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忘了被迫害的華工?

船有多重要?

一直到了21世紀,中國人都還沒有自己建造出一般航母,好不容易從國外買了一艘瓦良格,立即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每一次出海,都能引起無數的中國人注目。(最穩定,,.)而印度等國更是寧可讓老百姓餓着肚子也要或買或租的弄上一兩艘大國的退役航母過過乾癮……這當然不是中國人無聊,也不是因爲印度等國的政治家們吃飽了撐的沒事兒幹,不顧自己老百姓的死活,而是因爲航母太重要了。

航母是船。具有極大的戰略作用的船,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國防實力。

而在一百多年前的19世紀,船的作用更是如此。在那個時代,鐵和大炮代表國家的力量,絲綢和棉紡代表國家的溫飽,而船則是代表國家的發展。在那個時代,造船絕對是高科技,體現了國家綜合技術水平,簡直就相當於一百多年後的飛機和半導體信息產業。而即便是一百多年以後,造船也是高科技。可惜,那個時候的中國雖然是世界第三造船大國,可造船所需的鋼板仍有一半需要進口,船用設備超過更是有超過八成也要進口。也就是說,中國實際上並沒有多麼強大的造船能力,至少不像我們表面上所表現出來的那樣。

而中國近代衰落,實際就是從一場船的戰爭開始的,這就是甲午戰爭!雖然在此之前我們還經歷過鴉片戰爭,也戰敗了,但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危害和後續傷害卻遠不及甲午戰爭。甲午戰爭給中國造成的傷害,實際遠遠不是賠償了2億多兩白銀,割讓了臺渡那麼簡單。小國日本,一直以來是中國的跟班,傳承中國的文化和技術,卻反過來打敗了中國。這屈辱的事實使得中國人從此失去了自信,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文化傳統。可中國人並不知道,近代日本的遭遇與中國極其相似,也是先與西方對抗失敗,然後再自己奮發圖強才發展起來了。他們大鍊鋼鐵,搞土躍進也搞洋躍進,中間也曾經經歷了許多的挫折和失敗。可日本人失敗了能夠再爬起來不斷奮鬥,激勵他們的並不是什麼對傳統文化的質疑,而是頑強的自信:

“他們是人我們也是人!”

“如果做就能成!”

可那時候的中國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甲午戰爭後,中國人似乎就找不到“人”的感覺了。沒有了“人”的自信,就沒有競爭的勇氣,於是不斷招致更大的失敗,導致更大的自卑,形成惡性循環。這種問題甚至還影響到了後來的“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那些人徹底否定自己的文化和歷史,甚至徹底否定了自己的民族,認爲中華民族從一開始就不應該生活在這地球上,要給人做三百年的殖民地,準備徹底投降,徹底喪失了“人”的自信。這些人逆向種族歧視,歧視自己,還滿世界追殺圍剿中國的“民族主義”,成爲了後世的一景。

甲午戰爭給中國的震撼是巨大的,直到後來,對甲午戰爭反思的研究和文章都可謂汗牛充棟。討論最多的是參加這場戰爭的主角——船。可中國的船沒有不如日本啊,爲什麼還戰敗了呢。於是,反思的矛頭直指中國的傳統文化,無非是封建之類,一直挖到幾千前的爛根,最後的結論就是中國一直以來“德”就有問題,所以導致失敗。可這些人卻沒有想過,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失敗對日本同樣也影響巨大,但日本人從來就沒有反思過自己的“德”有問題,人家就只認定一樣:自己的船不行。

沒有那麼多的大道理,甲午戰爭失敗的真實原因其實就是船。

如果中國傳統制度文化要負什麼責任,那就是當時的市場經濟制度和信仰。(!.贏q幣)市場經濟的文化和制度的信條是“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對“德”的反思解決不了具體的“船”問題,戰爭失敗是必然的。直到後世,當代中國人依然堅決捍衛“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的市場經濟信條,發展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大循環,難道準備迎接另一次大失敗?

其實日本的造船史也是先經歷了許多次的失敗,尤其是官辦的造船廠,大多在後來倒閉。可他們沒有氣餒,他們依舊不停地嘗試、努力,從西洋聘請技師,從本國選拔優秀的技工,甚至還從清廷治下的造船廠高薪僱傭了許多熟練的造船鐵工。

最後,日本成功了。

可同時期的中國呢?

