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賣谷

稻穀收回之後,不管是留作口糧的,還是賣到糧站的,都先收到家裡存放,那時候農村房屋都不大,有客廳的就堆在客廳,沒客廳的堆在廚房或者房間,往往佔據了整個屋子。

屯積口糧,山區農家一般用的是屯,做法與“曬墊”相似,相比於“曬墊”,更窄更長,大約只有兩尺寬,長度不太固定,根據需要可以打製的很長。

底下放上木板,有一層厚厚的稻草,隔離地面防止受潮,隨着稻穀倒入,一圈圈展開,一圈圈往上繞,稻穀越多,升得越高。竹屯最怕老鼠咬,這是山區農村爲何家家戶戶都養貓的原因。

老家的口糧,一般用倉存入,木頭製成,打製的特別結實,底下有個開口,打開閥門,稻穀自動流出。也有用竹屯的,集市上購買得到,不過相對較少。

倉比屯更實用,也更堅實。從屯中取出稻穀,要爬到屯頂,將稻穀扒下,相比於倉自動流出,要勞累得多。

改革開放之初,經濟還不夠活躍,開放程度也不夠,農家生產的稻穀,指定了只能賣到本鄉的糧站,而且都是由自己想辦法拖運,到了糧站之後,又自己一袋袋扛進糧庫,扛上糧倉。

每個鄉一般只有一個糧站,記憶之中,鄰近的澡下就只有一個糧站,設在一個叫富溪的村莊。而我家所在的會埠鄉,則有兩個,一個設在叫車坪的地方,一個設在叫渣村的地方。

楓壠村可能是會埠鄉最偏遠的山村,距離鄉政府所在地,至少有三十多里路,到了鄉政府所在地,還要再往前十幾裡,纔到渣村糧站,而車坪糧站更遠,還要往前十幾裡。

農家屯積場所不夠,按照早稻和晚稻收穫季節不同,分成夏收與秋收兩季,請車裝載,到指定的渣村糧站售賣。

最初的時候,只有麻袋一種裝稻穀的袋子,滿滿的一麻袋稻穀,能有兩百多斤,最重時能達三百斤。全部靠人力,一袋袋的收回家裡堆好,全部收穫完畢,又一袋袋的裝車,到了糧站又一袋一袋的扛上糧倉。

剛剛分田到戶時,每個大隊只有一臺大型拖拉機,請車要事先和司機說好,一家家的輪流裝運,不過大型拖拉機載運量大,往往幾家合在一起,才能裝滿一車。

運車輛確實太緊張,打招呼晚了,可能要等十幾天,後來有不少的村民,自己掏錢購買了手持拖拉機,既緩解了稻穀運輸緊張壓力,也能增加不少收入。

手扶拖拉機比大型拖拉機小得多,但是馬力強勁,相當輕巧靈活,不但能在路上裝着東西跑,還能下田,代替牛拉着犁田器具勞作,就是現在,仍然有許多田間器械,以手扶拖拉機的機頭,作爲牽引。

青年塘三戶人家,常常合作一車,直到手扶拖拉機興起,纔開始分開。稻田產量受氣候、肥料、稻蟲、耕耘等影響,產量有高有低,多時還要與別人聯繫搭車,少時還要裝上他人家的幾個麻袋。

