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遼東變局(一)

金秋時分,大地一片金黃,那是成熟莊稼的顏色,看着這片金黃,無論是農夫,還是販夫走卒,都會覺得心裡踏實。

然而,當皇太極派出的商隊一路南下,在過了蓋州之後,卻發現滿目荒草,幾無人跡,更無一絲莊稼的痕跡。

金吾軍團與滿清重騎一直在這些地方拉鋸作戰,怎麼可能會有人跡和莊稼?

當商隊繼續南下,堪堪抵達復州時,就被一隊騎步兵攔截。

“汝等是何人?自北而來所爲何事?”

騎步兵隊長見商隊無一絲慌亂,也沒有組織防禦的打算,只是遠遠地監視商隊,令一名士兵上前喝問。

商隊頭領驅馬出列,大聲回道:“我等乃大清睿親王正白旗下包衣,奉睿親王之命,前往旅順進行貿易。”

頭領說完,惟恐騎步兵衝上來,又指着身後的財貨說道:“總共五輛車,全是皮貨、人蔘、羊毛等物。”

騎步兵軍士聽聞,無不冒出濃濃的戰意,全身肌肉收縮,大腿夾緊馬肚子,弩上弦,就等着隊長一聲令下,立即將五大車財貨據爲己有。

就連坐騎也感受到主人的戰意,開始嘶鳴和騷動。

“慢着!”隊長大手一揮,制止了軍士們的衝動,“大帥剛下令,不得劫掠商隊!”

一什長滿臉的不甘心,對隊長說道:“隊長,他們可是狗韃子啊!”

隊長咬了咬牙,斷然道:“老子也想殺韃子!只是,狗韃子的商隊也是商隊!聽我命令,撤退!”

說完,隊長率先拍馬而出,望東南方向而去,麾下軍士們緊跟着隊長的馬屁股,亦縱馬而去。

商隊頭領望着騎步兵消失在地平線上,心裡懸了半天的石頭終於落了地,嘟囔了一句:“狗日的,這樣的任務老子不想再來第二次!”

……

商隊頭領率領商隊繼續南行,一直快要接近金州地峽時,忽然有一隊騎兵前來通告:“所有商隊,皆前往金州貨棧貿易,不得隨意出貨棧,若有違令者,格殺勿論!”

通告完畢,騎兵們也不管商隊是否同意,徑直在前領路。商隊頭領心裡叫苦不止,無奈之下,只好垂頭喪氣地緊隨着騎兵們前往金州貨棧。

一路上,商隊頭領不停地安慰自己:“進入旅順堡的任務算是徹底失敗了,但願睿親王看在我等賣出貨物的份上,不要將我等治罪!”

待到商隊進入金州貨棧後,頭領發現,此貨棧臨海而建,北邊的碼頭還在建設中,裡面的設施還不完善,商人也不多。

頭領不敢在貨棧逗留太久,賣完貨物,又就着手頭的華夏幣買了一些茶葉、絲綢、棉布、瓷器等物,按照規矩繳了稅收後,便即離開貨棧,踏上了返程。

待頭領返回瀋陽後,?後,讓他驚喜莫名的是,多爾袞沒有絲毫處罰的意思,只是詢問了貨棧內部的一些詳情後,便即讓他回家。

商隊頭領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睿親王在玩什麼把戲。最終,商隊頭領只好自嘲地嘆道:“奴才麼!需要知道什麼?能活下去就已經不錯啦!”

……

多爾袞、濟爾哈朗、索尼及范文程又一次聚在了瀋陽皇宮內,一起琢磨林純鴻的用意,商討金州貨棧對滿清的利弊得失。

作爲派遣商隊試探的執行者,多爾袞早已琢磨多時,不待其他人說話,便率先說道:“商隊可前往金州貨棧貿易,這點已經確定無疑。這擺明了對我們有利,爲何林純鴻要這麼做呢?難道明廷給他的壓力太大,讓他不得不向我們靠攏?”

