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

韓信定趙的兩個月後,黥布也被楚軍打的丟盔棄甲,逃竄到劉邦面前。趕走黥布,項羽終於鬆了一口氣,可以專心致志擺置劉邦了。

就在項羽心急火燎地準備收拾劉邦的前期事宜,劉邦自己也很忙活。兩位大哥都是絕頂高手,每次出手都很有套路。

劉邦當初駐守滎陽後,學了章邯當初在鉅鹿搞建設的本事,築甬道送糧草,一直從敖倉修到滎陽。這一舉措頗見成效,把敖倉軍糧源源不斷地送到前沿陣地,硬撐着和項羽搞了一年多對抗賽。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一年多來,劉邦雖然不急,可項羽有些受不了,仗打到這份上,總不能一直這樣耗下去。因此見劉邦學章邯,項羽也沒忘了自己搞拆遷的老本行——侵奪甬道。當初就是這麼個搞法,把章邯弄的焦頭爛額,事實證明現在的劉邦也一樣在焦頭爛額。

項羽時不時的道路破壞工作,讓糧道不暢,使漢軍乏食。隨着黥布的敗逃,項羽攻擊的頻次在逐漸增加,大有對甬道全部翻新的意圖,這讓劉邦很是頭疼,也很痛苦。

老大痛苦之時,也正是小弟們表現的絕佳時機。酈食其率先表現了,不過他這次表現很不成功。就在劉邦抓耳撓腮想辦法的時候,酈食其爲他出了個主意——擁立六國之後以樹黨。酈食其還很有理想,“徳義已行,陛下南鄉稱霸,楚必斂衽而朝。”簡單點就是要以德服人。

劉邦乍然一聽,感覺不錯,現在的項羽如此猖狂,要是多些幫手應該不賴,畢竟人多力量大。因此劉邦立馬刻了六國印璽,遣酈食其爲使者前去封立六國之後。酈食其擅長的是說話,出謀劃策這種事,他只能歸到二流水平,甚至靠下。他這次忽悠,差點沒把劉邦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如果他這個建議進行操作的話,我們這本書就不用再寫了,有沒有漢朝的存在還真說不清呢。

好在不是所有人都這麼糊塗,就在酈食其準備動身時,張良剛好從外地返回滎陽,前來拜見劉邦。

張良在侍者的引領下來到跟前時,劉邦正端着碗往嘴裡撥拉着飯,見張良進來,放下筷子,指了指身邊的位置,有些得意地說道:“子房到我跟前來!有件事想聽聽你的建議,有人爲我謀劃消弱楚軍之計。”接着就把酈食其的建議述說了一遍。

隨着劉邦的講述,張良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最終愣在了當場。劉邦看着張良吃驚的表情,問道:“你怎麼看?”

張良高聲問道:“誰給陛下謀劃的計策?這樣做陛下的大業就全完了。”

劉邦一聽,有些納悶,挺不錯的辦法嘛,怎麼到張老弟嘴裡就成了禍胎了。劉邦忍不住問道:“爲什麼呢?”

“借用你面前的筷子,讓我爲大王籌算一下。”張良拿起筷子在桌子上一邊畫一邊說起來。“商湯能置夏桀於死地而封其後代,你現在能置項羽於死地嗎?”

劉邦搖了搖頭,“不能。”

“武王估計能砍掉商紂的腦袋而分封其後代,你能得到項羽的頭顱嗎?”

“不能。”

“武王能釋放拘禁的箕子,修建比干的陵墓。現在陛下能修建聖人墳墓,表彰賢者門裡,尊重智者門第嗎?”

“不能。”

“武王曾發放巨橋糧食,散發鹿臺錢財,賜給貧窮百姓。陛下能散發府庫錢糧來賜給貧窮百姓嗎?”

“不能。”

“武王滅商後,告示天下不再用兵。陛下能廢武行文嗎?”

“不能。”

“武王曾把戰馬放出去牧養,表示不再打仗。陛下現在能這樣做嗎?”

“不能。”

“武王曾把牛放出去牧養,表示不再運輸糧草。陛下現在能這樣做嗎?”

“不能。”

“現在天下游士離開故地,跟從陛下走南闖北,都想盼望得到一塊封地。如今恢復六國,封故六國後代,天下游士都各自回去侍奉他們的君主,陛下和誰一起奪取天下呢?況且楚國當今強大無比,重新封立六國後代就會被逐個削弱而屈從楚國,陛下怎麼能使他們臣服呢?如果真的採取了酈食其的計謀,陛下的事業就全完了。”

張良侃侃而談,而劉邦卻愣在了當場。自認爲不錯的主意,沒想到這麼的蹩腳。最終,劉邦狂噴出嘴裡的飯菜,脫口大罵道:“腐儒,差點壞了老子的大事。”連飯也顧不上吃了,站起來命令使者,追回酈食其,銷燬印璽。食其差點捅出來的窟窿,被張良及時給補了上去,但酈食其在劉邦心中的位置從此大打折扣。

本沒想把他倆人的對話記錄的那麼詳細,但經過猶豫後還是記錄了下來。因爲倆人的這段對話實際上對劉邦建漢的影響非常之大,在史書裡記錄的很清楚——“良發八難。”上邊囉囉嗦嗦的那段話就是“八難”的內容。當然已經對張良的原話進行了刪減,只保留了其原意。

之所以說倆人對話對歷史進程影響巨大,是因爲“八難”,改變了秦末以來一直採用的造反套路:一強大就稱霸,一稱霸就分封,一分封就內訌,一內訌就開打,一開打就稱霸。這種惡性循環的造反套路坑壞了陳勝,坑壞了項羽,最終讓張良窺探到了其中的精髓,也讓劉邦得道了實惠。在這一宗旨下,劉邦開始屬於他自己的造反方式,也完成了自己一生的傳奇。

劉邦造反的成功得益於此。當然造反成功後,他又不自覺地走上了這條老路。這條路上註定荊棘遍地,註定坎坷崎嶇。因爲這一決定爲他自己製造了不少麻煩,也爲後代出了不少難題,一直困擾了劉姓天下近百年時間。在幾代人痛苦的掙扎、碾壓和屠殺後,直到他的一個尤爲生猛的後代橫空出世,才使這一惡性循環得以較爲有效的控制。

宗旨是確定了,但劉邦的痛苦還沒解決,因爲項羽還在滎陽外倒處悠轉。拆遷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抗議隊伍敲鑼打鼓地遊行,這種肆無忌憚的行爲讓劉邦受盡折磨。但他毫無辦法,因爲現在的項羽鐵拳無敵,硬氣功了得,依然無比強大。雖然劉邦打太極的功夫很有造詣,但在擂臺上,被鐵拳狠捶猛砸的時間多,還手的機會卻很少。

但這一切,註定不會太久。因爲柔能克剛,再強的硬氣功都有軟肋,雖然這個軟肋隱藏的夠深,但最終還是被找到了。

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五節 籌備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七節 天才隕落(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9章 爭儲——第十節 過招(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3章 亂世紛爭—(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章 起點——(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