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攪局

“還來!”士孫瑞看着地上的竹簡,面色一變,連忙去撿,但見呂布腳尖一挑,竹簡已經落在他手中,士孫瑞怒喝一聲便要上手來搶。

呂布伸手摁住他的腦袋,另外一隻手一抖,將那竹簡打開,目光微微眯了眯,竹簡上所記錄的,都是董卓麾下一些大將所擁有的田產以及位置,姑且不論這東西如何來的,但這東西如果送進去的話,地改之事可就完了。

站在呂布如今的角度,他其實不應該希望地改,因爲這同樣會損害到自己的利益,因爲呂布如今也是有不少田產的,按董卓新立的地稅繳稅,呂布家中那些田產,每年交的稅可不是個小數,都能抵得上自己的俸祿了。

但若從大局來考慮,這地稅革新,對整個長安朝廷的運轉是有利的,至少董卓有錢養兵了,能夠保持住對關東諸侯的威懾,能讓關中相對穩定一些。

www ⊙тtκan ⊙¢ ○

至於如何選,呂布沒有糾結太久。

“咔~”在士孫瑞驚怒的目光中,呂布只是掃了一眼那竹簡後,便隨手一捏,將竹簡捏成了碎片。

“匹夫,安敢欺我!?”士孫瑞只覺怒髮衝冠,若非實力不允許,他恨不得跟呂布拼命,這竹簡可關係着這次朝堂博弈的成敗,也是董卓臨朝以來,士人集團第一次對董卓發起反抗,意義重大。

但這麼關鍵的東西,卻被這莽夫給毀了,而且還堵着門兒不讓自己進去。

“下次與我說話再似之前那般陰陽怪氣,某捏碎的便不會只是一卷竹簡。”呂布低頭,摁着士孫瑞的頭,低沉的聲音帶着一股難以掩飾的桀驁。

士孫瑞聞言,恨不得抽自己兩個耳光,沒事兒惹這人幹什麼?平白的壞了大事。

呂布在虎牢關一戰揚名,但事實上,在這長安朝廷裡,呂布屬於兩面不討好的角色,董卓猜忌,西涼將領大多嫉妒大過佩服,而朝堂之上,呂布擊潰了關東聯軍,對他們來說,就是助惡匹夫,是以見堂堂鎮東將軍最終卻跟個殿前將軍一般連朝堂都沒進去,忍不住語帶譏諷,但卻忘了呂布是個暴脾氣,這段時間心情本就不好,這個時候無端逞口舌之快卻壞了大事,這讓士孫瑞後悔無比。

“呂將軍,方纔是在下失言,但此時下官真有要事,還望將軍放行。”士孫瑞深吸了一口氣,對着呂布一禮道。

竹簡壞了雖然毀了不少證據,但不要緊,自己腦子裡記得的也不少,只要讓人去核對便可,但前提是自己能先進去。

“無陛下旨意,不得擅入。”呂布雙手抱胸,冷然道。

“那煩請將軍通傳!”士孫瑞想罵人,但最終還是忍了下來,對着呂布再度一禮。

能屈能伸。

呂布看了士孫瑞一眼,剛剛還怒髮衝冠,這轉眼間便能將氣給忍下去,這份養氣功夫可不弱。

不過此時呂布自然不可能讓他進去,只是道:“無大事、要事,末將不得擅離,更不得擅闖大殿,士孫僕射莫要爲難本將軍。”

“你……”士孫瑞那還看不出呂布這是誠心爲難自己,當即大怒,便想強闖,但在呂布面前,呂布不讓他進去,哪有強闖的資格,幾次無果之後,士孫瑞瞪着呂布道:“呂將軍,今日誤了大事,這後果你可未必能夠擔得起!”

“哦?”呂布對此不以爲意,莽撞和睚眥必報,是他現在想給別人看的,現在自己要做的是站隊,董卓與士大夫之間,自己必須站在一方,士大夫就算接受自己,九成也只是拿自己當槍使,不可能真心接受,既然如此,倒不如死死地站在董卓這邊,以這樣的形象和性格,一來與原本的自己一般,二來也更容易讓人放下戒心,看似站在最顯眼之處,但只要有人耍陰謀詭計,呂布反而是第一個被忽視的,這樣一來,自己實際上卻是在暗處的。

