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捷報入長安

炎炎盛夏剛剛過去,秋老虎又撲了回來,關中大地在重重熱浪的衝擊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熾熱火爐之中。潼關,一騎飛馳而入直奔大唐王朝的西京長安。

“大捷,洛陽大捷!神武軍克復東都……”

報捷的聲音被驅馳的戰馬遠遠甩在身後,只有一條長長的煙龍證明着,這裡剛剛奔過大唐王朝的騎士。地頭勞作的老者猛然停下了手上熟練的動作,口中喃喃着適才幻聽一般的內容。

“大捷,大捷?洛陽克復了?”

關中百姓們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在土地上刨食,這些軍國大事原本與他們沒有什麼干係。但是,自打孫孝哲領着二十萬叛軍肆虐關中,又被秦大夫領着神武軍徹底消滅之後,這一切就開始有了干係。

今年初,也就是至德二年年初,宰相房琯在洛陽兵敗全軍盡歿,秦大夫臨危受命,領十萬神武軍出潼關,直撲洛陽。十萬戰兵身後還有數十萬尋常百姓被緊急徵召,他們作爲輔兵隨同神武軍一併東征。

老者有七個兒子,三個兒子死在去歲的戰亂中,剩下的四個兒子裡,還有三個於年初作爲輔兵奔赴洛陽,而今他的膝下只剩下了不及十六歲的幼子。

洛陽大捷,也就意味着戰事的結束,他的兒子們馬上就會返鄉了。

“都聽到了麼,朝廷大捷,俺沒聽錯?”

他對這個消息,一時間竟難以置信,然後又顫顫巍巍的向同在地頭勞作的同鄉求證。

“聽到了,聽到了,神武軍克復洛陽,按賊祿山就是秋後的螞蚱,沒有幾日好蹦躂……”

霎時間,老者熱淚盈眶,一旦消息確實不是幻聽,他的心底裡又騰起了陣陣惶恐,生怕在即將凱旋的王師隊伍裡尋不見自家娃兒的身影。

大約半日之後,整個都長安沸騰了,市井間不論官民都近似於盛宴一般的狂呼着,這種熾烈的情緒沿着大街一直蔓延到了皇城之中。

政事堂內,宰相崔渙聽到了外面雷動的呼聲,不禁眉頭緊促,召來當值的令史出去查看究竟發生了什麼。

片刻功夫,那令史就上氣不接下氣的一溜小跑回來。

“相公,相公,大喜,是洛陽大捷……”

大捷二字一經出口,崔渙的第一反應竟不是興奮欣喜,反而面色陰沉的坐了回去。

“朝廷報捷自有規矩,爲何作爲統領國政的政事堂沒有得到大捷的軍報,反而市井街頭卻盡人皆知了?是不是有奸細從中作梗?速傳京兆尹來見老夫!”

京兆尹崔光遠從政事堂離開不久,隨着關中戰事結束日漸久遠,長安城內的戒嚴越來越鬆懈,必須敲一敲警鐘,不能再這麼放縱下去。兩人剛剛就此事達成了共識,現在居然就出了這等亂子。

正當此時,崔光遠滿頭大汗的回返,一見崔渙就大聲的抱怨:

“皇城外的大街上擠滿了百姓,不容匹馬通過,崔某硬生生的又被擠了回來……洛陽大捷的消息既然已經到了長安,相公適才何以又不告知呢……”

崔渙聞言,拍案而起。

“老夫這裡今日不曾得到過片紙隻字的軍報,又何來大捷之說?老夫現在只擔心是有人從中作梗,意圖亂中謀取……”

崔渙作爲留下了坐鎮的重臣,身上的擔子有千斤之重,他當然不敢有片刻的鬆懈馬虎,於是馬上下令調北衙禁軍出面淨街淨市。

“騷亂”持續了將近整整一天,直到日落西山依舊沒有平息下去的勢頭,而在此期間門下侍中崔渙終於收到了來自洛陽的奏捷軍報。之所以,這份軍報遲遲沒有送到他的手上,是因爲報捷的騎士剛剛進入城內就被大批的百姓一擁而上的圍住,不得脫身。

生生高喊着大捷,就算嗓子喊到嘶啞,這名報捷的軍卒依然不肯停下,百姓們圍着他紛紛詢問東都的戰事,說什麼也不敢放他離去。

捧着寥寥百餘字的軍報,崔渙的雙手竟抑制不住的抖了起來,直覺眼前漸漸模糊一片。這一刻他等得太久了,整整三年的光景,原本繁盛強大的帝國幾乎被徹底摧毀,而今雖然亂事已然漸漸平息,可剩下來的不過是個千瘡百孔的天下。

“快,去,去東宮!”

