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

父親的一番求學經歷,可能使他對讀書的作用產生了一些懷疑,或者不確定,常聽他講,“誰知道以後政策會怎麼樣?”

所以他對我們的學習抓得並不緊,印象中他督促過我們勞動,在惹禍生事時教訓過我們,但是從來沒有督促過我們學習,也沒有因爲學習成績責罵過我們。

這種現象一直到我讀中學時,纔開始改變。讀書還是有用的,那時他得到政策關懷,成爲了正式教師。他開始看重我們的學習成績,而我正是因爲有了他的督促,初中時期學習成績突飛猛進。

母親唯父親馬首是瞻,也從來沒有督促過我們學習。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小學時期,我的學習成績平平,只是資質還好,不至於下游。

我就讀的小學叫楓壠小學,設在大隊部所在的石巷隊,村莊後面的山坡上,開闢出一塊空地,建了一排平房,大約有七八間教室,每個教室前面樹着一根木頭柱子,支起一條走廊。

黑板是用泥漿糊的,用石灰抹平,塗上黑漆。課桌是當地木匠打製,還算講究,有開口的屜子,可以用來放書包,凳子是長條的,一張課桌坐兩人。

學生不是很多,一個年級一個班,每個班二三十人的樣子,五年學制,課程設置齊全,除語文、數學,還有美術、音樂、體育等課程。

老師不多,好像只有五六個,每人帶一個年級,都是班主任,沒有正式分配來的,全是大隊聘請的代課老師。有的初中畢業,有的甚至只是小學畢業。

只有父親是大學畢業生,可能正是因爲這個原因,一直擔任小學校長。除父親外,後來還有兩人轉爲了正式教師,一個是冶城共大分校的畢業生,應該比我母親早幾年畢業;一個是初中畢業生,後來轉爲民辦教師,再後來轉爲正式教師。

小學期間,看誰家條件如何,從他的書包就能大致看出,條件好的,書包是黃色的挎包,與現在的軍用挎包基本一致。條件差的,自家用粗布縫製成一個布袋,就是書包了。

能用挎包的,還是非常少的,大多數學生用的是布袋,女孩常用花布,男孩常用白色或者靛青色布料。記憶之中,我們姊妹用的是挎包,鄰居大姐的孩子們,用得就是布袋。

因爲父親的原因,我五歲入學,完全當作了玩耍,一年級兩年,二年級兩年。成績應該是不錯的,自從九歲進入三年級之後,就再沒有留過級了,而且順利考入了初中。

不是每個農村的孩子,都可以上學,那時候的老師,也會家訪,不過家訪的內容,常常是動員家長讓孩子上學,交通不便,道路泥濘,都是走路去的,非常敬業非常辛苦。

那時候上學要交學費,農村家庭生活不寬裕,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捨不得花這個冤枉錢,有時讀到中途,也會讓孩子輟學。

等到做通思想工作,往往已經耽誤了正常的上學年齡,因此年齡參差不齊,有些入學時已經十幾歲,常有畢業時已經十七八歲的。

能夠讀初中的就更少,我有兩位小學女同學,學習成績都不錯,其中一個還一直是班裡第一名,儘管都考上了初中,但是家裡都沒讓她們去。

小學快要畢業的時候,我們全班都收到了一個紙條,上面寫着什麼時間在班裡聚會,最後是“切記切記”的兩個重複語,現在都記得很清楚。

紙條就是這兩個女同學寫的,或許她們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命運,在畢業之時,想留下點美好回憶。

年紀太小,又都是農村孩子,根本沒想到過要聚會,老師從來沒有組織過,可能歷屆畢業生都沒有過這樣的舉動,都是一畢業就回家的回家,繼續上學的繼續上學。

這樣的想法,不知道她們那麼小的年紀,是怎麼想到的,又怎麼會有這樣的膽量。因爲小學期間,男女同學是從來不交往不說話的,否則會被其他同學取笑,可見兩人之聰慧。

那時候根本不知道離別的傷感,同學情誼的珍貴,後來我去還是沒去,去了之後又做了些什麼,都已經記不起來了。估計是沒去,玩心太重,短暫的驚奇之後,應該被忽略或者忘記了。

