章 熱氣球(上)第217章 浮出水面(下)第181章 私情與私交第266章 祭農大典(下)第427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上)第254章 趙雲澤的憂慮第238章 又見《推背圖》第480章 石城大開發(下)致歉第509章 畢業典禮(上)第84章 軍訓(下)第520章 李世民的決斷(下)第63章 得賜表字第352章 沙盤(下)第84章 軍訓(下)第35章 地主階級第3章 戰前第539章 大火拼(上)第118章 爲李世民科普(下)第5章 一肚子齷齪第11章 賞狗毛三根第81章 差點捱了板子第85章 撐場子的來了第253章 大朝會第292章 廢物利用第493章 白蛇傳首演(上)第447章 垂直打擊第461章 再施奇術第305章 活字印刷術(上)第372章 節外生枝第231章 洞房花燭夜第159章 脫困之戰(下)第439章 胥吏欺民第498章 藏寶圖(下)第289章 羅神棍與丹藥(中)第461章 再施奇術第93章 到底誰是賊(上)第371章 互相試探第44章 記仇的程魔王第395章 男兒當自強第254章 趙雲澤的憂慮第537章 二將奪一城(中)第531章 靈兒有喜第1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362章 六位帝皇玩第246章 護龍會總舵第18章 突襲前奏(中)第381章 陰山之變(中)第61章 馬穿鞋第121章 四方館疑案(二)第334章 大反轉第560章 病入膏肓第401章 婆媳初見第508章 公主駕到第222章 秦府後花園第179章 離間(下)第96章 黑寡婦第458章 神秘人第187章 朔方之變(五)第125章 四方館疑案(五)第158章 脫困之戰(上)第335章 防蝗與特戰裝備第57章 重陽登高(上)第367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20章 天降奇兵第357章 故人重逢第43章 武庫別署的構想第351章 沙盤(上)第314章 與胡商談判(上)第103章 傢俱廠開業(中)第37章 巷間偶遇第440章 鴻門宴(上)第368章 酒後真言第294章 重組護龍會(中)第5章 一肚子齷齪第435章 沒人上門的縣衙第384章 陰山之變(續二)第199章 辭親?結親?(下)第169章 當李績遇上魔王第14章 撲朔迷離(下)第127章 又死一個第80章 烏合之衆第266章 祭農大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