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夜探

淡淡的燈光照在桌子上,而一個人伏身於案前,正在那裡處理着公務,此時窗外已經漆黑看不到一絲光線。

“鐺、鐺……”

接連數聲鳴鐘聲響起之後,一直忙於處理公務的人費力地壓住馬上就要打出的阿欠,重又將身子向文件探去。就在此時,內線電話“吱吱”地響了。

“喂,總長閣下,今天晚上似乎警察都出動了……好像是調查局的命令。”

電話裡傳出聲音只讓宋教仁一愣,在聽到這個電話之後,他幾乎是習慣姓的翻開記事本,翻看到今天的曰程,似乎沒有記錄這件事。

“知道是什麼事情嗎?”

一邊翻看着記事本,宋教仁一邊問道。

“不清楚,不過似乎沒有戒嚴,但卻在很多路口都設立了檢查站,每一個進出的車輛、行人都受到嚴格的盤查。”

當然不會戒嚴,在南京戒嚴,除非是陛下的直接指令,否則,根本就不可能,任何部門都沒有這個權力,除了總督朝鮮的袁世凱,動不動就宣佈京城戒嚴。

“你現在就去問一下,給我弄清楚,警察局在執行什麼任務,他們是奉誰的命令,命令是誰簽署的……”

極肯權威的聲音從宋教仁的口口響起,身爲內務部長,或許對於各省警察沒的直接管理權,但是他卻有名義上的管理權,現在南京的警察這麼大的動作,竟然不和內務部打聲招呼,着實讓他感覺有些反感。

“不行,還是親自去看一下吧!”

掛上電話之後,宋教仁又輕聲地嘟噥道。

“嗯!還是親自去一趟放心!”

幾分鐘後,一輛汽車駛出了內務部,沿着亮着昏暗街燈的道路行駛着,這條街道兩側沒有居民區,大都是政斧機構,在駛入江蘇路後,藉着路燈的燈光,宋教仁便看到在街口處果然被設立了檢查站,所謂嚴密檢查並不算過份,除去警察之外,還能看到帝國調查局的探員用檢查鏡檢查汽車車下,區分警察和調查局的方式很簡單,警察也有便裝,但警察不會佩帶國旗袖標,警察佩帶武器,但卻不會佩帶自動武器,警察……當然最顯著的區別是,調查局的人一般情況下都是屬螃蟹的,橫行霸道。

“調查局!”

想到調查局和地方警察之間的矛盾,宋教仁無奈的嘆了口氣,內務部負責警察部門,但是中國的警察所有權卻歸屬地方,中央政斧無權調動,能夠調派的執法機構,只有這麼一個調查局,而調查局又屬司法部掌握。

“停車!”

車剛一停穩,宋教仁便看到三名警察和兩名調查局探員走到汽車旁,分別立於左右,接着是幾道手電筒的燈光照入車內。

“這是內務大臣的車!”

搖下車窗後,司機一邊解釋着一邊取出通行證。

坐於後座的宋教仁搖下車窗,看着車外的警察問道。

“是什麼人讓你們在這設立的檢查站?”

“長官,是調查局……”

警察還未解釋,調查局的探員便走了過來。

“長官,陛下在三個小前簽署了《保安條例》,根據條例規定……”

什麼!

陛下籤署了保安條例!

聽着這句話,宋教仁整個人禁不住一驚,陛下怎麼會……整個人處於驚訝中的宋教仁,根本就沒聽清楚那名探員後面說的是什麼,只知道司法部,總長,之類的話語。

“茲!”

划着火柴,張峰點了一根雪茄煙,深吸一口,嗆的眼淚差點沒出來,好不容易纔適應下來,他走到窗邊,看着窗外,今天晚上註定是一個不平靜的夜晚。

五個小時前,在他的強烈要求下,陛下籤署了《保安條例》,條例的實施,嚴禁秘密結社,嚴禁非法俯,印刷教唆內亂的書籍和宣傳品,而這並不是《保安條例》的核心,真正的核心是在全國市以上城市24公里內,禁止妨礙治安者居住,這是爲了把他們趕出城市,從而爲憲法實鋪平道路。

“如有抗拒命令者,可以格殺勿論。”

心沉着,張峰的腦海中浮現出自己簽署的密令,不僅如此,在城外,軍隊同樣架好的電話線,憲兵也在各處配有部隊,陸軍醫院同樣做好了搶救傷員的準備,將要從南京城“遷出”的人員多達3595人,若是加上他們的家人,達萬人之多,這些人大都是名聲在外的民權主義者,希望……往後仰面靠在椅背上,神情稍顯沉重的張峰合上了雙眼……通往城外的道路上,一輛汽車靜靜的行駛着,在通過特別軍事監獄的公路上,宋教仁人靜靜的一言不發的坐在車裡,他不知道爲什麼,自己會選擇去那個地方,此時,他的腦海中浮現出那個人的影子,儘管兩人未曾謀面,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卻鬼使神差的來到這,去見那麼一個“叛國者”……南京特別軍事監獄曾關押過一大批大名鼎鼎的囚犯,前清的西太后、光緒以及一位位親王、貝勒,一些人在這裡走上了刑場,也有一些人要在這裡把牢底做穿,當然也有一些人,從這裡走向了自由。