父親在學校有非常高的威信,雖然從沒看到他打罵體罰,但是每個學生都怕他,看到他就遠遠躲開,誰家小孩不聽話,一句“告訴你們宋老師”,比什麼都靈。

幾位老師都非常敬業,學校教學成績一直很好,連續好幾年,升學率都是100%,在當時是非常不容易的,其它農村學校很難做到這一點,許多學生考不上初中,只能回家種地。

記得小學時,學校對課外活動相當重視,教室前面平整出了一塊操場,因爲是黃土地上平整出來的,一到雨天一片泥濘,無法進行戶外活動。

操場可以容納全校師生做課間操,那時做得還是第七套廣播體操,八個動作八個節拍,熟悉的韻律伴隨了七年。操場上豎起一個簡陋的藍球架,用木料樹起了一個杆子,上面安了個藍框,框只有一個,藍球也只有一個。

天氣好,學生們在操場上玩藍球、玩攻城,跳繩、踢鍵子、打板等。攻城是在地上畫個四方的城,分成兩派進行對攻。打板是用廢紙折成四方的“板”,放在地上,打得翻過來就算贏。

課外讀物較少,一色的都是小人書,家庭條件好點的學生家長,會給小孩買,在學生中很受歡迎。小人書都被小心珍藏,除非關係特別好,否則要拿禮物換才能借到。

從小人書上,我們看到許多英雄故事,許多神話童話。印象最深的,是講孫悟空、岳飛故事的小人書,配合惟妙惟肖的插圖,底下簡短的幾句話,描繪得非常生動。

四姊妹中就我一個男孩,父親重男輕女思想還是有的,比較慣我,學校期間我沒怕過誰,連父親都沒怕過,其他老師更沒有怕過。

學校只有一個藍球,一般都是放在老師的辦公室保管,別人不敢進敢拿,我卻敢進敢拿,每到課外活動,那個藍球一般都是我拿來玩。

因爲父親是校長,也因爲他威信確實太高,我抱着這個唯一的藍球,也從來沒人敢有怨言,因此特別任性,主宰着誰能玩誰不能玩。

有學生慫恿同班的村支書的女兒,搶奪我的藍球,村支書在村裡有着更高的威望,別人不敢,她卻不怕,真的向我發出挑釁,要我將藍球交給她。

她比我大一歲,長得比我還高還壯,見我不答應,就向我吐口水,我憤然反擊,卻沒能將她摔倒,但她卻沒有還手,後來再沒有招惹我,作爲小學期間唯一挑戰過我權威的人,被載入我的記憶史冊。

天不怕地不怕,有一段時間父親有事,在我家複習的弋陽表哥,到學校代替他上課,因爲在課堂上批評了我,氣憤之下跑到老師辦公室追打他,追打不到,拿起他的教案就扔到了廁所。

其他的老師都拿我沒辦法,父親回來後,聽說了此事,狠狠地請我吃了頓“竹筍炒肉”,童年無懼,一頓教訓,並未以爲意,依然頑劣,懵懂無知,玩多學少,伴隨小學最後一段時光,直到畢業。

每年秋季,學校還會組織運動會。一般都是四年級以上的學生參加,當我快要升四年級時,卻生了一場大病,從此身體一蹶不振,再難現強壯與威風。

這場大病緣於流鼻血,小孩出鼻血是常有的事,父母都沒太在意,用了些土辦法,認爲一會兒就會自然止住。結果直到深夜鼻血依然在流,而我已經臉色蒼白,快要昏厥。

父母這才急了,請動大隊的拖拉機,送到鄉衛生院,衛生院經過緊急處理,還是沒能止住,又立刻想辦法送到縣人民醫院,這時我已經昏迷。

最初的時候,父母用毛巾擦掉我流出的鼻血,整條毛巾都被染紅,父母又害怕又心痛,父親跟我說,不要讓血再流出來了,吞到肚子裡面,我吞了好多,後來拉出來的全是黑色的血塊。

