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轉型的霍克(下)

“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壓縮成本。”

壓縮成本大家都明白,也是在這樣做的,不過霍克這個壓縮成本與他們有些不同。

“我說的壓縮成本,是與之前有不同。首先在我們必不可少的保險上,之前我們都是各談各個,因爲我們比那些國外航運公司小,所以優惠幅度不大。而我們加起來其實規模不比他們小,完全可以組團去談判,相信一定能談出一個好結果。”

霍克的話讓大家都紛紛點頭,之前不是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只不過沒有一個足夠威望的人來組織。而目前來看,除了霍克的確沒有其他人選。

“另外在疏通政府關係這件事上,其實我們也可以一起做。畢竟我們人多勢衆還是本國人,相信這方面會給我們加分不少。”

其實不止是後世國內講關係,國外一樣要講。不然哪裡來的那麼多公關公司,其中是在美帝的首都,這都成了明面上的產業了。

而在羅馬尼亞,疏通關係對航運公司的重要性簡直是不可言喻。就說碼頭倉庫優先使用權這一件事上,就能讓一幫航運公司打出狗腦子來。

只不過和之前的提議相比,這就沒有同意的那麼利索了。所以在霍克話音落下後,現場一片議論聲。

其實想想也是,自己花費巨大精力維持的關係,憑什麼一句話就要將利益讓大家共享,自己之前的花費算誰的。人心患寡不患均等種種情況,讓大家在這件事上顯得不太統一。

而霍克早已預料到這種情況,這時候就需要看領頭人的魄力了。只見他率先說道:“我自己的關係可以和大家共享,只要我們齊心這件事就不難。”

作爲在座最大的航運公司,霍克自己關係網也是最爲雄厚的。在看到實力最爲雄厚的霍克發言,要將自己關係網拿出來共享後,其他人也在他的帶動下紛紛說道:“我的關係也可以給大家共享。”

“我也是一樣。”

“沒錯,還有我。”

“算我一個。”

大家踊躍的表態讓這件有可能扯皮的事,立刻獲得了通過。從這裡就能看出一個優秀帶頭人的作用有多大,他完全可以將一件引起紛爭的事通過自己人格魅力快速解決掉。當然霍克自己也不會吃虧,儘管他共享了自己關係網,可是也擴大了自己關係,將來誰還能不認識自己這位航運業的領頭人。所以這是一場雙贏,只不過他獲利要比其他人多一些。

在解決又一個問題後,霍克繼續講到:“接下來,就是對港口碼頭的使用上。我知道大家或多或少都在其中有股份,這次我不需要大家共享出來,畢竟這關係到各自航運公司存亡問題,不過我們可以聯合起來。”

這次沒人發言,很明顯是想聽聽給出的辦法,而霍克對此當然有自己的想法。

“諸位在各碼頭港口的股份,在不影響對方利益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給予一定的傾斜。例如在場的大家完全可以將貨船停靠在我們自己掌握的碼頭上,貨物也卸載到我們自己的倉庫中。而在價格上我們也應該給與一定的優惠,我看八點五折就是一個不錯的優惠。”

很明顯,霍克對於事關各航運公司的核心的碼頭和倉庫,處理的很慎重。他沒有要求共享,這些不可能實現。而是提出優惠的方案,這樣既可以將大家的業務逐漸集中起來。也能讓大家得到實利。

很快他的方案就得到大家的迴應。“沒問題,霍克的方案很公正,我同意。”

“我也同意。”

“我也一樣同意。”

看到大家在航運方面,對自己非常的支持。霍克繼續講到另一個方案:“感謝大家對我支持。目前航運業務不景氣,依靠這些舉措相信可以幫助大家共渡難關。不過光靠這一個辦法,很難讓我們發展壯大。所以我這裡還有一個主意,那就是上岸。”

“上岸?”

“沒錯,就是上岸。”

霍克拿出政府公佈的東加利西亞地區開發計劃,說道:“我認爲在行業整體低迷並且還要持續多年的情況下,我們不能一直在這裡死撐。拿出部分資金投入到其他行業,賺取利潤反育航運業纔是我們發展壯大的關鍵。”

“你是說打算在東加利西亞投資?”

面對詢問,霍克認真的說道:“沒錯。”

“那麼投資什麼呢?我們除了瞭解航運之外什麼都不懂,這樣投資是不是有可能太盲目了?”

