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

蔣邦北部多華人。紋裡說的華人不僅有華人移民。也有兒?州末移居緬甸的漢族後裔,乃是實實在在的漢人。

明亡時那些從前國都開封追隨明朝皇帝到南京的一些官員和百姓追隨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永曆皇帝朱由榔桂王南下,後從廣西貴州和雲南一路逃亡最後流落緬甸。

桂美死後,仍有不少隨朱由榔逃入緬境的中原而來的文武官員、各類隨從和大批百姓仍死不降清,流落在現今緬甸北部和中國雲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頑強生棲繁衍。

通過勁多年艱苦而漫長的日子,這些流落他鄉的人員在緬甸梯都等地生息了下來,牢牢地控制着各自的居住之地。

他們保持着漢人的傳統習俗。說漢話,使用漢語文字,並且不斷的吸引雲南等地的華人前來聚居,在緬北地區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漢人羣落。

“在雲南與現今屬緬北克欽邦、撣邦接壤的地方,大明王朝採取以夷治夷的方法對偏遠之地的“蠻夷,進行統治,大明王朝在此設立了6個宣撫司、宣慰司。永曆帝事件後不久,在今臘戍以北的登尼,清政府也仿明制,設立了木邦宣慰司一職,命當地土司世守其地。”

黃文虎仍然無法忘記當年大明的威名,漢室蒙塵,使得當年曾經當過明朝大官的祖先留下了家族遺,勿忘恢復漢家河山。

他多少受了這些影響,從而願意跟着革命隊伍奔走,從南洋到四川。如今再到雲南、緬甸,能在中華故土與英國人作戰,每每使他熱血沸騰,夜不能寐。

弛年在北京再修改中英邊境條約時,迫於英國的壓力清朝終將果敢劃歸英屬緬甸,這裡的漢人也被緬甸定爲“果敢族”。

不過,當黃文虎宣佈將在這裡建立禪邦解放組織,恢復果敢漢人身份後,他所帶的護礦隊受到了空前的歡迎。

“我們目前需要防備兩個方向的敵軍,一路便是從曼德勒過來的敵軍。還有便是從東枝而來的敵軍。如今我們已經佔了南渡河上的鐵路橋。並在那裡佈防,相關的戰鬥都將圍繞那座鐵路橋進行。”

“從南面過來的敵軍並不強大,但是也要防止他們在久攻鐵路橋不下後,調派部分軍隊繞個圈子,從南面起進攻。他們很有可能沿南渡河北上,在南蘭附近上岸,然後直撲桑凱

黃文虎特意加重了語氣,手指在桑凱這個地名上用力的戳了戳,眼睛掃視着四周。

這次熊克武特意分了一個營過來。幫助這裡建立有效的統治,保證這裡成爲將來進攻曼德勒與南緬的橋頭堡。

營長王鵬飛默不作聲,眼睛一直死盯着地圖看,對黃文虎的話也是深爲認同。

“拿下桑凱後,他們遊刃有餘。既可以掉頭攻鐵路橋另一側,與曼德勒敵軍回合,也可以往北進展,直到拿下南榜,如此,臘戍便門戶大開。不格以優勢兵力進行阻擊戰,只能硬守了

王鵬飛手掌合在地圖上,擡起頭來有力地說道:“這次戰鬥雖然以我們營爲主力,但是黃隊長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他們是見過血的漢子,我們還只是紙上談兵過。如今我們面對強敵,絕不能輕敵,與護礦隊的弟兄們並肩作戰,爭取打好這一仗,讓李大當家的看看我們不比南華的軍隊差

黃文虎臉上鬍鬚東倒西歪,狠狠直豎,猶如豪豬一般,眼睛又大又黑,炯炯有神。他的心中憋足了一鼓勁,證明護礦隊不比正規軍差。對得起手中的槍。

在武器裝備上,雙方相差許多。護礦隊使用的仍然是復興式步槍,但是四川來的軍隊已經部分使用半自動步槍,其他軍械也是優劣分明。

回頭看着四下裡接受練的撣邦武裝以及果敢土司武裝,他們許多人手中更是隻有弓箭長矛,但依然漏*點澎湃,鬥志高昂。

楊開耀從果敢一路追隨至臘戍,成爲堅定的左膀右臂,對統合緬北地區三十餘萬漢人以及掉人起到了帶頭所用。

“可是要驅逐英人,恢復我漢家時山?”

