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讓位

李琮立太子的同時,朝堂上也任命了諸多官職。

比如,顏杲卿被任爲御史大夫、兼東都留守,張巡被任爲汴州刺史,並充任江淮河南轉運使,顯然都是衝着江淮的糧草。

當時隨薛白在常山舉旗反正的河北官員,以袁履謙爲首,包括饒陽太守盧全誠、清河太守李萼等人也紛紛被加官,他們當中很多已在李光弼勤王時隨着退到長安。另外,被薛白策反的河北叛臣,比如嚴莊,也得到了要職。

哪怕是被薛白策反之後又曾倒向李亨的獨孤問俗、李史魚兩人,也被他招募爲雍王府錄事參軍,給他們繼續效力的機會。

這些人大多數是河北人或與河北關係匪淺,瞭解河北局勢、同情河北處境,正是薛白特意選出來解決河北問題的。

“不得不承認,河北又亂了。”

中書門下的大衙內擺着大沙盤,薛白指點着,道:“最新的情報,叛軍蔡希德所部還在攻取上黨郡,完全包括了潞州城。陛下已下旨,讓郭子儀救潞州,如今郭子儀與蔡希德對峙於漳水,但此前朝廷內亂帶所來的消耗、混亂,還待解決。”

又豈能沒問題?一般而言,連皇帝都換了,像郭子儀這種在外掌兵的大將必須回朝向李琮表態獻忠,朝中這種聲音很多,還是薛白力排衆議,要求郭子儀直接率軍救潞州。但將心未定、糧草不足,郭子儀安撫將領都難,一時也難以取勝。

“李光弼這邊,則不得不退守到這裡,河陽。”

薛白指向了沙盤上一個地處黃河北岸、離孟津渡不算太遠的地方。

便有官員問道:“李光弼爲何後撤?”

“如何能不後撤?”薛白道:“史思明十三萬大軍氣勢洶洶而來,絕不止是爲救安慶緒,意在洛陽。李光弼若敗,其後方諸州縣連糧草尚不能籌措,豈能擋住?到時洛陽再次失守,誰擔得起?”

他能體會到李光弼的處境不易,不僅是李光弼,如今在河南的張巡、王思禮、李晟等諸將也是焦頭爛額。

“河陽城算是洛陽門戶,進可收復河北,退可守衛洛陽,是穩妥之策。”

顏真卿對李光弼的戰略還是認可的,可臉色依舊憂慮,道:“倘若史思明趁李光弼立足未穩,立即南下。河陽城池不及修繕,糧草不及儲備,甚至河南、淮南諸地官員還未服朝廷調令,恐怕守不住。”

“是啊。”

“眼下當務之急,還是迎回太上皇,向天下人澄清誤會。”顏真卿道,“朝廷令出一門,方可禦敵。”

“快了,想必太上皇很快就會回長安。”

對此,薛白也知道,但這種需要皇權才能做到的事,目前他還無能爲力。

他在等嚴武、高適等人的消息。

“還是得阻一阻史思明南下,爭取更多時間。”薛白轉向一人,問道:“長源兄,你有何看法?”

每次議論局勢,他都會把李泌帶上。

李泌不願爲薛白出謀劃策,往往是置身事外的態度,穿着道袍坐在角落裡,與一衆官員格格不入。

見他不答,薛白又道:“當時李亨也曾派人與史思明談判,很多細節你都清楚,說說如何?”

既然連李亨都退位自罪了,此時所議又是禦敵平叛的大事,李泌還是開了口。

“忠王之所以能招撫史思明,因爲史思明麾下也有些心向朝廷之人,其中關鍵人物有兩個,一個是烏承恩,一個是耿仁智。烏承恩原任信都太守,安祿山起兵時不得已投降史思明,忠王的使者聯絡了他之後,他極力促成了招撫一事;耿仁智則是史思明的幕僚,勸說史思明接受歸義王之位,想必他們也在勸史思明退兵。”

薛白不認爲李亨那是招撫,覺得更像是妥協,而要根除患禍,必然先徹底打敗史思明,光讓他退兵是沒有用的。

“如今史思明勢大,而王師已誤了最好的戰機,可有破敵之法?”

