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各方增援”

吠犬之用,勝於睡獅。

——亞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悲歌死士的存在,讓原本消息交流緩慢的日耳曼蠻族部落之間有了更爲迅速的情報交換;馬科曼尼部落的淪陷和美因茨部落遭受大規模進攻的消息,在第一時間就被其他各個日耳曼部落的首領知道了,他們也都相應的採取了一些應對措施。

上日耳曼地區強大的特里爾部落,在獲得情報的當天就組織了五千日耳曼斧頭兵增援美因茨部落;以特里爾部落擁有的四萬大軍,分出五千戰士去增援美因茨部落並不算大問題,剩下的三萬五千大軍也足夠防守上日耳曼地區看。

下日耳曼地區的巴達維部落就沒有這樣的援助給美因茨部落了,畢竟巴達維部落本身的實力並不強大;即便是在不列顛蠻族的咄咄逼人之下,巴達維部落也不過是在特里爾部落的大力支持下將自己部落的軍隊擴充至兩萬五千之衆而已。

就這兩萬五千將士還僅僅是處於防守姿態而已,巴達維部落又怎麼可能有剩餘力量可以去大規模的援助美因茨部落呢?不過,日耳曼蠻族七大部落之間的同氣連枝還是讓巴達維部落象徵性的派出了三千日耳曼戰士,這三千人也算是巴達維部落咬緊牙關節省出來的了。

除了特里爾部落和巴達維部落派出的這八千援軍以外,其他的日耳曼部落就沒有辦法援助美因茨部落了;馬科曼尼部落的無法援助就不用說了,他們已經在名義上滅亡了。

而卡狄地區的達姆部落,他們自己的戰爭也纔剛剛開始而已;達姆部落佔據着日耳曼大地上最爲繁華富庶的卡狄地區,其自身的實力自然是極爲不俗的,也是非常強大的。

從地理位置的角度來說,卡狄地區是整個日耳曼蠻族最爲安全的地區;因爲卡狄地區的東面是哥特部落的哥特地區,西面是美因茨部落的阿格里狄古馬特地區,北面是博登肖姆部落的撒克遜地區,南面是馬科曼尼部落的馬科曼尼地區。

以日耳曼蠻族各大部落之間的關係,達姆部落被其他四個部落保護在了最中間的地帶,幾乎不用擔心有任何敵人可以短時間內威脅到達姆部落的安全;不過,南面的馬科曼尼部落和東面的哥特部落實力都不算強大,爲此達姆部落也是保持着一支強大的軍隊存在。

達姆部落的三萬大軍可不僅僅是爲了保護達姆部落自身安全而存在的,也是爲了維護整個日耳曼蠻族的安危而存在的;無論日耳曼蠻族的哪個部落有遭受入侵的危險,達姆部落的精銳大軍都會在第一時間趕到,幫助該部落對抗那些入侵者。

達姆部落佔據的卡狄地區爲什麼能夠成爲整個日耳曼蠻族的核心區域,不僅在於卡狄地區的繁華富庶,更是在於達姆部落在所有日耳曼蠻族心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

這本就是一個良性的循環,達姆部落自身的富庶讓他們可以擁有一支日耳曼蠻族中最爲武器裝備精良的軍隊;而這支軍隊發揮的作用又讓達姆部落更爲受人尊重更加富庶,達姆部落越發強大的自身實力,又會促進這支軍隊的進一步發展壯大,這就有了強大的達姆部落及其強悍的軍隊。

要不是凱撒大軍的進攻速度實在是太快了,達姆部落的援軍很快就會抵達馬科曼尼部落,馬科曼尼部落也就不至於連部落的核心聚居地都被拉賓努斯的軍團佔領了。

即便是凱撒大軍順利的攻取了馬科曼尼部落,達姆部落的強大也不是凱撒大軍可以輕易撼動的;達姆部落的這三萬大軍可不是美因茨部落的大軍,他們擁有更爲精良的武器裝備。

在達姆部落的三萬大軍中,戰鬥力普通的日耳曼斧頭兵和戰鬥力極爲片面的長槍兵都只是各有五千而已;剩下的兩萬大軍中,戰鬥力強悍的日耳曼精銳斧頭兵足足有一萬之衆,貴族騎兵也擁有五千,另外的五千則是由夜襲團和精銳弓箭手組成的了。

從數量的角度來說,達姆部落的軍隊總數也就與美因茨部落大致相當,比特里爾部落少了整整一萬戰士;但是,就質量而言,達姆部落的軍隊纔是整個日耳曼蠻族最爲精悍的。

更爲重要的是,達姆部落還擁有一支日耳曼狂戰士部隊!注意,日耳曼狂戰士與日耳曼狂熱戰士可不是一個概念;狂熱戰士只不過是日耳曼蠻族戰鬥力最普通的部隊之一,而狂戰士卻是整個日耳曼蠻族最爲強悍的部隊!

