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義釋百姓

話說李業率領五百侍衛來到了趙村,卻被劉承佑、郭允明誤認爲追兵,結果劉承佑兩人相繼而亡,只留下一衆大臣大眼瞪小眼,愣在了當地。

聶文進對李業抱怨道:“你怎麼不先派人通稟一聲,這下可好,陛下魂歸黃泉,咱們該怎麼辦啊?!”

李業惴惴不語,只能長嘆數聲。一旁的蘇逢吉也嘆了口氣,“如今就算迴歸開封府,咱們也沒兵沒將,何況陛下身亡,根本不可能再堅守下去。現在趁着郭威的追兵還沒到,大家趕緊想想出路吧!”

“還能有什麼出路?”聶文進長嘆一聲:“過去我就與郭威爭鬥,如今他揮軍南下氣焰正凶,老夫如果被他手下抓住,必定會被斬首示衆。你們可以逃亡各處,老夫卻只能與他拼死作戰,絕不妥協!何況老夫深受太后信任,也該入城保衛太后、社稷!”

衆人都有些羞愧,現在根本無力守住開封府,入城只是尋死而已。不過大家對敢於入城的聶文進倒是刮目相看,沒想到這個貪財好色的老頭子居然也有如此擔當!

李業低聲說道:“我哥哥李洪信現在是保義軍節度使,咱們可以前去投奔他!”

大家也都沒有迴應他的建議,李洪信雖然官居保義軍節度使,可是吝嗇異常,甚至捨不得拿出錢來爲自己的親兵購置衣甲。在天下各鎮之中,李洪信的保義軍是實力最弱的一支。如果投奔李洪信,一旦郭威發令,衆人也只能等死而已。

後匡贊低聲說道:“我看還是按趙匡胤所說,前去投靠慕容彥超吧。他雖然吃了敗仗,可是根基未損,兗州一帶仍然處在他的控制之中。咱們投靠兗州,可以以中樞的名義,號令天下進京勤王,爲陛下報仇雪恨!”

後匡贊說得很有道理,大家紛紛贊同。事不宜遲,大家立即出發。聶文進帶領二百士兵立即起身回城,希望能在城門淪喪之前,進入皇宮以作護衛;李業帶領一百士兵馬上繞道,前往陝州,前去投奔李洪信;而蘇逢吉、趙匡胤、後匡贊等人則率領剩下的兩百多人前往兗州,投奔慕容彥超。

再說郭威這邊,早上率軍奔襲高處的劉承佑御營,除了俘獲了不少潰兵以外,其餘毫無所獲。郭威想要統帥所有人馬在劉子陂一帶進行大搜捕,可是大多數部隊已經失控,全都自發前往開封府,準備入城大搶一番。郭威也沒有辦法,只能隨大家而行,不久就來到了玄化門外。

此時,劉銖召集所有衙役,在此據守。郭威對於劉銖毫無好感,下令強攻,卻被劉銖手下的弓箭手射退。其實,劉銖手下的弓箭手並不算太多,射出的箭矢準頭也不大,可郭威手下將佐都惦記着入城大搶一番,誰也不願意在此丟掉性命,也就沒有人捨命強攻。

正在僵持的時候,董遵誨派人通報,自己已經攻下了迎春門,請郭帥速速前來主持大局。郭威大喜,連忙帶領部隊前去坐鎮。等郭威到了迎春門,卻發現城門大開,許多百姓攜帶妻兒夫婦,倉皇出城。

董遵誨見郭威來此,連忙上前見禮,向郭威大禮叩拜。郭威很是詫異,便向董遵誨問道:“道安何止如此?軍中但行軍禮即可,甲冑在身,不必叩拜。”

董遵誨連連叩首,對郭威說道:“大帥,前幾日王大人頒下命令,說是入城之後,可以搶奪十天。雖然此舉能振奮士氣,但對百姓卻是一場浩劫。末將覺得有損大帥威名,特命人以大帥的名義通知附近百姓,可以從迎春門出城避禍,十日後再行迴轉。”

董遵誨一邊說着,一邊從懷裡掏出一份文告來,獻給了郭威。郭威仔細看去,上面說的正是讓百姓出城的命令,大意是說:

劉承佑昏聵無能,剋扣將士軍餉,盤剝將士軍功財物。將士旦有索取,劉承佑便推到百姓身上,讓大軍就地徵集。如今大軍衣食無着,被迫無奈,也只能按照皇帝的舊命,從民間徵集。郭帥體諒百姓疾苦,特意開放迎春門,讓百姓們速速出城,逃避兵禍。