“倒有一法。”李泌道:“可許諾烏承恩,允他范陽、平盧二鎮節度使之位,只要他能除掉史思明。”

薛白聞言點了點頭,卻許久沒有作聲。

獨孤問俗想了想,道:“李先生此計妙哉,叛軍本就不是鐵板一塊,史思明原本只是安祿山的部下,如今聲勢浩大,有取代安慶緒之意,難免有人離心離德,正可利用。”

薛白道:“此計雖好,可……且不說事若不成如何,即使成了,如何彰朝廷威嚴。以烏承恩取代史思明爲節度使,終究是治標不治本。”

李泌明白薛白的心意,微微嘆息,道:“再目光長遠,眼下無兵無糧,朝廷政令不出一門。也唯有徐徐圖之,先解燃眉之急了。”

“也好。”

薛白思量了,李泌這計策雖不能根除積弊,可不必有太多損失就能緩解局面,至少沒有壞處,確實值得一試。至於更長遠的,還是得先解決朝廷自身的問題。

“那便依長源兄之計行事,需遣人聯絡烏承恩。”

“我可去說服烏承恩。”有人應聲而出,卻是嚴莊。

袁履謙見此情形,微微皺眉,心想嚴莊自告奮勇去出使,莫不是想借機投奔史思明,他遂道:“我亦願往。”

“我另有要事需袁公贊畫,魏州便由嚴莊去足矣。”

薛白還是相信嚴莊的,在他還被李隆基視爲叛逆時,嚴莊就能被他策反。如今他躍爲雍王,嚴莊這種野心勃勃之人,必然會想與他一同上進。

商議之後,他私下裡又叮囑了嚴莊幾句話。

“以烏承恩除史思明,事成固然可喜,可你此番前去,至少得拖住史思明南下的腳步,寧可讓他稱帝,則勢必與安慶緒相鬥……”

~~

很快,薛白便請來了秘旨,授烏承恩爲范陽、平盧節度使,令他除掉史思明。

嚴莊心裡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重新成爲宰相,這次是真正的宰相,對自己此行寄予厚望。

他讓人制了一根空心的木杖,將密旨藏入其中,便辭別薛白,踏上了前往魏州的道路。

當他再次來到洛陽,卻發現洛陽人心惶惶,官民都在議論叛軍又要來了。李光弼就退在不遠處的河陽城,消息傳得很快。

顏杲卿初到任上,與王思禮、李晟商議之後,雖然也用報紙安撫輿情,卻沒有明確表示洛陽一定會平安無事,竟有種隨時要把人都遷往它處避難的態度。

因爲顏杲卿此前與張巡一起守在雍丘,最瞭解江淮的情形,知道賀蘭進明不僅不支援糧草,還有視他們爲叛逆的意思。這種情況下,史思明大軍一旦過黃河,洛陽根本難以堅守。

“顏公不必憂慮。”嚴莊道,“我此去,或可爲顏公拖延時日,做好應戰的準備。”

“希望如此啊。”

兩人的關係早在一同在河北爲官時就不甚好,如今在一條戰線上迎着史思明的十三萬大軍,終於是放下了個人恩怨。

嚴莊繼續北上,渡過黃河,回到了他熟悉的河北,在兵荒馬亂中,直接往魏州去見史思明。

然而,纔到魏州城外報了名字,他當即就被捉拿了起來,燕軍很粗魯地把他押到了史思明面前。

“你竟還敢來?”史思明沉聲叱道:“把這背主求榮的叛逆剝了皮,掏出他的心肝,祭我大燕聖人!”

“大聖周王,你誤會了。”嚴莊連忙稱呼着史思明那自封的奇怪名號,道:“背叛聖人的是李豬兒,我是事後才知道的,當時之所以投降,是爲了想辦法救出聖人,沒想到安慶緒弒君弒父啊!”

史思明擡了擡手,止住了士卒們。

是安慶緒許諾了會把大燕帝位讓給他,他才率軍南下。可如今相州之圍一解,安慶緒也不再提讓位之事,似乎想矇混過去,那麼,嚴莊此來,倒是成了一個人證,讓他能名正言順取代安慶緒。

“安慶緒真弒父了?”

“千真萬確。”

史思明道:“唐廷派你來,何事?”

嚴莊略略躊躇,自嘲地一笑,道:“唐廷發生了一些變故,李亨已退位自罪,李琮成了唐皇帝,下旨稱李亨當時許諾的歸義王,范陽、平盧節度使不作數,須請大王重新上表到長安稱臣請封。”

他話到後來,史思明看他的眼神愈發可怕。

“這樣的旨意,你竟敢來宣讀?”

