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滅國之戰(三)

自古以來,堅壁清野的作戰方式,對敵對己,都是最殘酷的。

對敵而言,在運輸方式還相當落後的情況下,能從戰場上獲得給養,自然是上上之策,否則,數萬大軍作戰,需要數萬民夫在後忙碌,其消耗幾乎難以忍受;對己而言,所有的基礎設施毀壞,百姓離開家園,房屋毀壞,最終即便獲勝,也要好幾年才能喘過氣來,國力的消耗以此爲甚。

不過,相比較身死國滅,堅壁清野也可以忍受。

鄭梉還算清醒,只是下令臨海的太平、南定等地方清野,至於靠近交州的寧江、美德等地,還未接到清野的命令。

按照以往的經驗,北方軍隊從諒山進入紅河平原時,其進兵速度無論如何也快不起來,因此,安南人有足夠的時間宣傳,直接將漢人描繪成兇殘的野獸,甚至連吃人的段子也編得出來,這可以提高安南人對痛苦的忍耐度,增強他們對漢人的仇恨

然而,這次龍虎將士登陸太快,安南軍隊敗得太突然,宣傳已經來不及了。

堅壁清野不僅需要同仇敵愾之心,更需要非同一般的組織力。安南的官府腐敗不亞於大明,其組織力本就堪憂,更何況事態緊急,出現各種匪夷所思的問題在所難免。

安南的老百姓還不知漢人已經近在咫尺,倒先看見鄭梉的御林軍到處毀壞道路、橋樑。

在生產力相當落後的時代,修一條路、架一座橋,非常不易,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士兵們的行爲理所當然地遭到了百姓們的阻止。

鄭梉的御林軍向來驕橫,從未將百姓們看在眼裡,不屑於向他們解釋,於是,衝突時時爆發,南定、太平周邊,亂成了一團。

待到百姓們接到命令,說漢人打過來了,需要交出所有糧食,立即向西邊撤退,百姓們壓根不信,更有些老人找官員理論:漢人打過來,都是從北方過來,現在紅河沿岸根本看不到漢人,連交州城都穩如泰山,漢人怎麼可能打過來?

基層官員視野並不見得比老人開闊,只是隱隱約約得知,漢人從海上打來了,稍稍向老人解釋幾句,就被百姓駁斥得灰頭土臉,無地自容。

但是,上頭的官員催得急,基層官員哪裡有時間與百姓蘑菇?況且執行的任務本就是百姓萬難接受的交出糧食和離開家園一事。於是,強制措施應運而生,官府不可避免地與百姓產生了衝突,南定和太平周邊居然出現了好幾起民變,迫使鄭梉不得不派兵撲滅民變。

軍情司的暗樁也沒有閒着,隨隨便便造幾句遙,鼓動百姓反抗官府和軍隊,那也是應有之事。

南定、太平周邊亂成了一團,一派末日景象。

狄威接到彙報後,大?,大喜,令王大貴暫停進兵,在巴喇河口駐紮下來,開始構建永久防禦陣地。

至於巴喇河口之外,隨安南人折騰,折騰得越亂越好。

南定、太平亂成了一團,北部的諒山在鄭梉侄子鄭愷的統帥下,倒是波瀾不驚,以輕蔑的目光注視着崇山峻嶺中的驍衛軍。更有甚者,站在關牆上肆意罵陣,藉機羞辱強大的驍衛軍,鼓舞己方士氣。

蔡明山屯兵於關牆五里處,每日親率侍衛前往諒山關觀陣,見敵軍囂張,冷笑道:“觀遍歷史,關卡就是用來被攻破的!天下沒有攻不破的關卡。”

申藝隨蔡明山觀陣,覺得此話說得有趣,不由得笑出聲來,道:“可不是?最近的例子就有桑木關。播州之亂時,大軍受阻於桑木關,無法寸進,白桿兵連夜翻越大山,突然出現在海龍圖,楊應龍就此授首。”

