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玄武道士的開導下,武北昆從此象變了個人似的,他一改往日的頹廢迷茫,振作起來,並日益關心朝政大事,經常跟隨其祖母太皇太后上朝聽政。
武北昆的父親是個中厚之人,而且沒有什麼權力慾望,當初也是受先父之託,在母后的慫恿下,勉強接受了代執皇位。上位以後,對朝中事務也沒啥興趣,經常不臨朝,不得已,其母后黃氏不得不替他親臨朝綱,處理了很多朝廷事務,也算是爲國家嘔心瀝血了。
武北昆經常參與朝中事務之後,常常給太皇太后出些主意,到也幫了不少忙,後來他還親自替太皇太后閱讀大臣們的奏摺,票擬奏章,太皇太后只需最後在奏章上以紅筆批示一下即可,真是省了不少功夫。
太皇太后看見有這麼一個爭氣的孫兒,自然也是十分欣慰,時時對其讚賞有加。有些想討好太皇太后的臣子,揣摩其心意,不時向太皇太后建言,今後讓這位皇子繼位也許對大豐國更好。
武北昆那時還並沒有篡位之心,但他很喜歡把自己治國的能力展現出來,讓大家給看到,贏得大家的信任,這就夠了。上天總會把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他只只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一切準備而已。
果然,機會不期而至,兩年就快過去了,可武時正並未沒有如期回來接位的意思,而武時中卻已是急不可耐地想將這個皇位交還給他這位同父異母的弟弟了。他一面派人四處尋找攜妻四處巡遊的武時正,一面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在他退位的前幾個月裡,他基本上已經不理朝政了,甚至幾乎都不在宮裡,而是成天帶着一隊人馬在郊野或山林之中圍獵,忙得也是個不亦樂乎,忘乎所以了。
不想此時卻發生了悲劇,當朝皇帝武時中在一次山野圍獵時,被一條懸掛在樹枝上的毒蛇,一口咬在了脖子上,當場就暈到栽於馬下。
好在隨行的太醫醫術不錯,人又衷心,立馬以口吸毒,並以解毒化瘀之藥塗抹包紮在傷口處,暫時保住了皇上的性命,送回了宮中。
武時中回到宮中之後,雖然暫時未死,但卻已經神智不清,長期處於高燒昏迷當中,朝中太醫及民間聖手都使盡了各種醫術,用了種種藥物都未見好轉。太皇太后以及皇子武北昆也是焦急萬分,不知該如何辦是好。
這時玄武道士卻來到武北昆身邊,對他說道:“恭喜皇子,賀喜皇子。”
武北昆大驚,“何喜可賀,太師您是什麼意思?”
“派出去尋找武時正的人至今沒有尋到他的蹤跡,甚至已經找到他的師傅那裡,也沒有問到他的下落。而皇帝即將駕崩,朝中不可一日無君,這正是皇子子承父業,接替皇位的好時機啊。”
“斷斷不可,父皇還沒有仙逝,我怎可能在此時接位上任,還是再等等吧。”武北昆此時的心情十分矛盾,這是他第一次感覺到皇位離自己那麼近,但又是那麼不真實,那麼飄浮,有種稍縱即逝的感覺。
“皇上已是危在旦夕,早一天死,晚一天死有何不同,但對你來說卻是天地之差了,你斷斷不可放棄這個機會。否則將會悔之不及啊。”
“你的意思是。。。。?啊,這,這可萬萬不行,我怎能做出這等不孝不義之舉。”
“皇子啊,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遭其殃!想一想你爲此時的等待與付出吧。”
“唉!”武北昆長嘆一口氣,猶豫片刻之後說:“那,那也不能讓父皇死在我手裡。”
看到武北昆已經默許了,玄武天師面露喜色,他貼近武北昆的耳邊說到:“皇子無憂,微臣到是有一計策,確保你只享其成,而絕無背過之理。”
在玄武大師的授意和安排下,武北昆派人將武時中當年的師傅玄清天師請到宮中,爲皇上治病,玄清天師可是個傳說中世外仙人,聞名於世的聖手妙醫,當年就是他爲太子武時正醫治好了頑症,使其重獲新生。武北昆能把他請到宮中來爲皇上醫治,真可謂用心良苦,衷心義膽,世人可鑑了。
