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兵力劃分”

幸福的時候需要忠誠的友誼,患難的時刻尤其需要。

——塞內加(古羅馬時代著名斯多亞學派哲學家)

隨着毛里塔尼亞王國的稅金和國書的送到,漢尼拔已經成功的將北非地區除迦太基王國以外的六大王國全部收服了;無論這樣的臣服是虛情,還是假意,漢尼拔的目的還是達到了。畢竟現在的迦太基王國實力還是有限的,想要這些王國全部真心實意的臣服哪有那麼簡單。

不要說軍力強大、位置遙遠的毛里塔尼亞王國了,就是近在咫尺的利比亞王國和加圖裡亞王國也不過是畏懼於漢尼拔麾下的強大軍隊才臨時投降的罷了;不過,這樣的結果也算是功德圓滿了,漢尼拔實在已經無心再在北非地區繼續耽擱了。

以迦太基王國目前的現狀,用滿是漏洞來形容絕對是不過分的;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內部的爭權奪利和貪污**,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迦太基王國根本就不可能重獲新生。即便是依靠一兩場大勝重新振作了士氣,也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於大局根本無濟於事。

可是,現在的漢尼拔根本就沒有時間精力來解決這些問題;盤踞在撒丁島上的奧古斯都家族纔是漢尼拔心中的心腹大患。不僅是因爲奧古斯都家族佔領了屬於漢尼拔家族的巴利阿里羣島和貝提卡行省,也不僅是奧古斯都家族擊殺了漢尼拔的兩個弟弟;而是奧古斯都家族對西西里島的覬覦之心。

北非地區的土地並不算肥沃,但也絕不貧瘠;但是比起地中海北岸的繁華世界和東方的富裕還是差了不止一籌。迦太基王國要想真正的繁榮昌盛下去,海外領土的擴張和海洋貿易的擴大是必不可少的;否則,迦太基王國永遠都是偏安一隅的地區國家而已。

或許,很多人認爲偏安一隅並不是什麼壞事;甚至他們還會這麼想,迦太基王國完全可以放棄全部的海外領土,專心的經營自己的北非本土,在北非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這樣的想法在漢尼拔看來,簡直就是對迦太基王國最險惡的用心,是想要將迦太基王國徹底覆滅的計策!

爲什麼漢尼拔會這麼想呢?在漢尼拔的眼中。北非地區永遠算不上世界的中心地帶;除了迦太基王國以外,其他地區都是文明落後、科技落後的半文明地區罷了。如果迦太基王國長期與這些人打交道,而不去接受外面的新文化和新科技;那麼落後於其他主要國家就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真要是到了這一天,即便是迦太基王國將整個北非都納入了自己的統治範圍又怎麼樣呢?失去了所有的海外領土以後。迦太基王國的海軍實力很快就會下降至底;整個迦太基王國都會被侷限在北非地區而無法突破。

到時候,北非以外的各國都在不斷的研發新式戰艦和打造新式的武器裝備;而迦太基王國則是依舊在固步自封的過着自欺欺人的生活。終有一天,迦太基王國一定會迎來新的入侵者;可能是更加發展壯大的羅馬人,也可能是其他崛起起來的民族和國家。

這些入侵者會乘坐着迦太基王國從來沒有見過的新式戰艦輕而易舉的將迦太基王國孱弱的海軍戰艦撕碎,他們使用的新式武器裝備也會輕易的收割迦太基王國勇士的生命。那時可就是真正的亡國滅種危機了;這還是漢尼拔對迦太基王國最好的想象!

