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天子上諭

英法聯軍進逼通州,朝廷也迅做好戰爭準備,僧格林沁率一萬蒙古騎兵,兩萬步兵鎮守通州。工部侍郎兼正紅旗副都統文祥和蒙古都統瑞麟率兩萬滿洲八旗兵佔張家灣,勝保率領兩萬京營也駐紮在兩地之間。一時間,通州附近,清軍在人數上,佔據了絕對優勢。

因爲有兵力優勢,所以怡親王載垣,兵部尚穆蔭和僧格林沁等人主戰的思想又冒了出來。巴夏禮帶隊到了通州,僧格林沁暗中在堂下埋伏了五十侍衛,在外面暗藏了一千刀斧手,準備和談不成就剁了這些洋鬼子。

這次多虧了李明峰多留了個心眼,否則又要吃一把虧。此時,巴夏禮還不知道這些。在他的觀念裡,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既是西方的外交準則,也是東方一向的行事方式。卻哪知,今日僧王等人就準備破壞這個規矩了。

會談開始,雙方又在那兩個老問題上糾纏不清了。

僧王剛剛因爲大沽戰敗,被拔去了三眼花翎,扒去了黃馬褂,此時正是盛怒時節,哪裡肯和人靜心談判。談了一陣,巴夏禮氣焰甚高,僧王一怒,摔杯爲號

當即,埋伏下來的侍衛和刀斧手就衝殺而出。一頓刀砍斧剁,一百多洋人就剩下三十六個。洋人雖然火器犀利,但是在近距離和人數多於他們十倍的士兵遇上,也是死路一條。

剩下來的,都是僧王早就打了招呼的,準備留下些領頭的,好威脅英法聯軍退兵。巴夏禮被這陣勢嚇蒙了,也不知譴責辱罵,僧王下令將這些洋人全部捆起,交由載垣和穆蔭帶回北京。

載垣和穆蔭將這些事情回報給了咸豐帝,咸豐雖然此時仍然戰和不定,但是如今這兩位都將事情做絕,他也沒有辦法挽回了,只能開戰了,誰讓他自己派了兩個主戰的去參加和談呢?

