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準備上牀睡覺,小王打來電話、要我上微信羣。我心想有什麼要緊事非得要晚上說呢?
我打開微信,見老胡、聞老師竟也在線,己經討論一段時間了。我查看了他們的聊天記錄。大致情況是:
小王說的是,這兩天他看了上回提到的《諮詢的奧秘》那本書,看了兩遍,收穫很多,只是覺得還不通透;於是剛纔重新看了一下作者序言時,突然明白:這本書其實可以改一個書名,叫《“新”的方法》。
聞老師回覆的是:是的,這本書提醒我們做事遇到問題而卡殼、想盡方法也無法解決時,可以:擱置不理找新事去做;或是換個環境、到新環境去闖蕩;或去請教外行人或局外人等等。這些辦法在常人看來是不合道理、不着邊際,但有時卻有奇效。
老胡說的是更具體“新”的方法:有時候,我們絞盡腦汁、想了許多新方法,卻解決不了本應能解決的問題。原因可能是因爲你的方法是新得不夠。同樣的腦袋瓜子,同樣的看事物角度,想出來的方法大多是換湯不換藥,根本不是什麼新方法,所以解決不了問題。那麼,如何找到足夠“新”方法?
老胡在微信裡倒有耐心,又細細羅列了許多創新方法(請讀者見諒!因爲本作品以創辦諮詢事務所爲題材,所以文中夾有許多羅列之處;如果不感興趣,可忽略。):
1、多接觸不同圈子的知識,學習新東西,更新腦袋。這方法有點累,有時也不管用,因爲還是會挑選你習慣的知識來了解。2、多與不同年齡段人交流、多結交不同圈子的人。話不投機三句多,這方法也有難度。3、換新環境,換成新的座標系,輕裝上陣,增長見識。這方法,難以經常運用到現實生活中。4、去做新的事情,新事可以讓你不得不接觸新東西。這方法可以常用。5、參與協作、讓權、委託、信任等等,其實是引進新思路、新風格,也相當於換腦袋瓜子、換習性。這方法看起來得犧牲點自尊、自由,其實它已廣泛運用於經濟活動中了。6、方法運用兩次。有時方法不管用,只是時間不對。添加新時間,也許有全新作用。7、以上兩三種方法協同。兩個方法協同除了發揮各自單獨作用,也能能孕育出新的作用。8、新方法要與舊套路結合,阻力更小。
小王事後諸葛發揮補充說:有可以通過學習來自新,從而找出辦法。但有些方面是無法自新的,這時就可換個解決問題的新方式了:不知道如何解決,就認知道如何解決的人;也就是,與信得過的人行事共事。
“新”的方法,我佩服小王的悟性!這本書我也看了,但被作者這個故弄玄虛的外國老頭弄昏了。這老頭用的卻是另一術語,叫“非理性”的理性。
小王讓我想一想,面對事務所目前的卡殼問題,有什麼“新”的方法,看能不能從我“新”出點靈感。
我說:“我還真聯想起一個西方方法:頭腦風暴法,這個方法有點老土了,但對於我們也可以說是‘新’的方法,它是在辦公場所、或會議室營造一種‘新’氛圍,參與者輕鬆自由、沒有等級、沒有門第、暢所欲言,大家集體討論想辦法。這方法比較適合我們這種自認有些經驗、不喜無效折騰的人士。所以,關於應對事務所目前的卡殼問題,我的方法是:把這些事放到辦公室上班時去自由討論。”
聞老師呵呵道:“我們可以名正言順的繼續‘紙上談兵’了。”
小王也說:“這辦法好!天南海北、暢所欲言,我們事務所反正現在事不多,就頭腦風暴一段時間,卻說不定能討論出些解決難題的辦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