清政府準備建立近代艦隊的消息傳出後,英國反應最爲迅速,其駐華外交官和其他人員等立刻到總理衙門向恭親王勸說建造輪船不如買英國輪船。只要花幾十萬兩銀子就可從外國買一支艦隊,請外官和水手。恭親王爲英國方面建議所動,認爲曾國藩等人提出的造船,緩不濟急。經過一番曲折後,1863年1月中旬,在英國購買籌建艦隊,聘請英國海軍上校阿思本爲總司令,因此史稱“阿思本艦隊”。阿思本於當年9月率艦隊駛抵中國。但最後因指揮權問題達不成協議,只能將兵員遣散,艦隊駛回英國變賣。又經過一番討價,決定價款歸還中國,但中國要支付阿思本和其他水兵一筆不小的遣返費。總之,這一買一賣,清政府損失了數十萬兩銀子。

有了這樣的教訓,中國決定嘗試自己造船,於是有了江南製造總局,有了福州船政局……可這些部門的結局卻是失敗。爲什麼?“花費太多,把握不大”,所以要停下來。而且,失敗以後也沒有再有什麼嘗試,中國不造船了!……結果,那些有過造船經歷的熟練工人流失到了日本,爲日本鐵船躍進準備了人才基礎。對於日本來說,真的天上掉餡餅了。

1894年甲午戰爭,中國租用英國的“高升號”運兵,結果被日本擊沉。後迫不得已用主力艦隊護送6艘招商局的船運兵,結果爆發黃海海戰。海戰失敗的原因之一是因爲在近海,不便艦隊機動展開。這不是什麼制度訓練等原因,而是現實的技術限制,招商局的船不能遠洋,使得北洋艦隊主力無法全力迎戰。而海戰雖然失敗,招商局的船卻還是完成了運兵任務。

當然,不提以後,只看看船在19世紀的影響。

這個其實也不用多說,因爲船裝上大炮可以大殺四方,裝上白銀絲綢棉布茶葉陶瓷可以自由貿易,所以,西方其實就是靠着船仗劍經商,發展起來的。

英國就是靠着船,靠着自己的艦隊,打出了世界第一強國,打出了“日不落帝國”的強橫威名。

船那麼重要,那麼,造船業自然也就同樣,甚至更加重要了。

可這個時候的船隻建造速度並不快。因爲技術限制。別的先不提,光是艦體的分段以及合攏,就一直需要進行鉚接。這種工藝是由4名工人組成一組分別負責燒鉚釘、送鉚釘、撐鉚釘及打鉚釘的工序,當時船舶上用的鉚釘其最大直徑爲1英寸。勞動強度高,工作效率卻很低。而爲了進行鉚接,還要先行打孔、對接……這也大大的延長了造船週期。

可有了焊接就不一樣了。兩塊鋼板輕輕鬆鬆地就能被焊到一起,幾乎牢不可破……這明顯是工業技術發展的一項巨大進步。格萊斯頓找來的這名專家本身就是一名在船隻建造方面的專家,對焊接的好處和用途自然也遠比平常人敏銳的多。

如果中國人真的發明了焊接技術,那麼,即便這項技術短時間內還不能應用於船體本身的合攏,也十分重要。因爲,技術總會向前發展的,今天不行不見得以後就不行。何況,誰說焊接技術就一定要用在造船業的?現在的工業上用着鉚接的地方多如牛毛,而這些地方也遠不如造船業那樣又厚又重,如果能夠採用焊接……所以,英國一定要把焊接和相應的切割技術拿到手,就算不能拿到,也絕不能使其落到其他國家手中。因爲,一步差,步步差。一旦他們某項技術落後了,又被隔絕在技術壁壘之外,可能就會因爲這項技術而使得全國的工業受到巨大的影響。

……

“難道這幾項什麼技術比一片巨大的領土還要重要嗎?”

白金漢宮,維多利亞再次召來了格萊斯頓……她聽說了這位首相的新決斷,亦即向中國人讓步。這讓她極其惱火。不管不列顛哥倫比亞是不是英國直轄的領地,也不管大英帝國是君主憲政的國家,她只是單純的感到憤怒:登基幾十年來,她還沒有這樣被人逼迫着放棄那些向自己“效忠”的土地。

“如果那片領土不是我們大英帝國的領土的話,那我肯定會選擇這有利於工業發展的新技術。而中國人已經用事實證明了他們在這方面的先見……交流電就是一個最好的明證。這項發明正在將全世界從蒸汽時代朝着電氣時代不斷推進。”格萊斯頓這一回卻顯得有底氣的多。面對女王的詰問,他從容答道。

“我不相信這幾項技術能夠比得過交流電。”維多利亞冷聲道。

“如果能比得上交流電,那就不只值一片在加拿大西部的偏遠領土了。它的價值只會更大。”格萊斯頓嘆道。交流電的作用之大,利益之大,讓他也爲之眼紅不己。他一直到現在都感到難以置信,那樣先進和重要的技術居然是被中國人發現的。而現在那幫傢伙居然又開始弄出更多的新技術和新發明了……這讓他情何以堪?華盛頓州的那些研究所才成立兩年不到呵。爲什麼這些成果不是在英國的皇家科學院呢?

