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羣雄並起

“爲何是此地。”袁紹求問。

“天將亂矣。南陽新帝並洛陽少帝,叔侄之爭。絕難速決,亦難善終。玄德,行合縱連橫。屢用『反·遠交近攻』之計。去年立冬,揮師南下。一戰滅林邑。闢江表十港,鑿頓遜海渠。南州風物,大行其道。獲利豐厚,難以估計。青州臨海,諸如蓬萊等良港,海客往來。既有漁鹽之利,又得海運之便。你我與玄德,相交莫逆。南州航道,必不會對你我藏私。青州與兗州接壤,據守大河上下,斷淮泗八國,通連河北。再加豫州牧孫堅,集三州之力,當可保關東無虞。”好友當面,曹操吐露真言。

“新帝受禪登基時,加封徐州刺史陶謙,揚州刺史劉繇,青州刺史劉岱,益州刺史劉焉,爲州牧。此時再去青州,恐不及也。”袁紹言道。

“無妨。劉岱守成有餘,進取不足。本初此去,可暫領北海相。先籌軍資,採買薊國艦隊。而後攻城拔寨,鑄山煮海,興海運之便。不出數載,兵精糧足。那時,可請下一道詔命,調劉岱入朝爲官。青州唾手可得。若劉岱不奉詔,本初興兵討不臣,亦師出有名。”曹操言道。

袁紹輕輕頷首:“北海富庶,當可一用。”

“然也。聞徐豫七國,後加魯國,暗中結盟,號淮泗八國。時曾密邀北海入盟。然北海國主卻並未裹挾其中。且亦與冀州七國,若即若離。正因不上不下,常恐爲南北所挾。本初,累世公卿,聲名在外。此去輔君,必受優待。”

“原來如此。”袁紹心領神會。北海國,扼守大河之尾(膠東半島)。夾在幽冀八國並淮泗八國間。唯恐惹惱雙方,故行騎牆。看似兩不相幫,左右逢源。實則腹背受敵,惴惴難安。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及天下。又是南陽外戚。其爲國相,北海國主足可安心。

“董卓之事,又當如何。”打定主意,袁紹又問。

“先靜觀其變。”曹操言道:“董卓密信,可是送與公路。”

“正是。”袁紹不做隱瞞。

“如此,便讓公路與其暗中往來。”曹操笑道:“待時機成熟,再行將計就計。此事,萬勿令公路早知。”

“也好。”二人這便定計。

曹操,袁紹,皆是梟雄。亂世將至,唯擁一州之地,可與諸侯一較長短。先前徒有虛名。坐視叔父滿門慘死,二袁卻毫無作爲。甚是生父安危,亦無從顧及。若非薊王出手相助,舉家接入函園暫避。又使人尋醫問藥,好生照顧,恐已撒手人寰。

痛定思痛,大徹大悟。

當如曹孟德,孫文臺,據擁一州之地。亂世之中,方可全,身家性命。

誠如曹操所言。豫、兗、青,三州,據大河上下,首尾相顧。再加飛雲、蓋海二艦隊,縱橫馳騁。另有淮泗八國,同氣連枝,足可保南陽無憂。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若無南陽新帝,分庭抗禮。洛陽少帝單憑一道詔書,便可將關東羣雄,打成反賊。再驅薊王,奉命討賊。滿門橫屍,延禍三族。爲期不遠矣。

又因是同室操戈,叔侄相爭。卑不謀尊,疏不間親。天下宗王,皆如薊王,不偏不倚,作壁上觀。

事不宜遲。袁紹來去匆匆。一路風塵,重返南陽。與新帝密談,遂外放爲官。領三千部曲,順下淮水,自不其港登岸,赴北海上任。

洛陽,南宮,玉堂殿。

“袁本初出爲北海相。”少帝暗忖片刻,這便問道:“意欲何爲?”

“莫非行遠遁避禍。”史夫人嗤鼻一笑:“世家公子,色厲膽薄,多半如此。”

少帝不置可否,轉而言道:“速請太傅。”

“喏。”黃門令左豐不敢怠慢,親出傳命。

少頃,太傅楊彪,入宮相見。

“袁本初,出爲北海相。敢問太傅,北海國有何不同。”少帝開門見山。

得黃門令先行告知,楊彪亦有備而來:“北海據大河之尾,渡海可逆入淮泗。夾於幽冀諸國,並徐豫諸國間。富有漁鹽之利。未受黃巾襲擾。國治劇縣,領十八縣。十五萬八千餘戶(158641),計八十五萬口(853604)。且青州百姓,困極來投,亦不在少數。時至今日,恐不下百萬之衆。”

“果然富庶。”少帝又問道:“然袁本初何意?”

