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給中國找麻煩

德國首都柏林,現在已經成爲了歐洲最大和最繁華的城市了。作爲強大的德意志帝國的首都,柏林完全能夠當得起這個歐洲最大城市這個稱號。法國被打垮,不僅使得國家被分割,剩餘的領土上建立了法蘭西王國和法蘭西帝國,巴黎也被分成了兩半,法蘭西王國和法蘭西帝國各佔據了一半。並且,兩個國家都宣稱巴黎是他們的首都。只不過,巴黎只是名義上的首都而已。

法蘭西王國的行政首都放在了巴黎南部的奧爾良,這裡是奧爾良派的大本營。而法蘭西帝國的行政首都則放在了蘭斯。畢竟,巴黎雙方各自佔了一半,只要打過塞納河就能夠威脅到對方了,如果國家的國王和皇帝以及政府都放在巴黎的話,那就是找死了。

至於原本歐洲最大的城市倫敦,經過戰火之後,倫敦已經成爲了一片廢墟。另外,英國在戰爭當中損失慘重,早已經不復昔日的世界霸主的景象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倫敦當然不再繁華,更遠遠無法和柏林相比了。至於其他的城市,和柏林相比同樣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柏林成爲了歐洲當之無愧的最大城市。

同樣的,德意志帝國也成爲了歐洲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國家。即便中華帝國是世界霸主,但是在歐洲,即便中華帝國和盟友們綁在一起,和德國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劣勢。畢竟,中華帝國的重心在亞洲,在遠東。距離歐洲太過遙遠了。中華帝國的力量要投送到歐洲來,得經過長途跋涉才行。

隨着德國成爲歐洲第一強國。德國人也以強國居民自稱。而他們的野心,也開始逐漸的膨脹了。特別是德國陸軍的貴族將領們。更是如此。藉助這一次的戰爭,德國的貴族們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誰都希望自己獲得的財富能夠更多,這使得他們將目光放到了世界的其他地方。只不過,世界早已經被瓜分完畢。中華帝國掌握了大半個世界,而德國只不過是在歐洲佔據了一部分區域而已。和中華帝國比起來,德國在戰爭當中獲得的收益就太少了。因此,這些德國人無不希望德國能夠擊敗中華帝國,取代中華帝國的世界霸主的地位。好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利益。

在這些貴族的推動下,德國的政策也開始逐漸發生變化。德國在發展國內的經濟,改善民生的同時,也不忘發展軍備。特別是海軍,更是德國重點發展的對象。德國海軍部成立,由費利克斯親王出任海軍部長,專門負責海軍的建設。當然,因爲這方面的人才太過匱乏,所以德國的海軍吸納了不少英國人。這些英國人憑藉他們的才幹。已經在德國海軍之中嶄露頭角,佔據了高位了。甚至,可以直接將德國海軍稱之爲德英聯合艦隊。在德國海軍即將成立的艦隊當中,三分之一的軍官和水兵都是英國人。

英國戰敗之後。大量的戰爭賠款讓應該的財政背上了沉重的負擔,很多城市又被打成了一片廢墟,政府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財力來重建這些城市。工廠之類的更是大量倒閉。所以,很多英國人的日子都非常的苦。因爲伊斯坦布爾和平條約的規定。英國的軍事力量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海軍不能擁有超過一千五百噸以上的戰艦。這使得大量的英國海軍軍官和士兵都不得不退役。退役之後,這些人的生活普遍很糟糕。在這個時候,德國人向這些英國海軍的精英們拋出了橄欖枝。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大量的英國海軍軍官和水兵們加入了德國海軍。加入德國海軍之後,他們不僅可以領導豐厚的薪水,過上好日子,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藉助德國海軍來向中國人報仇,以一雪前恥。

對於絕大部分的英國海軍官兵而言,被中國海軍失敗,使得英國丟掉了海上霸權,最後更是輸掉了戰爭,這是他們一生的恥辱。很多人甚至將英國之所以戰敗的責任都歸咎到了他們的頭上。在這樣的情況下,擊敗中國海軍就成爲了他們唯一的目標了。

只不過,中華帝國太強大了,德國想要挑戰中華帝國的世界霸權,非常的困難。特別是在德國海軍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想要挑戰中華帝國,根本就是以卵擊石。因此,德國一方面想方設法的維護和中華帝國的關係,避免關係破裂。另外一方面,則是想辦法給中國找麻煩,儘可能的削弱中國的力量,爲未來的戰爭創造有利的條件。

中華帝國佔據了大半個世界,除了本土之外,西伯利亞、中亞、印度、東南亞、澳洲、東歐和北美都被納入到了中國的領土之內。另外還有大半個非洲也成爲了中國的殖民地。中國的本土統治力量最爲強大,德國人想要搞事的話,那幾乎不太可能。東南亞等地也最先納入中國的領土,並且當地的土著也被清剿的差不多了,德國人想要在這裡挑事,也很困難。但是,北美和東歐就不一樣了,這些都是新納入到中國的領土,不管是美國人還是俄國人,對於中國人都充滿了仇恨,他們無不盼望着趕走中國人。因此,這兩個地方成爲了德國人重點給中國找麻煩的地方。