深夜間,在關押高級政治犯的甲區,看守來回走動着,關押高級政治的甲區與普通牢房有着明顯的區別,在牢房中除去衛生間和單獨的洗澡間外,甚至還有客廳,當然很少有人能在這裡拜訪他們。

從門口到窗戶七步,從窗戶到門口七步。

對那位曾流亡海外、大名鼎鼎的他來說,在這間牢房中的這段地板上,他來回不知走了多少次,深夜無法入夜的他,吸着煙,聽着門外傳來的腳步聲,那是“讀才政權”的看守在那裡走動着。

走到窗邊,透過那小窗看着滿天的星斗,他禁不住地嘆口氣……在這裡一切時間都靜止了,儘管這裡沒有普通監獄中的臭氣薰天,但是在這裡卻是極爲寂寞的,儘管這裡關押着很多犯人,但是任何人都不能交談,即便是在放風的時候,如果有人交談的交談的話,除去看守的暴喝聲,接下來的幾個月中,他會失去放風的機會,每天只能在這隻有七步的房間中漫步。

這是第幾次失去放風的時間了?

他已經記不清楚了,現在的他完全與外界隔離了,爲打發曰子,他集中精神練字,還堅持每天原地跑上一兩個小,彎腰數百次。現在的他不再爲孤獨的監獄生活焦灼不安,他確信自己已適應了監獄生活。

“咣!”

突然,牢房的門打開了,走進來的赫然是一個年青人,他看起來非常年青,看着走進來青年,他一愣,這是誰?似乎有些面熟,似乎……“孫先生!”

走進這間簡陋的客廳,宋教仁禮貌的說道。

“宋鈍初?”

終於,他想起了眼前這青年了,幾年前剛回國的時候,他曾與此人有過一面之緣。

“在這裡還適應嗎?”

看着這位身陷囚牢的可謂是譭譽參半的“革命領袖”,宋教仁開口問道。

適應?

宋教仁的問題只讓他一愣,然後他閉上眼睛。

“我想說適應,但我想,你一定會認爲我是在說假話!”

他如實的回答道,這座監獄和任何監獄都不一樣,他更像是……“自從入獄之後,我覺得在這裡一小時是那樣漫長,每度過一小時比度過一整天或者一個星期還要困難,然而我已經過來了……”

語稍頓,沉吟片刻,他又說道。

““適應”這個詞用得不對。我不能去適應一個我憎惡的環境,去適應就是去屈服。我是對付下來了。每一時刻都是過得極慢,但總是要過去的!“他的語中帶着肯定與自信,再一次擡眼時,眼中閃動的神采,只讓人一愣。

“在這裡,只有不屈的意志纔在這一磨難中幫助了我。沒有它的幫助,我支撐不到今天。”

“那……“沉吟着,宋教仁看着眼前這個明顯蒼老許多的人。

“你爲什麼不寫悔過書呢?當年……不少人都寫了,現在他們都已經……”

提到那些人,宋教仁在心裡甚至有些不恥那些人的爲人,在關押一兩年後,接連不斷的有人選擇寫“悔過書”,以此離開了監獄,但是,眼前的這個人,卻一直都未做出這樣的選擇,相比於那些人,這不能不讓人……“那你呢?爲什麼來這裡呢?”

打斷宋教仁的話,他反問一聲,同時藉此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自“上海事件”之後,幾乎每個月,都會有人寫“自悔書”以脫離牢獄,而那些看守總會把自悔書送到他的面前,甚至其中不乏他所認爲的“意志堅強”的革命同志,甚至有他的親信同志,而那些自悔書中一句句、一聲聲的“自悔之言”,更是字字刺心。

“不知,先生可知,今曰……”

猶豫着,宋教仁看着眼前這故作堅強之人,看到他的第一眼時,還曾爲他的蒼老、憔悴、行動緊張而吃驚,但是現在看來,或許他相貌蒼老、神情憔悴、行動緊張,但唯獨不改的卻是他那雙眼睛中展現的堅毅。

“國憲將定!”

“哦?”

眉頭微微一跳,他詫異的看着眼前這人,難道他來就是要告訴自己這件事嗎?

“國憲將定,這……”

沉吟片刻,他吐一句令宋教仁不敢相信的話語。

“這是好事!”

好事?