自高盧蠻族對日耳曼蠻族入侵戰爭的開始至今,日耳曼蠻族部落中擁有狂戰士的部落也是屈指可數;尤其是經歷了殘酷的七年戰爭以後,日耳曼蠻族也就只剩下三個部落還擁有狂戰士了。

一直在抵抗高盧蠻族前線的特里爾部落,擁有一支五百人規模的狂戰士部隊;位於日耳曼大地最北方的博登肖姆部落,也擁有一支三百人規模的狂戰士部隊;而居中的達姆部落,他們的狂戰士部隊整整有八百之衆,是整個日耳曼蠻族規模最大的狂戰士部隊。

可惜的是,這麼強大的達姆部落卻是無法支援美因茨部落的戰鬥了,他們只能集中自己全部的力量先去對抗已經打上門來的凱撒大軍;至於與凱撒大軍的戰鬥要持續多久,那就只能看凱撒大軍能夠在達姆部落的強大軍隊面前堅持多久了。

就在達姆部落積極調集大軍準備與入侵的凱撒大軍進行戰鬥的時候,撒克遜地區的博登肖姆部落與哥特地區的哥特部落也開始調動自己部落的大軍增援達姆部落;博登肖姆部落和哥特部落的軍隊規模都不大,也就只有一萬五千人左右。

這也是由於地理位置而決定的,博登肖姆部落所在的撒克遜地區三面環海,唯一的陸上連接就是與達姆部落相連,自然也就不需要保持多大規模的軍隊了;哥特部落的情況也是類似,其更東面和更南面都是地廣人稀的叢林地帶,幾乎沒有敵人的存在。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因素纔是真正的制約這兩個部落軍事實力發展的關鍵所在,那就是這兩個部落所統治的區域實在是太過於貧瘠了,根本無法讓這兩個部落組建更多的軍隊。

即便是如此,在悲歌死士成員將目前日耳曼蠻族各個部落的情況全部告知他們以後,沒有戰爭威脅的博登肖姆部落和哥特部落還是各自派出了一萬戰士規模的軍隊增援達姆部落!

博登肖姆部落的一萬援軍,是由五千日耳曼狂熱戰士和五千日耳曼斧頭兵組成的,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戰士戰鬥力,都堪稱是一般般;但勝在數量充足,可以發揮的作用絕對不小。

而哥特部落的一萬援軍就不一樣了,由五千日耳曼騎兵和五千哥特騎兵組成的萬人騎兵,絕對是整個日耳曼蠻族最強大的騎兵作戰力量了;尤其是那五千哥特騎兵的存在,那可是日耳曼蠻族最爲強大的騎兵,戰鬥力遠勝美因茨部落的貴族騎兵!

就算來自於博登肖姆部落和哥特部落的援軍還在增援達姆部落的途中,達姆部落自身的三萬精銳大軍也不是凱撒大軍可以輕易對付得了的;尤利烏斯家族分兵兩處,同時進攻日耳曼蠻族最爲強大的三個部落中的兩個,到底是對還是錯,就只能等待着最終的戰爭結果了。

正在這六個部落忙於戰鬥和增援的時候,被拉賓努斯第五軍團佔領的馬科曼尼地區也開始了積極的反抗當中;那些在戰場上被消滅的五千軍隊,不過是馬科曼尼部落的正規軍而已,在整個馬科曼尼地區的土地上,還分佈着將近十萬人的日耳曼人呢!

雖然這十萬人並不都是馬科曼尼部落的人,但他們可都是日耳曼人;無論曾經他們彼此之間有什麼矛盾和爭鬥,那畢竟是日耳曼人的內部矛盾,而尤利烏斯家族的入侵,將這些原本明爭暗鬥的日耳曼蠻族大小部落的人都緊密的聯合在了一起。

再加上悲歌死士的戰士們在其中的奔走聯絡,終於在拉賓努斯佔領馬科曼尼地區的第十天,整個馬科曼尼地區爆發了十二處叛亂;拉賓努斯分散在馬科曼尼地區的半個第五軍團將士,幾乎在一瞬間就被這些拿起武器反抗入侵者的日耳曼蠻族戰士們給消滅了。

