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豎起路碑

老漢仍持懷疑的態度笑問,你一個和尚能幫我們幹些什麼事呢?哦,對了,離花嶺寺幾十裡處有一座連綿起伏的大山,大山南面和北面都是村莊,其間有一條穿過大山的公路,公路的中段正處在一道陡坡,20多年前出過事。

有一天,就是你住的花嶺寺裡的一個和尚借人家的貨車練習駕駛,開車急了,從陡坡上衝下來,不幸撞上公路旁的一棵粗碩的櫟樹,結果貨車撞翻起火,和尚被燒死了。

後來地方政府爲了防止那段路再出事故,組織人力把那道陡坡修成緩坡,可是最近幾年還是出了事。就是前年吧!一條會耕田的水牯剛剛從林子裡出來走上公路,被一輛拖鋼材的農用車橫着伸出的一根鋼材劃破了肚皮,裡面的腸子都要冒出來了,鮮血一路滴到村裡,可憐那條水牯當時未死,也沒法治癒,它痛了一天一夜。第二天,牛主人把它牽到城裡賣給生畜屠宰場殺了。

阿彌陀佛!願我佛超度那頭畜生的亡靈。聽到這裡心生憐憫的錢濟世又雙手合十念出慈悲語。

那老漢接道,死了一條牯牛本來沒什麼。可是今年熱天的一天凌晨,那條山間公路的緩坡處又摔死了一個開拖拉機的中年男子,可憐拖拉機翻了,把他的身子反扣在車斗裡,被人發現時,已死去多時,身上的皮膚都發烏了。和尚,我感覺那條山間公路的緩坡段一定有邪氣,你有沒有辦法鎮住?

錢濟世沒有直接回答,卻問道,那個中年男子開拖拉機幹什麼?是不是跑運輸?

那老漢搖頭,說不是跑運輸。死者叫任性,就是我們灣裡的人,他沒有正當職業,每到熱天都開着拖拉機從大山的北面出發,經過那條山間公路到山南去抓黃鱔、捉青蛙,因爲那邊到處都佈滿了水田溝道,適宜於黃鱔、青蛙的繁殖和棲息。可誰知滿戴而歸的任性開着拖拉機返回到山間公路的緩坡段時就出了事。

錢濟世“哦“了一聲,沒有說什麼。他託着這隻空鉢沒有化緣吃的,卻改變行動計劃和路線,徒步走到縣城找到一位以鑿石碑爲業的石匠,要化緣一塊石碑。

那石匠哪裡答應?他停住手裡鑿石碑的鑿子,擡起頭板着臉孔說,和尚,走開點,你要化緣化一碗飯可以,只值那麼厚。一塊石碑值多少錢你知道嗎?還加上運費,就更多了。我捐你一塊石碑虧不起喲!再說你是出家人要一塊石碑有什麼作用?

錢濟世無話可說,託着空鉢,轉身離去。才走幾步,就聽到哐噹一聲,接着聽到哎喲叫痛的聲音;再接着是石匠的責罵聲,你這個臭和尚,剛纔跟你說話,我一分心一打野,這把鑿子就到鑿我的無名指了,好疼嘍!

錢濟世轉頭看時,那石匠的一隻左手滿手是血。他走攏去十分尷尬地說,施主,對不起,我向你賠禮道歉。

坐在一把椅杌上的石匠,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拇按住左手穿了皮的冒血的食指。這會兒他說話像吃了炸藥一樣:你這臭和尚,賠禮道歉有什麼作用?能讓我的手不痛嗎?能讓我這個食指上的創口馬上癒合嗎?他望着滿臉愧色的錢濟世出語更兇了,滾遠些,我看見你就煩。

可是他哪裡料到?,錢濟世並不生氣,而是和顏悅色地講,施主,我有辦法讓你的手不痛,讓你這個食指上的傷口馬上癒合。

你有這個本事嗎?有這個本事,我就施捨你一塊石碑。沒有這個本事別說大話。那石匠哪裡相信?正乜斜着眼睛發出責問。

你說話當真?我有這個本事,你就施捨一塊石碑?發問的錢濟世看見那石匠肯定地點頭,便開始念一直跟着他、暗中幫助他的護法神教給他的咒語。

約一分鐘後,那石匠滿手是血的手指不見血了,而且止血了;約兩分鐘後,他的左手食指上的傷口癒合不痛了。那石匠把手甩幾下,試一試有沒有酸脹疼痛的後遺症,沒有!

他忽然就想反悔,不把石碑施捨給和尚。可是他的念頭一起,那根食指剛癒合的傷口又開始疼痛,並且冒血,一滴滴落在他置於石碑上的鑿子上。他仰面看着錢濟世痛苦地問,怎麼?我的傷口又流血了?

此刻,錢濟世耳朵裡一個聲音告訴他說,石匠,你是不是想反悔?你一反悔,剛好的傷口又會反彈。你只要不反悔,這流血的傷口就會自然止血、痊癒。

那石匠慚愧地低下頭,暗地想:剛纔不該生出反悔的念頭。忽然他大聲地說,和尚,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就捐你一塊石碑。話音甫落,他冒血的那根食指立馬止血,傷口又癒合了。那石匠高興地站起來,放眼堆放在場子裡的一排排石料說,和尚,你選一塊,上面要鑿什麼字,你跟我說。

錢濟世就選了一塊不大不小的大理石,然後叫他在上面鑿四個大字,那石匠拿起鑿子說可以。你明天來取,一個人是搬不動的,你至少要從廟裡叫一個和尚來幫忙擡。

第二天上午,錢濟世領着錢莊的錢包大來到這裡,用一輛板車把那塊石碑拉到山間公路那段有緩坡的路旁,栽在早已挖好的一個土坑裡,這樣那石碑就叫路碑了。路碑正反兩面鑿的同樣醒目的四個字:阿彌陀佛!

