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

隨着駐杭將軍瑞興與各路浙軍的覆滅,浙江各地的革命形勢開始扭轉,清廷在浙江範圍已經沒有強大的抵抗力量,整個浙江光復在即。

在秋瑾與徐錫麟共同發佈成立光復軍浙江軍政府的通電後,光復會上下大受鼓舞,起義重要人物雲集杭州。

而清廷則電令張之洞、端方等迅速調集兩鎮新軍以及巡防營、緝私營等舊軍趕赴浙江平亂,已有五萬人在南京集結,不日就要南下。

針對這一形勢,秋瑾與徐錫麟商議抓緊整編光復軍,並加以操練,分發杭州軍械局的武器彈藥,準備應對清廷的鎮壓。

軍政府公推徐錫麟出任都督兼光復軍總司令,總理浙江軍政事務;由秋瑾出任浙江軍政府省長。本來徐錫麟堅辭不受,但以大通學堂學生爲核心的光復軍高層都以爲徐錫麟在浙江的威望無人可比,故再三懇求,徐錫麟只好勉爲其難的答應,並提出委任他以往親自提拔的王金髮與竺紹康爲副司令。

光復軍雖然也編了四鎮,但人員龐雜,大部分爲浙省各地山堂會黨,另有許多以往起義後據山結寨的農民與各地士紳以保衛地方爲名興辦的團練。這些人的整編問題一直讓徐錫麟頭痛不已,由於這些人觀念保守,成分不同,始終無法徹底整合。無奈之下只能委曲求全,以王金髮組織的烏帶黨爲一鎮,由王金髮任統制;以竺紹康組織的平陽黨爲一鎮,由竺紹康任統制;以起義農民與團練爲一鎮,由裘文高、張雲嶽分別任正副統制;而自己統領的一鎮兵馬更加複雜,以大通學堂學生爲主幹,加上安徽、浙江兩地招募的新兵、幾次戰鬥招降與反正的清軍,由呂公望與朱瑞出任協統。

由杭州軍械局以及各地軍械所起出的武器彈藥遠遠不能武裝四個鎮的軍隊,所以有許多人仍然使用着原先使用的老式槍彈,甚至大刀長矛。因爭搶物資引發的糾紛也時有發生,甚至爲了餉銀髮放頻頻鬧到徐錫麟這裡,弄的他不甚其煩。除了留守杭州的徐錫麟一鎮,其他幾鎮都按照原來的勢力範圍活動,但經常爲了搶地盤鬧出矛盾甚至武力相向。徐錫麟自上任以來一直充當着和事老的角色,爲各派協調矛盾疲於奔命。

除了徐錫麟的一鎮兵馬有李秉衡與熊成基等人幫着進行系統的訓練,其他幾鎮都是過過場做做樣子,可以說毫無戰鬥力可言。

李秉衡眼見形勢不容樂觀,自己從南洋帶來的彈藥也所剩不多,經不起一場大戰的消耗,由於要去南洋的人數衆多,只能致電張振勳讓他速派船隻以商船的名義趕來杭州灣,讓手下這批人可以提前撤離。

熊成基等幾個行伍出身的同志也是對目前的惡劣形勢憂心不已,但眼下光復會與同盟會的關係很微妙,他們根本說不上話,沒有受到排擠就很不錯了。雖然王金髮等高層還能聽取他們的意見,但部分的光復軍中下層軍官不想同盟會介入浙江地方事務,眼下到手的權力如到嘴的肥肉,是無論如何不願意分人一口的。

隨着清政府調兵遣將的完成,幾路大軍即將入浙,一場狂風暴雨眼看即將來臨。

經過十多天的訓練,徐錫麟的一鎮駐杭光復軍勉強有了點軍隊的氣象,但離真正的作戰,還差了許多。李秉衡適時的向秋瑾與徐錫麟提出讓熊成基等入贛的建議,眼下江西與湖南等地零星的起義活動需要有人去組織起來,加上一把火。如果能在江西首先打幾場勝仗,既能寒清廷與南京平叛清軍的膽,又能給浙江有力的支持。入浙的清軍要時刻提防革命軍從贛側擊,既牽制了兵力又有戰略威懾的意義。