申藝的笑聲明顯破壞了森嚴的氣氛,讓一衆將士哈哈大笑。

蔡明山道:“歷來山地作戰,就是不斷地穿插,再穿插,白桿兵倒是深得其味

。若精銳兵力能穿插至關卡後面,所謂的關卡就是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申藝的目光變得熱切,期待着蔡明山下命令出戰。

蔡明山並不理會申藝,接着道:“穿插有大穿插小穿插之分,當年田大帥率領數萬兵力駐防鹽山,那是戰略大穿插,同登之戰時,背嵬營繞過關卡,這是小穿插。當然,只要兵力足夠,補給充足,穿插範圍越廣,戰果越豐厚。”

申藝一聽蔡明山有擴大穿插範圍之意,內心的喜悅可想而知。

蔡明山並未讓申藝失望,手指申藝,道:“這次,背嵬營的穿插範圍可以大點,直接經寧明縣翻過溝壑,插入祿平、亭立!”

申藝想都沒想,直接應承道:“保證完成任務!”

蔡明山道:“祿平、亭立乃諒山後方,駐防兵力不少,五百兵力夠不夠?”

щщщ_ tt kan_ ¢o

“將軍不是誇讚過,背嵬營軍士以一當十麼?”

蔡明山哈哈大笑:“好!好!不過,你得等等,待本將把祿平、亭立的兵力吸引上來再說!”

……

驍衛軍試探攻關數次,皆無功而返。

用霹靂炮轟擊諒山關數個時辰,關牆依然屹立,巋然不倒。作爲安南的立國之本,安南幾百年來下的功夫可見一斑。

多有將士建議調撥紅衣大炮轟擊關牆,蔡明山拒絕道:“等紅衣大炮運過來,黃花菜都涼了。”

還有的將士想說蟻附攻城,但一想到安南的兵力比驍衛軍還多,自己就把想法悶在了心裡。

最終,蔡明山一錘定音,擬定了攻城之法,經準備數日後,開始攻關。

蔡明山命令炮兵在離關牆兩百丈處的高山上構築炮兵陣地。此處陣地非常巧妙,正好位於關內重炮的死角處,讓鄭愷非常惱火。

看來,前幾日的進攻被沒有白費功夫,至少摸清了關內重炮的詳情。

鄭愷總覺得高處的霹靂炮如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欲除之而後快。遂派遣死士出關攻擊炮兵陣地。不過,驍衛軍早已有準備,嚴陣以待,輕易地將死士趕回關牆。

待到炮兵陣地構築完畢,蔡明山一聲令下,陣地上響起了隆隆的炮聲。

一枚枚鐵球從硝煙中鑽出,劃了一個大大的拋物線,向着關內落去。這不像是鐵球,倒像開花彈。

安南人見驍衛軍發炮,並不害怕,有條不紊地躲入死角處,等待炮擊停歇。

鐵球落在關內,並未如預想一般爆炸,而是發出噗的一聲響,液體飛濺,發出刺鼻的氣味

隨着落入關內的鐵球越來越多,液體四處流淌,不停地蔓延。

諒山關內,正好有荷蘭顧問,聞到這股氣味之後,猛地發出一聲嘶吼:猛火油彈!準備滅火!