要知道,迦太基王國並不一定就會順風順水的將整個北非地區納入自己的統治;即便是迦太基王國完成了對北非地區的征服,長時間的不與外接觸,也會讓迦太基王國陷入到激烈的內鬥當中去,那纔是真正的悲劇,甚至不用外力打擊,迦太基王國就會自己消亡了。

所以,要想讓迦太基王國不斷的發展壯大,最起碼的一點就是保證迦太基王國的海外領土不失,保證迦太基王國與海外諸國的交流不停止;只有這樣。迦太基王國纔可以一直存在下去。這是漢尼拔心中無比明確的目標,也是其接下來奮鬥的主要方向。

北非的局勢只要暫時穩定下來,漢尼拔就不準備繼續在北非地區浪費時間了;因爲迦太基王國的強大與否從來就不是由北非地區的情況決定的。目前的當務之急還是要好好穩定迦太基王國對西西里島的統治,然後在此基礎上完成對羅馬人的戰爭。

在漢尼拔看來,只要自己能夠徹底將西西里島納入到迦太基王國的統治範圍,並逐步裁剪羅馬人和希臘人在西地中海區域的據點;那麼,迦太基王國很快就會恢復往日的地中海霸主之位。屆時,漢尼拔纔會騰出手來,慢慢收拾迦太基王國的內部和北非諸國。

在此之前,漢尼拔的重心還是會放在海外的;至於迦太基內部的事務和北非局勢的控制。漢尼拔則是全部都寄託在了那晚願意追隨自己的諸將身上。漢尼拔已經決定在出徵之前,將諸將的任務全部安排妥當;讓他們能夠的自己不在的日子裡穩定好北非的局勢。

至於迦太基的內部事務,說白了也就是迦太基元老院那些元老們的折騰罷了;漢尼拔從來就沒有看得起過他們。只要諸將能夠把持好軍隊,不然元老們的觸手伸到軍隊內部中去;那麼他們就不可能翻起什麼風浪。等漢尼拔解決完海外問題,自然會回過頭來收拾他們。

其實,自從上次的大列普提斯之戰結束以後,元老院的元老們就接二連三的向漢尼拔髮出了數封召令;都是以奧古斯都家族海軍威逼西西里島,急需漢尼拔率軍支援的名義來派遣漢尼拔率軍前往西西里島的。但是,在北非事務沒有處理結束以前。漢尼拔是根本不可能率軍出征的。

所以,所有元老院的召令都被漢尼拔直接扔到了一旁;直到漢尼拔厭煩了元老院的召令之後,纔派人回覆了元老院一句:待北非事務一了,我自當率軍出征!這樣的回覆也讓元老院的元老們明白了漢尼拔的決心,召令的事情也就到此結束了。

不過,元老們還是不放心漢尼拔一直率領着大軍駐紮在大列普提斯,更加不放心未來漢尼拔率領出徵大軍返回迦太基城後再出徵;所以。元老院的元老們直接就派遣了控制在他們手中的迦太基本土海軍艦隊抵達了拜薩西恩港口;名義上是爲了節約時間,讓漢尼拔直接在此登船出發。

元老院的小心思自然是不可能瞞得過漢尼拔的,不過漢尼拔卻是不願意爲此多做糾纏;而且,從拜薩西恩的港口出發確實有利於自己節約時間。漢尼拔也就同意了元老院的這項命令。與此同時,爲了彌補自己率軍出征以後形成的軍隊漏洞,漢尼拔還在休整期間又招募了兩萬步兵!

原本漢尼拔是打算將的黎波里反抗軍中願意留下來從軍的將士充當大列普提斯駐軍的,但由於兵力的緊缺,漢尼拔直接將他們全部併入了自己麾下的迦太基正規軍;而且。另外招募的兩萬新兵中,除了一萬六千人是在阿非利加和拜薩西恩招募的以外,剩下的四千則是在的黎波里招募的。

這樣一來,的黎波里地區也算是正式成爲了迦太基王國的一份子了;後來,在漢尼拔與維密那商議戰後兵力劃分與將領分地駐守的時候,元老院卻是又送來了一份讓漢尼拔哭笑不得的命令。原來,元老院爲了加強迦太基的軍事力量,又招募了一支八千人的步兵和五千人的騎兵部隊。

當然,這份命令可不僅僅只有這些東西;更爲關鍵的是,元老院還指名將這支軍隊交由維密那指揮。這哪是什麼加強軍事力量啊。分明就是元老院的那些元老們想要收買維密那;讓維密那成爲元老院手中的軍方利劍啊!