“唐廷當中無人敢來出使。”嚴莊道,“只好由我來了。”

史思明問道:“你不怕死?”

“怕,很怕。”嚴莊道:“可我無所作爲,鬱郁不得志。”

史思明臉色愈冷,再次起了殺心。但他還需要用嚴莊來坐實安慶緒弒父之罪,這才強自忍着。

“我有鴻鵠之志!”嚴莊道,“我出身雖低賤,卻志在掌大權,宰執天下,故而,我當年總是勸先帝起兵。沒有我,豈有這大燕?”

激昂地說到這裡,他話鋒一轉,道:“可惜,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安慶緒絕非良主,唐廷則根本不信任我。惜我身懷凌雲壯志,不得施展。故而,唐廷無一人願來此,而我願來。”

史思明聞言,站了起來,臉上的殺氣漸漸褪下,散發出了雄主的強大氣場。

嚴莊感受到了他的王霸之氣,納頭拜倒,道:“臣此來,非爲唐廷庸主宣旨,而爲投奔世間真龍。”

安靜了一會兒之後史思明開口,問道:“伱可知我的志向?”

嚴莊道:“主公之才能、志向,遠勝於安氏!”

“我與安祿山不同。”這次,史思明不再掩飾,直呼安祿山之名,道:“我起兵造反,並非爲一己之享樂。而是要掀翻大唐,開創一個新的王朝,我將勵精圖治,成百代之功業。”

嚴莊聞言,熱淚盈眶,道:“若安氏有此志,我半生心血也就不會枉費了啊。”

史思明上前,親手扶起嚴莊,道:“不晚,你若願輔佐我,我必許你一個宰相。”

“主公,願爲主公效犬馬之勞。”在堂上,作爲史思明智囊的耿仁智、周贄對視了一眼,眼中皆浮起了猜疑之色。

待嚴莊退下,周贄立即就對史思明道:“主公,嚴莊既背主求榮,如今又來,十分可疑啊。”

耿仁智也道:“是啊,三姓家奴,萬不可信。”

“哈哈哈。”史思明大笑道:“你們所言,我又如何沒想到?且留下他,看看他打的是何算盤。”

入夜。

史思明設宴招待嚴莊,軍中將領幾乎都在,氣氛昂然,都在說着大軍南下,嚇退郭子儀、李光弼的壯舉。待到酒酣耳熱,更是說等史思明當了皇帝,大家都是開國功臣。

混在其中,嚴莊見到了烏承恩。

烏承恩對他也很留意,向他敬了兩杯酒。當嚴莊拄着那根裝着秘旨的木杖去往茅房時,烏承恩也跟了過去,兩人還交談了幾句。

可嚴莊並未把秘旨拿出來宣讀,只是感慨了一句“回來真好”。

當晚,嚴莊住在了魏州的驛館當中,他刻意讓人燒些水來,等爐火被點燃了,他就走過去,“咔”地把那木杖折成兩截,直接將它丟進了爐火當中。

~~

自從史思明在魏州稱王,又解了相州之圍,他麾下將士們士氣很高。

周贄遂勸史思明乘勝追擊,先取洛陽,然後再稱帝。

他說的很有道理,眼下,唐廷二帝內鬥局面已經結束了,郭子儀、李光弼接下來早晚會合作無間,到時就難以對付了。不如趁着目前唐廷還一團亂,以助李隆基平叛之名先攻下河南。

史思明是非常懂打仗的人,知戰機轉瞬即逝,對周贄的提議十分認同,聞言不住點頭。

“如今,只需遣一員上將扼住壺關,隔絕郭子儀支援李光弼。則河南唐軍絕不是主公對手。”周贄又道:“至於安慶緒,不過是個廢物,待主公奠定基業,又何愁他不讓位呢?”

史思明深以爲然,但目光掃過嚴莊,起了試探之意,問道:“你如何看?”

“周贄妙計。”嚴莊道:“我唯有一個憂慮。”

“什麼?”

嚴莊道:“安慶緒既許諾把大燕皇位讓於主公,如今他食言。主公雖不計較,他心中卻未必不會猜忌主公,起了迫害之意。萬一他與郭子儀聯絡,切斷了大軍後路,如何是好?”

