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曾國藩治軍

曾紀澤帶李鴻章去江西建昌找曾國藩,沒想到曾國藩並沒有立即抽出時間來見李鴻章,還推說軍務繁忙,曾紀澤只好把李鴻章安置在城裡的旅館。

李鴻章有些沮喪,問曾紀澤:“紀澤老弟,恩師他老人家不想見我?”

曾紀澤想了想,說:“家父可能這段時間確實抽不出空來。你不要多想。對了,你文章不是寫得好麼?給他寫幾封信,敘敘師生舊情,曉之以理,談一談你對平長毛的想法和策略。”

李鴻章說:“也只好如此了。”

這幾年,李鴻章在安徽打仗,勝少敗多,曾國藩也知道些。他聽到過有人以“翰林變綠林”的刻薄話來挖苦李鴻章。曾國藩知道李鴻章心氣高傲,性格疏懶,爲人不夠實在,細節上不大檢點,這些方面,與曾國藩脾性不合,他有意要挫挫李鴻章的鋒芒。

曾紀澤先回了湘軍大營,再次見到曾國藩,曾國藩的精神,已經和復出前大不一樣,在大帳中雖然也是端坐着,但不時捻着鬍鬚,和部下談笑風生,談論一切軍國大事,也是舉重若輕,言語裡沒有一絲抱怨現實,分析戰事考慮都是實事求是,真個是脫胎換骨。

曾國藩見到曾紀澤,也感覺兒子變化了很多,除了個頭長高,他的氣質也發生了變化,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變成了穩重的青年。畢竟現在曾紀澤已經二十歲了。

談及西洋的見聞,曾紀澤也是娓娓道來,從火車、輪船,談到火槍火炮。曾國藩更加喜歡曾紀澤,這次歸來,父子多日不見,相談甚好,曾國藩便讓曾紀澤常伴左右,寸步不離。

過了十來天,湘軍大將鮑超來見曾國藩,他的“霆字營”五千人趁陳玉成部返回天京附近、李秀成部再度經營蘇南的有利時機,在皖南連打幾次勝仗,站穩了腳跟。

鮑超身材長大,足比常人高出一個頭,膀闊腰圓,面孔雖黧黑消瘦,但兩眼卻大而有神,滿臉絡腮鬍子又黑又密,一看就是個粗人,他大字不識,只會寫自己的名字,打起仗來卻勇猛無比。曾國藩復出後,連用人的風格都變了,不再苛求道德,也不再只用讀書人爲將領,像鮑超這樣五大三粗的文盲漢子也重用,只要能打勝仗。

鮑超跟着曾國藩,也是死心塌地,一片忠心,因爲曾國藩對他有大恩。

鮑超,字春霆,所以他的部下稱“霆字營”,他道光八年生在四川奉節的一個赤貧家庭,是四兄弟中最小的一個。鮑超五歲喪父,跟生母相依爲命,生活清貧。鮑超十歲那年,母親領着他來到奉節縣城,住紅巖洞。母親給人當保姆,鮑超在一家豆腐坊做雜工,冬天則在鹽場裡面揀煤炭花(過爐煤),也就是沒燒透的煤塊,可見日子何其苦。爲了生計,母親爲他找了一位繼父。此人名叫鮑昌元,是鮑超的堂叔,在夔州協標當一個小騎兵。有了這層關係,鮑超勉強算得上軍人的後代。

繼父的身份直接影響了鮑超對未來的憧憬:當兵養活一家人!他羨慕死了繼父軍營中的那些小軍官,每月有幾升米的俸祿。這點米對於處在人生初級階段的鮑超意味着全部的幸福。有了這點米,他就能夠不餓肚子,還得以奉養高堂。

爲了實現吃飽穿暖的人生理想,他還曾混跡峨嵋山清虛觀,爲觀裡道人打柴擔水,混一口齋飯吃。同時,鮑超開始操練當兵必需的武藝。他選擇了用槍作爲兵器,朝夕苦練。爲了增強定力,他在持槍瞄準時把磚石懸吊在前肘上,起初懸吊一二斤,逐漸加重到十幾斤,百發百中。不久,他就投了清軍。

太平天國洪楊起事,朝廷要調兵到廣西前線。鮑超看定是立功的機會來了,主動請纓,來到廣西,跟着四川老鄉向榮,選爲親兵。眼看鮑超要發跡了。誰知時運不佳,永安城一戰,鮑超身負重傷,向榮給他幾兩銀子,留他在廣西一個老百姓家養傷。不久,向榮帶兵尾追太平軍離開廣西到湖南去了。