當一個人將靈魂賣給魔鬼時,那麼一切都無法阻擋他了,在玄武天師的運作下,皇帝武時中終於在其弟弟回來接位之前駕崩了。
在朝野上下正陷入悲痛中時,武時中才忽忽趕回來。他十分地悲傷,十分地痛苦,是因爲沒有能見上皇兄最後一面,這個爲他守護了近十年江山的人,最後最終沒能把江山交還到他手上,他死去之時,是不是帶着很多遺憾呢。
朝中不可一日無君,在皇帝駕崩的次日,其子武北昆就在衆臣的一片反對聲中宣佈繼位了。反對者中,武氏宗親意見最大,因爲在武時中當權的這些年裡,朝政完全被黃氏把控,培植了大量的黃氏宗族上位,佔據了朝廷要職,武氏宗親則受到不少的排擠與打壓,都盼望着有朝一日嫡出的武時正上位,讓朝廷歸復正統,因此是絕不願意輕易放棄這個機會的。
衆臣中以宇文家族爲代表的當權文臣武將更是堅決反對武北昆繼位,宇文家族自從宇宰相仙逝後,勢力日益衰落,但宇文家長女嫁給太子武時正,且即將成爲皇后,讓大家又看到了宇文家族復興的希望,這時誰都不願意讓煮熟的鴨子飛掉了。
然而爲了保住好既得利益,結黨在皇后身邊的黃氏一族們不得不站出來力挺武北昆,他們擡出太后爲自己站臺,與反對派針鋒相對,爭得你死我活,一時間朝中大亂,紛爭四起。
不得已,太后只得當廷宣讀了先皇帝武時中的密詔,遺詔中說明了先帝武時中在病危中仍不忘先祖遺旨,派人四處尋找武時正回來繼位,卻遍尋而不得,而天不假年,人不假時,國中不可無君,不得已纔將皇位傳給皇子武北昆,望衆臣們爲社稷着想,以天下爲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輔佐嗣子,以安天下。
如此,皇位之爭才稍作平息,黃家母子剛把心放穩當了,不想這時太子武時正卻回宮了。
武時正的迴歸,將即將熄滅的奪位之火又點燃了,這次燒得更旺,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狀態,首先就是武氏宗親之首,先皇的叔父,鎮西王武育國,拒不承認新繼位的皇帝,接着又宣佈西域獨立,不再接受大豐管轄。
這還得了,這是造反了啊。如此下去大豐社稷難保,國將不國啊。
黃太后立即將武時正召至後宮,對他斥責道:“你心裡還有家國嗎,爲了完成先祖遺願,念你年幼體弱,爲母與你兄長,爲社稷想,爲天下計,替你守護江山,維持朝政,歷數載爲一日,不辭辛勞,嘔心瀝血。不想你卻不顧大局,心有旁騖,屢屢推遲繼位,視社稷爲兒戲,如今又因你遲而不歸,導致皇權交接不利,天下生亂,且令我婆孫背上篡權背祖之名,是何居心?!”
武時中自幼喪母,是由黃氏扶養長大,歷來視黃氏如親生母親,對其一直是言聽計從的,現在他聽到母后如此斥責,本來就很愧疚的他,更是爲自己引起的這場紛爭感到深深地自責。
武時正當即向母后表明心意,說自己願意永遠放棄皇位繼承權,待皇兄安葬以後,即攜妻離開京城,永不再返。
聽了武時正此言,黃太后大喜過望,速速差人召武北昆進宮,讓北昆當面向武時正表示感謝。
武北昆見到武時正後,拜到在地,長跪不起,任武時正如何攙扶,就是不動。
黃太后在一旁說道:“正兒的心意,我祖孫二人到是知道,但是衆臣卻不明真相,難免衆說紛紜,以訛傳訛,混亂朝綱啊。”
話音未落,武時正也跪到在太后面前,說到:“母后放心,我馬上起草放棄皇位的宣告,明日朝堂上我親自向衆臣宣讀,以明心志,力排衆議,平息紛爭。宇文家的安撫工作也由我來做,保證宇文家族及其朋黨派系都能接受新皇繼位,絕不生事。”
聽了武時正此番言語,武北昆再次扣首拜謝過後才起身站起來,黃太后的臉色也才由陰轉晴,露出笑顏。
武時正果然說到做到,信守了自己的諾言。但他並沒有能馬上離開京城,黃太后及武北昆堅持要讓他參加完了登基大典後再離開,想不到後來卻發生了震驚朝野的驚天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