“太師,改徵地稅自無不可,但據下官所知,太師麾下衆將,都有大量田產,卻未有一人上繳稅賦,若太師要改徵地稅,是否該先從這些人身上徵起?”朝堂之上,董卓與朝臣的爭論已經逐漸激烈,尚書鄭泰出列,對着董卓微笑道。

董卓身旁,李儒搖頭道:“鄭尚書所言未免言過其實,我軍中將士家中便是有些私產,也未必夠得上大量之說,而且軍中將領的地稅一直有交。”

話雖如此,但李儒心中卻是有些發沉,對方今日突然公開表示反對地稅,而且這般言之鑿鑿,要說沒有絲毫準備,李儒是不信的,至於西涼軍中將領的事情,李儒比這些人更清楚,如果真拿出來證據,除非董卓掀桌子,否則這次改稅之事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這些將士都乃有功之將,若非有確鑿證據,我等又如何敢在這大殿之上妄言?”鄭泰環顧羣臣,微笑道:“畢竟太師威震寰宇,我等這些小官若無證據也不敢說太師愛將的不是。”

“既如此,便將證據拿出來!”董卓有些不耐煩的道,自從來到長安之後,就沒一件事順心過,有時候他真想什麼都不顧,拎刀把這些人全部砍死,好落個清淨。

可惜,也只能想想了,這朝廷如今是自己的,不能沒人做事,既要推行地稅,那就得服衆才行。

“太師不必着急,僕射士孫瑞應該很快便到。”鄭泰微笑道。

然而……過了足足半個時辰,董卓年老力衰,雙腿都有些站不住了,也沒等到士孫瑞拿來所謂的證據,不止是他,滿朝文武大多有同樣的感受。

“鄭尚書,不知尚書所言證據,究竟在何處?”李儒看着鄭泰,笑問道。

“陛下,士孫僕射或許遇到了什麼事情耽擱,請陛下着人傳喚士孫僕射!”鄭泰對着一直沒什麼存在感的小皇帝一禮,躬身道。

“太師以爲如何?”小皇帝扭頭,看向董卓。

“傳!”董卓看了看文武大臣,心知今日若不讓那士孫瑞進來,恐怕這事兒是沒個了結了,當下點頭道。

很快便有宮人出宮,然後又轉回來,對着天子和董卓一禮道:“回陛下,士孫僕射正在殿外,只是被平陶侯攔在了殿外。”

滿朝文武:“……”

第一百五十三章 名傳天下第六十九章 衆生相第八十五章 邀請第三十六章 首功第二百九十二章 火藥第九十九章 長安亂第四十七章 謀權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兵敗第七十章 破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喪氣第一百一十二章 勝負第一百五十二章 敵友第五十八章 平息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二十章 華夏來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成功的勸降第四十五章 分兵第七十一章 互算第六十八章 年少氣盛第三章 半日閒第一百五十章 定天山(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英布的無奈第四百三十九章 根本第一百四十四章 無視第十八章 遲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連戰連敗第三百五十九章 趣事第七十六章 破綻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同第四十七章 謀權第二十三章 北關埋骨第六章 迴歸第一百四十四章 未來第四十三章 四面楚歌第二百八十九章 端倪第十四章 得救第三百二十八章 鉅艦第一百八十九章 求賢令第二百二十一章 夜戰也不行第五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四十七章 大火第三十九章 治理之法第三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倔強第三章 異域繁華第四百一十七章 分裂第十五章 逃亡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策亂敵國第四百零五章 勸阻第一百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百三十八章 失敗的計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遭遇第三百九十章 抵達第一百四十三章 邦交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七章 危險預知第九章 猛虎受挫第二百四十一章 身入賊營第十八章 黑暗呂布(下)第三十三章 機會第三十八章第四百零一章 鄴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貴霜使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誰人合適第七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六十八章 年少氣盛第四百零一章 鄴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從膨脹到絕望第三百章 上元夜第四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二百五十九章 援軍第二十四章 恍如隔世第三十八章 開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南陽戰終第八十一章 送人頭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獵物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局面第三百九十一章 愕然第二十一章 霸主第七十章 破城第七十章 破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零七章 出兵第六十二章 姜家雙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年關第八十六章 絕處逢生第四十七章 止步第八章 財論第六十六章 聯軍束手第四十五章 兵圍虎牢第二十七章 顏面問題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伐第三百九十章 抵達第二百零九章 開門第一百章 屠戮第一百六十四章 益州分裂第一百七十二章 關中暗流第八十八章 二入咸陽第二百五十九章 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