十年後,這條山路上再也沒有發生過車禍;四十年後亦然。再往後,依然清吉太平。

那時,錢濟世已然成了老僧,花嶺寺還是他一人住寺,儘管如此,香火越來越旺。多少年來,他都將寺裡積攢的香火錢拿出來,領着一幫居士到縣城買烏龜、鱉魚、青蛙和蛇鳥等活物到河邊和山林放生。

他說放生得長生,許多人原來一身病,精神萎縮不振,因爲跟着他每月放生一次,放生的動物不再食用,培養菩薩的慈悲心,做到諸惡不作,衆善奉行,那些堅持下來的人,有的原來一身久治不愈的怪病或常見的風溼、白內障、高血壓等病都不藥而癒;有的老人活到耄耋之年後仍精神矍鑠,一身無疾,他們以放生茹素養生,真正得到了延年益壽的好處。

那年二月十九日,正值觀世音菩薩聖誕日,錢濟世領着近千名居士到十餘公里外的盤龍河和大磨山兩處放生。放生的前幾天,錢濟世在花嶺寺附近村鎮張貼多份放生倡議書,這讓社會上不相信放生的一班閒雜人員知道了,他們不但不參與放生,還向集貿市場經營水陸野生動物的業主通風報信,讓其串通一氣,趁居士們來購買活物放生之際故意提價以漁暴利,他們從中收取信息費。

照說,這班閒雜人員就此打住,他們不,而是指望居士們把裝了幾卡車烏魚鱉魚等活物放生河道之後,就稍等一下,居士們一走,他們就去捕捉,把捕捉的活物再次販賣出去,從而第二次獲利。他們甚至嘲笑經常花錢買物放生的居士們都是傻子,中了他們的套兒。

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常正確第二百八十二章 棄狗遭虐第五百二十四章 案發瓜地第四百章 斷絕關係第二百三十二章 驅趕血魄第三十四章 回木棉村第一百六十三章 調伏犟漢第五百一十九章 洽談招聘第五百一十一章 吞簪自殺第三百八十九章 攤上事兒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府喊冤第三百八十五章 偷窺私信第五百七十章 夢見土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方神鏡第六百五十八章 蓋一座廟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常拘魂第五百六十五章 召開廟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黃毛青年第五百六十九章 聖僧捐款第二百八十六章 逗貴賓犬第一百七十章 機會來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課外補習第一百一十三章 潛回老屋第七十一章 夢中捉蝶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付出第三百三十五章 復仇路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找人扯皮第三百一十四章 黃泉路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保持距離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付出第五百八十六章 查看檔案第三百九十一章 一袋蘋果第二百八十四章 兔魂哭訴第三百零九章 有事商量第八十一章 不見不散第九十三章 除掉情敵第四百八十七章 關係告吹第一百三十四章 靈體受刑第五百三十四章 被迫出嫁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走燈籠第二百三十二章 驅趕血魄第一百六十四章 書贈囚犯第四百零八章 左眼長砣第一百五十六章 催眠有術第九十四章 椋鳥得救第一百一十三章 潛回老屋第一百六十七章 羈押亡靈第六百章 供出劫匪第一百六十一章 等待結果第一百二十八章 丟下布袋第四十八章 爭風吃醋第四百八十章 提問驗證第六十七章 野猴奪食第二百二十章 預謀除奸第二百一十五章 找人扯皮第四百七十四章 洗掉靈符第二百二十章 預謀除奸第四百一十九章 名落孫山第三百五十八章 蹲監受虐第四百四十四章 陪你去玩第六百四十七章 來了丹泉第一百三十六章 千古文案第六百一十七章 怪病難愈第三百八十八章 症狀消失第二百七十章 胞弟弒兄第五百五十三章 犯人演講第八十七章 捂住鼻子第四百一十章 知縣作案第二百一十章 吸入地府第三百九十七章 託夢勸父第三百七十三章 馬義中彩第六百二十五章 隔世兇犯第三百八十三章 在審訊室第四十四章 訂娃娃親第五百零五章 放一空槍第二百七十六章 狗流眼淚第三百二十九章 花園屐痕第五百一十六章 找人畫像第一百六十一章 等待結果第三百六十五章 卞城王殿第一百九十章 念變身訣第五百九十五章 架橋築路第四百三十章 再換牀睡第六百二十六章 溺水事故第五百五十四章 打開箱子第一百零三章 無處躲藏第五百九十一章 在陰雨天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務送柴第二百零二章 毳毛雞仔第四百九十章 好景不長第四十章 物色耳目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生車禍第一百五十五章 走進道觀第四百九十四章 懺悔孽障第二百四十七章 活捉刺蝟第九十九章 地獄取藥第六百五十三章 嬰靈鬧事第五十四章 姊妹相見第三百一十七章 進迷魂殿第二百二十八章 來了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