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 兼顧利弊

“如此,百姓便是人心否?”劉封所問,句句皆是關竅。

“然也。”薊王答曰:“少時,爲父恩師盧少保,言:豪門、寒門皆是百姓。故家門,亦不例外。”薊王言下之意,百姓乃指全體國民。不分貴賤,不別親疏。王法當前,一視同仁。

“善惡如何分?”劉封續問。

“‘夫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聖’。便是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闇’。”薊王續答:“切記,‘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熙熙攘攘,利來利往。弄清彼此利益關切,方能明白癥結所在。所謂分歧亦或是紛爭,歸根結底,皆是利益。

“喏。”八王子齊聲應諾。

薊王言中深意,諸王子需日後,親身體會。

大漢和親之策。始於高祖。亦做“和戎”、“和番”。更加大漢,家國天下。民謂“家和萬事興”。薊國兼容幷蓄,包羅萬種,諸夏和合,蔚然成風。亦是家風使然。

薊王國事繁忙。諸王子稍後自去,前往鳳凰殿,拜見嫡母公孫王后。八王子,乃公孫王后並七貴妃所生。時薊王尚爲臨鄉侯,一妻八妾,不出家門。且能爲薊王誕下二子者,亦不出家門。薊王家,王子公主,皆得食邑。薊王一城,足比萬戶一上縣。先前不敢多生,只因千里之國,仍不足分。今又並遼東屬國,順延國境。五百城港,可分五百子嗣。

且還不計,海外封國。

尤其西域諸妃。求子之聲,不絕於耳。六宮之主,公孫王后,自能體會。奈何夫君容成術大成,收放自如。雨露均沾,難比登天。謂負萬物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又說,孤陰不長,獨陽不生。

故而“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

是爲“陰陽相濟”也。

西域諸妃,欲求二子,只因利益羈絆,日益厚重。且婚姻是最高等級的聯盟。子嗣乃最爲堅固的紐帶。奉子成婚,親爲一家。非家破人亡,而盟約不斷。

且與寡情薄義,生性薄涼之主,只取其利,不納其害。雲泥之別。薊王從不輕易舍斷離。正如,麟子阿斗,於國有利。養母甘後,於國無益。趨利避害,人之常情。薊王若坐視不理,任由甘後投井而亡。於家國皆有大利。且天下亦無可指摘。畢竟“人各有命”,“人力莫及”。救之不及,無可奈何。此乃神鬼無覺,唯己自知。然薊王愛恨分明,道義心存。如何能割捨骨肉親情,殺母立子。

十月懷胎,母子一體。更如何割去。所謂“揚長避短”,又謂“取長補短”。卻從未聽聞“取長割短”。薊王能取其利,容其害。正如國國之間。各有利害,兼顧利弊。盟約如券書,有收穫,亦有付出。坐享絲路流金。亦需調解沿途紛爭,護各國安危。

終歸“金無赤足,人無完人”。許子遠,設連環奇謀。以身家性命,試薊王真心。如今心悅誠服,痛改前非。亦是薊王能兼顧利害。許子遠所爲,便是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

身爲人臣,尚且如此。試想,爲一國之主,興衰存亡,豈不慎重。

薊王辨物識人,繩之以公道,不量之以私術。簡而言之,不以個人喜好,評判是非功過。是爲公私分明。

五胡亂後,再無百家。只剩儒教,更無儒家。正因失去了兼容幷包,家國天下的胸懷。凡稱“家”,多是和合之風。凡稱“教”,皆是排他性的知識壟斷,及思想禁錮。

漢唐之後,再無儒家。只剩儒教。其結果。與所有盛極一時的宗教類似,最終皆消失於廟堂。

故而,禁錮諸夏千年,不是儒,而是教。

天下皆知,薊王兼顧利弊。西域諸妃,故盼多生子嗣。以求根深蒂固,有備無患。

數九寒冬,薊王亦不得一日清閒。存恤國中老弱孤寡。衣服皆出自少府織室。乃後宮佳麗,日常所織。命少府縫製冬衣,並薪炭米肉,林林總總,遍賜國中。尤其所賜米肉,多出太醫寺義倉。此乃國主恩義。故又稱“恩賜”。