濟爾哈朗對多爾袞的說法呲之以鼻,道:“就明廷那慫樣,不被林純鴻取而代之,已經算是燒了高香了,怎麼可能對林純鴻施壓?至於對我們有利,暫時看不出來,我們前往金州貿易,左右不過換一些花花綠綠的紙,最多換一些茶葉、絲綢等無用之物!”

多爾袞被濟爾哈朗擠兌得臉上掛不住,陰聲道:“不知莊親王家是否有絲綢、瓷器等物?”

濟爾哈朗老臉漲得通紅,正待反脣相譏,卻被皇太極揮手製止。

皇太極道:“不必爭論。貿易對大清是有好處的,就連那些花花綠綠的紙,也是有用的,朝鮮人也認這些紙,收購朝鮮的糧食、鐵器,都用得上。”

“至於林純鴻的用意……”皇太極沉吟道:“暫時先不必理會,去不去金州貨棧,主動權在於我,萬一林純鴻包藏禍心,大不了禁止就是!”

皇太極一錘定音,多爾袞和濟爾哈朗自然無話可說,皆道聲“皇上英明”,便一言不發。

范文程一直未曾說話,心裡卻對濟爾哈朗和多爾袞之間的摩擦洞若觀火。他一眼就看出,多爾袞的支持貿易、濟爾哈朗的反對貿易,無關兩人的見識,而是關係到正白旗、鑲藍旗的利益。

這次皇太極將派遣商隊試探的任務交給多爾袞,現在任務已經完成,多爾袞很有可能順理成章地主導商隊貿易事宜。

商隊貿易的高額利潤,這幫王爺貝勒可是一清二楚。多爾袞僅僅只派了五輛大車前往旅順,一賣一買,回到瀋陽後,又將手頭的稀缺之物出售後,總計獲利居然高達八百圓!

重利!絕對的重利!

一旦多爾袞掌控了貿易事宜,正白旗、鑲白旗勢必迅速恢復元氣,再次蓋過其他旗一頭。

濟爾哈朗當然不願意看到這種事情發生,阻止貿易就成了當然之事。

范文程心裡有點憂慮,滿清朝廷所控人口剛過兩百萬,能與大明朝廷相抗多年,所依仗的無非就是內部牽扯少,大家都把力往一處使。萬一滿清朝廷內部分崩離析,還能拿什麼與大明朝廷和林純鴻相抗?

正當范文程對大清前途憂慮時,且聽見皇太極說道:“貿易雖然對大清有好處,但是南方的貨物太多,對咱們弊大於利。我們得對貨物貿易的量進行控制!今後,商隊由朝廷統一派遣,賣什麼、買什麼,量爲多少,都由朝廷決定。”

范文程一聽,大喜,這皇太極果然睿智,他所想到的隱患,皇太極都想到了,而且還以朝廷的名義直接控制了貿易,將所有隱患都消弭於無形中。

皇宮中,傳來一陣整齊的馬屁:“皇上英明!”

只是,范文程的聲音,出自內心,發自肺腑。至於多爾袞、濟爾哈朗能有幾分真誠,就不得而知了。

正當滿朝權貴都在爲組織商隊奔忙時,范文程忽然接到一封拜函:鄭芝龍派鄭鴻逵前來求見。

范文程大驚,不敢自專,遂上報皇太極,由皇帝陛下定行止。皇太極大喜,正所謂想睡覺就有人遞來枕頭,哪有不允之理?正待下令范文程隆重接待鄭鴻逵,卻聽范文程建議道:“大清乃上國,凡事皆按禮而行。鄭芝龍不過一軍閥,派遣弱弟來訪,不如派遣一侍從接待。奴才觀之,文秘侍從魯少飛清心寡慾、爲人輕淡,正適合接待。”

皇太極大悟。

鄭芝龍派遣鄭鴻逵前來,目的脫離不了結盟、戰略協同、貿易的範疇,這一切,都需要耍嘴皮子的功夫解決。與其過於熱情,讓鄭鴻逵誤認爲大清急切,還不如晾一晾鄭鴻逵,以在談判中佔據有利地位。

“善!就依範章京說的辦。”

……

當范文程將接待鄭鴻逵的任務交予魯少飛時,魯少飛內心的驚訝可想而知。

出於本能,魯少飛的第一反應就是將這件事攪黃,讓滿清朝廷失去與鄭芝龍靠近的機會。

不過,待魯少飛冷靜下來,卻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鄭芝龍是不是受林純鴻之命與滿清接觸?