在麻袋唯一的那些年,這樣的方式,有利於各家互幫互助,麻袋太沉太多,靠自己一家,是很難裝上車的,到了糧站之後,也很難下車卸載。

有時幾家人合在一起,人數還不夠,還要請親戚好友前來幫忙,扛麻袋是重體力活,婦女和小孩都幫不上忙,除非特別高大強壯的婦女,纔有可能使上力氣。

高高的麻袋堆旁,大人們一手將扣一手託,佝僂着腰猛的一用力,將麻袋扛上肩,麻袋太重,要利用衝勁,輕微小跑,到了車旁,將肩膀一甩扔到車上。

低處的麻袋,或者車上的麻袋堆高之後,還要有兩個人站在邊上,一人抓住麻袋裝的一頭,搬到扛運的人肩上,或者在車上按順序,層層疊放。

手扶拖拉機興起之後,蛇皮袋也開始大量出現,一蛇皮袋稻穀,才一百多斤,這時婦女和大一點的小孩,都可以幫上忙了,少數情況下,纔會請人幫忙,一般都是各家自己裝運。

麻袋也好,蛇皮袋也好,裝車時是非常講究的,裝好車之後,沒有繩索捆綁,全部靠谷袋自身的重量固定,裝得又高,路面不平一路顛簸,裝得不好,很有可能路上掉落。

特別是手扶拖拉機裝運,車斗太窄太矮太小,爲了能夠多裝,四周常樹起幾根粗壯木棍,一直堆積上去,因此特別不平穩,駕駛員都不敢開得太快,一路搖搖晃晃,顛簸兩三個小時,才能到達糧站。

大型拖拉機的駕駛室,手扶拖拉機的駕駛位置,一般只能坐一兩個人,其他人都是坐在高高的谷堆之上,既能看護糧袋,防止掉落,也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加固,防止垮坍散落。

事實上經常有糧袋掉落,蛇皮袋錶面光滑,更容易滑落,一路上總要停下來,將掉落的糧袋重新裝上車,有時一兩袋出現鬆動,只要不太嚴重,大人們會用手摳住。

整車稻穀,浸透農家一個季節的辛勤汗水,代表一個季節的收穫,到了糧站之後,等待工作人員驗收,一旦合格,就能變成一疊疊鈔票,用來貼補家用,交小孩的讀書學費,購置稻種和肥料,修補勞作器具,等待來年再次投入辛苦勞作。

豐收有喜悅,但喜悅來得並不是那麼順利,那時候的糧站,對稻穀的驗收非常嚴格,如果驗收不合格,一車的糧食都會拒絕收購,對遠道而來的農家,打擊非常大。

地面潮溼,曬墊太少,晴天不夠,稻穀有時曬得不透。風車扇谷不夠徹底,有時裡面還有癟谷。曬墊收卷,夾起地面沙土,有可能摻進稻穀之中。

這些都能檢測出來,工作人員手裡有個長長的圓柱形釺子,長而尖細,中間有道槽,是特製的稻穀驗收工具。

到達糧站之後,檢驗人員將釺子猛的插入糧袋,帶出一些稻穀,觀察之下,如果砂子或者癟谷太多,就是不合格。拿出幾粒稻穀放入口中,咬動之下,如果不夠脆帶點軟,就是沒曬透,也會被認定不合格。

全鄉的稻穀集中這一時段送到糧站,工作人員是非常忙碌的,每個檢驗人員身邊總是圍着一堆焦急的糧農,秋季還好些,夏季天氣多變,遇到暴風雨,連躲都沒地方躲,遮蓋不及時,一車的稻穀,可能都要淋溼。

好不容易等到檢驗,合格之後,立刻將糧袋扛進糧庫,裡面我曾經跟進去過,空曠而又寬敞,三四根長長的木料釘在一起,上面又釘着一段段橫木,當作梯子,一直通到高高的谷堆上。

糧袋必須要扛到最頂端,扛上去之後,帶着一陣輕鬆,重重的將糧袋扔下,打開袋口,金黃的稻穀倒入谷堆,順着坡度傾泄而下,如沙子滑動的“滋滋”摩擦聲,透着一絲歡快,笑容也像稻穀,堆積在大人臉上,此時收穫帶來的喜悅,從心底流露。