“那你們打算怎麼跟中國人談判?”維多利亞看出了自己首相的決心,不管心裡有多麼的不願意,她對此也只有無奈。因爲君主立憲就是這麼討厭。

“陛下您請放心,我們依舊會堅持保有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也絕不會允許美國人將其併入自己的領土……不論如何我們都不會同意他們這樣做。”格萊斯頓答道。

“但願如此。”

“我們一定會做到的。”

……

“你們堅持?”

“當然。”

白金漢宮的談話又延續到了西雅圖。談判由也雙方變成了三方,分別爲:唐州州長李阿生;英國總領事阿斯蘭;美方代表,前國務卿、參議員布萊恩。論起來,布萊恩明顯比李阿生和阿斯蘭的量級要重的多,他的到來顯然不符合國際對等的原則。可是,布萊恩等不及了。他必須要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洗刷自己身上的“恥辱”……所以,從多德跟李阿生在這方面剛開始接觸,並獲得了一定的進展,發現有希望之後,他立即就坐上了西來的火車,一路顛簸的趕到了西雅圖。不過布萊恩沒有料到,他到達的時候,談判的重心居然已經由分裂加拿大變成了英國會爲加拿大的完整付出什麼代價……前國務卿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卻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儘可能的給李阿生提振信心,讓對方相信自己有實力吞併不列顛哥倫比亞。他成功了,可是,英國總領事卻死活不鬆口,依舊錶示要保持加拿大的完整……

“你們就不覺得這樣做很無所謂嗎?要知道,只要紅色兵團在維多利亞取得了當地政府的許可,不列顛哥倫比亞立即就可以進行公投,然後脫離加拿大併入美國。到時候,你們什麼都得不到。”布萊恩

又道。

“那是以後的事情。不管怎麼說,我們都決不允許女王陛下的臣屬在戰爭的壓力下向敵人投誠。”阿斯蘭陰森着臉。這是英國外交史上一個嚴重的失敗……他們曾經意圖扶植一下中國人,讓中國人成爲牽制美國發展的一支力量。可沒想到才短短兩年時間,中國人就發展起來了,卻成爲了美國人向外擴張的急先鋒,反過來先咬了他們一口……雖然現在他們只是意圖吞下一片遠離英國本土,人煙稀少的冰天雪地,可是,這個先例不能開,絕對不能開。

“大英帝國似乎不必要爲加拿大付出這麼大的努力。還記得哈得孫灣公司嗎?1670年5月2日,英國國王查爾斯二世特許成立的合股公司。被批准壟斷哈得孫灣地區的所有貿易。這是一個方圓150萬平方英里的巨大地區,包括魁北克的許多地區,安大略的大部,馬尼脫巴的全部,薩斯克徹溫和阿爾貝他的許多地方,西北領土的東部,明尼蘇達、北達科他和蒙大拿諸州的一部分,以及南達科他州的一小部分。該地區比15個英國,或者30個紐約州還要大。公司法定的全部壟斷權名義上包括該地區的所有商品交易,但實際上這家公事擁有經營範圍內的幾乎一切管理權!不過,隨後時間的推移,這些土地大都獲得了獨立。在十多年前,哈得孫灣公司更是放棄對魯伯特地區的管理權,使其併入了西北領地……西北領地曾經是英國宣示的對其擁有主權的一片土地,可是,它現在似乎又是加拿大的領土……英國政府對此一直都沒有表示。那麼,今天,不列顛哥倫比亞成爲美利堅合衆國的一個州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這樣其實並沒有損害到英國,因爲英國在那裡已經沒有什麼利益了。所以,即便是它併入了美利堅,也不可能傷害到英國的利益……既然如此,你們爲什麼還要反對呢?坐視不列顛哥倫比亞人民自己進行選擇,再從中得到一些好處,不是很好嗎?”布萊恩沉聲問道。

“這事關大英帝國和女王陛下的尊嚴。”阿斯蘭正色道。

“呵呵……”李阿生突然在一邊笑了起來。

“李先生,我很好笑嗎?”阿斯蘭皺眉,對他的態度很不滿。

“沒什麼。我只是想起了鴉片戰爭。好像這場爲保護鴉片販子的利益的戰爭也是維多利亞女王發起的吧?嘖嘖,她老人家的尊嚴還真不得了,連鴉片販子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榮光。”李阿生笑道。