這個建議得到了所有光復會所有高層的贊同,這個時候於杭州等地死守並沒有意義,不如開闢第二戰場。

徐錫麟將安徽帶出來的巡警學堂學生交給熊成基帶領入贛,又將手下撥出一部分人,連同安徽新軍本部共五千多人。入贛的兵力不能多也不能少,這麼多人剛剛好。

李秉衡讓溫生才帶上二十幾名南洋的兄弟一起跟着熊成基他們入贛,並交給他五百萬日圓(日圓在當時中國很多地方都是“硬通貨”),充作軍餉並作不時之需。將來入川后補給不易,只能靠四川同盟會組織幫助在日本洋行購買。日本武器商爲了佔領中國市場,在各地都有洋行,而且武器質量還不差,這也是李秉衡這次帶上日圓的原因。

因爲跟熊成基與倪映典等人交厚,所以反覆交代入贛後保存實力爲上,只爲造聲勢。

熊成基等都真心敬服他,所以也不覺得他多事,反而記在心上。

最後是李燮和跳出來大叫受不了:“光華,從沒見你如此嘮叨,我耳朵裡繭都聽了出來。不就是那十六個字嘛?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好記的很。”

熊成基笑着說道:“聽着是簡單,用起來就不簡單。如今我等勢弱,用此戰法再爲合適不過。等入了贛入了川,我就用它好好跟敵人玩玩。”

聽他說得輕描淡寫,衆人紛紛笑了起來。此去江西,既要幫助浙江牽制清軍,於要保全自己安然轉入四川,任務不可說不艱鉅。但熊成基等人舉重若輕,安之若素,正應了李秉衡心中還沒說出的一句話:戰略上藐視對手,戰術上重視對手。

這段時間的相處與並肩戰鬥,讓衆人都生出了依依不捨的深厚感情。正在上海的陳其美髮來電報說已經與張家船隊會合,即將趕往杭州灣。船上有一批藥品與糧食等物資,另有一批喻培倫等人加班加點趕造出來的07式步槍四千多支,子彈一百八十萬發。在黃仲涵聘請的外國工程師的幫助下,子彈廠順利投產。目前日產子彈六萬發,等以後改良工藝與機器設備,工人技術熟練後,產量將成倍提升。

聽到這個消息的李秉衡驚喜萬分,留在南洋的那數百名“徒弟”已經開始發揮作用,這也讓他欣慰無比。也讓他對張家船隊的到來充滿了期待,熊成基等人聽到有大批物資可以補充,尤其是他們眼饞已久的07式步槍,也是大爲振奮。

第346節 引進外資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215節 崇明三島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373節 共和不宜中國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154節 摘了你的狗官帽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573節 滅絕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164節 皮膚的褶皺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七節 豪俠英士第191節 先發制人是爲霸道第501節 蘇俄的猶豫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436節 小日本海軍杯具了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四節 洗衣機第445節 居然虐待華工第141節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254節 屠殺令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二節 初具規模第160節 深山仙蹤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162節 冒充生番的華人部落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356節 繼續發財第378節 中華帝國第122節 上帝沒有保佑荷蘭人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432節 八年前的驚鴻一瞥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480節 海上糾紛第364節 中華元的首戰第255節 滅絕的手段多種多樣第127節 艦炮引來了日本人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402節 不要改動施裡芬計劃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二節 懲奸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322節 南方攻略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362節 鴉片交鋒第411節 讓步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476節 重逢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128節 我的中國心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187節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五節 美女救英雄第198節 爲民族自由死不足惜第509節 香港第298節 阿薩姆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308節 惡毒的婚姻法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198節 爲民族自由死不足惜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七節 席捲婆羅洲第444節 英國佬要訂戰艦第317節 漢口失陷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453節 強者爲尊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351節 公使團密會第357節 外交戰第505節 美國的選擇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480節 海上糾紛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一節 政黨第501節 蘇俄的猶豫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453節 強者爲尊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