鮑超住的這家姓韋。韋家的姑娘菊英,盡心盡意幫鮑超養傷。菊英喜歡鮑超一表堂堂,鮑超愛菊英秀氣水靈,心眼又好。兩人便你歡我愛,偷偷地攪在一起。菊英父母也覺得鮑超有股男子漢氣概,便同意女兒的選擇,爲小兩口舉辦了婚禮。幾個月後,鮑超傷好了,他和菊英商量,要到湖南去找向提督。菊英捨不得跟他分開,便和他一同來到湖南。

到長沙後,鮑超方知向提督早已到江寧去了。盤纏眼看就要用光,酒後的鮑超,無奈答應把老婆賣了當房錢。酒醒之後,他又不樂意了,鬧出事來,被人扭送官府。恰好曾國藩路過,弄清事情的原委,見他是個武將之才,也沒嫌棄鮑超做出賣老婆的蠢事來,就留在了身邊,還大膽任用。

自此,鮑超對曾國藩感激涕零。1856年,向榮戰死,鮑超對曾國藩更加忠心不二。

這次,鮑超在安徽搞到一件特殊的戰利品,是一部宋代的《歐陽文忠公文集》,他知道曾國藩是文人,沒啥別的嗜好,就是喜愛古書,便跋山涉水給曾國藩送來。

曾國藩翻着這部已發黃發黑的文集,問鮑超:“這是南宋慶元年間刻的,歐陽子文集的最早刻本,你怎麼得來的?”鮑超得意地說,“聽說那個歐陽修在安徽做過官,我在皖南攻下長毛的幾座城,抓了一些讀書人,要他們交出家藏,否則砍頭。有一家姓歐陽的人,交出了他們家族供奉的傳家寶。”

“你,你怎麼能這樣做?”曾國藩聽了這話,剛纔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了,氣得站了起來,指了指手中的文集,“帶勇之初,我便對你說過,長毛毀孔孟、焚書籍,得罪了天下讀書人。我們在《討粵匪檄》中,將維護中國數千年的禮義人倫、詩書典籍昭告天下,也是爲了得讀書人的心。此事傳揚出去,豈不冷了天下讀書人的心?你怎麼做出如此糊塗之事!”

“這?我,沒想那麼多,只想着大帥喜歡……”鮑超見曾國藩很生氣,支支吾吾說不出話。

“算了,父親,鮑將軍也是一片好心。”曾紀澤勸說道。

“對,我是好心……”鮑超聽曾紀澤這麼一說,對曾紀澤頓生感激。

”你出去吧。“曾國藩面色並未改變,讓鮑超先出去,他很生氣,倒不是因爲鮑超搶了一本古書,而是他驚訝於湘軍的紀律如此敗壞了,每奪取一個地方也進行掠奪,這麼做跟長毛有什麼區別?

曾國藩剛回到江西,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曾國荃部的一支兩千人的部隊,拿下吉安之後,肆意燒殺掠奪當地富戶。而且這種行動,是得到曾國荃默許的。曾國藩雖然復出後對部下的道德不苛求,但還是有底線的,對這些喪失人性和觸犯軍人底線的行爲,曾國藩絕不手軟,他一怒之下解散了這支兩千人的湘勇,讓他們全部回了老家。

沒想到,鮑超的手下也是這麼做的,曾國藩意識到,湘軍的軍紀敗壞,已經不是曾國荃和鮑超手下的個案,他不得不整頓軍紀了。

“此次復出,眼見湘勇在外久戰,軍紀比以前壞了許多。無嚴明軍紀不足以得民心。不得民心,對付長毛就難以取得最終的勝利!”鮑超走後,曾國藩憂心忡忡,和曾紀澤深談了整頓湘軍軍紀的想法。

曾紀澤對曾國藩以前的治軍思想是瞭解的:曾國藩建湘軍,大概是按儒家思想並參考明朝大將戚繼光的”束伍成法“。首先是以忠君勤王、捍衛禮教爲建軍基礎。把太平長毛獨尊上帝、反對孔孟儒學以及政治上主張平等、經濟上主張平均的思想,指斥爲徹底破壞了中國數千年來所奉行的“禮義人倫詩書典則”,是開天闢地以來“名教之奇變”,聲稱鎮壓太平軍不單是替君王分憂,也是爲了捍衛性命所繫的綱常禮教。然後以“忠義血性”的儒生爲軍隊骨幹,所選將領不僅同籍同鄉,且多有師生親友私誼,以此作爲維繫內部統一、團結的紐帶。