不是每一家的稻穀都能驗收合格,有時一釺子插入,發現存在問題,往往代表整車不合格。每當這個時候,糧農無不滿臉恐慌,央求檢驗人員再多檢驗幾次,多檢驗幾袋。

焦黃而又黝黑的臉龐,憂愁如同密佈的皺紋,一起堆積,碰到心軟一些的檢驗人員,可能會多檢驗幾袋,那樣只要處理好有問題的幾袋就行了。

遇到態度生硬些的檢驗人員,宣判了整車不合格,再多的央求和辯解,都是那麼蒼白無力。那個時代就是這樣,唯獨一家,不賣給這裡,沒有地方再可以賣。

每次賣糧,總能碰到檢驗不合格的事情發生,無奈的糧農,委屈的將稻穀從車上卸下,再次在糧站的空地上晾曬,或者搖起風車,將稻穀重新吹一遍。

我還見到過突然下暴雨,糧農們匆匆忙忙的取來雨布遮蓋,這時無法再檢驗,也無法卸車,一直要等到雨停。

常有農家因爲遇到暴雨或者檢驗不合格,糧站中露天留守一夜,真不知道他們這一夜是怎麼的心情,又是怎樣度過,好在我們家賣稻穀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

聽父親說,他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糧站工作經歷,因爲檢驗時心太軟,把關不嚴被領導發現,又被辭退回來。至於是怎麼去的,做了多久,涉及個人隱秘,或許又有着一段傷心,父親從來沒有說過。

相比渣村糧站的遙遠,鄰鄉澡下的富溪糧站,可能要近一半以上,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可能是村裡幹部提了意見,也可能是上級體察到不易,我們村的稻穀,可以到富溪糧站售賣。

楓壠大隊可能是會埠最偏遠的山村,與澡下的曲湖大隊毗鄰,沿着我家門前的馬路往東,穿過一個小山坳,那裡就屬於尖角大隊,最近的曲湖生產隊,距離我家只有五六里路。

曲湖的北面山腳,就是東山下生產隊,那裡有大姨家的農田。曲湖與柏林接壤,東山下與坳上接壤,走動經常,交往頻繁,互有親戚,嫁娶不斷,通婚成俗。

通往富溪糧站的路,在經過尖角大隊的上裡河之後,進入澡下的主幹道,往右直通富溪糧站,往左直通澡下公社政府所在地,距離差不多,都是三四里的樣子。

從我家出發,相比於到會埠,到澡下也將近縮短了一半路程,村裡購買東西,或者有人生病,一般情況下更願意到澡下。可能因爲澡下更閉塞,澡下的東西稍微要比會埠的貴上一些。

路也更平直,只有交界處的山坳,權屬不明,沒有鋪砂石,路基也較軟。山坡上是黃土路,農田處是泥土路,晴天還好,遇上幾天雨,黃土路滑得不能行走,泥土路幾乎像耕耘過的農田,無處可以下腳,騎車經過,常深陷其中。

富溪糧站不但近,檢驗也相對要寬鬆些,賣糧的人也不如渣村多,糧庫規模卻不相上下,自從到這裡賣糧,很少能見到如同渣村般的擁擠和熱鬧,也很少能見到有糧難賣的無奈和憂愁。

第三章 山路彎彎第六十八章 殿堂之夢第二十章 煙槍煙壺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十二章 大伯無私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八十八章 低窩鋪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四十一章 憂鬱少年第六十七章 老兵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三十七章 人生首旅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七十一章 情感羈絆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四十六章 校園之觴第五十六章 踏入軍營第四十章 會埠中學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五十九章 學習訓練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六十七章 老兵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八十九章 兩次接兵第八十三章 順利畢業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五章 青年塘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四章 柚珀棕麻第三章 山路彎彎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四十四章 爲人師表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十三章 老家老宅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四十一章 憂鬱少年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五十三章 待業一年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五十章 師生情誼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四十八章 冶城職高第十六章 外公外婆第三十七章 人生首旅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八十七章 投身本職第九十章 新兵連連長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間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八章 老家之辛第六十五章 青春之歌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九章 餵豬養牛第七十一章 情感羈絆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五十七章 新兵連生活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