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

送走楊一仁後,剛纔還感到疲乏的張道涵,一下子變得精神抖擻,不停地思索着“缺少文氣”一事。

他提起毛筆,不停地在硯臺上蘸着,將筆毫蘸得非常飽滿,然後在紙上寫下了“官吏”二字。

寫完後,他輕輕地吹了口氣,將紙張小心地拿起來,就如欣賞孤本、名字名畫一般,神色非常專注。片刻之後,他又自嘲地笑了笑,將紙張撕成兩半。

官吏,在大明職官體系中,可謂涇渭分明,但在邦泰職官體系中,界限已經非常模糊。任何人,只能說清官職的高低,而弄不明白到底是官還是吏。

“官員有餘,而吏員不足!”張道涵借用了大明常用的概念,一語道出了舉人進士派的尷尬境地。

相比較老舊故識派,張道涵之流的進士舉人,呈現出統籌管理能力強、具體俗務經驗不足的特點。基於這個特點,邦泰體系內,底層的事務官,進士舉人們或不屑爲,或無能爲,多爲老舊故識派所把持。

“這叫根基不穩……”張道涵皺着眉頭,暗思道。

不過,好歹讓張道涵滿意的是,邦泰內部的中層管理者,卻多爲舉人進士,繼續向上,在邦泰內部享有崇高聲望和功績的卻又顯得不足。

“只是一個大紡錘,如果是個三角形,才顯得合理……”張道涵不停地思索着。

當然,張道涵並不認爲自己在爭權奪利,或者在培育以自己爲首的利益集團,在他看來,林純鴻的老舊故識派和海派,勇猛、富有朝氣、進取心十足,但失卻沉穩和高瞻遠矚,必須有進士舉人派經常剎剎車,才能保證邦泰這架龐大的馬車不至於跑得過快而翻車。

“底層事務官,一時半會難以有根本性改變,當前,唯有在高層和中層上下功夫!”

張道涵思索良久,提筆在紙上寫下了“進人才六論札子”幾個大字,開始大談引天下才智之士爲邦泰所用、培育體系內俊傑之方略。

……

一夜無話。

第二日,張道涵至中書府後,屁股還未坐穩,就令人將朱之瑜請來。

自古以來,文人相輕,張道涵與朱之瑜之間的關係,並不顯得融洽,時常在中書府內針鋒相對,甚至還爭吵得吹鬍子瞪眼睛。

不過,兩人在針對周望、郭銘彥等激進派時,利益一致。曾多次緊密協同,試圖拉住邦泰這架速度過快的馬車。

當朱之瑜至張道涵的辦公間後,張道涵稍稍打過招呼,就從案臺上拿起《進人才六論札子》,遞給朱之瑜,道:“昨日夜間,百思偶有一得,還請朱幕使幫忙斟酌斟酌。”

朱之瑜接過札子,仔細地看起來。

朱之瑜有過目不忘之能,平日處理行文,無不一目十行,速度甚快。剛開始,他閱讀的速度的確很快,一頁頁地迅速翻過去,但越讀到後面,速度越來越慢,到了最後,眼睛甚至盯着某個地方,往往凝神思索良久。

他的臉色,也變得越來越凝重,最終,他的目光從札子上移開,擡起頭來,皺眉道:“張府令,邦泰的格局,早已形成慣例,恐怕窮十年之力,也難有一分改變。”

朱之瑜掌管着職官司,一句話、一個籤批,就關係到衆多官員的升遷和前景,早就在官場這個爛泥中鍛鍊成精,他哪能不明白張道涵上這道札子的目的?

這道札子一旦實行,很可能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內改變邦泰管理層的既定格局,這點,林純鴻會允許嗎?

無論是朱之瑜,還是張道涵,心裡都如明鏡似的,林純鴻對管理層的格局安排,並不是隨意爲之,而是有着極強的目的性。

任何試圖改變這種格局的行爲,都會引起林純鴻的警惕,從而導致方略胎死腹中的結局。

張道涵道:“先姑且不論此方略對將來會有什麼影響,形勢瞬息萬變,十年後是什麼樣子,誰又說得清?單單看這六論,朱幕使認爲對邦泰是否有利?”