樓桑宗親,乃劉備攜公孫長姐,並族中叔父,親自登門。所賜雖於國中無二。王、後同賜,足見恩義。八王子亦雖父母同行。耳濡目染,言傳身教。當可體會,最爲寬泛的百姓之屬,及最廣泛的道義所存。

薊王夫婦,於樓桑老宅設宴。與樓桑宗親同樂。

舅父等範氏宗親亦在。文、修、武、備。劉氏四子,兄弟齊聚。大兄劉文,爲太倉令。二兄劉武,爲真番屬國都尉,俸比二千石,掌蠻夷降者,稍有分縣,治民比郡,有丞、候、千人等。四弟劉修爲貲庫令。與大兄劉文,同食真二千石祿。薊國二千石,可想而知。

話說,遙想當年。宗祠大考。樓桑四子,名列前茅。老族長,求名師授業。豈料那位名不見經傳的涿縣城中大儒,只願收爲著錄弟子。

如今再回想,不知可曾悔不當初,扼腕嘆息。

話說,樓桑距涿縣,不過十里。奈何薊國數次並土,皆未能將涿縣收入國中。究其原因,涿縣乃郡治,又縣爲郡名。若將涿縣併入薊國,涿郡又當何爲。

涿縣樓臺近水。少君侯,還稱少君時,涿縣屬吏便與樓桑宗親多有往來。舉家遷入薊國者,亦不在少數。涿縣因而得利。亦是幽州雄城。吏治民生常爲諸郡之先。

兩漢以來,幽州本就是匈奴歸義侯國,林立之地。漢胡向化,屢見不鮮。自少君侯一戰滅鮮卑,草原零散部族,不願爲“亡胡”,便紛紛內遷。西林、安次,皆循此例。

西林馬邑,橫豎七裡,與逎國一林之隔。軌路車樓,豢養良馬五十萬匹。國中青儲飼料,足量供應。紫花大堤,苜蓿隨時割取。逢賽馬日,販賣饢燒,青甘,乾果、肉脯,居家日常,紡毛織毯。日漸富足。

尤其西林邑民,多以劉爲姓。先前胡雜馬賊婦孺,尊劉備爲“大人”,今稱“單于”。乃舊習難改。邑中少年,皆尊“王上”。

謂潛移默化,莫過如此。

138 漏奪附黨1.38 爲國除賊1.69 父子同升13 匹夫無罪110 連環殺局180 一罪足矣193 應運而生198 封侯廟食195 禍福相依19 遊麟可用1.24 伏虎潛龍21 臉怎麼黑134 公之於衆1.59 大興土木1.49 上表回國1.73 衆口難調1.30 未琢璞玉196 百年大計151 王者之心186 氾濫成災1.68 以和爲貴122 破而後立1.55 莫不如此1.228 石來運轉174 以謝天地1.224 碧血丹心169 改弦更張1.9 三英齊聚21 臉怎麼黑1.25 辛陳杜趙1.47 一念之差1.49 和則增壽126 價高者得131 濯纓濯足1.46 鷹擊長空1.2 燕燕于歸10 耿氏製陶10 桃園結義1.78 城上金烏149 厲兵秣馬1.236 兵器時代192 兵進隴關158 鐵壁鏵嘴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66 人財兩全174 以謝天地139 江山易改212 不請自來135 逆流而進1.69 父子同升113 翻雲覆雨1.236 兵器時代1.55 衆怒難犯194 輕車南下166 大材小用162 一戰揚名1.237 露華勻玉1.92 多子多福136 矛頭所指1.29 外合裡應117 知子莫母134 公之於衆156 開卷有益121 非此即彼176 左膀右臂104 有生之年41 波橘雲詭127 三面合圍104 靡麗妖風91 熱度未消1.79 撤村並邑1.255 突施冷箭157 塵埃落定158 天下嚥喉1.25 人艱不拆1.43 薊國鋤奸1.39 名臣歸京110 因何馬貴148 七色婢女199 飲恨兵退1.79 別開生面119 衆星拱鬥184 如約而娶1.53 馳名中外1.95 平樂會盟136 和親之禮170 血矛之約115 天下棋局115 天下棋局137 如左右手1.8 神都洛陽106 萬民飢流1.99 敬而遠之149 乘風而至154 查無此人146 握髮吐哺1.274 有鳳來儀141 人間正道1.94 貴不能言195 勤王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