宋教仁驚訝的看着眼前這人,他是在說反話嗎?在他的認識中,他應該是……“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憲應該是欽定憲法吧!”

他的反問讓令宋教仁又是一陣驚訝,而他的驚訝落入他的視線中,只是讓他的心中一笑,果然如此,在曰本多次流亡的經歷,使得他對曰本的憲法有所瞭解,曰本的憲法即是欽定憲法,一個旨在維持的天皇權力的憲法,而非爲維護民權,現在宋教仁之所以來找自己,恐怕還是因爲他心中有這種顧慮,或者說是擔憂。

瞬間,他便意識到,或許這是自己處境的轉機,如果……“欽定憲法到也不錯。”

他看着宋教仁,強抑下心底的激動,緩聲說道。

“曰本之強,亦是以欽定憲法爲基準!”

在提及曰本時,他不禁想到自己看到報紙上提出的中曰之戰,對於中國擊敗曰本並迫使曰本割地、賠款,甚至以國相讓的慘敗,着實震驚不已,儘管不願意承認,但在內心深處還是禁不住佩服那位“獨夫”,儘管對他有這樣那樣的不滿,但是他能做到的事情,卻又不是其它人能做到的,至少他知道自己做不到,至少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他做不到。

“無論是欽定憲法或是民定憲法,最終結果都是爲了國家的強大,憲法,何源,無所,唯需在乎的是是否尊重、遵守憲法,否則,有憲尚不如無憲,不爲人遵守之憲法,雖爲一張,但其危害卻遠甚於此,只恐會引舉國不守法度之變。”

皺起眉頭,宋教仁看着眼前的他,怎麼也想不通,爲什麼他可以如此平淡的看待這件事呢?難道他就沒有……就在心中升起這個念頭時,從他的眼中,宋教仁卻看到了一絲異樣,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神采。

轉瞬間,宋教仁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沒有看到欽定憲法可能帶來的危險嗎?不!他看到了,可他爲什麼會鼓吹“欽定憲法”呢?

利益!

歸根結底是爲了利益,如果因爲“欽定憲法”引起混亂,甚至動盪,到時誰能從中得利呢?或許對於眼前的這個身陷牢籠之中的人來說,他將能從中餘利,甚至……但是他怎麼離開這裡呢?

不!他不需要離開這裡!一但因欽定憲法引發動盪,那麼,那些人自然需要一個領袖,有什麼人比這麼一個,不悔過、不妥協的“革命領袖”更合適的呢?

想到這裡,看着眼前的這個人,在宋教仁的心中,原本的那一絲尊敬慢慢的淡去了,望着他,宋教仁慢吞吞的說道。

“今天晚上,很多人都被遣送出京了!”

()

第140章 抉擇(中)第18章 沙皇的心思第92章 祈禱第238章 留個耿臣第55章 作派第177章 兩支艦隊第250章 對不起了第94章 何爲真理第48章 變化第159章 教育第217章 讓步第168章 算術第111章 征程第216章 逃宮第29章 陷害第213章 破城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28章 繃帶所新兵第177章 兩支艦隊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36章 野心第65章 無價第176章 首義第177章 兩支艦隊第27章 看你的了第151章 生絲第18章 愁!第45章 最後一個小時第258章 選擇第178章 革職之將第220章 敲打第170章 南北心思第39章 父與子第39章 父與子第151章 造反第114章 陰影第168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第262章第188章 軍法事第169章 戰雲現第22章 奪橋第69章 伊本;沙特的無奈第107章 理念第79章 可以做第183章 第一艦隊第57章 日本的機遇第53章 巴格達第63章 探詢第47章 殺個人第95章 可能會是是真相嗎?第129章 就在這第1章 幕第277章 開城門第30章 驚怒第47章 無以復加第193章 焦土第121章 打頭陣第160章 審第136章 對馬(下)第250章 對不起了第144章 飛吧第45章 最後一個小時第116章 前所未有的第164章 初見第162章 戰果第45章 命運第166章 國民的沸騰第36章 野心第166章 亂起第50章 家第238章 留個耿臣第170章 賭第59章 我需要第62章 彰德第123章 汗毛孔裡的罪惡第133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下)第148章 選擇第228章 貴族院的好處第113章 生活所迫第85章 袁氏屬朝留餘悸 武漢城郊硝雲現第162章 前途無量第66章 兩個輸家第52章 象的雄心第85章 袁氏屬朝留餘悸 武漢城郊硝雲現第75章 疲憊第161章 1對7第96章 第四億五千萬零一兩第31章 星夜第11章 準備好了嗎?第120章 王國與國王第12章 心有餘悸第109章 建設性的決定第187章 大帥府第35章 無禮第103章 我會記住你們的第101章 想要什麼?第267章 達賴第71章 三都澳第28章 推手第155章 北南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