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

在得到墨索里尼的指示後,意大利與德國的談判進度就加快多了。

其中一方面是墨索里尼希望儘快談妥入盟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德國願意給出更好的條件。造成兩方加快都是因爲埃德爾的一句話造成的,那就是他們都認爲羅馬尼亞想要解決希臘問題,爲羅馬尼亞擴大在愛情海的領土。

那麼是不是呢?

這個就不好說了。

當然除開德意同盟的談判之外,意羅的談判也在進行。不過一開始不過由兩方進行試探性接觸,真正的談判在德意同盟簽署後纔開始。

不過與德意談判不同,羅意兩國的談判更多是依靠兩位領導人來達成。

在寧芬堡宮一間由德方提供的房間內,兩方的談判正式開始了。這次關於結盟的談判人數很少,不過分量都很重。

其中羅馬尼亞一方由埃德爾帶着外交大臣科斯特爾兩人,而意大利一方則是墨索里尼帶着自己女婿齊亞諾兩人,整個談判將在這四人中開始。

“貴我兩國一直以來在地中海和巴爾幹都保持着合作關係,兩國之間也因爲此交流頻繁。同時也結出了豐盛的成果,比如在軍艦、雷達、通訊等方面。”

埃德爾率先開口從兩國關係上說起,而在場的人都知道這也談判的開始。

面對埃德爾開口的話,墨索里尼裂口接了過來。“埃德爾陛下說的沒錯,羅馬尼亞與意大利的合作的確結出了豐厚的成果,而且我們不只是在科技上有成果,在軍事、能源、經濟等方面都有着緊密的合作。不過我認爲在外交我們的合作對兩國受益最大,只有兩國聯合起來,才只能在地中海及周邊保證我們兩方的利益。”

埃德爾就知道墨索里尼會對談起這方面,不過對此他早有準備。只見他一個示意,外交大臣科斯特爾拿出一張地中海的地圖鋪在桌上。

而看到羅馬尼亞一方的舉動,墨索里尼與齊亞諾眼中都閃過一絲異樣。羅馬尼亞方面太直接,才進入談判就開始準備談兩國的利益劃割麼?

不應該是大家先談談其他,再慢慢進入正題?

埃德爾沒有管兩人的異樣,因爲只有他才知道羅馬尼亞拖延不起時間。只有先將兩國同盟談完,才能讓羅馬尼亞更好應對即將到來的世界大戰。羅馬尼亞時間不多了,德國在拿到更好的外部條件後,鬼知道他們什麼時候開始對波蘭發起攻擊,拉開戰爭的序幕。而羅馬尼亞必須在這之前將各方條件做到最爲優異的狀態。

埃德爾立刻指着地圖上說到。“我國已經與德國談妥了,除開斯洛文尼亞地區之外,德國將不再插手巴爾幹地區的事務。”

埃德爾所說的話,讓墨索里尼立刻感到一陣驚喜。

如果將德國排除在巴爾幹之外,那麼該地區的利益將有羅馬尼亞和意大利決定。雖然這其中還有英法兩國,但是意大利加上羅馬尼亞同樣能與之抗衡。

而埃德爾看了一眼墨索里尼後繼續說到。“我國的想法是,將英法勢力逐出巴爾幹半島。其中我國由我國做先手,優先挑起與希臘的衝突,沿着色雷斯一線,向其發起攻擊,將希臘軍隊吸引到我方一線。而意大利在阿爾巴尼亞一線做後手,直插其後路將其圍殲在邊境一線。然後一路直取雅典,結束與希臘的戰爭。”

在埃德爾說完對希臘作戰後,齊亞諾立刻開口說道。“我們這樣做不會引發英法的干預麼?”

不等埃德爾回答,一旁的科斯特爾就說道。“我們會選在德國對波蘭有所動作的時候動手,之前不會率先動手。”

科斯特爾的話很明顯是要利用德國,不過這件事也說不上利用,算是互惠互利。而且希特勒巴不得在德國對付波蘭的時候,羅馬尼亞和意大利在其他地方挑起事端,分散英法的注意力。

可是齊亞諾對科斯特爾話,不算太滿意,只見他繼續說到。“可是我國還沒有做好戰爭準備,目前很多物資都沒有足夠的儲備。”

他說的也是實情,目前意大利對戰爭即將來臨,的確沒有做好準備。光是各項儲備物資就十分短缺,而且目前各種物資價格飛漲,與軍事有關的戰略物資在國際市場上漲了一倍,其他原材料也漲了50%。當然在這其中來自羅馬尼亞的搶購,也是造成價格上漲的主力之一。

而對於齊亞諾的話,埃德爾直接開口說到。“關於儲備物資不足的問題,可以由我國與德國協調一部分給你們。另外針對意大利軍備不足的現狀,羅馬尼亞也可以先調集一部分補充給意大利。”

很明顯對於意大利的準備不足的問題,埃德爾打算由羅馬尼亞與德國補充去部分物資。

是埃德爾精神意大利人發作了嗎?

