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青年塘

鳳凰山東面山腳,靠近公路的農田中,開闢出一塊空地,有一排平房,專門爲知識青年修建,這些知識青年有男有女,全部來自上海,被當地人簡稱爲上海知青,這裡被叫成青年塘。

青年塘的名稱來源於那個特殊的年代,不是一地僅有,全國不知道有多少個地方叫青年塘,大的有鎮,小的有村有組,奉新就有幾處叫青年塘的地方,與這裡一樣,都是村民小組。

回溯知識青年的來歷,與“上山下鄉”運動緊密相連。1956年10月25日中央下發《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第一次提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成了知青上山下鄉開始的標誌。

1955年爲縮小城鄉差距,北京青年楊華、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團北京市委提出到邊疆區墾荒,11月份獲得北京市團委的批准和鼓勵,隨後引起城市知識青年到農村和邊疆墾荒的熱潮。

這種歷史條件下,偉人發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爲的”“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

大量知識青年因此離開城市,下放到農村定居和勞動,首次出現歷史新名詞“插隊”,專指城市知識青年到農村生活勞動。

真正有影響的大規模“插隊”,發生在*****剛開始不久,與前所未有的“紅衛兵”運動緊密相連。“紅衛兵”運動影響之深遠,造成許多驚天動地的歷史事件,對無數家庭造成影響,更改變了無數知識青年命運。

“紅衛兵”運動代表着*****正式開始,短短三年時間,造成了學校停課工廠停產,學生因此滯留學校,到1968年出現了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六屆初、高中學生一起畢業的奇景,他們有一個震鑠古今的響亮稱呼,叫“老三屆”。

爲解決“老三屆”就業問題,“插隊”席捲全國,人數之多、規模之大、影響之深,都是史無僅有空前絕後。“插隊”從這時開始成爲具有特殊意義的詞彙,提到“插隊”就不用提“知青”,不用提“上山下鄉”。

那代人到國外留學也被叫成“洋插隊”,留學回來下農村進農場到單位,因此又有了“洋農場”“ 洋兵團”“洋幹校”之類的特定稱謂。

щшш⊕ ттkan⊕ ℃o 父親的大學生涯完全契合了“紅衛兵”時代,1965年考入大學,次年“紅衛兵”運動興起*****開始,1968年大學畢業,“紅衛兵”運動結束,正遇“插隊”大潮。

他應該也算是一名知識青年,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又被時代潮流拍打回農村。

最初落戶附近青樹大隊,在鳳凰山與母親結婚,當了幾年隊長,在我出生的那幾年,到大隊新建成的民辦小學當校長,直到1985年落實政策,才改變農民身份,成爲一名初中教師。

青年塘的平房坐北朝南,青磚壘成比較簡陋,“人”字房頂用木料支撐上面蓋瓦,前有一條寬約一米的走廊,東西兩頭房間突出耳房,使走廊相對閉合,地面是泥土,牆壁沒有粉刷,房樑之上沒有樓板隔離,一眼能見房頂樑檀瓦片。

這是那個年代集體用房的標準模式,不管是“知青”住所,還是農場、林站、學校,都能見類似風格的建築,條件好一點的,地面和走廊會有水泥或者磚石鋪墊,房頂會加上樓板。

人數較多或者有專門用途,會建成兩層,包括生產大隊在內的單位禮堂,學校的教學樓,大一點的機構或單位的辦公樓,一般都是兩層,個別的有三層。

1977年恢復高考,上海知識青年不少人回家參加高考,開始陸續離開,1980年底國家出臺政策允許返鄉時,這裡所有的人都已經走光了。

事實上早在我出生那年,就有人陸續離開,比如我出生時,聽母親說,有幾位知識青年,已經收拾好行禮準備返回上海,得知我出生,特意返回逗留了一陣。

這樣的重返,可能就是一輩子不再相見,因此纔會在即將踏上回程時,特意逗留一段時間。事實也證明,他們離開之後,再沒有哪一個回來過。

青年塘只是上海知青集中居住之地,還有許多知識青年被安排在其它生產隊,這些人當中,有些下嫁本地青年,有些娶了本地姑娘。

比如坳上隊就有一位上海知識女青年,嫁給了本村的一戶張姓人家。他們從此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有了家庭,有了拖累,曾經的家鄉成了故地,曾經的新土成爲了家宅,夢想重新構建,希望重新誕生。

知青返鄉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也開始施行,農村羣衆俗稱分田到戶。是特定歷史條件下激發農民生產積極性的做法,農民以家庭爲單位,向集體承包土地,交足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分田到戶確實激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似乎在一夜之間,將沉悶的農村喚醒,一時之間,農村見不到一個閒人,見不到一塊閒地。辛勤之下,不少家庭解決了溫飽,積攢了一定的積蓄。

父母以及父親的侄女唐姓一家,湖南的王姓一家,以及孤身一人的父親同族,正是因爲有了些積蓄,從集體手中購買了青年塘的一兩間平房,四戶人家率先搬下鳳凰山,到青年塘居住。

從此定居此地,直到若干年後發家致富,才離開的離開,遠徙的遠徙。現在青年塘只剩“大姐”一家居住,不過再不是平房,而是現代化的別墅,“大姐”三個兒子外出闖蕩,積累下豐厚財富,一人建了一幢。

父親的侄女我叫她“大姐”,他們一家剛到鳳凰山落戶時,糧食不夠吃,當時擔任生產隊長的父親,接濟過他們不少,雖然是我父親侄女,但是年齡卻和我母親差不多大。

我對“大姐”的感情很深,有親戚天然相近的原因,更多的是小時候,從“大姐”那裡得到的許許多多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大姐”和我們做了近二十的鄰居,一直到我部隊服現役,這段鄰里之情才分開。

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八十二章 暑假後記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六十八章 殿堂之夢第四十九章 校園生活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六十五章 青春之歌第三十章 竹筍美味第五十三章 待業一年第四十八章 冶城職高第六十四章 打靶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八十九章 兩次接兵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四章 柚珀棕麻第三十五章 賣谷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三十六章 出行記憶第八十八章 低窩鋪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第七章 越山故事第五十章 師生情誼第十二章 大伯無私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十一章 父輩親情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間第五十章 師生情誼第九十章 新兵連連長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二章 聚居庵堂第九十二章 參謀助理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十二章 大伯無私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第五十三章 待業一年第四十章 會埠中學第五十九章 學習訓練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三章 山路彎彎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間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三十六章 出行記憶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五十三章 待業一年第三十五章 賣谷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第七十七章 行軍拉練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八十四章 奔赴一線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九十一章 代理連長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二十六章 山裡人家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四十二章 寄宿生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第七十二章 前往桂林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五十八章 內務管理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三十二章 田間勞作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後記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七十四章 軍校學員第七十二章 前往桂林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二章 聚居庵堂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四十七章 初中少年第四十九章 校園生活第四章 柚珀棕麻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