另外,印度、非洲殖民地以及其他地區,德國人也是儘可能的搞小動作,挑撥當地人起來反抗中華帝國。不管這些當地人的反抗能不能成功,至少可以牽制一部分中國人的力量。這樣的話,就對德國將來反擊中國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了。可以說,爲了擊敗中國,德國人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波茨坦皇宮,德皇威廉一世正召集大臣們,總結國內的情況。距離戰爭結束,伊斯坦布爾和平條約的簽訂已經過去一年多了。經過一年的努力,德國已經重新走上了正軌了。即便是那些新納入德國領土的土地和居民,也在德國人的收拾下變得服服帖帖的了。整個德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邁入了快車道。德國的軍事力量,更是快速的發展。造船廠內,四艘‘勃蘭登堡級’戰列艦和大量的輕型戰艦正在快速的成形當中。預計,再過不久就能夠開始服役了。強大的德國海軍,即將建立。

“諸位,感謝大家的努力,帝國在剛剛成立的第一年內,就獲得了極大的發展,我們的國家,更加的強大了,民衆也更加富強了,這一切,都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威廉一世臉上滿是笑意,能夠親手建立一個強大的德意志帝國,並且看着德意志帝國越來越強大,他非常的滿意。

“這都是陛下領導有方啊!”奧托.馮.俾斯麥首相笑着說道。只不過,他笑的不太自然。

“怎麼了?首相閣下,對於過去一年的發展,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嗎?”威廉一世問道。

“陛下,雖然德國在快速的發展,但中華帝國也同樣在快速的發展。我們和中華帝國之間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有擴大的趨勢,這對於德國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奧托.馮.俾斯麥首相說道。如果德國安於現狀的話,那自然是好事。但是,偏偏德國的目標可是挑戰中華帝國的世界霸權啊!這樣的話,德國就得更加的努力,以便能夠發展的更加迅速才行。否則的話,德國想要在未來的戰爭當中擊敗中華帝國,那就幾乎沒有可能了。

威廉一世臉上的笑意,頓時消失的乾乾淨淨了。原本,他還有些沾沾自喜的,但是,奧托.馮.俾斯麥首相的話,卻如同是一盆涼水澆到了他的頭上一樣,讓他沒有絲毫的喜悅之情了。

“首相閣下,中華帝國的確發展的很快,但我們也不滿。再說了,中華帝國佔據了大半個世界,我們當然無法和他們相比了。但是,只要我們繼續努力下去的話,我們和中華帝國之間的差距一定會越來越小的!”外交大臣阿爾佈雷希.馮.羅恩伯爵一看威廉一世的臉色不好看,連忙說道。

奧托.馮.俾斯麥首相搖了搖頭:“在去年,中國人大力發展汽車工業,以此來促進了其他重工業的迅速發展。不要說中國國內,就連歐洲也大量進口中國人的汽車,這還是中國在無法滿足國內的需求的情況下,只出口了少量的汽車而已。再這樣下去的話,估計整個歐洲的汽車市場都將會中國人的汽車所佔領!到時候,我們和中國之間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的確,單單是中華帝國現在每個月出口到歐洲的汽車就多達三四萬輛,並且,隨着中國國內新建的汽車廠建成投產,越來越多的汽車將出口到歐洲,這必然會使得中國的重工業更加的繁榮。反觀德國,和中國的差距則是越來越大。

第486章 戰局糜爛第425章 天皇的使者第1551章 無條件投降第213章 象兵出擊第568章 警告俄國第797章 以戰促和第347章 掃清障礙第934章 加入同盟第781章 嶄新的時代第770章 世界震動第1382章 中國人的陰謀第124章 西里伯斯海海戰第1430章 決戰前夕第287章 收穫民心第1234章 妥協退讓第550章 回國第1522章 圍殲第777章 對美宣戰第1408章 啞口無言第195章 英國人的抗議第379章 崛起的大國第438章 自尋死路第103章 鎮壓土着第385章 中華帝國第78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369章 英國求和第209章 初戰告捷第248章 裡應外合第184章 絕不認罪第122章 海上對峙第201章 招安第1174章 普魯士的海軍夢第1097章 驅趕第741章 進攻受挫第1178章 堆成山的黃金第195章 英國人的抗議第94章 報復第421章 決戰關東第944章 反對意見第1237章 軍事威脅第780章 飛艇第1447章 右鉤拳計劃第1539章 巴爾幹會戰第706章 強硬態度第353章 慘敗第977章 解決西班牙海軍第1205章 背叛第52章 基本國策第1214章 戰爭落幕第1382章 中國人的陰謀第16章 屠殺第1459章 盟友的力量第1230章 普魯士的應對第780章 飛艇第668章 將賣國進行到底第247章 叛變第1092章 皇家海軍,出發!第357章 大勝第762章 追擊第705章 艦隊來了第311章 向英國求助第1329章 ‘唐級’入役第903章 西疆省第873章 皇太子出訪第428章 處置方案第362章 求和第817章 俄國的恥辱第1255章 帝國不懼挑戰第595章 遭遇第783章 選擇第365章 割地賠款第1144章 求和第225章 識相的荷蘭人第91章 跑不掉了第110章 我們會回來的第186章 軍政改革第43章 土着聯合第433章 審判天皇第679章 俄國人的威脅第305章 破城第190章 見死不救第459章 王位繼承權第420章 江戶陷落第1232章 註定失敗第482章 打援第915章 騎虎難下第211章 決一死戰第549章 普魯士的野心第1401章 強勢佔領第782章 進軍高原第1435章 種族滅絕第967章 勢如破竹第777章 對美宣戰第1058章 爲了王位第1089章 給英國人挖坑第620章 決戰開始第673章 秘密會盟第436章 目標棒子國第374章 戰爭威脅第235章 大軍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