在心神稍定之後,崔渙迫不及待的要將這份捷報告知太子李豫。

他之所以沒有打算第一時間告知當今天子,也就是李亨,那是因爲如今的天子經過中風之後失去對朝政的掌控已經半年有餘,現在不過是張皇后手上可以狐假虎威的工具而已。

這一刻,崔渙不想多慮那些朝廷爭鬥,只希望能儘快將這興奮與欣喜分享給王朝未來的繼承人。

事實上,不等崔渙走出政事堂,李豫就已經帶着隨從急吼吼趕了過來,外間瘋傳捷報的消息讓他難以安坐,在得知一切都是真實的以後,竟激動的語無倫次。

“此事,此事要立即稟奏父皇,說不定得知這天大的喜訊之後,父皇的風疾會奇蹟般的好轉呢!”

提起臥病在牀的天子李亨,崔渙胸中的興奮之火漸漸冷了下來。

這捷報早晚都是要送往太極宮中的,但卻未必是送給臥病在牀的天子。

“殿下所言極是,老臣這就具本將大捷之事,如實告知皇后!”

而今太極宮中真正做主的是張皇后,這個女人在一年之前還是太子府中一個地位並不甚高的良娣,誰又能想得到世事變幻竟如此無常,時至今日已經成了太極宮中說一不二的人物。

提起這個良娣出身的皇后,太子李豫面有恨恨之色,因爲就在昨天,她剛剛整治了曾經御極天下的李隆基,將忠心耿耿的高力士從李隆基的身邊生生攆走。

民間有諺,虎落平陽被犬欺。早在一年之前,張良娣連在李隆基面前說話的資格都沒有,而今兩人身份地位卻是生生顛倒過來,聞者無不唏噓。

崔渙的看法顯然比太子李亨冷靜的多,也殘忍的多。

“太上皇失國乃咎由自取,倘若當初能明斷是非,任用賢能,又何至於有今日之辱呢?殿下今後須得引以爲戒!”

這番話讓李豫張口結舌,曾幾何時皇祖父在他的心裡一直是天神般的人物,又豈會想過今日竟成了自己引以爲戒的反面例子。不過,敢如崔渙這般刻薄直言指斥李隆基的,當今朝廷上恐怕是無出其右了。

“相公教誨,李豫記下了!”

李豫和崔渙之間經歷了這半年多的磨合,已經發展成亦師生,亦君臣的一種微妙關係。

如果不是有着崔渙做爲強大的奧援,在與張皇后的虎視眈眈下,他將會像是被鎖住了四肢的虎豹一樣,難以有所動作。

今日的政事堂註定不會平靜,龍虎大將軍李輔國姍姍而來。雖然來的晚了,可氣勢排場越遠遠甚過太子李豫。

“聽說洛陽大捷,秦大夫再立新功?該如何封賞,太子殿下與崔相公可商量妥當?”

他與李豫崔渙又是各懷心思,李豫時時感受到的都是來自太極宮內的威脅,所以遇事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關注着張皇后的動向。而這個被封爲龍虎大將軍的唐朝宦官第一人卻顯然與李豫和崔渙關注的焦點大有不同。

此人更在意的是對秦晉的封賞。

“此時談及封賞是不是過早了些?”

李豫一愣,馬上就搪塞了一句。

李輔國於長安城內,在這半年裡,一直是遊走於張皇后與太子李豫之間的油滑人物,有時候看起來好像是太子一黨的擁躉,可馬上就可能變臉,向着張皇后說話了。

私下裡,李豫不止一次的抱怨,秦大夫英明一世,爲什麼在有機會除去這李輔國之時偏偏對其手下留情,現在倒好,神武軍遠在千里之外的洛陽,鞭長莫及。這賊閹宦倒羽翼日漸豐滿,成了大唐第一個受封龍虎大將軍的宦官,想要將其除去又談何容易?

每當此時,崔渙就會勸說李豫稍安勿躁,李輔國留下來雖然像個蒼蠅一樣噁心人,但畢竟作爲一股強大的勢力,也束縛住了張皇后的手腳。

正是因爲有李輔國的存在,張皇后纔不敢輕舉妄動對李豫下手,否則雙方早就攤牌做殊死一搏,也很可能就等不到洛陽大捷了。

崔渙在大唐爲官數十載,浸淫多年之下,早就不是當年的愣頭青,又怎麼看不出秦晉的謀劃呢?

