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王親國戚

不知不覺。九九重陽,已成薊國一年一度之盛會。

正因四海姻親,齊聚薊都。臨鄉周遭,凡國賓館所在,皆有“王親國戚”入住。

謂“入鄉隨俗”,又說“遠來是客”。更“一家不說二話”。王親國戚的身份,血脈相連的天然親近。更加薊國四百城港,怏怏上邦,開明好客之風。足令賓至如歸。可有作奸犯科,仗勢欺人?

絕無。

且不說薊人尚武之風。城中閭里街衢,藏龍臥虎。普天之下,誰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薊王愛民如子,又嫉惡如仇。“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更何況“兔子不食窩邊草”。自家產業,豈不愛護。更有甚者,二家禮尚往來,薊王饋贈,何等豐厚。豈能因小失大。

道義大行天下。切莫小看了和親的威力。

“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達道義,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勳,五曰表賢能。”

大漢的機制,便如此有效運轉。四百年生生不息。

君以手足待我,我必手足報之。

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

此去林慮山迎甯姐姐。除張飛、黃敘,另有大兄劉文,二兄劉武,四弟劉修。大兄劉文爲正,四人爲副。宗親、義親同去,足見持重。

國中皆知,張甯乃右國令女。右國令之事,薊王曾命公審。國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功過幾何,見仁見智。然右國令,才智高絕,淡泊名利,世人皆知。無有疑義。

薊王雖定其罪,卻未行其刑。右國令壽盡而亡,薊王夫婦扶棺,令樓桑宗親,披麻戴孝,執禮相送。今又命手足兄弟,西去林慮,以貴人禮,聘右國令女。道義所向,一脈相承也。

九月初一,王宮車隊,浩浩蕩蕩,奔赴林慮。來回二千里,十日足矣。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薊國十萬精銳,扼守國境。雖久無戰事,然卻日日勤學苦練。除去武技、軍陣,號令、旗語。還需習練操縱機關諸器。尤其機關兵器。自薊王效仿記裡鼓車,造計程馬車,而後又將機關連弩與馬車相合。造機關箭車。舉一反三,各式機關車,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稍後又有機關車船,大行其道。

兩軍對壘,隨之日新月異。曹操掘內外環渠,發火壽春。遂成經典戰例。如何“人器合一”,將機關威力,最大發揮。爲演武場薊國軍校師生,刻苦鑽研之首選。

軍民兩用機關術。早已遍佈薊國上下,融入百業。

“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韓非子,誠不欺孤。

然,春秋大賢,實不宜過謙。世之顯學,豈無“法家”一席之地。法、儒、墨,缺一不可。

“九九重陽會”。乃年度盛事。如前所言,凡典禮,皆有表演性質。《淮南子·氾論訓》:“聖人以身體之。”《禮記·中庸》:“力行近乎仁。”《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君王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爲天下典範也。

家和萬事興。

薊王姻親衆多,廣佈四海。猶可相親相愛。叔侄不過三人,何以坐視江山分裂,籍籍無爲?

孰功孰過,公道自在人心。

《莊子·山木》:“其送往而迎來,來者勿禁,往者勿止。”

世人皆知,凡與薊王意氣相投,肝膽相照之四海豪傑。皆入門下署。署中人物,論運籌帷幄,治世安民,名聲不顯。然論,迎來送往,接人待物,門下署當仁不讓,居功至偉。尤其大典,王親國戚齊聚。門下屬吏,何止爲主分憂。便是海量酒水,亦分去十之六七。

薊國珍饈美饌,號稱“隔壁千家醉,開甕十里香”;“味招天下客,香引洞中仙”。論衣食住行,鮮活民生,天下無出其右。

無酒不成席。

海外寄田所出,三登谷。極利釀酒。薊國十醞春曲松泉釀,皆已改用三登谷釀造。蒸餾濃縮後,得翠玉瓊漿,口感更加。

尤其翠玉瓊漿,深受薊王姻親所好。斟滿耳杯。各路英雄,三杯即倒。唯薊王與恩師例外。

重陽節,亦是薊國法定節日。初二至初十,前後計九日。稍遜於正臘賀歲,足半月有餘。諸王子告假回宮。與家人團聚。

薊王早有先言,無外人在場,亦或是非正式場合。諸子省“王”,只稱“父”。口呼“阿父”,“父親”皆可。“父親”,便是“親父”之意也。後宮妃嬪,亦省“臣”字,自稱“妾”即可。