這事並非不可能,畢竟,鄭福林允許滿清組織商隊至金州貨棧貿易,透露出與滿清的接觸之意。

魯少飛琢磨來琢磨去,糾結無比,最終,他決定,先暫時按照范文程的吩咐,與鄭鴻逵接觸一二,弄明白鄭鴻逵的打算再說。

同時,他迅速聯絡線人,將情報傳遞出去,並詢問下一步該如何做。

魯少飛擺足了派頭,開始與鄭鴻逵周旋。結果,令魯少飛大跌眼鏡的是,根本不需要他想辦法試探,鄭鴻逵就把鄭芝龍的計劃擺在了檯面上:

由滿清朝廷在遼河口設置貨棧,方便鄭氏商隊直接與滿清進行貿易。雙方共同合作開發南芬的鐵礦和煤礦,由鄭芝龍提供技術建立高爐,進行鋼鐵冶煉!

沒有林純鴻的允許,鄭芝龍哪裡敢跑到南芬開發鐵礦?很有可能,高爐鍊鋼鐵的技術工人都是林純鴻派出的!

魯少飛懸了幾日的心,終於落回肚子。既然是林純鴻的意思,除了推進,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當范文程得知鄭芝龍的打算後,似是有意,又似是無意,對着魯少飛問了一句:“魯侍從覺得鄭芝龍是何用意?”

問完之後,范文程似乎並未期待魯少飛答出什麼有營養的內容,看都沒看魯少飛一眼,繼續埋頭於案臺中。

果然,魯少飛如往常一般答道:“卑職不知道鄭芝龍有何用意……”

不過,與往常不同的是,魯少飛在後面還加了一句:“卑職只知道,大清極度缺鐵。”

范文程吃了一驚,猛地擡起頭來,直愣愣地盯着魯少飛,就如不認識魯少飛一般。

盯了半晌,范文程心裡嘆了口氣:隻言片語,點出事情本質,必有過人之能!哎,只可惜人緣太差!

第173章 馬伕卻敵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484章 喚醒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630章 封狼居胥(四)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675章 南洋與西域第57章 百般刁難第13章 按部就班第67章 信譽票據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452章 投降第395章 多管齊下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364章 進入大別山第374章 糧道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535章 合圍(四)第676章 莫臥兒帝國第30章 山雨欲來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457章 盛京第47章 心向大海第551章 工程院第516章 隱忍(四)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471章 擄掠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593章 貨幣戰前奏第546章 另一個失敗者第430章 楊嗣昌第669章 光祿院(四)第532章 合圍(一)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557章 戰馬(一)第589章 西北劇變(四)第546章 另一個失敗者第665章 滅國之戰(十)第358章 進入禹州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409章 大節第415章 磊落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667章 光祿院(二)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6章 幽谷巨木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38章 惠王出手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633章 禁衛軍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455章 兩手第284章 風潮平息第204章 應對之策(一)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633章 禁衛軍第58章 大廈將傾第78章 重組商社第74章 籌備建制第103章 京師耳目第486章 敵襲第603章 參軍聯席署第414章 算計第254章 被逼死鬥第57章 百般刁難第418章 處罰第406章 突變第620章 鄭彩之略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437章 清港第624章 權宜之計(一)第220章 海魚保鮮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12章 土人陰影第218章 勇悍與氣節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609章 中計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529章 無冕之王第78章 重組商社第34章 鄉村大計第693章 聞令而動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386章 觀營第298章 不得已的美人計第387章 交易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322章 出爾反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