這種互相牽制的做法,看似有亂政的嫌疑,但也讓各方不分上下,不敢輕舉妄動,反而成就了這大半年的穩定局面。

惟其如此,政事堂在崔渙的統領下,纔有條不紊的維繫着朝廷的運轉,爲潼關外戰場源源不斷的提供着軍糧物資。

說起來也是個奇蹟,這半年的光景是崔渙爲官以來最爲痛快的一段時日,沒有朝臣的掣肘,沒有天子的猜忌,各個官署都一種相對平穩的環境下按部就班的運作着。

若論起來,這個龍虎大將軍也是功不可沒的。崔渙看了他一眼,又將球拋回去。

“大將軍以爲當如何封賞呢?”

第六百六十六章:我王輕秦漢第二百四十章:衆叛且親離第一百六十八章:逆轉已成舟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對峙顯危機第七百六十六:荒唐的談判第一千二百三十章:暴雨催憂鬱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內憂與外患第一百四十三章:波瀾復起伏第八百二十章:刑場重說教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無能爲力也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劍正走偏鋒第八百一十二章:昏昏僞朝廷第一百九十三章:郎將施援手第七百二十四章:佈局心思深第二百九十八章:使君難入眠第二百六十五章:佳人雙淚垂第四百七十四章:秦使君勸進第一百一十三章:聰明反被誤第六百五十三章:永王下決心第九百六十七章:沉着慢處置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混亂之痕跡第九百零一章:百姓有熱血第二百二十六章:自古兩難全第七百五十九章:殺與不殺間第五百三十章:賊將添血債第九百八十五章:倉場之談話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總督的反擊第四百一十三章:屯田爲首位第一百九十三章:郎將施援手第二百六十五章:佳人雙淚垂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無可再挽回第四百四十七章:天子逃長安第四百六十章:明皇慼慼然第三百七十章:下嫁皇家女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阿巴斯之敗第二百一十三章:南內受阻礙第一百七十六章:玉人失芳蹤第六百二十六章:孃家受羞辱第五百二十四章:不謀卻相合第八百三十四章:同病亦相憐第八百一十章:嶺上的爭執第九百七十一章:分兵轉鹽州第一千五十一章:杞人之憂天第一千二百二十章:三十萬流水第十八章:張網待逆胡第八百七十五章:輕易便平亂第一千四十八章:寶刀難出鞘第二百六十三章:兄弟促膝談第八百九十九章:遲暮天可汗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劍指呼羅珊第二百三十一章:殘照興慶宮第四百二十七章:內外有合擊第七百三十九章:從容便脫身第四百二十二章:責問清虛子第三百四十章:監軍施詭計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庫思老之戰第三十七章:驚悉爲長史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突然的賭注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劍指伊拉姆第五百一十七章:城門被衝破第二百四十五章:宦官露崢嶸第七百二十九章:將相起爭執第六十一章:有女爲君憂第一千八十九章:柳暗竟花明第七百五十三章:順水有人情第六百零二章:廣平王遇襲第一千七十八章:馬革裹屍還第一百五十六章:捷足又先登第八百五十六章:節帥突現身第六百七十七章:永王傳死訊第五百一十二章:直入風陵關第七百零一章:再現火牛陣第五百四十八章:朝廷始招降第四百七十二章:苦心立皇營第一千六十六章:囹圄見故人第五百二十七章:各自懷心思第五百三十六章:天子欲調兵第四百零二章:韋濟生野心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呼羅珊總督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意奪大纛旗第五百零八章:叛軍劫掠急第五百三十二章:喪心病狂也第一千一百零六章:父子自相殘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奸商有諫言第三百一十九章:明府抽絲繭第四百九十九章:小人亂攀咬第八百四十五章:雙喜臨門否?第二百二十二章:而今從頭躍第八十五章:刑場斷頭飯第二百二十六章:自古兩難全第五百零七章:不堪的臣子第一百五十四章:功虧一簣哉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拔汗那奇襲第一千三百七十章:心向大唐朝第一千二百章:義商今西歸第八百三十六章:勸降卻徒勞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天公偏作美第六百六十章:宰相被糊弄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族人的牽絆第一百零二章:郎將掩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