朱之瑜點了點頭,道:“的確有利。”

張道涵道:“這就是了。只要有利,我估計,都督就不會阻止。至於都督會如何維護當前的格局,或者作出何等改變,這並不是我等需要考慮的事情。”

朱之瑜悚然一驚,瞬間明白了張道涵的勸誡之意。上位者,素來不喜屬下揣摩其意圖,甚至會將自己搞得神神秘秘,以增強屬下對其的敬畏之心,難道林純鴻最終也會走上這條路?

朱之瑜驚疑不定,內心如驚濤駭浪一般,極不平靜。他藉着讀札子,拼命地使自己平靜下來。最終,他將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拋在了一邊,對張道涵道:“別的事情先不談。僅看這道札子,之瑜有一點不明,既然張府令倡導在廣州、上海設立行知書堂分堂,爲何單單忘記了馬尼拉?在馬尼拉設置分堂,其好處豈不是勝過廣州和上海?”

張道涵得到朱之瑜的提醒,拍着額頭笑道:“朱幕使說得有理,在馬尼拉設置分堂,確實對教化蠻夷有利。”

朱之瑜道:“既然要在江南設置分堂,爲何卻視揚州、蘇州和杭州等大城不見,要在上海這個小地方設置?”

“東林黨死而不僵,復社方興未艾,要在江南尋一道突破口,談何容易?要說,郭銘彥還真是好手段,三兩下就把上海上下治得服服帖帖,選擇上海做突破口,正合適。”

朱之瑜愣了愣,拱手道:“這點之瑜倒沒想到,張府令深謀遠慮,之瑜不及遠矣。”

張道涵被朱之瑜拍了一記馬屁,心裡舒爽萬分,捻着短鬚,笑道:“朱幕使就不要謙虛了,這札子裡還有什麼不妥,儘管指出就是。”

朱之瑜又指着札子上一處,道:“大明才高八斗者,車載斗量,真正能入都督法眼者,卻又不多。如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輩,皆能入都督法眼,但這些人如何會爲邦泰效力?”

“張府令提出納大明大才爲邦泰所用,難道張府令心中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這人是誰?”

張道涵大笑道:“十足的把握談不上,六七成倒有的。這人是……”

張道涵在手心處寫了三個字,朱之瑜看得分明,大喜道:“我倒忘了這人!有此人相助,都督大業可期也!”

第421章 局眼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465章 後院第106章 思南歸順(二)第395章 多管齊下第37章 榨油工坊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459章 援救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55章 紅顏“禍水”第634章 一戰成名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372章 沁水據點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30章 山雨欲來第426章 入彀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199章 不自量力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477章 單幹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695章 爭鬥不休第222章 南洋第538章 雷霆決戰(三)第76章 先期偵察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41章 算計縣尊第242章 東南總督第225章 滔天禍事第512章 接仗第498章 賭性第655章 平叛令第665章 滅國之戰(十)第607章 三份方案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532章 合圍(一)第230章 雙管齊下第462章 冷遇第323章 蘇格蘭風笛第189章 準備攤牌第534章 合圍(三)第304章 站着互相槍斃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676章 莫臥兒帝國第636章 神刃軍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618章 囂張探礦第161章 湖廣巡撫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90章 白杆女將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570章 半邊天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167章 生擒闖賊第130章 義子鬥氣第24章 千里窺視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263章 慘烈對陣第72章 猇亭懷古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420章 謀算第71章 兵甲初備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696章 復遼大計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537章 雷霆決戰(二)第334章 贈劍第513章 隱忍(一)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491章 收編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512章 接仗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185章 川東戰略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60章 發展方向第610章 大明銀行第678章 風起西洋第50章 初識白杆第204章 應對之策(一)第56章 共牢而食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64章 東林黨人第481章 借債風波(三)第494章 籌錢糧第689章 聚焦天津第108章 東林來人第424章 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