烽煙四起的馬科曼尼地區,再也不是拉賓努斯剛開始佔領的那個馬科曼尼地區了;只剩下一半兵力的第五軍團,除了龜縮在馬科曼尼城內,根本就不敢輕易走出城外。

而城外的叛軍們,也是迅速的從四面八方往馬科曼尼城的方向發起了圍攻;整整十二支起義軍隊,每一支起義的軍隊在剛剛開始對尤利烏斯家族駐軍發起進攻的時候,其人數規模都沒有超過五百人的,大約都是三四百人左右。

但是,這十二支起義軍齊集於馬科曼尼城下的時候,每一支起義軍的規模卻都不小於兩千之衆了;其中規模最大的起義軍,已經擁有了整整八千戰士!十二支起義軍,總計擁有三萬五千拿起武器的日耳曼戰士,而拉賓努斯的第五軍團,卻只有三千五百重裝步兵和不足千人的器械大隊而已。(未完待續。)

“第五百三十章·凱撒商隊”“第二百一十七章·努米底亞戰爭·二”“第三百九十八章·不可避免的戰爭”“第三十章·大局已定”“第五百三十五章·激烈交戰”“第四百一十三章·扎馬對戰·三”“第一百五十四章·高盧戰爭”“第二百九十六章·軍帳議事”“第六百三十一章·各有應對”“第八十九章·婚姻制度”“第三百九十八章·不可避免的戰爭”“第三百章·薩爾茨堡”“第441章·調兵遣將”“第五百四十九章·初次交鋒”“第六百四十五章·登陸埃及”“第二百六十六章·神隱突擊團”“第五百六十七章·繳獲艦隊”“第二十二章·普里斯卡”“第九十一章·兩封情書”“第四百二十七章·兵臨敘拉古”“第六百八十三章·日耳曼聯軍”“第五百八十七章·新年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新的危機”“第九十八章·婚禮進行曲·上”“第三百六十四章·海戰結局”“第一百八十五章·巴利阿里之戰·中”“第三百五十五章·圍城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新的盟約”“第三十五章·軍功等級”“第六百章·四大帝國”“第二百二十章·努米底亞戰爭·五”“第六百七十七章·出兵之約”“第五百九十三章·慘重代價”“第一百六十九章·的黎波里之戰·中”“第二十五章·大戰在即”“第六百零六章·五年時光·六”“第十九章·與虎謀皮”“第一百零七章·羅馬生活·四”“第四百二十九章·和平吞併”“第一百八十九章·西線戰事·一”“第三百一十五章·再次出征”“第三百五十六章·馬賽絕唱”“第五百六十四章·改編重組”“第四百三十七章·封賞貴族”“第六百五十一章·三軍混戰”“第484章·退守城池”“第三百二十四章·再戰圖爾博·三”“第三百章·薩爾茨堡”“第五十二章·魔鬼之火”“第五十七章·聯合登陸·下”“第五百三十章·凱撒商隊”“第六百五十三章·強強對決”“第六百九十五章·戰局發展”“第五百一十四章·進攻對象”“第一百三十六章·人才培養”“第六百零八章·五年時光·八”“第五百九十六章·戰後穩定”“第五百零九章·新的擴軍”“第二百五十章·權力制約”“第六百五十四章·決戰沙場”“第六百六十九章·鐵甲洪流”“第一百三十四章·畢業典禮”“第一百九十六章·南線戰事·六”“第五百二十四章·全軍歸降”“第一百一十七章·再進書房”“第六百零九章·五年時光·九”“第484章·退守城池”“第五百七十四章·趁火打劫”“第一百零六章·羅馬生活·三”“第五百九十三章·慘重代價”“第三百一十一章·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第九十五章·鷹旗軍團”“第七十一章·慘烈戰爭”“第八十章·羅馬危機”“第九十七章·軍事會議”“第460章·戰後諸事·4”“第二百七十章·恢復家名”“第二百二十一章·努米底亞戰爭·六”“第二百二十六章·六大王國”“第八十七章·父子密談”“第七十七章·兩家聯合”“第二十三章·突如其來”“第十六章·三家之謀”“第一百三十九章·阿德赫巴”“第三百八十九章·兵發墨西拿”“第442章·補充調整”“第二章·老羅之約”“第七十八章·海上驚魂”“第三百八十二章·決議出征”“第四百九十一章·戰局變化”“第三百零六章·率軍迴歸”“第五百八十二章·向外擴張”“第十七章·狼之軍團”“第一百二十九章·訓練計劃”“第一百一十七章·再進書房”“第四百七十六章·主將戰死”“第五百五十八章·漁翁得利”“第一百零九章·羅馬生活·六”“第六百五十三章·強強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