郭威一邊看着,一邊輕輕點頭。看來董遵誨也下了一番功夫,將入城搶劫的罪過推到了劉承佑身上。而且更令郭威滿意的是,董遵誨這封文告的落款寫得乃是郭威,這分明是給郭威一個收買民心的機會。縱兵大掠,名聲很不好聽,可董遵誨這封文告一出,自己日後也就有了彌補的機會,完全可以將此事粉飾一番。

郭威對董遵誨說道:“道安,辛苦你了。這幾日我總在爲縱兵大掠之事而內疚,你這番舉動也算是爲我解憂。不過這樣一來,附近的將領們也失去了掠奪的機會,不免對你有所埋怨。我打算將你派出城去,追擊劉承佑的御營殘部,既避開大家的言語攻擊,也算是對你冒用我名諱的懲戒,對外也能交待過去。不知你意下如何?”

董遵誨連忙行禮,“大帥如此處置,正合末將心意。末將立即出城,率領本部一千人馬前去追擊。”

郭威向前一步,站到董遵誨面前,低聲說道:“我聽說皇帝已經被貪慕錢財的潰兵劫殺,你此去要爲他好好收斂屍身,不可讓陛下暴屍荒野!”

董遵誨連連點頭,聽懂了郭威的意思。那就是千萬不能讓皇帝活着逃脫,也不可帶回活着的皇帝,等董遵誨回城後,帶回的只能是皇帝的屍身!

董遵誨低聲回覆道:“末將一定會打造一具厚實的棺木,將陛下的屍身擡回城中。”

見郭威點頭稱許,董遵誨連忙將防務交接一番,帶領本部一千人馬,立即出城對皇帝一行展開追擊。很快,部隊就與聶文進所部正面相迎。聶文進大吃一驚,連忙指揮部隊進行避讓,卻已經逃之不及。董遵誨立即命令全軍展開攻擊,可憐那聶文進,也算是朝廷大員,卻愣是被亂刀分屍。

董遵誨審問俘虜,得知皇帝身亡、大臣逃竄的消息,他連忙率軍繼續追擊。

第381章 放火?自焚!第31章 軍棍與雞蛋第327章 空城計(上)第350章 血流成河第221章 尋醫問藥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41章 小巷刺殺(上)第63章 夜襲(一)第357章 正陽大戰之斬殺鹹師朗!第238章 劉子陂大戰(6)第14章 坊中亂戰(下)第398章 是賢士還是大頭兵第418章 上陣父子兵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進第192章 先行返京第382章 反間計第192章 先行返京第293章 李家莊之戰(上)第352章 治理水患第236章 劉子陂大戰(4)第457章 揮軍澤州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144章 杜重威之死第281章 晉州城下二三事第132章 西行平叛第399章 斷人念想(上)第151章 馳援咸陽(上)第198章 史府夜宴(上)第169章 挖溝築牆第386章 將帥失和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第403章 再下泗州縣城第49章 大戰城門洞第379章 瓜代大捷第93章 出使南平(下)第104章 驛站夜話第324章 如有神助第67章 從賢侄到兔崽子第282章 晉州事了第483章 天命?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72章 襄州鉅變(上)第273章 遼國劇變(下)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266章 騎兵突襲(下)第278章 王峻來援第265章 騎兵突襲(上)第12章 遇事要思量第233章 劉子陂大戰(1)第400章 斷人念想(下)第286章 攻擊兗州府第384章 擊敗朱仁裕第104章 驛站夜話第192章 先行返京第466章 一聲霹靂第155章 大戰王景崇(2)第220章 劉大慶之死第149章 李守貞造反第59章 包辦婚姻(下)第339章 奸佞誤國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43章 打開心結第459章 主帥間的較量第386章 將帥失和第288章 敷衍了事的夜襲(下)第471章 猛張飛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411章 較量(上)第462章 決戰碾子谷(上)第8章 雲韶坊中話拔釘(下)第340章 突襲趙季札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275章 漫長血夜(上)第151章 馳援咸陽(上)第427章 三碗酒!第35章 殺機初現第395章 御駕親征?第281章 晉州城下二三事第250章 誰爲皇帝(2)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進第85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292章 趕赴幽燕第335章 斷後(下)第237章 劉子陂大戰(5)第235章 劉子陂大戰(3)第443章 另立皇儲?第453章 儋珪槍、撥汗馬,可平天下!?第216章 逃離開封府(4)第368章 拯救袍澤(上)第234章 劉子陂大戰(2)第118章 浴血搏殺(6)第504章 兩腳羊(下)第24章 難忘的飯湯第204章 郭威的努力第242章 劉承佑之死(中)第308章 高平之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