“老臣竊以爲,袁紹所圖,非是北海,乃是青州。”楊彪一語破天機。

“原來如此!”少帝幡然醒悟:“孫破虜,曹輕車,已領豫、兗二州。再加青州,據大河之南,阻斷南北水陸交通矣。”

“陛下明見。”楊彪再拜。

“太傅以爲,當作何解。”

“宜當另舉賢良,授以此職。”楊彪答曰。

少帝心領神會:“太傅可有合適之選。”

楊彪言道:“前驃騎府長史孔文舉,或可一用。”

孔融乃出其父楊賜幕府。先前亦是楊彪舉薦,入驃騎府爲長史。董驃騎遠遁薊國,府事諸廢。一衆屬吏幕僚,各奔東西。唯孔融等寥寥數人,仍堅守其位。

見少帝不語。

楊彪又道:“孔融,家學淵源,爲孔子二十世孫。少時一門爭義,天下知名。必不負陛下所託。”

聞一門爭義,少帝欣然點頭:“便依太傅所舉。”

二日並天,類似一職二授,實屬平常。

依北海王騎牆做派。必不敢輕易得罪二帝。孔融此去,爲掣肘袁紹也。

滎陽縣,都亭。

袁術與董卓,如約相見。

滎陽,乃薊王瑤光貴人馬氏,湯沐邑。由薊少府屬吏掌管。薊王威赫天下。滎陽即便孤懸在外,亦無人敢犯境。又因歷爲兵家必爭之地。滎陽牆高城闊,鴻溝、敖倉,天下知名。自爲薊王所得,連年於境內大興土木。敖倉遂成中儲重鎮,稱“敖倉港”。助薊王轉運天下。

湯沐邑之承襲,有別於列候食邑。唯長公主、縣主之湯沐邑,可“母死子繼”。餘下鄉、亭封君、公主之湯沐邑,皆無襲封。死後即除。

二人落座。

董卓吐氣開聲:“洛陽一別,公路安否?”

1.64 百練清剛136 矛頭所指51 情不亂法61 怒其不爭124 大器免成149 白馬非馬1.62 五陵少年112 莫如勤王150 一戰功成164 首尾呼應1.73 大雅無傷150 天地人和176 盜書續命1.44 善利萬物178 萇孝仁皇18 再起兵禍1 實木地板15 愛恨入土1.247 愛屋及烏1.70 青徐流民1.44 勸善禁惡1.79 撤村並邑109 原形畢露177 人神不擾1.72 天國之味159 亂世之才131 綱舉目張148 暗語絃音1.57 樓桑武卒281 過猶不及1.67 窺其門徑180 嶄露崢嶸101 減矢之計1.38 祠堂傳藝154 數年之期1.56 風向突變129 各方博弈117 無人清白176 封國在即187 九橫十縱120 黑山飛燕212 德不配位1.7 分庭抗禮1.70 王道如砥1.87 大漢風骨193 事不過三1.45 權利覺醒218 近水樓臺112 分戶析產142 萬物生輝122 左伯皮紙1.9 牛刀小試1.43 樓桑特產71 頓遜海渠136 天下共主143 疏河注海1.35 劉備擲金121 非此即彼13 改造閭里152 傳檄天下103 兵發西進1.69 父子同升141 父子十祿1.55 負陰抱陽146 東井戒火1.58 割發代首101 明示萬里10 入九龍門1.66 飛廉斬薙11 誰主浮沉1.28 暮夜有知168 無法拒絕12 縑車載禍1.86 鼓角齊鳴191 天下雄兵1.45 因利乘便120 四面合圍1.83 尚書來訪142 請立宗廟1.85 推己及人16 重造京洛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46 大亂在即81 夜入太倉188 爲所欲爲1.200 窮兇奇虣134 天下初平1.38 一日成鹽156 仁道在邇61 論功封爵191 明燈指路175 漢世之傑1.73 爲女聘師181 生死兩命1.79 心願終了1.99 黃雀伺蟬186 鬼火焚街1.6 以物易物1.43 樓桑特產166 勝者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