安氏造反就是因爲戰線太長了,被唐軍不斷突襲,切斷了各路的聯絡,才一敗塗地。

史明思不會犯與安祿山同樣的錯誤。

那麼,擺在他眼前唯一該做的,就是解決好安慶緒的問題。

~~

相州。

張通儒大步趕到了安慶緒面前,只見安慶緒正在飲酒作樂,臉色便垮了下來,上前苦口婆心地勸說了起來。

“聖人,如今史思明擊退唐軍已有許多天了,聖人也該去迎接他。”

“迎他?”安慶緒臉頰通紅,冷笑道:“我去迎他,他就能放過我嗎?”

張通儒無奈,嘆道:“聖人既已許諾把皇位讓給他,如今若不讓,他必是要強奪的,到時恐怕還要害了聖人性命。唯有讓了,他或許還能念在昔日的情面上網開一面。”

安慶緒猛地把手裡的酒杯往張通儒腳下一擲,罵道:“煩死了!滾。”

他其實心裡很清楚,如今這皇位讓不讓,自己都死定了倒不如及時行樂。

而張通儒見他如此頹廢,嘆息了一聲,自退了下去,與平冽等人商議去迎接史思明之事,以免等之後被史思明清算。

安慶緒竟是連阻攔都懶得再阻攔。

張通儒、平冽遂趕到魏州,出乎意料的是,他們竟是見到了嚴莊。

多年前,三人曾一起進京趕考,在務本坊與人飲酒,議論國事。如今再相見已是物是人非,大唐盛世不再,亂臣賊子頻出,此間亦有他們的功勞。

他們回憶往昔,痛哭流涕,之後說起如今的情形,張通儒替安慶緒做了表態,稱安慶緒願意歸降。

嚴莊道:“話雖如此,可大王若是去了相州城,難保不會因爲功高蓋主而被害……”

“自是不會如此。”張通儒忙道。

“大王不敢輕信,除非聖人能出城來迎接他。”

張通儒知道安慶緒的性格,那是無論如何都不敢出城的,怕被史思明一刀斬了,不由十分爲難。

嚴莊見他爲難,道:“那不如這樣,我在洛陽時不得已而降了唐廷,聖人一定很恨我。不如由我代大王去見聖人?若聖人沒有猜忌大王,自然也不會殺我,我便可勸他親自出城迎大王。”

對此,張通儒、平冽自是沒什麼不可的,三人遂一道去求見史思明。

史思明很高興張通儒、平冽能來,給了大量的賞賜,又派嚴莊與他們一同去見安慶緒,告訴安慶緒,他一定會善待他。

嚴莊遂又去了相州,路上,他問起了當時在洛陽的一些俘虜,比如哥舒翰。

“哥舒翰雖中風癱瘓了,聖人北逃的這一路卻都帶着。”

“爲何?想必金銀都棄了不少,何必還帶個殘廢。”嚴莊道:“若依我看,便直接殺了。”

張通儒道:“當時唐軍攻洛陽的主將是王思禮、李晟,他們很在意哥舒翰的性命。我便讓人押着他,阻止追兵,至少能讓唐軍不再放箭。”

“原來如此。”

嚴莊微微冷笑,問道:“我可否去見見?”

張通儒以爲他是想殺了哥舒翰,有些猶豫,可他並不好拒絕嚴莊,只好依着。

哥舒翰被俘之後被封爲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事實上與囚徒無異。到了相州,他也有一個單獨的小院子住着,由曹不遮、曹不正姐弟照顧着。

嚴莊見了哥舒翰,倒也沒說什麼,只是譏諷了幾句。

之後,他去見安慶緒,語氣更顯冷峻,勒令安慶緒出城迎接史思明,否則便等着兵戎相見。

安慶緒心知一旦出城,就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問道:“我願與史公作兄弟之國,互爲表裡,鼎足而立,如何?”

嚴莊當即便冷了臉,大罵安慶緒言而無信,之後摔袖而去,只留下一句“等死吧”。

安慶緒大恨,心想當年若非嚴莊背叛安祿山,他也不會到這個局面,擡手一指,讓張通儒、平冽招人去殺了嚴莊。然而,這些人心裡已投了史思明,聞言並不肯動手。

如此情形安慶緒自知衆叛親離,離死不遠了,只好借酒澆愁。不再去管臣下這些蠅營狗苟。

兩杯酒下肚,他竟是聽聞哥舒翰求見,這倒是怪事。自哥舒翰投降以來,這還是第一次主動求見,他遂連忙招見。

哥舒翰是坐在椅子上被擡進來的,見禮之後,很快說及來意。

“史思明爲謀聖人之位而來,聖人何不抵禦?”