楊開耀的這句話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我們到底爲何而戰?

爲何果敢等地的漢族後裔始終將緬北之地視爲漢人的疆土,始終堅持自己爲漢人,即便英人與緬人多方爲難,矢志不改。

護礦隊的許多弟兄都是從滇越鐵路逃難來的苦工以及雲南等地的農民。他們並不清楚自己爲何要在這緬北之地與英人打仗,當兵吃糧爲主盡忠乃是他們的本分。

他的心情略微激盪着,手中緊緊地捏着一份前幾日從雲南過來的報紙,這份報紙上刊載着李秉衡前段時間在各家報紙上刊的文章,題目爲“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小

“所謂中華兒女,不獨滿、蒙、回、藏,乃我中華大地所有民族兒女。炎黃子孫,不獨諸夏或華夏。乃爲中華民族之子孫。神農帝乃南蠻,伏羲出於東夷,黃帝出於西戎,中華民族各始祖共同開創華夏文明。中華之民族,非一元或多元,乃是華

““?“正如孔孟出於東夷,老莊出於南蠻,中華民族在形成之初就是一個由許多部落組成的複合體,以後在展中也就表現出重文化不太計較血緣關係的特點。各個族羣都在華夏族羣的主導下成就了中華民族。造就了璀璨的五千年中華文明。”

“與華族夏族東遷的同時,藏緬族羣也逐漸東進南進,他們沿長江東進到湘、吳等地,同化或驅逐當的的百越族羣黃尤、楚、吳越,形成楚蠻部分是土家族的祖先、部分融入了湖南漢族、吳蠻;繼從中原退卻後,百越族羣繼續南退,成爲苗瑤貪族的祖先;藏緬族羣南下,驅逐同化當地百越,形成彝族、緬甸族的祖先”

李秉衡的這篇文章繼承了司馬遷編《史記》時的核心思想,不僅堯、舜、禹、湯、文王、武王這些聖賢明君是黃帝子孫,而且秦、晉、衛、宋、陳、鄭、韓、趙、魏、楚、吳、越等諸侯們也是黃帝之後甚至連匈奴、閩越之類的蠻夷原來亦爲黃帝苗裔。如此一來便把各族統,統納入到以黃帝爲始祖的華夏族譜系中去了。

“無論華夏語族、藏緬語族、通古斯語族、苗瑤語族、百越語族、蒙古語族等,皆爲中華兒女,炎黃子孫

“中華數千年王朝國家,而非民族國家,正說明中華乃是各民族共有之中華,中華民族涵蓋所有中華族羣,五千年來,已經密不可分。故。今炎黃非古炎黃,今華夏非古華夏。共存於中華大地上,便是中華兒女。”

“如此看來,漢族也好,其他各族也好,同爲中華血脈。中國華人也好,海外華人也好,亦爲中華血脈。”

“我中華民族開創之文明,傳播之土壤,近代以來逐漸衰微乃至頹喪,我輩中華兒女當團結一致,共同奮,重建我新中華民族,開創富強之大中華體系。”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當親如一家,團結一心,爲中華之崛起而奮鬥。”

文章末,李秉衡如此收尾,的確爲空前的大手筆。

滿族貴族便有人聲稱:“起我黃帝胄,驅彼白種賤,大破旗漢界,謀生皆自便。”

當初匈奴與鮮卑都在文化典籍上註明本民族乃是炎黃子孫,“中華”之稱,已經深入人心。

甲午戰爭以後,列強侵華加劇,清廷治國無方,中華民族危機民族主義傳入,長期蟄伏不顯的“炎黃子孫”等稱謂好像井噴一樣涌現出來。頻頻見諸於書利報紙,成爲廣泛使用的流行詞語。

改良派是這一現象的始作俑者。而革命派則是真正的主導者。二者雖然同樣使用“炎黃子孫”但含義卻明顯不同,改良派認爲“我國皆黃帝子孫”革命派卻認爲“炎黃之裔,厥惟漢族”。

