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東洋消息

大院君和李明峰經過商討,最終都認同東學黨應該被收編到體制內這個基本原則。目前東學黨在民間影響力很大,如果要是想**,恐怕就會演變成全國性內戰,大院君不希望看到這種局面。

李明峰說道:“東學黨會在兩個月內解除武裝,其黨徒也會回鄉耕田種地,要是有人敢試圖反抗,我常勝軍一定會堅定的站在大院君這邊。”

表態完畢,李明峰又滿懷憂慮的說道:“但是目前朝鮮土地分配不平均,很多貧民沒有土地耕種,我希望大院君能妥善處理好這個問題,否則這早晚也是個隱患。”

大院君李是應點了點頭,深有感觸的說道:“多謝太師大人提醒,這點我也知道,等局勢穩定,我就會重新丈量土地,定會讓耕者有其田。”

李明峰又道:“普通的東學黨黨徒還好處理,但是崔時亨等東學黨高層,還是要以高官厚祿加以籠絡。論公,他們確實有功於國,理當厚賞;論私,他們在朝中無親無故,將來還不是大院君大人的嫡系人馬嗎。”

當然,李明峰有一層意思還沒有說出來,如果大院君無法讓崔時亨等人滿意,那東學黨恐怕也絕不會解散。東學黨可不是軟柿子,手中有人有槍,還有常勝軍隱隱約約的支持,大院君對東學黨也只能採取拉攏的方式來爭取他們。

李是應沉聲道:“太師大人放心,崔時亨此人念過些聖人文章,也算是個讀人,我給他留了個吏曹判的位置。其麾下腦,也各有封賞。反正總不至於讓他們心有怨懟便是了”

李明峰聽了這話,不禁望了大院君一眼。

好傢伙,老李也沒料到李是應竟然這麼大方,肯把吏曹判也就是吏部尚的位置拿出來給崔時亨。

感覺到李明峰在向自己望來,大院君露出神秘一笑,李明峰心中恍然,原來大院君還是被自己說服了。看來李是應現在也開始佈局防止閔氏奪權了

崔時亨是底層上來的讀人,心中對王室還算有那麼些愚忠,因爲底層百姓飽受門閥氏族的壓迫,所以他最恨門閥氏族。李是應把崔時亨放到中央政權,相當於給閔氏的崛起製造了一個敵人。

崔時亨不是一般人,他靠着東學黨的人脈和威望,完全可以拉起自己一股勢力,即便是閔氏,也休想輕易將崔時亨代表的東學黨勢力瓦解。東學黨依靠百姓的支持,依靠顯赫的軍功,依靠隱藏的軍事實力,幾乎就是朝鮮的湘軍。

曾國藩在大清永遠不會在政治鬥爭中失利,崔時亨也同樣是這樣,他也不會被政治鬥爭擊敗。所以,讓崔時亨掌權,既可以妥善解決東學黨問題,也可以爲閔氏樹立一個幾乎不會被擊敗的敵人

李明峰和大院君這次談的十分融洽,談完東學黨事務時候,兩人又開始談朝鮮新軍的事情。

如今朝鮮精選了兩萬人馬在平壤城外接受常勝軍訓練,據李明峰估計,再有三個月,這兩萬人馬就可以粗通西洋火器了。但是要想培訓出有經驗的各級軍官,還需要長期的學習和戰火的洗禮。

不過,這不是老李關心的,老李只想把兩萬朝鮮兵當成炮灰用,各級軍官完全可以讓常勝軍士兵擔任。

李明峰獲知朝廷動向之後,給遠在新疆的陳星翰、廣西的秦誠、華北的邱青林等人都了密函,佈置行動。當然,爲了以防萬一,老李還是留了一手,沒有告訴他們生了什麼,而是直接下達軍事命令。

法國人退出漢城之後,大院君和國王李熙、閔妃等王室成員,還有朝鮮滿朝文武數百人都返回了漢城。

法國人還算講究,漢城雖然被他們控制了小半年,但是基本沒有遭到什麼破壞,城池完好無損,法國人甚至都沒有進入朝鮮王宮。這總算給朝鮮人留了幾分顏面,讓大院君心情開闊不少。

國王回京,本來逃出王京的百姓也從各地紛紛趕了回來,總算是有了點太平盛世的樣子了。李明峰收攏平壤附近的常勝軍,也隨朝鮮國王進了漢城,活躍在漢城附近的東學黨也就地解散。崔時亨也不傻,他還是保留了幾千最核心的精銳人馬私藏在全羅道,以防變故。

不過,當李明峰剛剛隨李熙一行進駐漢城之後的一週,東洋方面也有消息傳來了。

1868年1月23日,同治七年十二月九日,東洋日本帝國給剛剛收復王京的朝鮮王國來公文,公文名稱是《王政復古大號令》。

全文如下:德川內府奉還前所委任之大政及辭退將軍職位二事今已斷然獲准。原自癸丑以來,遭蒙未曾有之國難,先帝頻年爲之所苦,擾慮之情當衆庶所知。因此,聖意已決,實行王政復古,樹立挽回國危之基。自此廢除攝關、幕府等,先暫設總裁、議定、參與三職,使之處理萬機。諸事應按神武創業之始,無縉紳、武士、堂上、地下之別,皆需盡力表至當之公議。聖意欲與天下同休慼。故望各自勉勵,一掃歷來驕惰之陋習,以盡忠報國之誠意努力奉公爲要

後面還有具體的官職表,和幾個重要事項的安排,其含義只有一個,就是向日本全國和周邊各國宣佈——日本天皇要收回權力也就是說,日本天皇要結束施行了七百多年的幕府統治

李明峰看到《王政復古大號令》之後,心中暗喜,事情的進展比老李的預計還要快些。老李心中暗想,看來老天爺還是很照顧自己的,這樣一來,自己的計劃成功率又會高上幾分。

第79章 刑部第11章 夜宴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234章 朝陽門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56章 整編第41章 趁機擴大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82章 長春園第256章 李昭壽和李秀成第19章 家法第325章 內亂第36章 再遇故人第312章 李氏朝鮮第79章 刑部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315章 討價還價第15章 逃命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40章 護關洋槍隊第282章 英國也不是個好鳥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76章 密談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98章 暫居林家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122章 追擊第85章 天子上諭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315章 討價還價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82章 長春園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186章 喪命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181章 初戰(上)第293章 阿克蘇之戰第250章 聖庫第53章 夜談(上)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第89章 戰前準備第121章 醇郡王第三百四十八章第68章 各方覬覦第118章 朝會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129章 逃離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50章 渡江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54章 夜談(下)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167章 隱秘第24章 票號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252章 擒獲第145章 醉仙樓(下)第250章 聖庫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70章 改組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284章 戰鬥第352章 克虜伯火炮顯威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5章 兵進廣州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306章 內宅第20章 啓程第147章 廷辯第39章 毀約第146章 圍攻崇文門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311章 密議第223章 安慶城外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229章 逃了!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52章 陳年舊事第184章 營破第158章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295章 犯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