主和派都是恭親王奕?一黨,咸豐帝一直對奕?這個弟弟猜忌頗深,所以有意的疏遠這些主和派,所以才做出了讓主戰派參加和談這樣荒謬的決定。

現在是騎虎難下,咸豐在肅順,載垣,端華等人的強烈要求下,頒下聖旨,正式對英法宣戰

上諭寫到:“朕撫馭寰海,一視同仁。外洋諸國,互市通商,原所不禁。英吉利,法蘭西與中華和好有年,久無嫌隙。咸豐七年冬間,在廣東遽起兵端,入我城池,襲虜我官吏。朕猶以爲總督葉名琛剛愎自用,召釁有由,未即興問罪之師也。八年間,夷酋額爾金等赴訴天津。當令總督譚廷襄前往查辦。該夷乃乘我不備,攻踞炮臺,直抵津門。聯恐荼毒生靈,不與深較。爰命大學士桂良等往與面議,息事罷兵。因前請條約,多有要挾。復令桂良、花沙納等馳往上海,商定稅則,再將所立條約,講求明允,以爲信據。詎夷酋普魯斯等桀驁不馴,復於九年駕駛兵船,直抵大沽,毀我防具。經統兵大臣僧格林沁痛加轟剿,始行擊退。此由該夷自取,並非我中國失信,天下所共知也。本年夷酋額爾金、葛羅等,復來海口。我中國不爲已甚,準令由北塘登岸,赴京換約。不意該夷等包藏禍心,夾帶炮車並馬步各隊,抄我大沽炮臺後路。我兵撤退後,復至天津。因思桂良系前年在津原議之人,又令馳往與之理諭,猶冀該夷等稍知禮義,但使所求尚可允許,亦必予以復容。豈意額爾金肆意要求,意欲婪索兵費,強增口岸。陳兵擁衆,入我郊畿。兇狡情形,至於諸極。爰命怡親王載垣、兵部尚穆蔭,前往再三開導。並令將所請各條,妥爲商辦。逆夷猶敢逞兇,帶領夷兵,逼近通州,稱欲帶兵入見。朕若再事含容,其何以對天下?現已嚴飭統兵大臣,帶領各路馬隊諸軍,與之決戰。近畿各州縣地方士民,或率領鄉兵齊心助戰,或整飭團練阻截路途。無論員弁兵民人等,如有能斬黑夷一級者,賞銀五十兩;斬白夷一級者,賞銀一百兩;擒斬夷酋一人者,賞銀五百兩;焚搶夷船一隻者,五千兩。所得資財,全行充賞。天津百姓素稱義勇,務各敵愾同仇,明攻暗襲,以靖逆氛。朕非好武窮兵之主,凡此大不得已之苦衷,當爲天下臣民所共諒。至該夷所擄閩廣等處內地人民,皆朕赤子,如能自拔來歸,或斬夷酋來獻,朕亦必予以厚賞。該夷去國萬里,原爲流通貨物,向來全由刁惡漢奸百端唆使,以致如此決裂。並當諭令各海口一律閉關,絕其貿易。其餘恭順各國,各安生業,勿相驚擾。經此次剴切明諭,該夷倘能醒悟,悔罪輸誠,所有從前通商各口,朕仍準其照常交易,以示寬大之仁。倘執迷不悟,滅理橫行,我將士民團等,惟有盡力殲除,誓必全殄醜類,其毋後悔。將此通諭中外知之。欽此。”

這個上諭,就相當於戰了,接到聖旨,不僅直、魯、陝、豫諸省部隊北調,就是江南的湘軍也都陸續拔營北進。只要過個十天半個月,恐怕京畿附近起碼能聚集起百萬大軍

得到消息,額爾金大怒怒的原因倒不是因爲清軍宣戰,而是因爲大清竟然明目張膽的綁架公使這在西方的戰爭與外交之中是絕對不可能生,也是絕對不可能原諒的

當即,額爾金與葛羅,分兵兩路,一路取通州,一路取張家灣。

此刻,僧格林沁也在通州城前陳兵佈陣,準備在野外與英軍一決高下雖然在塘沽一戰中,僧王吃了個小虧,但是多年來百戰不敗的僧王卻仍然對蒙古鐵騎充滿了信心。只要在野外平原曠野,僧格林沁堅信,蒙古鐵騎,絕對是無敵的

英軍除去在艦隊上和天津,塘沽留守的士兵之外,此刻約有七千士兵。僧王在通州城外,將一萬騎兵擺成衝擊陣型,整軍等待英軍來犯。另有兩萬步兵,僧王命手下六大猛將各自帶領,佈陣在兩旁,準備在騎兵將敵人陣型衝亂了之後,再跟進屠殺手足無措的敵軍。

一時間,通州城下,秋風肅殺,一場史上罕見的血戰,即將爆

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107章 攻打廬州第46章 廝殺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244章 蒙時雍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282章 英國也不是個好鳥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295章 犯險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94章 入京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143章 乾清宮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84章 再遇額爾金第208章 戰第330章 朝鮮局勢進展(上)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62章 景德鎮之戰(四)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249章 遇刺第183章 初戰(下)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118章 朝會第9章 貪得無厭第311章 密議第142章 入宮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165章 勤政殿議洋務(下)第92章 巴夏禮來信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最終章中華帝國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24章 票號第236章 太陽城第18章 再回林家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333章 朝法停戰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15章 逃命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121章 醇郡王第54章 夜談(下)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93章 激戰圓明園第121章 醇郡王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57章 大戰前夕第296章 挑撥第70章 改組最終章中華帝國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51章 韋志俊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52章 陳年舊事第120章 罷工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15章 逃命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190章 受降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281章 再戰第246章 巷戰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183章 初戰(下)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216章 反覆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200章 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