李秉衡的這一論點無疑部分的否認了兩派觀點,提出了一個全新的

念。

黃文虎大聲地朝着在練中親如一家的漢族人與掉郟人,還有云南過來的體族等少數民族喊道:“漢族也好,其他民族也好,同爲中華血脈。中國華人也好,海外華人也好。亦爲中華血脈。緬甸與遢羅等地先祖,乃爲百越族羣與藏緬族羣。亦爲中華民族一支,我中華民族在緬甸已有數千年曆史,英人強冉緬甸,奴役我等族人。此乃我中華民族之共敵,恢復中華河山,乃爲我中華民族之重任。”

“爾等皆爲兄弟,不分彼此。緬甸是中華民族之緬甸,中華乃是中華民族之中華,爲中華民族而戰。”

越來越激動的他彷彿要用盡全身的力氣吼出這些話,不管對方聽得懂聽不懂,只覺得渾身都是力氣。從來就沒有如此的明白自己活着的意義。那便是“爲中華之崛起而奮鬥”。

楊開耀也將李秉衡寫的那篇文章仔細的讀了幾遍,文中對中華民族的起源分析的非常透徹,每個民族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族羣,找到最後的歸屬,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萬歲!萬萬歲!”他聲嘶力竭的高聲呼喊起來。

許多經過懂得漢語的同胞轉述的掉邦人,也是高舉手中的長聳與弓箭,大聲地呼號起來,彷彿是在對天盟誓着什麼。

不管他們是真心擁戴中華民族這個理論,或是隻是附和,這一玄,至少所有的人明白自己爲何而戰,鬥志,在每一個人的胸間充斥着。

許多國內來的漢人與緬北漢族後裔也是不懂,因爲沒有文化,但是他們都明白這其中的鼓舞,讓他們看到了翻身作主的希望。

李秉衡的這篇尖章早就掀起了軒然大波,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與爭議。

革命黨人有許多出來對李秉衡的文章進行批判,認爲“驅逐教虜,恢復中華,這句話與他的理論有着矛盾之處,不予認可。

而改革派則隱晦的表達了李秉衡的這篇文章可能會引起國際糾紛,因爲按照他的理論,中華的版圖只怕要擴張一倍還不止。

“荒謬,真是荒謬,難道南華也是中華的國土?那他李光華怎麼不去滿清朝廷稱臣納貢?如此看來,漚逐勒虜。推翻滿清衆是在窩裡鬥,內亂乃他哪裡是革!川,簡直就是滿清的幫兇。”

黃興對李秉衡一直很有意見。以爲他有了身家後便一直滿足於當土皇帝,對革命工作很有阻礙。

“只悄他的這番話是要惹禍的,滿清、朝鮮人、大和人都是通古斯語族,朝鮮倒還罷了,日本必定要跳出來反對。那俄羅斯帝國的數百萬裡河山難道也都是我中華的國土?還有南亞、東南亞是英法的領地,這不是將列強得罪了個遍嗎?。

汪精衛侃侃而談,舌中帶刺,他早就看不慣李秉衡,只是找不到機會出口氣。

“若是推翻了滿清後再說這話到還罷了,如今他這麼一說,滿清到不是教虜,而是親如一家的中華兒女了,荒謬,真是無恥至極。如今我們又用什麼去做旗幟,去鼓舞革命同志?難道以造反二字嗎?”

日本東京,孫中山將在這裡轉船穿越太平洋,往舊金山而去。

他手中捏着前幾日的報紙,充斥着關於李秉衡那篇文章的爭論,擁護者與反對者分爲鮮明的兩派,從開始的引經據典,到挖空心思攻擊對方。已經是吵得不可開交。

南華國內倒是一致的力挺李秉衡的言論,畢竟主流的都是華僑與華人新移民,對李秉衡提出的這套理論早就有了認識,如今更是振奮異常。爲自己找到了一個心理安慰。

對於李秉衡的言論,他一半支持一半反對,此行到舊金工”就是想統合美淵洪門,統合海外華人勢力,爲革命提供幫助。

李秉衡的這篇文章正好給他無數的啓,想必美浙華人是能理解這篇文章包含的意思的,支持者也絕對佔了大多數。

他越來越覺得美州華人需要進一步的組織起來,這幾年美洲洪門帶着華人團體向南美展勢力,對國內的草命工作支援日少,這讓他憂心仲仲,不知道那邊到底走出了什麼樣的事故,導致出現了這麼重大的決策改變。