曾國藩還強調強調將必親選、兵必自招。繼承戚繼光“舍節制不能成軍“的思想,把統領歸大帥調遣,自統領至兵勇逐級自選、層層節制的優點概括爲“譬之木焉,統領如根,由根而生幹生枝生葉,皆一氣所貫通。是以口糧雖出自公款,而勇丁感營官挑選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誼相孚,臨陣自能患難相顧”。

並且,曾國藩主張以厚給薪餉、廣賜翎頂來固結軍心和激勵士氣。鑑於綠營兵丁薪餉過低,影響操防,曾國藩決定實行優厚餉制,使士兵安心服役,所以湘勇的軍餉一般是綠營兵的三五倍。曾國藩同時保舉有軍功的將弁,廣賜翎頂,以官祿爲誘餌,驅使官兵效命疆場。

曾國藩還認爲“精練勤訓”爲提高戰鬥力的重要措施。指出不練之兵斷不可用,訓練不精,不可征戰,要求營官堅持不懈抓好部隊訓練。還將“訓”和“練”分開,訓營規主要是點名、操練、巡更、放哨。訓家規主要是禁嫖賭、戒遊惰、慎語言、敬尊長。

曾紀澤對曾國藩這些建軍思想是贊同的,但還差一點,那就是嚴肅軍紀。曾紀澤對曾國藩說:“湘軍目前確實應該立法行令,寬縱不可以治軍。

曾國藩點點頭,臉色稍微緩和,說:“湘軍可以寬在利和名,嚴在禮和義,四者兼備,即使驕兵悍將也能統馭。”

曾紀澤說:“父親,我還有一點小建議,因爲湘勇多是文盲,規矩不能文縐縐的,說了他們也不懂。可以民歌的形式,令部隊不打仗時加以傳唱。”

曾國藩說:“你說得有道理,這事十分重大,就交由你來辦。”

曾紀澤笑了笑,說:“我沒這等才華,但是可以舉薦一個人,他文筆和才華都極佳,肯定可以勝任。”

曾國藩問道:“誰?”

曾紀澤微微一笑,道:“李鴻章!”

上架感言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118章 火燒靖國神社第169章 大貝爾塔炮第44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33章 石達開之死(1)第174章 發戰爭財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21章 陳玉成之死(1)第37章 竟然被逼婚第70章 密謀敗露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19章 取代李鴻章第53章 開疆拓土(1)第68章 石達開受挫(1)第14章 冤家路窄第65章 神秘來客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44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39章 說服曾國荃第140章 軍用飛機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64章 孤軍深入第134章 帝國崛起第22章 陳玉成之死(2)第29章 拿下蘇州第11章 安慶城破第13章 世道人心第123章 大敗俄國海軍第167章 不一樣的大戰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150章 駐軍莫斯科第135章 兩大陣營第183章 德海軍的密碼第71章 慈安干預第9章 大戰告捷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60章 救了林肯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33章 石達開之死(1)第95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128章 多軍種作戰第49章 荷蘭人求和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12章 勾心鬥角第40章 下南洋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59章 建國大典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24章 當江蘇巡撫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116章 消滅日本海軍第72章 改朝換代第15章 要變天了第174章 發戰爭財第35章 曾國藩回家第108章 七國撤軍第21章 陳玉成之死(1)第196章 中國參戰第13章 世道人心第24章 曾國藩的難題第197章 列寧上臺147章 瓜分俄國計劃第189章 英國發飆第9章 程學啓投降第1章 慈禧的美人計第27章 天京大殺戮(1)第185章 德國海軍戰敗第155章 中英翻臉第37章 誅殺勝保第46章 借雞生蛋第183章 德海軍的密碼第68章 搞定榮祿第9章 大戰告捷第67章 新三河大戰(2)第54章 開疆拓土(2)第125章 收復庫頁島第154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90章 北上勤王第72章 改朝換代第98章 魚雷和潛艇第4章 討粵匪檄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44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20章 招兵買馬第58章 蕩平海盜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91章 紅頂商人破產第118章 火燒靖國神社第169章 大貝爾塔炮第45章 饑荒之城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