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誰遊戲誰(49)
早知道九垣城是富庶的,親眼看到又是另一種感受。
這感受從進入臨州就有了。
其他富饒地方的州府、京城,繁華的背後,到處都是舊衣襤衫的百姓,百姓裡最常見的是愁苦臉。
越靠近九垣城,穿補丁衣服、愁苦臉的百姓佔比越少,一路過來的官道都是水泥路面,一問都是臨王府出錢鋪設的。
到了臨州府城,街頭沒見到一個乞丐。
臨州知府是他的人,不敢欺瞞他。不是有人把乞丐給趕走了,而是沒有。
因爲是個能動彈的人,到九垣城裡都能找到管吃管住的活,連老人殘疾的都收,這誰還當乞丐。
“都下馬吧。”陳或率先下了馬。
九垣城規定,不是有緊急公務的馬匹,無論多大官到了城門一律下馬進城。
只是到了大啓,許多武功失傳,武林沒落,出頭的女子顯得少見。但也不是沒有。
他聽說了九垣城重視教育,到了此處才知道傳說不虛。
她也不想去養成一個繼位者。
妉華知道陳或的目的,是想讓臨王能支持他上位,因爲臨王幾年來沒有做出過任何爭位的苗頭,只一心地經營着臨州,連兵權都沒碰過。
讓周仲在意的是學堂的數目。一行人走了沒多久,已看到了兩所學堂。
陳或上前扶住了臨王,“四皇弟不必多禮。”順便着把了下妉華的脈博。
他在意的是臨王提這個要求的含義。
房屋則不再是平頂式樣了,水泥青磚的牆,木樑的頂,二層三層的樓房比比皆是,商鋪林立。
臨州知府是三皇子的人,妉華明裡暗裡通過臨州知府打過許多交道,樑王給予她的反饋大體上過的去。
陳或沒回應。
正好省了她去聯繫他了。
陳或坐了下來,不置可否,“病入膏肓之相。”早幾年就說臨王病的快死了,可一直沒見死。
樑王陳或在京城稱病,然後悄悄來到了九垣城。
既然能合作,妉華借臨王之手,把一份機密情報給了樑王。
妉華點頭。
沒讓妉華等太久。
想來三皇子也發現了大風將起,來找臨王合作了。
進到了城內,九垣城沒讓衆人失望,繁華比得上京城。
周仲快走一步,在陳或跟前輕聲說道,“殿下,若是臨王有心,則是……”大患。
馬路主道能並行四輛馬車,兩邊還各有一條人行通道。
三皇子陳或是妉華看好的皇帝人選。
因着臨王身體的原因,兩人交談的時間不長。
不是必要,妉華不願意做皇帝。
“是。”
他哪裡不知道臨王是個勁敵。但從臨王的種種行事來看,又不像是要爭位的。
跟過來聽陳或牆角的系統01回去報告了,“宿主,樑王他們說你是代理臨王呢,還說準備答應臨王,會封你爲大將軍。”
……
“竟會是五弟。”
樑王在他的領地梁州仿效了九垣城的一些好的舉措,這點是妉華較爲滿意的。
他從一個沒有母族可依靠的皇子,經營起一個能笑傲到最後的局面,能力方面不用質疑。
平頭百姓基本都衣着光鮮,難以見到有愁苦臉的。
周仲問,“臨王的身體如何?”
樑王沒想到五皇子的生母如妃是蠻族人,他的殘疾是將計就計裝的,爲的是把自己先行摘出爭位的漩渦,好暗中做事。
有親隨上前,接了陳或手裡的繮繩。
得民心者得天下,臨王不僅得民心,還有財力爲助。
在前朝武林興盛的時代,女子做將軍封了侯的不是一個兩個。
現在情勢到了不得不奮力一搏的時候,要是確定了臨王的想法,他便有了七成的把握。
所以他親自來見臨王了。
新九垣城延續了舊九垣城的整潔劃一,街道全是水泥路面。
引樑王進了臨王府後,妉華以臨王的身份見了樑王。
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樣的九垣城誰不想要,誰不眼饞。
回到居住的小院,找到周仲,陳或的神情很是怪異,“臨王說願意助我一臂之力,條件是事成後封阮統領爲大將軍,永久鎮守臨州。
三皇子人品還行,清除異己的事幹過,但不是睚眥必報、不擇手段的品性。
其他人跟着下了馬。
臨王不可能有子嗣的,也不會娶親,做王爺不娶還好,做了皇帝爲了穩定民心也得有個皇后太子。
毒素也是臨時放到身體裡的,用完了就能抽離出來。
妉華要的是兵權,既然是大將軍那就有兵權。隨後會有戰事起,她好名正言順的領兵打仗。
一個願意針對時弊進行變革的皇帝,總是要好過因循守舊的。
“阮統領,樑王已進到九垣城裡了。”有侍衛來報。
對於阮統領是個女子的事,陳或沒多大的牴觸。
兩所學堂中,一所是爲孩童設立的,一所是爲成人。
周先生,你怎麼看。”
來九垣城的各方各派向阮統領遞貼子很平常,所以樑王的舉動一點不引人注目。
妉華欠了下身子,聲音發虛,“三皇兄,怠慢了。”
周仲想一會,說道,“我想我們之前都想錯了,阮統領不是未來的臨王妃,她就是代理臨王……”
樑王當天便讓人向阮統領遞了貼子。
習武的女子跟普通的女子地位本不相同。
臨王的病弱形象很好辦,抽掉一半的生機,身體就能虛弱到隨時掛掉的狀態。
陳或主要看的是人。
脈博時強時弱,陳或心裡有了數。
要是樑王連這點魄力都沒有,那沒必要合作了。
“嗯,知道了。樑王不送貼子上門就不用理會,他守着九垣城的規矩,隨他去哪都不用管,如果違反了規定按規定處置。”
五皇子早跟蠻人大王串通好了,在這個秋末發動宮變。
蠻人慣常在秋末冬初南下大啓打穀草,今年同樣的時間南下會被當成尋常的犯邊。
而實際上不是,蠻人暗中把兵馬化整爲零,早已佈置在了邊境一帶,只等着號角一響,二十萬大軍將會同時壓境。
大啓布在這一帶邊境的大軍號稱二十萬,實際最多有十五六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