嫡長子封,今已九歲。稚氣未脫,然已與父,頗多相似。自幼得母,言傳身教。雙手劍術,甚是了得。更加名師,諄諄善誘。文武兼備,已有英主之姿。

二代薊王,未來可期。

靈輝殿中,鐘鳴鼎食。薊王大宴,滿座高朋。此時此刻,東宮飛翔殿。劉封等八王子,隨王太后並二義王太后,輾轉育嬰舍,照料諸幼子。

嬰舍華美清潔,閒人莫入。搖籃牀車內諸幼子,皆爲宮中女侍醫,精心照料。

逢母妃入殿哺乳。需車載出舍,入哺嬰室餵食。若母妃偶感風寒,或身體不適。則酌情替換。待康復如初,再行母職。無需心憂斷奶不濟。宮中侍醫,自有良方存續。

劉封兄弟八人,站成一排。透過清鋼琉璃壁,環視舍中諸幼子。各自眉開眼笑,竊竊私語。

三位王太后觀之,暗自稱讚。

“王上,三百子嗣,八子爲先。”二太后言道。

三太后亦道:“二姐所言極是。”

王太后笑道:“王上曾言,欲將千里國土,均分八子。然似,別有心憂。”

“‘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八王子,自幼相伴,兄弟情深。常伴王上身側,子父相承,還有何憂?”二太后不解。

“我兒天生。”王太后答曰:“非你我可知也。”

“長姐言之有理。”二位義太后,同聲言道。

“先前,王上賜爵中丞賈詡,爲都亭侯,邑三百戶。又拜‘少傅’,雙秩萬石。本以爲,只爲加官,不領其職。近日卻聞,王上欲令賈文和,行少傅重責。傳授封兒,治國安邦,識人辨物之術。”三太后不無擔心:“此事,可行乎?”

三位太后,義結金蘭。誓言同生共死。自無須顧忌,無可不言。

1.68 以和爲貴1.226 七進七出11 禍起宮牆1.75 蔡邕來了144 遷都壽春177 廣而無用177 困龍之地168 絕地天通136 包羅萬種1.63 焉能見疑1.49 以道御術1.89 終得圓滿1.80 漢羌聯盟1.87 鯤鵬之志1.74 肘腋之親195 青史留名157 與漢同休130 民情如火1.38 誰人稱雄194 心生瑕釁105 胡口奪食141 唯利機關121 萬舟齊發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49 聖上好驢1.78 四海英雄1.75 坐問因果138 戰爭紅利104 靡麗妖風140 青雲之志1.78 捧珠之恩1.48 微觀天下170 血矛之約1.40 兵車夜行133 歸期已定1.229 鐵骨石心91 不脛而走1.26 塢堡治所1.220 迫在眉睫1.45 生死大敵1.26 循跡追兇142 斷不可棄1.57 無雙再起1.44 非同尋常180 嶄露崢嶸1.96 海賊圍城105 烈女龐娥1.77 雄長一州1.85 遼東之煮1.83 誅心之謀150 一戰功成142 意料之外1.82 逢凶化吉1.84 海賊寶藏144 判若兩人119 濮陽之戰1.90 白身野士126 價高者得1.53 望廬而還1.86 學壇祭酒105 未來可期14 死而不僵1.44 豐取刻與131 鳩佔鵲巢1.57 賞罰未定1.78 陸城亭侯1.76 麒麟續命11 檀口溫湯1.45 生死大敵61 時不我待1.27 身後之謀103 人力秧機125 局中一子1.40 有心無力1.2 西邸驚變12 縑車載禍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53 來龍去脈1.86 義舍病院165 往昔之約123 溫泉別館1.87 性命相托165 政均法平134 君何所求1.82 遼東婢女116 日黑水溢142 意料之外1.90 班師回國162 恩若兄弟1.56 英雄末路1.68 清溪橋樓182 取捨有道1.39 妾無異議151 王者之心91 一人之外144 判若兩人100 難爲人臣199 有容乃大121 非此即彼1.39 名臣歸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