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末路

擒住了陳玉成之後,苗沛霖在城頭升起了大清龍旗,又派使者到僧格林沁和文祥的軍營中求降。

僧格林沁和文祥接到求降信後,經過探討,決定接受苗沛霖的投降。苗沛霖畢竟還掌握着八萬大軍,而且在其根據地淮北還有四五萬人馬,僧王和文祥一旦拒絕其投降,苗沛霖很可能就會率軍返回淮北。

依靠十餘萬大軍,再加上苗沛霖經營淮北十年的威望,朝廷要想剿滅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僧格林沁和文祥都不是頑固不化的人,經過分析,他二人一致認爲應該接受投降。反正以後也可以秋後算賬,不用着急,現在分化捻聯軍纔是最主要的。

同治二年四月二十八日,苗沛霖將陳玉成綁縛完畢,派五百精兵押送到僧格林沁大營之中。苗沛霖名爲投降,實際上則是看明白了局勢而自保罷了。他還沒有膽子親自到僧格林沁大營中求降。

僧格林沁和文祥平排坐在通許縣縣衙的大堂上,被捆的結結實實的陳玉成被帶了上來。

“跪下”剛被帶了上來,左右兩旁侍立的親兵就高聲喝到。

“呸”陳玉成吐出一口血痰在堂上,朗聲說到:“本總裁乃是天朝開國元勳本總裁曾經三洗湖北,九下江南,在白雲山踏平爾等大營二十五座,殺妖十萬。在三河鎮斬殺湘軍第一猛將李續賓十年以來,爾等清妖見我即跑本總裁豈有跪爾等之禮?”

陳玉成直挺挺的站在大堂之上,雖然只有一個人,但是兩邊的兵將都覺得他就如高山一般,讓人只能仰望。

陳玉成是太平天國第一能征善戰之將領,數年以來,太平天國全靠他支撐着。即便是僧格林沁這等人物,初見陳玉成也不禁凝神多望了幾眼。

“是條好漢”僧格林沁心中暗道。

陳玉成今年剛剛二十七歲,竟然能夠馳騁天下十幾年,真實匪夷所思。無論怎麼算,他都能當得起“英雄”二字。

“算了,既然不跪,就不跪”僧格林沁說到。

蒙古人最敬佩勇猛的英雄,陳玉成已經得到了僧格林沁的尊敬。

陳玉成也知道上面坐的就是大清第一名將僧格林沁,驕傲如陳玉成也不禁多瞧了其兩眼。僧格林沁今年五十二歲,南征北戰十幾年,是捻子和長毛的心腹大患。兩人目光一對,陳玉成心中暗道:“是個人物”

僧格林沁語重心長的說道:“陳玉成,你是條漢子。咱們明人不說暗話,項羽說過,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你是廣西人,本王給你個保證,你只要投降朝廷,本王就舉薦你做廣西巡撫到時候你的親朋好友也會跟着榮耀萬分,還能蔭及子孫,豈不是美事一件?”

僧格林沁在大清朝的地位獨一無二,絕對是擎天玉柱,架海金梁般的人物,而且爲人坦蕩,言而有信。他既然保證陳玉成能做廣西巡撫,那就絕對不會出一點差錯。

陳玉成搖了搖頭,說道:“僧王爺知道我是廣西人,但是不太具體,我是生在廣西藤縣,長在廣西藤縣的想必僧王也知道,我們藤縣出過一個大英雄,就是袁崇煥袁督師我們藤縣人從小就是聽着袁督師的故事長大的

我們藤縣上下,都是忠義之士,我若是投降了朝廷,親朋故舊不但不會感覺榮耀,反倒會罵我陳玉成豬狗不如恐怕死了之後,都不會讓我進祖墳。而且我死之後,天國就亡了一半。你們也沒必要再要我這麼一個廢人了。”

文祥在旁邊也不禁勸道:“你今年剛剛二十七歲,將來的路長着呢何必非要和洪秀全一同赴死?”

陳玉成眼睛一閉,不再反駁,高聲道:“大丈夫死則死矣,不必廢話”

僧格林沁聞言,知道陳玉成死意已決,嘆了口氣,道:“推下去砍了”

衆親兵得到命令,迅上前,想將陳玉成推出去,但是陳玉成卻用力一掙,掙開了衆人的手,獨自昂而出。

“王爺?這麼做不太好?”文祥望着僧格林沁低聲道。

咸豐六年,太平天國內亂,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剛被誅,翼王石達開出走。從那以後,陳玉成就成了太平天國的第一號將領。六年以來,陳玉成南征北戰,建功無數,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按理說,這次俘虜了陳玉成之後,理應將其活着送進京師,由皇帝和太后親自處理。但是陳玉成這等人物,一旦被送進京師,肯定會落得個千刀萬剮的刑罰。僧格林沁憐其忠義,想給他一刀痛快,讓他少受點苦。

文祥雖然也很敬佩陳玉成,但是仍然出言提醒僧格林沁要小心行事。僧王權勢雖然大,但是在朝中也有幾個人和他關係不睦,這些人肯定會藉機誣衊僧王,說他殺人滅口,企圖掩蓋某些事情,暗示僧格林沁和長毛有勾結。

朝廷雖然很信任僧格林沁,但是僧格林沁的軍權實在是太大了,這樣就導致這種信任只要出現了一絲的裂縫,僧格林沁就會遇到極大的危機。

僧格林沁對文祥點了點頭,示意他不要緊,自己心中有數。

這時,陳玉成已經走到了門外,僧格林沁連忙站了起來,高聲道:“你放心,你死後我會將你的屍骨埋回故鄉的。”

陳玉成頭也不回,一邊大踏步的往外走,一邊高聲答道:“多謝僧王成全此恩來世再報”

半響之後,陳玉成的頭顱就被送到了僧格林沁和文祥的面前。陳玉成即便是死,也帶着驕傲的微笑,讓人一望,就生出敬佩之情。

僧格林沁搖了搖頭,嘆了口氣,不肯吭聲。

文祥見狀,對親兵說道:“用木匣裝了,快馬送入京城”

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40章 護關洋槍隊第330章 朝鮮局勢進展(上)第52章 陳年舊事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346章 歇多萬第230章 意外第324章 初次談判第46章 廝殺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140章 請罪第9章 貪得無厭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80章 探監第186章 喪命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352章 克虜伯火炮顯威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306章 內宅第250章 聖庫第69章 新形勢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20章 啓程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27章 龔半倫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187章 老李親征第46章 廝殺第163章 入京第284章 戰鬥第294章 葉海亞第359章 遇襲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36章 再遇故人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99章 恭王府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27章 龔半倫第18章 再回林家第187章 老李親征第163章 入京第250章 聖庫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136章 困境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118章 朝會第309章 朝堂暗鬥(上)第244章 蒙時雍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43章 交易第78章 北上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169章 毒計第10章 心憂天下第281章 再戰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165章 勤政殿議洋務(下)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139章 覆滅第94章 入京第189章 誅殺第362章 來使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330章 朝鮮局勢進展(上)最終章中華帝國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53章 夜談(上)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284章 戰鬥第165章 勤政殿議洋務(下)第324章 初次談判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311章 密議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201章 河南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