想什麼呢,埃德爾連前世祖國說放棄就放棄,會爲意大利下死力氣援助?

埃德爾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爲了羅馬尼亞所考慮,力爭將利益最大化。

埃德爾真實的想法不過是將意大利提前拉下水,哪怕給予一批援助也在所不惜。不能像前世一樣,意大利一直等到法國都快戰敗了才下場。

而埃德爾與希特勒一樣,都是看重意大利那支海軍力量。在未來作戰中,埃德爾打算利用意大利海軍牽制住法國艦隊,然後由羅馬尼亞海軍將英國地中海艦隊打殘,爲羅馬尼亞攻略埃及謀奪蘇伊士打下良好的基礎。

前世正是由於時間太晚了,德意聯軍得到的支援不夠。巴巴羅薩開始後。隆美爾不能充足得到來自德國的坦克還有兵員,而且也沒有充足的物資補充,被隨後趕到的英國援軍逐出了埃及。

埃德爾明顯不打算給英國喘息的機會。他打算只要將英國地中海艦隊打殘,立刻開始展開軍事行動,不能給英國喘息的機會,利用英法兩面對敵的困境,優先奪取蘇伊士。只要蘇伊士一下,英國立刻就如被掐住七寸一樣,再也不能對羅馬尼亞造成威脅。

第404章 烏克蘭亂局第378章 巴黎和會(中)第124章第416章 羅蘇衝突(八)第617章 1934年的到來第125章 奧斯曼政變第457章 謝德爾採淪陷第325章 保加利亞戰役(六)第九十八章 侍女的安排第394章 德瓦戰役(四)第489章 歐洲三軸心(五)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132章 塞爾維亞的準備第二十二章 改變第六十三章 投機前的準備第四十章 攪局者T型車第468章 保加利亞的新情況(上)第329章 保加利亞戰敗(上)第482章 趁火打劫(上)第二十九章 自行車第317章 德軍的攻勢(下)第781章 密謀第十九章 汽車工業第411章 羅蘇衝突(二)第769章 美援來了(上)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640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下)第771章 北非第一戰(上)第151章 特爾諾沃戰役 (完)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736章 奪島(上)第781章 密謀第369章 鯨吞(八)第542章 赫爾梅克衝突(一)第499章 美國行(四)第263章 臨時政府的攻擊第204章 軍隊擴編第八十三章 艦長人選第763章 奪取機場(下)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503章 遠東行(三)第725章 英國災難日第703章 騎兵大戰坦克(中)第536章 經濟危機的陰影第257章 比薩拉比亞和西烏克蘭第802章 中東戰役(二)第120章 呂勒布爾加斯戰役三第601章 米爾恰號服役第363章 鯨吞(二)第108章工業化合成氨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五十章 魯道夫·狄塞爾第744章 無題第626章 鮑里斯退位(求訂閱)第714章 艦載機出擊第九章 軍隊整編 下第六十一章 霍夫曼(4000多字大章)第629章 來自英法的問候第135章 保加利亞的軍事計劃(求訂閱)第167章 重卡遇冷第652章 與猶太人的合作(下)第708章 會師華沙第293章 德瓦戰役(三)第641章 1935年編制(上)第254章 後續影響第464章 新首相第542章 赫爾梅克衝突(一)第七章 軍隊整編 上第314章 重心調整第536章 經濟危機的陰影第520章 農業改革(二)第502章 遠東行(一)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二十七章 鋼鐵廠第424章 收尾第275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上)第345章 喀山黃金(八)第480章 1913年的財政安排第150章 特爾諾沃戰役(五)第551章 羅蘇局部戰爭(四)第253章 俄國臨時政府的難題第380章 軍隊改制?第七十四章 糧食加工業第289章 突襲(一)第三十八章 特蘭西瓦尼亞 下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九十三章 新的執政方案第768章 在利沃夫(下)第439章 轉型的霍克(上)第804章 中東戰役(四)第316章 德軍的攻勢(中)第792章 耶路撒冷空襲第614章 希特勒總理上臺第251章第五十五章 增加彈藥產量第112章 羅保談判 中 (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超前的飛行第230章 教育改革法案(下)第722章 港口的空戰第244章 安第齊·丹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