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嗣昌掌着兵部,孫傳庭痛斥兵部亂命,無異於痛罵楊嗣昌,至少傅恭是這麼認爲的。
事實上,傅恭倒是誤解孫傳庭了,孫傳庭任事已久,哪能不知道這是大明積弊,非楊嗣昌所能改變?孫傳庭實質對楊嗣昌並無不滿,所痛罵的,無非是大明的制度而已。
在幾千裡外遙控戰將廝殺,楊嗣昌打心眼裡不願意這麼做。但是,大明朝廷對統兵之人非常警惕,根本不可能像林純鴻一樣,授予張兆、田楚雲、林純義方面之權。楊嗣昌也有心改變這點,但剛一出口,就遭到了朝堂之臣、在野士子的強烈反對,後來就連信任他的朱由檢也暗示他放棄。
萬般無奈之下,楊嗣昌提都不敢再提此事。
不過,孫傳庭在各種場合下表達自己對兵部亂命的不滿,引起有心人注意,大肆傳播,以至於朝堂內外謠言滿天飛,說什麼孫傳庭與楊嗣昌不和。
這是後話,姑且不提。
且說孫傳庭時刻關注着盧氏縣的招降進展,而安臥於禹州的熊文燦卻茫然不知,將招降大業進行得如火如荼。
幾乎在孫傳庭接到兵部命令的同時,熊文燦也接到了朝廷的命令,大體意思就是令熊文燦推動招降一事,並將賊寇妥善安置於盧氏縣,爲防止賊寇復反,當以三月爲限,視其表現,決定是否接受降表。三月時間內,當嚴密監視賊寇。
熊文燦大喜,立即將談判的級別升爲知事級別。於是,招降張獻忠、羅汝才終於進入了實質階段。
熊文燦首先提出,由驃騎軍護送張獻忠、羅汝才至盧氏縣磨溝口、熊耳口安置。張獻忠和羅汝才懼怕驃騎軍的戰鬥力和機動性,擔心驃騎軍在路途中有所算計,堅決不同意。熊文燦不以爲意,與張獻忠、羅汝才商定由他麾下的三千火槍兵護送。
另外,熊文燦遵朝廷之令,與張獻忠、羅汝才約定,大軍至磨溝口、熊耳口安置三月之後,若一心歸順,朝廷將最終接受兩人的降表。賊寇現在最缺的就是喘息和休整,三個月後,鬼知道會發生什麼?張獻忠和羅汝才自然不反對,欣然應同。
護送,說得好聽而已,實質就是監視。張獻忠、羅汝才一衆將近五萬,都是積年老匪,自然對尾隨於後的火槍兵看不順眼。再加上他們不得繼續劫掠,早已食不果腹,而身後的火槍兵則每日吃香的喝辣的,直把這幫賊寇羨慕得眼睛發綠。
無論是張獻忠、羅汝才,還是火槍兵將領黃定國,皆緊張萬分,每日睡覺時,都睜着一隻眼盯着對方。黃定國惟恐兩人復反,大軍距離賊寇二十餘里,打着一旦賊寇有所異動,就立即逃之夭夭的主意。五萬積年老匪,三千火槍新兵,實力對比擺在那裡,容不得黃定國有絲毫輕忽。
而張獻忠和羅汝纔不僅要盯着黃定國部,還得盯着洛南周邊,兩人將探哨放至二十里之外,惟恐朝廷將官兵部署在前進的道路上,來一個甕中捉鱉。
如此緊張的氣氛之中,行軍自然快不了,賊寇大軍一日所行不過三十里。直直過了六天,張獻忠大軍才抵達磨溝口。而羅汝才大軍抵達熊耳口,比張獻忠還晚了三日。
張獻忠還未抵達磨溝口,稍稍觀之,見此地崇山峻嶺,人煙稀少,忍不住破口大罵:“狗日的熊文燦就沒安好心,讓老子搶無可搶,誠心想把老子餓死在盧氏……”
張獻忠心情極度惡劣,就這樣一路大罵,一直罵到了磨溝口。當他抵達磨溝口後,突然見到這裡人煙密集,所有人扛着鎬頭在山腳下奮力挖掘。他稍一瞭解,方纔知道這裡盛產鐵礦。
張獻忠的頹喪一下子被拋到了九霄雲外,忍不住大喜。他毫不客氣地將萬餘挖礦大軍收編,納入旗下,又令本部人馬中的老弱病殘充作勞力,每日挖礦不休。
僅僅過了三日,就有一批商人從南陽沿着奎嶺河河谷而來,他們不僅帶來了大批的糧食和生活日用品,還大肆收購粗鐵。待商人離開,張獻忠令劉文秀算賬,發現還略有盈餘。
張獻忠大喜,起了招募人口,擴大挖礦規模的念頭。
與磨溝口一樣,羅汝才也滿足不已,甚至比張獻忠更進一步,做起了礦老闆的美夢。
這些自然是林純鴻的安排。五萬多人馬,如果進行耕種,非得需要幾十萬畝良田不可。這對多山少田的盧氏縣來說,根本不可能。
而挖礦的話,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幾個山頭,足以安置數萬人馬,而且還將賊寇的命脈掌控在了手中。
熊文燦這裡招撫進展順利,孫傳庭那裡也絲毫不差。孫傳庭剛決定如何在盧氏攪風攪雨,就接到了劉國能的降表。
劉國能,陝西延安人。明末時,延安算得上造反的風水寶地,爲亂民送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傑出造反將領。
劉國能只能算其中的小角色,他曾獲秀才功名,一度也是大明體制內之人。
不知爲何,劉國能就走上了造反的道路,這條路一走,就是七八年。又不知爲何,劉國能走了七八年後,突然幡然醒悟,不想走這條路了,想着投降官兵,建功立業。
劉國能與孫傳庭,一個願降,一個願意招降,自然一切順利,劉國能被授予鳳翔府守備,麾下大部被遣散,僅餘三千多精銳,即日赴鳳翔鎮守。
當孫傳庭得知張獻忠大肆招募人口挖礦,大喜,忍不住對傅恭說道:“正發愁如何對付張獻忠羅汝才呢,可巧機會就來了。而且……”
孫傳庭嘿嘿冷笑數聲,接着道:“熊文燦當初爲了順利招降張獻忠和羅汝才,大肆挑撥兩人。這次正好借來用一用。”
傅恭也道:“招撫劉國能後,大人也能抽出手來了。”
兩人密議良久,敲定了一些細節之處。孫傳庭立即在全軍招募武技出衆的死士,得一百餘衆,以王文清爲統帥,翻越葡萄嶺,望盧氏而去。
旋即,孫傳庭率領萬餘大軍,往藍田而去,最終停留在葡萄嶺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