海外華人亦爲中華兒女,這句話也是海外華人的普遍心聲,只走過去無人系統的將其理論化罷了。

“只怕洋人是明白不了這篇文章給他們帶來的麻煩有多大的了,他們也永遠不會明白什麼是中華,什麼是漢人,放心吧,洋人是不會有什麼動作的。因爲他們不懂我們中華文化。”

孫中山倒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洋人並不會有所反應,只是會對此表示關注罷了,在他們看來,中華也好,漢族也好,都是中國人。

滿清朝廷倒是對李秉衡突然出的這篇文章有些摸不着頭腦,無法看清他背後的真實用意。

不過所謂的大中華概念還是讓載汗等人有些緊張,他們擔心李秉衡會對前段時間的不配合有所報復。

南華堅持滿清政府取飾各家外國銀行的鈔票行權,但是他們在列強的威逼下選擇了妥協。

另外,李秉衡的打算是讓滿清與列強談判,以交通幣償付賠款與債務。但是英國政府嚴詞拒絕,滿清也就不了了之。

英國人看到交通幣在中國的流通不可阻擋,也就承認交通幣與英傍掛鉤,並且加快了匯豐銀行破產清算。爭取扶植新的英國財團銀行,繼承匯豐的特權,繼續行鈔票制衡交通幣。

滿清這次是走了大運,無數的債務債券與鐵路債券不翼而飛,能夠明面上集中起來的債務與鐵路債券。不過兩千三百六十七萬英鎊,但是這麼龐大的債務,是沒有哪個國家吃的進的。

由於這些債務大部分是匯豐銀行經手的,所以無數的機構與公司被牽扯了進來,等待最後的裁決。

匯豐銀行與怡和洋行的破產清算歸結到了一起,這兩家光是借給滿清政府的借款就有七百多萬英傍。可以說,兩家在中國多年的搜刮都投入在這些債上。

這七百多萬的債務被轉讓給了幾個匯豐銀行的大債主,主要是美國的摩根財團與花旗銀行,花期銀行總算是緩了口氣,在美國股市上股價開始上升。

由於南華堅持欠匯豐與怡和的三百四十一萬八千英傍單獨列出,賠償因爲股災與匯豐倒閉而損失慘重的中國人,列強爲了這一點反覆爭吵,使得本來可以兩個月前就結束的破產清算拖延至今。

這將近三千萬兩銀子的資金如果能夠以賠償華人的名義進入李秉衡看中的那些愛國資本家以及新興產業領路人,那麼揮出的效應將是空前的。

不過,這其中的大部分還是要賠償給普通的中國老百姓的,之所以這麼做,便是做個樣子給那些錢莊票號看的,還有那些只知道漁利的黑心資本家也是如此。

目前中國的民族工業雖然有了初步展,但是李秉衡主導的幾大財團實力還不夠雄厚,影響力也不夠大。

許多的官僚資本以及地主資本進入了民族工業,而工人問題也日益成爲了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

第231節 又是一記重拳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448節 外圍戰場的必要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150節 三巨頭密室會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433節 廉政風暴第173節 南沙羣島第453節 強者爲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483節 釣魚島第221節 溫生有之初體驗第116節 地頭蛇的刺殺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239節 華資銀行的大動作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470節 美國有公主嗎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434節 政敵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二節 攀枝花第345節 老毛子與小鬼子的勾結第155節 好消息第150節 三巨頭密室會議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四節 洗衣機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378節 中華帝國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377節 君主立憲第144節 畜生與牲畜不得不說的故事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三節 孫先生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240節 幣制改革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節 中美合資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193節 偷襲巨港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第319節 袁世凱的焦慮..第476節 重逢第505節 美國的選擇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第169節 日本人的暗殺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一節 神秘的蛇廟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220節 世界級金礦的發現0第296節 無恥的封侯封王第195節 瘋狂的海軍瘋狂的蘭芳政府第432節 八年前的驚鴻一瞥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152節 不值一提的勝利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275節 世界第一攪局者第460 給小日本送毒糧食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480節 海上糾紛第373節 共和不宜中國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九節 菸草公司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429節 與日本的軍備競賽第222節 令人嫉妒的手錶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402節 不要改動施裡芬計劃第429節 與日本的軍備競賽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