“你……”阿斯蘭的臉頓時就成了西紅柿。鴉片戰爭是爲了保證英國的經濟利益,因爲在那個時候,中國人幾乎不需要任何外來品,除了鴉片。說到底,鴉片戰爭其實就是維多利亞女王爲了打開中國的大門而發起的……可他們沒有想到,大門後面是那麼一個脆弱的國度。他們曾經還以爲那纔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強國呢。而英國人也曾經爲打敗了傳說中的中央帝國而欣喜若狂,他們以爲自己即將收穫一個無比巨大的市場。可後來的情況卻跟他們想象的差遠了。當然,那些問題就複雜了。而不管怎麼說,這場戰爭的起因確實極不光彩,也提不上臺面。

“李先生,我們現在討論的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的局勢。”布萊恩在一邊提醒道。他也對李阿生有些不滿。現在咱正想着讓英國人別亂發飈,能讓點兒步呢,你又扯那些沒用的幹嘛?

“呵呵,確實如此。不過在此之前我覺得你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的事情是怎麼發生的?難道……你們就打算無視那些被迫害的華工?”李阿生盯着兩人,臉色漸漸冷了下來。

第23章 外面到處都是白人第62-63章 錢世德的野望與萬能的沁園春第286章 讓他們跟西班牙人打一場第144章 煙,滿城的煙!第231章 最奇特的戰爭第24章 黃金的**第344章 錢的威力第3章 幾千名白人的圍攻第137章 我就是要他們合圍第328章 美方人選第379章 軍官名單第281章 左宗棠的要求第319章 讓巴拿馬亂起來第9章 人肉炸彈第180章 殺入舊金山第152章 得有塊根據地第243章 已經到手第253章 把唐州讓給他們第221章 把丹佛市民押出城……第279章 對加拿大190萬平方公里的恐嚇第381章 郭金章不死,絕不得罪唐州!第199章 故技重演—戰壕爆破第150章 白宮會議第313章 總統也驚慌第132章 倒黴的雅克布第245章 巴拿馬運河我要定了第347章 邀請三大首相第29章 你們被俘虜了第168章 送給唐人街500條槍第163章 讓夏洛特再來禍害加州第367章 唐州艦隊呢?第253章 把唐州讓給他們第298章 明白了什麼第163章 讓夏洛特再來禍害加州第307章 摩根伸手第42章 中國人,沒有無辜者!第309章 錢啊錢……第334章 英國不滿第224章 歐洲的目光第28章 對峙第215章 每天14個小時的炮擊第370章 全權代表兼遠東地區總司令第84--85章 遛人第279章 對加拿大190萬平方公里的恐嚇第334章 英國不滿第322章 接艦第247章 我說我會嬴,所有我會嬴第36章 只要這幾個人配合……第245章 巴拿馬運河我要定了第249章 只要搞定法國人第318章 瞞來瞞去第81章 州長與市長的政治鬥爭第74-75章 執行死刑第257章 威脅!同意,還是不同意?第361章 中了北洋的埋伏第283章 你想揍誰?第116章 有希望,卻說不通.第41章 這仇,永遠不算完!第176章 他們會把西部燒成灰燼第357章 決定刺殺第131章 第一道塹壕第246章 法蘭西全權代表第379章 軍官名單第131章 第一道塹壕第274章 想要脫離加拿大的政府第38章 害怕第202章 走在了前面第52章 想想你家婆娘第323章 介紹個人,他叫海斯第362章 在直隸總督衙門殺人第200章 戰壕困敵第68-69章 先打斷兩條腿怎麼樣第135章 你放心,我會殺光你們州長全家!第290章 爲什麼心動?第16章 跑…跑了!第153章 截斷太平洋鐵路第263章 總統要出氣第157章 唐納隧道到了第345章 年青的革命黨第349章 讓伊藤博文來唐州作官?-第177章 總統的預感應驗了第188章 文件與署名第277章 首相大人很糾結第216章 還手第361章 中了北洋的埋伏第285章 紅色兵團的暗手第237章 佔領華盛頓第46章 信第2章 叔叔的夢想第202章 走在了前面第222章 他們休想第33章 死亡第160章 飛了起來第286章 讓他們跟西班牙人打一場第50章 市長你好……動手!第215章 每天14個小時的炮擊第194章 逼美軍決戰第306章 爲了找人,弄條鐵路第175章 “淘金熱”第173章 不能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