“唉。”安慶緒嘆道,“朕又何嘗沒想過閉城抵禦,可史思明有十三萬大軍,你看這人心惶惶,都不敢與他交戰。”

“敢問聖人,還有多少兵馬?”

安慶緒想了想,道:“若說還能聽命於朕,信得過的,只有三千三百親兵了啊,是在黃河一戰潰散之後又重新收攏的,忠心可靠。”

哥舒翰沉吟了一會,問道:“聖人可否給臣一個與史思明交手的機會?”

“你?”安慶緒大爲驚訝。

“我願爲聖人一戰。”哥舒翰道:“若萬一勝了,史思明便奪不走聖人的大燕國。”

安慶緒其實知道,哥舒翰這麼做不是忠於他,而是想消耗大燕,爲大唐拖延時間……他又不傻,都看得出來。

可爲何不試試呢?他已經沒什麼能輸的了,史思明一定要奪位並殺了他。那爲何不拿旁人的性命去賭一線生機。

至於是否太過損耗大燕的實力,那也得等拿回大燕國再說。

“好啊。”

安慶緒很快答應下來,道:“朕封你爲天下兵馬大元帥。”

“臣,定不辜負聖人。”

中風了的哥舒翰不能全禮,目光看着那醉醺醺的安慶緒,也覺得這情形有些荒唐。

可這一刻,他還是想起了當年在長安,大唐天子封他爲天下兵馬副元帥,讓他去守潼關的情形。那一次,他沒能守住大唐。

如今終於又有了一次機會,雖只領區區一點叛軍,他卻不想再輸了……

第424章 自欺欺人204.第201章 還債第522章 壞了一鍋粥234.第231章 燈籠259.第257章 假道伐虢212.第209章 鋪路235.第232章 暗宅101.第101章 接洽203.第200章 親家第116章 悔婚119.第119章 結交邊將第436章 都在努力218.第215章 劉氏吉主156.第153章 妙法第473章 嬌貴296.第290章 師徒第376章 報仇的決心96.第96章 春闈五子54.第54章 白膏油第433章 南下剿賊第369章 情敵340.第332章 魚目混珠46.第46章 當堂對質192.第189章 輸贏第495章 漁翁之利260.第258章 分化與抱團114.第114章 踏青99.第99章 得寶歌254.第252章 善緣(2合1)第445章 將計就計第374章 新的平衡171.第168章 以小見大280.第276章 跋扈第405章 還沒反252.第250章 一口一口吃152.第149章 點火第442章 離間計274.第270章 歸不歸335.第327章 哪吒第397章 小團體208.第205章 攀附裙帶第374章 新的平衡第344章 西南106.第106章 東宮喜宴110.第110章 新搭子第7章 夜眺長安第449章 喜與狂303.第297章 天上李太白110.第110章 新搭子第497章 機會第526章 父子172.第169章 盛宴倒第544章 服衆93.第93章 罪名第501章 痛失第528章 鴻門宴266.第264章 定罪第424章 自欺欺人第379章 或輕於鴻毛201.第198章 發報人第400章 調動47.第47章 羅織罪名153.第150章 滅火292.第286章 授人以柄第355章 兵臨城下325.第317章 掖庭宮第348章 渡河296.第290章 師徒第448章 驅狼吞虎196.第193章 初奏第445章 將計就計154.第151章 造相204.第201章 還債第535章 提學官第435章 秋後算賬219.第216章 掩蓋的真相第10章 人脈129.第126章 自由第341章 互幫互助175.第172章 引見第434章 渡河90.第90章 考驗第468章 玩火自焚323.第315章 隱相314.第308章 嚴網170.第167章 念奴嬌第355章 兵臨城下第412章 詩言志第371章 瘦死的駱駝第417章 發生第389章 一條船上的人169.第166章 教坊179.第176章 挑唆者254.第252章 善緣(2合1)第375章 私怨248.第246章 釋放91.第91章 野無遺賢64.第64章 上元夜第366章 心意19.第19章 欺上門