在縣醫院,我不知道血是怎麼止住的,也不知道我是什麼時候醒來的,不過我知道醫院給我輸了血。這次大病,不知道病因,身體因此好長時間非常虛弱。

在孩子們的競技中,我比不過了別人,再沒人叫我“司令”,孩子王的地位拱手相讓。夥伴們開始遠離我,有一天,他們甚至發現,他們已經長得比我高、比我壯,我也終於嚐到了沒有玩伴的孤獨。

這該死的病,使我在“宦海”沉浮中首次遭遇挫折,對我的性格成長造成嚴重影響:爭強好勝之心嚴重受挫,一度自卑,養成內向、沉默寡言的性格。

小學是重要的思想啓蒙階段,教材起了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正是裡面的人物故事,使我們的思想逐漸啓蒙。小學沒有思想道德教育課,語文課本既是識字造句作文的知識教材,也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教材。

教材裡面涉及的人物,敵我劃分涇渭分明,反映出當時國家思想政治要求。思想啓蒙最客觀的表現,是在我們的言談舉止中,有了“好人”“壞人”之分。

那個年代,還在講階級鬥爭爲綱,教材中人物階級特點明顯,劃分清楚,資本家、地主、特務是標準的“壞人”,工人、農民、解放軍是標準的“好人”。

我們都以當“好人”爲榮,對“壞人”恨之入骨,“好人”中的英雄人物是夥伴們追崇的偶像。我們學雷鋒做好事,專挑不留名的好事做。

我們嚮往成爲“王二小”似的小英雄,盼望出現敵人,把敵人引進的包圍圈。我們崇拜“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遊戲中學着他們的樣子,英勇無比堅貞不屈。

我們敬愛偉人,把他當成心中的太陽,他的像章常掛在胸前並細心珍藏。我們熱愛北京天安門,那是心中的聖地。

我們唱着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偉大領袖,指引我們向前進!”,度過無憂無慮的小學時光。

我們心中都明確樹立起了自己的學習榜樣,幻想着能早日成爲像他們那樣的人,在幻想中盼望快些長大。

這就是我出生的小山村,春天百花齊放火紅杜鵑漫山遍野,夏天滿眼綠色草木蒼翠嬌豔浴滴,秋天稻浪金黃紅葉飛舞瓜果飄香,冬天輕霜滿地冰凍成棱白雪皚皚,一片靜諡安祥。

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四十四章 爲人師表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五十五章 86831部隊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八十三章 順利畢業第八十二章 暑假第七十六章 身先士卒第九十一章 代理連長第三十七章 人生首旅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七十一章 情感羈絆第十六章 外公外婆第六十八章 殿堂之夢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四十章 會埠中學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四十章 會埠中學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八十七章 投身本職第八十七章 投身本職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四章 柚珀棕麻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五章 青年塘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八章 老家之辛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七十六章 身先士卒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九章 軍號嘹亮第六十二章 列兵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五十章 師生情誼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六十五章 青春之歌第五十八章 內務管理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二章 聚居庵堂第三十二章 田間勞作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九章 餵豬養牛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九章 餵豬養牛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二章 聚居庵堂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八十三章 順利畢業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八十三章 順利畢業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第十七章 共大分校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第五十八章 內務管理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十七章 共大分校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第六十七章 老兵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八十八章 低窩鋪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第一章:出生之地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五十七章 新兵連生活第九十四章 告別軍營第七章 越山故事第三十四章 香甜大米第五十八章 內務管理第六十六章 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