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直接插手,只是對於上規模的茶廠,給予一些優惠政策而已,就比如興達茶廠,強盛茶廠等等,”劉興達掠了掠自己稀疏的頭髮道,“其實從前年開始,我就要求興達茶廠牽頭,把碧巖村所有的茶廠集中起來,進行聯合經營。”
“但是這些茶廠的老闆目光短淺,小農思想過於嚴重,所以他們對於聯合經營牴觸情緒非常大,”劉興安痛心疾首地說道,“因爲他們都是個體私營企業,政府不能過份干涉,因此這件事就擱下了。”
王逸飛聽到這裡不由默然,興達茶廠總共才三臺揉茶機,就說是上規模,還給優惠政策,這應該算是假公濟私了吧?可是人家偏偏說得這麼冠冕堂皇,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啊。
還有聯合經營讓劉興達牽頭,這如果真搞成了,以劉興達貪婪的性格,那還不把茶農活剝一層皮?而王逸飛一向認爲,供需關係一定要達到真正的雙贏,才能合作得長久,如果涸澤而漁,最終會兩敗俱傷。
他正在暗自思量,這時劉興安又對他說道:“小王,你是大學生,文化水平高,思路比較開闊,對茶葉生產的規模化又有深刻的認識,所以你去碧巖村以後,一定要努力推進茶廠聯營這項工作,力爭做出一點成效來。”
“劉鄉長的吩咐,我一定牢記在心,茶葉實行規模化生產,這對大家都有好處,我想大家遲早都會明白的。”王逸飛笑嘻嘻地說道。
不錯,這個茶葉實行規模化生產的問題,王逸飛確實準備好好運作一下,因爲在三年以前,王逸飛就在爲碧巖村的茶葉尋找出路,因爲那時候他家裡有十幾畝茶園,而每年滿打滿算只有一兩萬塊錢的收入,如果刨去人力成本和前期投資,賺的錢還不到三千塊!
這個付出和收益也太不成比例了,所以從那時候起,他就在收集相關的信息,看能不能爲自己的老家做點什麼,因爲對於碧巖村的許多家庭來說,都是指着家裡的茶園來養活的,每年的三季茶,就是茶農一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