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笛

§牧笛

這幾天,讀辜鴻銘先生的《中國人的精神》一書,其中有一段話引起了我的興趣:

歐洲語言中“科學”與“邏輯”二字,是無法在中文裡找到完全對等的詞加以表達的。像孩童一樣過着心靈生活的中國人,對抽象的科學沒有絲毫興趣,因爲在這方面心靈與情感無計可施。事實上,每一件無需心靈與情感參與的事,諸如統計表一類的工作,都會引起中國人的反感。

儘管,當今之世已進入高科技時代,但我仍屬於辜氏所說的那種中國人,願意像孩童一樣,過着自由自在的心靈的生活。我所喜愛的事情,像寫作、旅遊、書法、茶藝,甚至打高爾夫球等等,幾乎和“科學”與“邏輯”無關。我生也有幸,居然能夠從事我所喜愛的職業,並且有時間、有條件來滿足我的愛好。

就說旅遊吧,雖然我無意去做馬可·波羅或徐霞客那樣的旅行家,但我一年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仍是在旅途中度過。朋友們戲稱我“打波的”,即把波音飛機當“的士”來坐。李白“一生好入名山遊”,但仗劍走天涯的他,一路上的接待站,不是道觀就是佛寺,再者,就是朋友的家。這多少有些不方便。那時候,旅遊是個別人的事,社會上不可能給旅遊者提供更多的方便。杜甫“門泊東吳萬里船”,陸游“細雨騎驢入劍門”,都是古代最好的旅行家的韻致。旅行家與詩人是不可分的,這兩種職業的人,都像孩童一樣過着心靈的生活,都能夠原汁原味地體現中國人的精神。

每年的深秋,我最樂意的事,是自己開車,徜徉在江南的山水中。逢山看景,遇寺禮佛。村落裡的炊煙,河流上的櫓聲,閒臥在柳樹下的黃牛,甚至媚眼一笑的小小村姑,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東方神韻。

遊湘西的天子山,我寫了一首詩:

回首神堂山隱約,寸心常逐白雲飛。

此生稱意于山水,風月林泉送我歸。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稱意于山水的。但是,山水的美感,若能作用於每一個人,則我們的社會,便會處處充滿祥和。按辜氏的觀點,中國人的精神,純樸如孩童的心靈。這種孩童的純樸,永遠保存在大自然的風月林泉之中。一棵樹長在沃土上,枝繁葉茂。另一棵樹長在懸崖邊,枝幹捲曲。這懸崖邊的樹絕不會對沃土上的樹大生嫉妒之心,更不會跑過去取而代之。這就是自然。這也反映了“人之初,性本善”的中國人的精神。古代的聖人說:“道法自然。”自然的法則就是善的法則,也是中國人做人的法則。

熱心的讀者朋友也許會奇怪,你怎麼談旅遊談到做人的法則上去了呢?這是因爲從根本的道理上講,兩者是相通的。幾年來,我陸陸續續寫了一些遊記,只是記錄一些觀感,無意說明什麼道理。但我的確在美麗的山水中,悟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江南的雪§康巴人的家園§牧笛§歲暮的祈禱§共和國今夜無眠§磻溪半日§把想象還給孩子§石頭上的畫§仙疊巖記§話說三國的戰爭§你願意三伏天穿棉襖嗎?§依舊的青山§祝福2008§美麗的天命之年§牧笛§依舊的青山§風展紅旗如畫§鄖西上津古鎮考察記§關羽是風俗中人§歲暮的祈禱§長征是經典的話題§文化雜談四題§遊西千佛洞§飛觴赤水河(下)§鄖西上津古鎮考察記§我們的精神家園§對漢江的期待§你願意三伏天穿棉襖嗎?§謁湯陰岳飛廟§武漢文化的聯想§精神追求的延續§依舊的青山§無量山水§康巴人的家園§依舊的青山§不惑中的困惑§他是一種象徵——悼念巴金§同樣的西部§遊西千佛洞§北緯28°的傳奇§鄖西上津古鎮考察記§雞刨食的啓示§鄖西上津古鎮考察記§鄖西上津古鎮考察記§親情既已渡海§我本江城士大夫§“淮河文化叢書”總序§我們的精神家園§飛觴赤水河(上)§城市是我們的歷史§八節洞記§炎帝的力量§收藏積雪§關羽是風俗中人§記《甲申文化宣言》§從“快打酒,慢打油”說起§誰讓它一直痛楚?§正月初一這一天§記《甲申文化宣言》§長征是經典的話題§依舊的青山§關羽是風俗中人§石頭上的畫§花朝遊雙峰山§桃花夫人記§聽鬆§同樣的西部§雙橋溝遊記§磻溪半日§“晃晃”是新人類§把想象還給孩子§夕陽中的海螺溝§踏遍青山人未老§飛觴赤水河(上)§你願意三伏天穿棉襖嗎?§漫步羑里城§說企業家§漫步羑里城§關羽是風俗中人§誰讓它一直痛楚?§關羽是風俗中人§歲暮的祈禱§康巴人的家園§風展紅旗如畫§我不敢戴“商儒”的帽子§花朝遊雙峰山§從“快打酒,慢打油”說起§牧笛§牧笛§祝福2008§選一個詞來讚美祖國§美麗的天命之年§我的歷史觀§閒話清明§選一個詞來讚美祖國§聽鬆§放下§長征是經典的話題§放下§我不敢戴“商儒”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