維密那對此自然是苦笑不已,漢尼拔卻是欣然接受了這份命令;無論元老院處於什麼樣的心裡發出了這份命令,最起碼這還是有效的增強了迦太基王國的軍事實力,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在所有的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都結束以後,漢尼拔就開始爲自己的出征做準備了。

其中最重要的準備工作自然是向所有的將領宣佈新的兵力劃分和駐地安排了,爲了能夠讓所有的將領都明確自己麾下的新兵力組成和駐守目的;漢尼拔不僅將大列普提斯城內所有的將領都召集了起來,甚至連遠在阿非利加的阿米卡斯將軍都被召集到了大列普提斯。

在阿米卡斯風塵僕僕的趕到大列普提斯以後,漢尼拔沒有給予他時間休息,就直接召開了新的軍事會議;這次軍事會議漢尼拔沒有再與諸將商量問題,而是待諸將全部落座以後。就直接開始站起來說道:

“諸位將軍,西西里島的局勢現在已經到了危機萬分的時候;如果我不在儘量短的時間內趕回西西里島坐鎮指揮的話,我們迦太基王國就可能會失去最後的一片海外領土。這對於我們迦太基王國來說意味着什麼,你們肯定也是明白的;所以。今天我就直接下達命令了。

在下達命令之前,我還是有必要讓你們知道現在我們大軍的全部情況的;經過這次努米底亞戰爭以後,我們現在還擁有的總兵力是這樣的:薩卡伯的一萬聖團軍團和元老院新招募的八千步兵和五千騎兵不計,我們還擁有兩萬精銳騎兵和兩萬九千精銳步兵以及兩萬新招募的步兵。

所以,我的軍事安排是這樣的:我此次出征會帶走兩萬四千軍隊,其中一萬兩千精銳步兵和一萬新招募的伊比利亞步兵以及兩千人的聖團步兵。剩下的大軍則是被劃分成七個部分。分別駐守在本土的三個行省;騎兵則是充當機動力量。

凱利米斯將軍,吉斯肯將軍,你們兩人依舊各自統帥一萬長盾騎兵;其中,凱利米斯將軍負責駐守在阿非利加行省,吉斯肯將軍駐守在的黎波里行省,如遇戰事你們要各自支持該行省內的步兵守軍,或者聽從維密那將軍的調遣。

阿米卡斯將軍,你的任務就是統帥你麾下的一萬步兵繼續駐守在阿非利加行省的西部邊境;如果努米底亞王國有什麼不軌的舉動,你可以直接獲得凱利米斯將軍的支援。希米卡將軍,你的任務則是率領一萬步兵駐守在的黎波里行省,因爲你是可能三面臨敵,所以有兩個方面的支援。

同樣駐守在的黎波里行省的吉斯肯將軍會成爲你的第一支援,第二支援則是阿比多斯將軍;阿比多斯將軍,你麾下的兵力將會由七千步兵和兩千騎兵組成,你的任務是駐守在拜薩西恩行省。但是,一旦的黎波里有變,你就直接率軍南下支援希米卡將軍,不得有誤!

薩卡伯將軍,你的聖團軍團會被抽調五千步兵,剩下的五千騎兵則由你統帥返回你們的原始駐地;除非我親自找你,或者迦太基王國又遇到了上一次的危機,否則你一定不能率軍離開!維密那將軍,你麾下的兵力則是元老院給你安排的八千步兵和五千騎兵。

只不過,你的五千騎兵我需要抽調兩千加強給阿比多斯將軍;同時,鑑於你麾下的軍隊全是新兵,我會加強三千最精銳的聖團步兵給你。而你的任務則是率軍駐守在迦太基城內,一方面保護迦太基城不受任務危險,另一方面則是充當我的援軍!”(未完待續。)