也不知道哪裡出現了火星,呼地一聲響,關內冒出了濃濃大火。大火直衝雲霄,濃煙不停地往藏兵洞鑽。

一些安南兵身上濺了猛火油,此時也燃起了大火,聰明的,就地一滾,將大火撲滅,雖然被燒傷,但不至於立即喪命,大部分兵丁則慌不擇路,拼命地向着沒火的地方奔跑。

火借風勢,火苗越竄越大,瞬間將兵丁燒倒在地。

在荷蘭顧問的指導下,鄭愷在關內佈置了大量的滅火之物,到處都有水缸,到處都有沙子。鄭愷命令士兵們全力救火。

士兵們不顧一切地往猛火油上潑水。猛火油比水輕,雖然暫時撲滅一塊地方,但馬上又被別的地方引燃,根本無法撲滅。

見潑水無效,士兵們玩命地往火上撒沙子。

撒沙子顯然也沒什麼效果,猛火油侵入沙子,依然燃燒,無法撲滅。

鄭愷無法,只好命令士兵們撤出着火區域,在區域之外快速挖掘隔火溝,眼睜睜地看着關內燒成一片。

驍衛軍炮兵的襲擊仍然在持續,一枚枚猛火油彈不要本錢似的拋入關內,關內的大火越燒越旺,最終,連兩百丈外的炮兵也無法忍受炙烤,撤退了事。

鄭愷的士兵無法在關內立足,只好向南撤退,離開了關牆。

鄭愷欲哭無淚,稍稍清點士兵,發現被燒死的士兵居然高達八百多人!最爲關鍵的是,經歷了大火之後,關牆至少被毀了三分之一,以後憑什麼來抵擋驍衛軍?

鄭愷無法,飛報鄭梉,同時命令士兵在關牆外構築第二道工事。

待到火滅,鄭愷和蔡明山同時派遣重兵爭奪關牆。安南人被大火燒死數百人,人人憋着一口氣,屬於哀兵,再加上安南兵多,在付出了傷亡千餘人的代價後,最終將驍衛軍趕了出去,開始維修關牆。

鄭梉接到鄭愷的彙報後,大驚失色,諒山有失,可比龍虎軍團在巴喇河口登陸嚴重得多。

在巴喇河口,鄭梉可以與龍虎軍團慢慢耗着。可是如果丟了諒山,驍衛軍便可以長驅直入,甚至有可能與錦普連成一線,這對安南可是滅頂之災。

鄭梉大急,迅速命令祿平、亭立的駐軍向諒山關增援。鄭愷手裡兵不見少,反而增加至七千餘人。

蔡明山在諒山關玩火時,背嵬營悄悄返回了鎮南關,經寧明,翻越蒲龍山,進入安南境內。

第332章 拓航第103章 京師耳目第16章 各取所需第76章 先期偵察第570章 半邊天第366章 紛亂戰前第670章 光祿院(五)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395章 多管齊下第228章 租借錦普第353章 調動重兵第93章 白杆被圍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251章 朝廷亂象第511章 動向第62章 徽州會館第338章 呂宋總督的人選第99章 招募騎士(一)第289章 柳營試馬第341章 古典奇才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350章 風雲變幻第11章 新桃換舊符第537章 雷霆決戰(二)第40章 土改契機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17章 借力生力第126章 白桿兵敗第129章 言爲心聲第332章 拓航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532章 合圍(一)第673章 下南洋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462章 冷遇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441章 炮戰第465章 後院第563章 收編第1章 垂髫小兒第356章 默契第613章 紡織業的前景第425章 顧慮第604章 初次運作第313章 灘頭之戰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128章 張獻忠義子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371章 硝煙瀰漫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566章 無人問津第386章 觀營第44章 亂之將起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545章 放手一搏第505章 殉國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582章 銀票第293章 異地結果第682章 交趾風雲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429章 挑撥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563章 收編第654章 朝廷變局(四)第298章 不得已的美人計第618章 囂張探礦第669章 光祿院(四)第352章 熊文燦的苦楚第523章 水陸之戰第381章 追剿李定國第41章 算計縣尊第497章 圍而不攻第152章 殺人立威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474章 互相算計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659章 滅國之戰(四)第121章 觀口守營(五)第312章 龍虎軍的異動第352章 熊文燦的苦楚第634章 一戰成名第53章 公堂之上第257章 步騎對決第416章 衝動第656章 滅國之戰(一)第325章 兵臨城下第520章 試探第492章 擄掠第65章 錢鈔之議第636章 神刃軍第676章 莫臥兒帝國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340章 爪哇之南第79章 誓師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