這句話讓在場其他人都交頭接耳商議起來。這話說的也沒錯,他們除了航運其他都不懂,這樣盲目投資虧損的可能性非常大。

看到衆人有些不太情願,霍克只能繼續解釋道:“我這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的決定。大家都知道在東加利西亞發現了煤鐵礦,國家已經準備了30億列伊對其進行投資。而我們可以依託這個重工業區,就近生產一些船用設備。這些設備我們可以自己使用,這能爲我們省下一筆修理費用。除此之外等到工廠擴大後,我們還可能生產其他設備,賣給其他人賺取利潤。”

這也是霍克的真實想法。在他看來想要繼續在航運業壯大,必須從其他方面想辦法,如果一直窩在航運業中,他們很難繼續擴張,因爲他們本錢小拼比不過大公司,必須另闢蹊徑。

而目前製造業就是他選擇的方向。爲了這個寄託的希望的工廠發展壯大,他還特意選擇從船用設施入手。等到這個工廠發展壯大後,在將其利潤擴充自己在航運業的本錢。

這時候有人開口問道:“這個開製造廠的計劃,你打算總投資花多少錢?”

“總投資在一千萬列伊,不過可以分幾步投入。第一批資金需要五百萬。”

霍克給出的答案讓在場其他人都有些猶豫,畢竟需要投資一千萬列伊,哪怕是前期五百萬列伊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不過這時候有人選擇相信霍克。

“我投資五十萬列伊。”

既然有人開了口,接下來事情就好辦多了。

“我投二十五萬列伊。”

“我投二十萬列伊。”

“我十五萬。”

不少人障於情面或多或少都投資了不少,最後算下來一共有284萬列伊的總額。這也是霍克人格魅力的表現,要是換一個人早就一毛不拔就走人了。

會議結束後,霍克立刻準備在利沃夫選擇場地。畢竟這裡是未來鋼鐵廠所在地,靠的近一些總歸是要方便多了。

其實在羅馬尼亞還有不少像霍克這樣的先行者,他們利用自己眼光,搶先在東加利西亞這片投資熱土上圈地建造企業。根據政府的統計,在重工業區規劃發佈後,當年就有8000萬萬列伊的私人資金被投入到這裡。其中製造業是他們重點選擇的行業。

而反應慢的人,等到重工業區建設初具規模後,這裡投資成本有上升許多,讓其時常感嘆下手晚了。這又能怪的了誰呢?

第五十九章 危機纏身第七十八章 第十二師第566章 克虜伯(上)第105章 軸轉式星型氣冷發動機第五十七章 新的施利芬計劃第331章 保加利亞戰敗(下)第692章 圖靈之死第735章 希臘戰役(終)第359章 搖搖欲墜的帝國(續)第六十七章 橡膠危機 二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642章 1935年編制(下)第608章 1933年第503章 遠東行(三)第326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上)第801章 中東戰役(一)第438章 東加利西亞重工業區(下)第174章 土地關係的缺口第500章 美國行(五)第183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上)第154章 停戰第737章 奪島(中)第617章 1934年的到來第464章 新首相第141章出擊,王國利劍(一)第668章 元首的羅馬尼亞行(五)第十四章 問題轉移第254章 後續影響第195章 新的生命 (二更求月票)第391章 莫諾爾戰役(下)第625章 向索菲亞進軍(四)第三十四章 金融戰 上第450章 華沙戰役 一第515章 利比亞石油(下)第641章 1935年編制(上)第634章 後續的影響第六十章 危機結束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508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下)第802章 中東戰役(二)第738章 奪島(下)第505章 歸程第337章 喀山黃金(一)第678章 意外第101章 婚禮 上第344章 喀山黃金(七)第194章 軍事觀察團名單(求月票)第450章 華沙戰役 一第392章 史上最大白刃戰第116章 庫馬諾沃戰役(5500字二合一大章)第660章 德奧合併第620章 風起保加利亞(下)第182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下)第141章出擊,王國利劍(一)第616章 國會縱火案第476章 海軍的準備第421章 反攻(下)第365章 鯨吞(四)第776章 海中刺客(中)第526章 1928年的結束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669章 德羅同盟第558章 和談(下)第747章 克里特戰役(三)第九十八章 侍女的安排第432章 風起華沙第五十七章 新的施利芬計劃第733章 希臘戰役(中)第403章 工業的缺口第553章 羅蘇局部衝突(六)第318章 蘇恰瓦的苦戰第547章 搞砸了第516章 德國加入國聯第745章 克里特戰役(一)第176章 1914年的財政預算第746章 克里特戰役(二)第634章 後續的影響第243章 安第齊·丹東(中)二合一第121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 四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六章 瑣事第246章 米茲克上尉(上)第348章 無名英雄第551章 羅蘇局部戰爭(四)第六十二章 黑手會第306章 目標克盧日(一)第557章 和談(上)第274章 同盟國的最後條件(下)第276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下)第235章 羅馬尼亞的試探(上)第602章 截胡(上)第141章出擊,王國利劍(一)第七十六章 小型柴油機第176章 1914年的財政預算第268章 俄國退出一戰第754章 薩拉丁計劃(中)第768章 在利沃夫(下)第254章 後續影響第139章 奧赫裡德戰役第四章 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