“第一百零五章·羅馬生活·二”“第六十三章·薩莫奈軍團”“第七百章·終戰羅馬”“第453章·2軍混戰”“第三百四十二章·臣服或毀滅”“第六十八章·利利俾戰役·中”“第六百六十二章·擴軍反攻”“第一百五十四章·高盧戰爭”“第四百九十一章·戰局變化”“第442章·補充調整”“第445章·新的聯盟”“第二百四十六章·總參謀部”“第四百三十二章·納特傳奇·下”“第三百零四章·伊利里亞”“第四百八十八章·守住城池”“第五百三十八章·無敵魔神”“第六百八十七章·東方諸國·三”“第三十五章·軍功等級”“第三百六十四章·海戰結局”“第三百三十七章·馬略動作”“第一百二十九章·訓練計劃”“第二百六十五章·狙擊馬略”“第四百八十七章·慘烈攻城”“第二百三十五章·田園生活·二”“第三百四十四章·籌備進攻”“第五百九十八章·名分之爭”“第四百三十一章·納特傳奇·上”“第五百章·時代落幕”“第六百五十二章·趁虛北上”“第六百三十五章·殲滅之戰”“第四百零一章·出使北非”“第五百一十九章·大戰爆發”“第四百二十三章·戰神之殤”“第一百四十四章·改革進行時·上”“第四百三十章·商神納特”“第二十五章·大戰在即”“第四百九十三章·大軍登陸”“第五百三十五章·激烈交戰”“第一百三十六章·人才培養”“第五百三十四章·擴張野心”“第五百一十七章·初次交鋒”“第六百三十九章·籌備戰爭”“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戰圖爾博·四”“第三十四章·奧斯卡改革·下”“第四百七十六章·主將戰死”“第十七章·狼之軍團”“第三百二十三章·再戰圖爾博·二”“第三百三十六章·慘死城中”“第468章·懸崖邊緣”“第一百三十九章·阿德赫巴”“第十一章·三家聯盟·下”“第一百九十六章·南線戰事·六”“第一百零六章·羅馬生活·三”“第四百一十七章·扎馬對戰·七”“第二百七十五章·聯合機制”“第八十五章·爲了羅馬”“第五百三十九章·兩敗俱傷”“第一百四十三章·輔助軍團”“第六十五章·瑪麗往事·下”“第五百零六章·明和暗鬥”“第三百三十九章·三家聯盟”“第六百八十七章·東方諸國·三”“第二百一十七章·努米底亞戰爭·二”“第七十四章·逃出生天”“第一百四十六章·改革進行時·下”“第三十六章·改革序幕·上”“第一百六十二章·盧比孔河之戰·終”“第一百三十九章·阿德赫巴”“第三十六章·改革序幕·上”“第二百五十九章·天鴉傳奇”“第三百八十五章·再別佳人”“第三十六章·改革序幕·上”“第二百七十九章·新的副將”“第一百七十四章·漢尼拔回歸”“第二百三十二章·阿瑞斯”“第五百一十六章·裡蒙陰謀”“第二十八章·安定局勢”“第467章·商議出兵”“第五十七章·聯合登陸·下”“第二百五十七章·海王寶藏”“第五百三十三章·再下一省”“第六百六十章·新的埃及”“第四百二十一章·決戰扎馬·二”“第663章·逐個擊破”“第438章·商議遷都”“第二百三十二章·阿瑞斯”“第九十二章·盛大凱旋”“第四百零四章·陣前倒戈”“第五百七十章·暗中結盟”“第五百四十二章·並肩作戰”“第九十二章·盛大凱旋”“第二百三十八章·田園生活·五”“第三百九十二章·拿下墨西拿”“第三百七十三章·極盡禮遇”“第六百章·四大帝國”“第四百二十七章·兵臨敘拉古”“第三百四十二章·臣服或毀滅”“第三百三十三章·鐵甲騎兵”“第五百三十八章·無敵魔神”“二百一十四章·殺出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